您选择的条件: 胡宝清
  • 广西金钟山细叶云南松径向生长及其对气候因子的响应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23-01-30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为探究广西金钟山细叶云南松径向生长及其对气候的响应,该文建立了细叶云南松树 木年轮标准年表,采用响应分析探讨了径向生长与气候因子的关系并使用逐步回归和方差分 解量化了不同气候因子对径向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响应分析结果发现,上一年 1 月、8 月、9 月和 11 月的日照时数以及上一年 10 月的平均最低气温和平均气温与标准年表 年轮宽度均呈显著正相关,而上一年 6 月降雨量>10 mm 的天数与年轮宽度呈显著负相关。 当年 2 月的降雨量、3 月的空气相对湿度和平均最低气温、6 月的日照时数以及 9 月的平均 气温和平均最高气温均与年轮宽度呈显著正相关。(2)逐步回归最终模型的方差分解结果 显示,上一年 10 月的平均最低气温对细叶云南松径向生长的影响最大(方差解释量达 23.35%),其次是当年 9 月的平均最高气温(方差解释量为 10.39%);上一年 1 月和 11 月 的日照时数分别解释了径向生长变异的 3.94%和 6.58%。该研究表明,秋季的温度和冬季的 光照条件是限制细叶云南松径向生长最主要的气候因子。此外,早春干旱和雨季大降雨量会 降低细叶云南松的径向生长。

  • 广西北仑河口红树植物种群结构与动态特征

    分类: 生物学 >> 生态学 提交时间: 2018-05-18 合作期刊: 《生态学报》

    摘要: 以广西北仑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种红树植物秋茄(Kandelia obovata)、桐花树(Aegiceras corniculatum)、白骨壤(Avicennia marina)和木榄(Bruguiera gymnorrhiza)为研究对象,在野外样地调查的基础上,采用高度级和大小级结构、静态生命表、存活曲线、时间序列分析和7种聚集强度指数等方法对4种红树植物的种群结构和动态进行了分析和预测,旨在阐明红树植物种群与群落的结构特征和动态变化规律以及潜在的驱动机制,为广西红树林生态系统的保护与恢复提供基础资料和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木榄和秋茄种群更新良好,桐花树更新受到一定阻力,种群相对稳定,白骨壤种群更新不良,呈现明显的衰退趋势;4种红树植物种群不同龄级的存活量差别较大,存活量和生命期望一般随龄级的增加逐渐减少;白骨壤种群的存活曲线属于DeeveyⅠ型,其种群个体均能达到其平均生理寿命,木榄和秋茄种群属DeeveyⅡ型,各龄级个体具有相对一致的死亡率,而桐花树种群介于DeeveyⅠ型和DeeveyⅡ型之间,其幼龄期死亡率偏高,中龄期后死亡率逐渐接近;时间序列分析同样表明,白骨壤未来种群数量将明显降低,种群逐步衰退,桐花树未来种群数量将表现为稳中有降,而木榄和秋茄未来种群数量将趋于增加。4种红树植物不同龄级种群多呈现聚集分布,聚集强度往往随种群龄级的增加而趋于降低。上述结果表明,北仑河口4种红树植物的种群动态与群落所处演替阶段息息相关,先锋植物白骨壤种群处于较快衰退阶段,演替前中期的桐花树种群稳中有降,而演替中后期的秋茄和木榄种群出现不同程度的增长,反映出本次调查的红树林群落正处于演替的中期阶段,白骨壤和白骨壤+桐花树群丛将逐步演替为以木榄为优势种的群丛。此外,红树植物的种群动态受到自身繁殖特性、生境条件、种内和种间竞争、虫害等多种因素的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