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提交时间
按主题分类
按作者
按机构
  • 全身炎症综合指数在亚急性甲状腺炎与Graves病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提交时间: 2024-06-27

    摘要: 目的 探讨全身炎症综合指数(aggregate index of systemic inflammation,AISI)在亚急性甲状腺炎(subacute thyroiditis,SAT)与Graves病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纳入初诊SAT患者139例作为观察组,同期210例Graves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2组患者甲状腺、血常规相关指标和ESR水平,并进行统计学比较。计算各组AISI、NLR和PLR值,并分析SAT患者AISI与NLR、PLR、ESR和甲状腺功能相关指标的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AISI在SAT疾病中的诊断效能。结果 SAT患者组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单核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AISI、NLR和PLR显著高于Graves病对照组(均P<0.001),淋巴细胞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5)。SAT患者组的TSH、ESR水平显著高于Graves病对照组,FT3、FT4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SAT患者组AISI与NLR(r=0.773,P<0.001)、PLR(r=0.501,P<0.001)、ESR(r=0.448,P<0.001)、FT3(r=0.370,P<0.001)和FT4(r=0.424,P<0.001)呈显著正相关,AISI与TSH(r=-0.385,P<0.001)呈显著负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ISI(OR=1.005,P<0.001)是SAT患者的独立预测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AISI鉴别诊断SAT的最佳截断值为251.27,敏感性为81.29%,特异性为81.90%,AUC为0.874(0.834 - 0.907),优于NLR的0.822(Z=2.975,P=0.003)和PLR的0.779(Z=3.870,P<0.001),与ESR相当(Z=1.114,P=0.266)。AISI和ESR联合检测的敏感性为89.93%,特异性为83.33%,AUC(0.925,95%CI:0.892 - 0.950)大于AISI、ESR单独检测(Z=3.552,P<0.001;Z=2.471,P=0.014)。结论 作为一种简单、实用的工具,AISI在SAT与Graves病的鉴别诊断中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基于VMD-CNN-GRU组合模型的维多利亚港潮位预测

    分类: 地球科学 >> 海洋科学 分类: 数学 >> 建模与仿真 提交时间: 2024-06-27

    摘要: 本研究旨在通过气象和水文因素精确预测特定港区的潮汐水位高度。我们提出了一种基于变分模态分解(VMD)、卷积神经网络(CNN)和门控循环单元(GRU)的组合预测模型。利用香港特区政府公开的API接口,收集了2023年—2024年维多利亚港周边观测点连续12768小时的气象和水文数据。通过VMD将原始潮汐水位时间序列分解为多个子模态,以降低序列复杂度;使用CNN提取多维历史数据特征;并利用GRU捕捉特征的时序关系。与传统的LSTM等时序预测模型相比,本模型在预测集上的R²和斯皮尔曼相关系数分别平均提高了64.54 %和52.40 %,RMSE和RAE分别平均降低了40.56 %和32.83 %,显示出较高的预测精度。此外,经过灵敏度分析,模型展现出较强的鲁棒性。本模型还支持对预测步长的灵活调整,适用于长短期预测,为大湾区潮汐水位的智能监测预警提供了合理可靠的解决方案。

  • 面向农作物种质资源智能化管控与应用的本体构建

    分类: 农、林、牧、渔 >> 农、林、牧、渔业科学其他学科 提交时间: 2024-06-26 合作期刊: 《农业图书情报学报》

    摘要: 目的/ 意义 以“生物技术+ 人工智能+ 大数据信息技术”为特征的育种4.0 对种质资源的数字化管控与智能利用 提出了新需求。为满足智能背景下对知识服务形态多样化的支持需求,文章旨在提出一种有效知识化组织、深度语义关联的 方法。 方法/ 过程 通过分析领域数据描述及组织现状,参考作物本体、达尔文核心,融合叶农作物种质资源技术规范曳和 实例数据,构建了覆盖粮食、经济等五大类农作物的本体模型,定义表型、基因型等11 个核心类、10 个对象属性和56 个数 据?属性。 结果/ 结论 基于该本体模型,文章提出农作物种质资源知识图谱构建思路,以及知识图谱驱动的智能问答、知识 计算等新型智能化知识服务场景设计展望,以期为计算育种工作提供更加准确和高效的支持,为新质生产力的创新提供参考。

  • 网络结构视角下用户异质性对知识协作效果的影响研究

    分类: 农、林、牧、渔 >> 农、林、牧、渔业科学其他学科 提交时间: 2024-06-26 合作期刊: 《农业图书情报学报》

    摘要: 目的/ 意义 探讨如何优化在线知识协作平台网络结构和平衡团队内部的知识与经验,为促进跨领域信息流通,避 免信息孤岛的形成,通过集体知识协作,推动知识的创造、传播和应用。 方法/ 过程 本研究利用编程问答网站Stack Overflow 的数据,筛选出含“Python”标签的问题帖和对应的回答帖,结合负二项回归模型探讨了网络结构特征和用户异质 性对知识协作质量和效率的影响。 结果/ 结论 网络结构特征方面,节点中心性显著提升了协作的质量和效率,较高的聚集 系数和较大的连边跨度限制了信息流通,不利于知识协作效率。用户异质性方面,知识背景和注册时长的高异质性通常阻碍 协作,经验异质性中注册时长异质性对协作效果均产生负面影响,回答被采纳率异质性仅对协作质量产生了负面影响,而活 动强度异质性则产生了积极影响。

  • 总体国家安全观视域下信息迷雾的防治研究

    分类: 农、林、牧、渔 >> 农、林、牧、渔业科学其他学科 提交时间: 2024-06-26 合作期刊: 《农业图书情报学报》

    摘要: 目的/ 意义 随着人工智能的普及,使得信息迷雾的成本更低、危害更大,给总体国家安全观中提出的各个领域带 来负面影响。如何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治理对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的国家安全十分关键。 方法/ 过程 文章从总体国家安全 观视角出发,以其宗旨、根本和基础为切入点,梳理信息迷雾的呈现形式,总结出当前信息迷雾的特征,从中分析防治的方 法和策略。 结果/ 结论 通过对已有事件的分析,得出信息迷雾具有传播广泛、体验感真实、不易鉴别等特征,并据此从法 律政策、用户评估、防伪技术、官方介入、宣传教育5 个方面提出对信息迷雾的预防策略和治理策略,以期为社会公众、相 关平台以及政府部门等在预防和治理信息迷雾的工作中提供借鉴和参考。

  • 机器功能主义与数智鸿沟:演化路径尧生成逻辑与规制策略

    分类: 农、林、牧、渔 >> 农、林、牧、渔业科学其他学科 提交时间: 2024-06-26 合作期刊: 《农业图书情报学报》

    摘要: 目的/ 意义 对数智鸿沟产生的社会哲学根源机器功能主义展开分析,有利于揭示数智鸿沟的理论根源,呈现数智 鸿沟生成路径,从而有针对性提出弥合措施。 方法/ 过程 基于机器功能主义理论视角,分析了数智鸿沟的演化路径,并剖 析了数智鸿沟的生成机制与多重风险,提出了干预措施。 结果/ 结论 研究发现,机器功能主义主张将图灵机的原理应用于 心智的解释之中,认为心灵本质上是一台物理层面上实现的图灵机,成为人工智能技术产生的社会哲学根源。机器功能主义 虽然打破了传统上对心智的生物本质主义看法,但是又通过心智机化、设计者偏见与算法偏好、技术专化与进入壁垒3 条路 径,造成人工智能技术的使用不平等,进而生成了数智鸿沟,同时带来新的风险,如使信息获取不平等演化为社会不平等, 造成信息茧房与公共对话的减弱,因而有必要对其进行干预。未来可通过价值敏感设计促进机器与人文的良性互动,开发伦 理算法破除设计者偏见与算法偏好,提升数智能力打破技术专化的进入壁垒,来弥合机器功能主义下的数智鸿沟,促进技术 使用不平等的边界消融。

  • AI 就绪的科技情报数据资源建设模式研究

    分类: 农、林、牧、渔 >> 农、林、牧、渔业科学其他学科 提交时间: 2024-06-26 合作期刊: 《农业图书情报学报》

    摘要: 目的/ 意义 AI 就绪建设是连接当前先进AI 技术与应用场景之间发展间隔的重要举措,本研究旨在探讨和设计科 技情报领域的AI 就绪的科技情报数据资源建设方法,为情报领域的AI 就绪建设提供参考。 方法/ 过程 本研究基于国内外 各界AI 就绪发展现状的调研结果,对AI 就绪建设进行了初步定义,并从含义范畴、建设角度、建设对象、建设原则、控制 维度和模式类型六大方面对科技情报领域的AI 就绪建设模式进行系统地探讨和设计。 结果/ 结论 当前全球AI 发展迅速, 科技情报领域作为科学研究与先进技术应用的前沿观察与战略指导性学科,应当建立AI 就绪的科技情报数据资源体系。研究 提出了AI 就绪的科技情报数据资源建设的总模式,并结合现有建设实践探讨并呈现科技情报数据资源AI 就绪化建设的具体 实践路径。

  • 数据要素流通安全治理:体系架构与实践进路

    分类: 农、林、牧、渔 >> 农、林、牧、渔业科学其他学科 提交时间: 2024-06-26 合作期刊: 《农业图书情报学报》

    摘要: 目的/ 意义 数据要素流通的治理体系与政策研究是当前中国数据治理领域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探讨其流通的 政策制定与治理体系,对于中国把握数据流通安全,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具有重要作用。 方法/ 过程 首先,本研究立 足于中国数据要素市场安全可信、自主可控的现实要求,从数据主权、数据市场、数据流通3 个层面进行数据安全风险分析, 提出数据要素市场风险治理对策的“安全- 公平- 效率”三角架构;其次,面向数据要素流通市场政府主导、平台主营、企 业主体、用户参与的特点,借助协同共治理论和价值共创理论,构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数据要素市场多方协同共治模式框架; 最后,基于数据要素市场治理的三级体系、五维标准,提出了安全治理与可信生态体系及数据跨境流通的国际数据治理规则 体系对接方法,并构建了面向全国统一数据要素市场的中国特色治理体系。 结果/ 结论 面向数据主权、数据市场、数据流 通中的安全风险,应对数据主权纠纷与流通市场运行态势开展识别与监测,建立政府主导、平台主营、企业主体、用户参与 的多方协同共治模式;在对数据要素市场进行评估时,应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专家意见与客观数据相融合、目标与成果 相对照的混合评估方法;针对不同数据类型,应分级分类厘清控制边界和使用范围,明晰数据所有权、使用权和收益权,同 时建立数据确权平台,对数据服务主体、数据流通过程、数据流通规则等进行审核及登记认证,确保数据流通的规范性。

  • 信息资源序化整理的三次浪潮与图书馆统计评价体系的演进

    分类: 农、林、牧、渔 >> 农、林、牧、渔业科学其他学科 提交时间: 2024-06-26 合作期刊: 《农业图书情报学报》

    摘要: 目的/ 意义 随着技术的发展,信息资源形态正在发生深刻变迁。随着图书文献由实体形态向数字化形态的转型, 图书馆统计评价工作也不断得以演进。基于这一背景,本文旨在循着文献资料发展的先后顺序,文献、信息、数据3 个层次 相对应阶段的图书馆统计评价体系加以解析。 方法/ 过程 本文采用文献调查与理论回顾相结合的方法展开研究。针对信息 资源序化整理的历史进程,本研究采用了理论回顾的方法,系统性地梳理了基于文献、信息和数3 个层次序化整理时期,图 书馆统计评价指标体系的本质、特征及其指标体系的构建。同时,对3 个时期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进行了述评。 结果/ 结 论 研究发现,在文献层次的序化整理阶段,图书馆统计评价指标体系相关的研究集中在藏书流通方面,指标涉及图书利用效 率、馆藏发展质量、读者参与度等方面。在信息层次的序化整理阶段,图书馆统计评价指标相关研究集中在服务质量评价方 面,这一时期的指标转向了数字化资源的使用情况及服务响应时间等指标。在数据层次的序化整理阶段,图书馆统计评价指 标相关研究集中到了科研数据管理方面,指标涉及数据价值评估等方面。本文对智能时代图书馆统计与评价研究具有理论和 实践启示价值。

  • 社交机器人在信息行为研究中的概念、任务及应用

    分类: 农、林、牧、渔 >> 农、林、牧、渔业科学其他学科 提交时间: 2024-06-26 合作期刊: 《农业图书情报学报》

    摘要: 目的/ 意义 在社交机器人应用范围不断拓宽的背景下,系统性地综述社交机器人及其信息行为研究有助于洞察该 领域的发展趋势,为未来深入探索提供研究借鉴。 方法/ 过程 详细梳理了社交机器人在信息行为研究中的国内外研究。首 先,提炼社交机器人的理论基础和研究热点;其次,从数据资源建设角度和语言理解、情感计算、信息检索、智能对话任务 角度归纳社交机器人的基础任务;再次,对社交机器人在具体应用场景中的信息行为研究进行总结和讨论;最后,深入讨论 该领域的未来发展趋势。 结果/ 结论 社交机器人在信息行为研究领域的未来发展具有巨大的潜力和挑战,如交互质量评估、 社会认知增强、用户信息披露、情感理解能力等方面,并积极探索解决方案。

  • 多元协同视角下高校图书馆融合发展模式及思路

    分类: 农、林、牧、渔 >> 农、林、牧、渔业科学其他学科 提交时间: 2024-06-26 合作期刊: 《农业图书情报学报》

    摘要: 目的/ 意义 在多元化融合发展趋势下,高校图书馆积极探索内外融合发展模式,在融合发展中优化资源高效配 置,推动产业协同发展,实现资源与服务的叠加效应、聚合效应和倍增效应,提高社会竞争力,推动图书馆可持续发展。 方 法/ 过程 高校图书馆通过发展理念、数智技术、复合资源等方面的融合建设,提升自身的内质核心元素,在此基础上与出版 社、书店、驻地城市开展外延服务融合,寻求互利共赢的合作发展模式,同时探索“融合- 融和- 融活”的发展思路。 结果/ 结论 高校图书馆多元融合发展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近些年智慧图书馆建设和服务升级中,高校图书馆寻求多元协同融 合发展之路取得一定的成效,但在资源融合、服务融合、平台融合上仍存在需要创新提升的空间,需要与时俱进地主动构建 开放的发展体系,寻求协同互惠的拓展模式,融出质效与实效,在融合中实现创新性转型发展。

  • 考虑节点间强弱关系的突发事件信息传播网络分析

    分类: 农、林、牧、渔 >> 农、林、牧、渔业科学其他学科 提交时间: 2024-06-26 合作期刊: 《农业图书情报学报》

    摘要: 目的/ 意义 新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社交媒体平台成为信息传播的主要载体。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研究微博舆 论场中突发事件信息传播结构及传播模式,为政府高效应对突发事件危机提供理论支持。 方法/ 过程 以“唐山烧烤店打人 事件”为例进行微博数据采集,构建具有节点间强弱关系的信息转发网络,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分析信息转发网络的用户属 性、节点属性、网络属性和传播属性,探讨节点间强弱关系在突发事件信息传播中的作用规律。 结果/ 结论 1冤网络用户的 性别、活跃度、地域等因素影响用户传播力;2冤核心节点的作用尤为关键,他们在传播链条中起到“桥梁”的作用,弱关 系和权威关系的传播主要集中在少数核心节点之间,而强关系的传播路径较为分散;3冤突发事件信息传播网络具有较高的 传播效率,且呈现出稀疏的特征;4冤整个信息传播过程中仍以弱关系传播为主,权威连接在信息传播的各个阶段均发挥重 要作用,而强连接的作用主要集中于信息传播的初始阶段。研究结果为相关部门制定有效的突发事件传播和引导策略提供了 支撑。

  • 高校图书馆服务乡村振兴的知识信息转移模型探讨

    分类: 农、林、牧、渔 >> 农、林、牧、渔业科学其他学科 提交时间: 2024-06-26 合作期刊: 《农业图书情报学报》

    摘要: 目的/ 意义 为了更好地服务乡村振兴战略,高校图书馆挖掘已有资源潜力,服务乡村振兴的知识信息转移,以期 提高农民的文化与信息素质、提高农业生产力、丰富农民精神与物质生活,值得探讨。 方法/ 过程 本文分析了影响农民吸 收知识信息的主要原因,高校图书馆服务乡村振兴知识信息转移的变化特点,目前高校服务乡村振兴的主要路径模式及不足。 为更有效做好对大多数农民的知识信息转移服务,笔者选取高校图书馆、农村图书馆、涉农企业、农民作为从高校图书馆发 出到农民接收的知识信息转移的过程主体,探讨构建了两条知识信息转移的新路径模型和构建了4 种知识信息转移的过程模 式。 结果/ 结论 提出了创新高校图书馆体制机制,建设“三农”精准知识资源库与传播系统,提升乡村人员获取知识信息 能力,拓宽知识信息转移渠道,缩小知识信息转移情境差距等对策,以实现高效将知识与信息转移给农民,为中国实施乡村 振兴作贡献。

  • 科技赋能非遗转化与发展路径研究

    分类: 农、林、牧、渔 >> 农、林、牧、渔业科学其他学科 提交时间: 2024-06-26 合作期刊: 《农业图书情报学报》

    摘要: 目的/ 意义 研究旨在探讨文化与科技融合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路径研究,强调现代 科技赋能对非遗转化与发展的重要作用。 方法/ 过程 通过对非遗“双创”内涵进行解读、非遗“双创”重要贡献分析以及 科技在非遗“双创”中的分类别场景分析,探讨科技赋能非遗“双创”的6 类共性关键技术和3 层框架体系。结合非遗传统技 艺芜湖铁画锻制技艺具体实例,展示现代科技在非遗“双创”中的促进作用和对非遗保护、传承与发展创新的影响。 结果/ 结 论 研究结果表明,通过科技手段可以有效地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现非遗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同时也要深入 思考和防范现代科技对非遗项目的潜在风险和挑战等问题。

  • 情绪因素影响下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演化及政府应对研究——基于三方演化博弈视角

    分类: 农、林、牧、渔 >> 农、林、牧、渔业科学其他学科 提交时间: 2024-06-26 合作期刊: 《农业图书情报学报》

    摘要: 目的/ 意义 针对情绪因素影响下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演化及政府的应对策略,构建网民、网络媒体和政府的三 方博弈模型并仿真分析其演化趋势。 方法/ 过程 引入等级期望效用理论渊RDEU冤,建立三方演化博弈模型,分析情绪因素对 主体行为决策的影响以及三方在不同情绪状态影响下的舆情发展趋势,并分析情绪状态对主体决策的影响。 结果/ 结论 研 究表明,情绪会影响主体的行为决策,主体不同的情绪类型和情绪强度会导致网络舆情不同的演化趋势。三方无情绪,或网 民和网络媒体持乐观情绪、政府持悲观情绪的状态,更有利于网络舆情向理性演化的方向发展。另外,相较于网民和网络媒 体,政府的情绪状态对于舆情演化博弈结果的影响更大;当政府处于悲观情绪时,政府会更倾向于采取积极监管治理网络舆 情的举措。

  • 面向数字包容的农民信息获取行为分析:群体聚焦与现实关切

    分类: 农、林、牧、渔 >> 农、林、牧、渔业科学其他学科 提交时间: 2024-06-26 合作期刊: 《农业图书情报学报》

    摘要: 目的/ 意义 移动互联时代手机是最主要的信息接入工具,本研究从手机使用层面来考察并揭示农户信息获取行 为,透视农村地区信息鸿沟状况,并对重点群体的信息获取行为特征进行分析,提出改善信息获取行为,缩小信息鸿沟的启 示。 方法/ 过程 根据全国层面的农村抽样调查,运用主成分分析与RIF 回归分析方法,测度农户信息获取行为,识别关键 影响因素对提升和改善信息获取行为的作用。 结果/ 结论 农户信息获取行为评价结果中偏低的“长尾”群体,存在于高龄、 初中以下教育程度等群体中,凸显农村地区存在的信息鸿沟现象。关键解释变量对信息获取行为评价结果偏低渊中位数以下冤 群体的边际作用更为突出,提高老龄、受教育程度偏低等重点群体的手机使用效果,对于缩小信息鸿沟有重要贡献,这体现 出数字包容理念的必然要求。在改善网络设施条件基础上,还需关注重点群体的手机功能使用和信息内容获取,强化信息供 给精准性,激活重点群体的信息需求,提升这类群体在数字环境中的适应性。

  • 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信息资源管理学科回应与思考

    分类: 农、林、牧、渔 >> 农、林、牧、渔业科学其他学科 提交时间: 2024-06-26 合作期刊: 《农业图书情报学报》

    摘要: 作为高级化的生产力袁新质生产力渊New Quality Productive Forces冤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 业为主要载体袁依靠创新驱动实现了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生产力的跃升袁也是数字时代更具融合性尧更体现新内 涵的生产力遥作为新时代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袁其内涵特征尧发展路径尧机遇与挑战等问题值得进一步探讨遥为此 本刊邀请了7 位专家组织了本次笔谈遥1冤新质生产力与高质量数据资源建设的逻辑与路径院深入探讨了高质量数 据资源建设的时代背景与内涵特征袁分析了高质量数据资源与新质生产力发展之间的相互促进的内在逻辑遥提出高 质量数据资源建设需践行创新尧协同尧开放尧可信和可持续的建设理念袁遵循观念创新尧模式创新尧结构创新和技 术创新的建设策略袁从而全面提升数据资源管理和利用效率并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遥2冤数据要素赋能新质生产力 的发展院数据要素与新质生产力之间呈现出深刻的辩证关系袁在相辅相成的螺旋式上升中加速开拓经济社会发展新 局面遥揭示了数据要素赋能新型优质生产能力及其要素发展的主要路径与关键保障袁指出应以人机协同尧普惠共 享尧绿色智能为目标拓展新质生产能力与生产要素袁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遥3冤推进新质生产力视域下的数据 确权院数据从技术尧要素与产业维度都能作用于新质生产力袁加快推进新质生产力的形成遥提出发挥数据要素对新 质生产力乘数效应会涉及众多维度尧层面及阶段袁其中极为重要且基础的则是如何对数据进行确权遥总结出构建契 合数据特征及新质生产力发展规律的财产权理论尧加快厘清数据确权的类型及范围尧完善数据确权配套制度等加快 推进新质生产力的举措遥4冤以中国式数字化助力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院加快推动中国式数字化袁既是实现中国 式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袁又是新形势下充分释放新质生产力尧筑牢我国非对称竞争优势的核心抓手遥提出了在我国数 字化尧信息化进程中袁信息资源管理行业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袁承担着数字化转型的重要责任遥5冤新质生产力视域下公共图书馆的价值与使命院面对社会深刻的数智化转型袁公共图书馆需要进一步发挥在数字经济领域赋能于 民众的潜能袁使其在新质生产力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遥提出公共图书馆应积极主动地成为数据市场化的积极参与 者袁促进数据要素的有效利用和资源配置的高效性袁并通过开放获取和数字化服务使其更为开放遥6冤新质生产力 视域下大学图书馆的智慧化变革院作为推动科教兴国的重要力量袁大学图书馆更应着力于如何有效支持科技创新和 人才培养以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遥阐述了大学图书馆对于新质生产力的3 个关键词的理解袁分析了大学图书馆发展 新质生产力的关键野新冶技术环境及其适用性分析袁并提出重新认识和实现图书馆智慧化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 抓手遥7冤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信息资源管理学科支撑院从信息资源管理学科视角分析了新质生产力理念兴 起下学科野有所为冶的诸多方面袁包括理论体系尧信息资源保障尧信息分析与咨询尧场景打造尧知识科普与公民素 养培育等遥与新质生产力相关的学术评价尧信息政策尧知识产权尧数字消费行为等方向的内容也是学科需要关注的 重要方向遥

  • 微博中基于用户特征的突发事件信息传播分析

    分类: 农、林、牧、渔 >> 农、林、牧、渔业科学其他学科 提交时间: 2024-06-26 合作期刊: 《农业图书情报学报》

    摘要: 目的/ 意义 随着社交媒体的普及和发展,微博已成为重要的信息传播平台。理解微博中基于用户特征的突发事件 信息传播规律,对于把握事件发展态势、评估信息影响力以及制定有效的应对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方法/ 过程 通过选取4 类突发事件渊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冤的典型案例作为研究对象,爬取微博平台上的信息传播 用户数据,分析4 类突发事件信息传播用户特征及传播规律的差异与共性。 结果/ 结论 4 类突发事件信息传播的受众都具 有明显的地域性,经济发达的省份用户关注度普遍较高;各类突发事件的传播用户群普遍集中在传播力强的活跃用户,以及 传播力和影响力均较弱的草根用户上,伴随有少量的影响力较强的权威用户参与传播;不同类型的突发事件,传播受众广泛 性和性别分布均有所差异。

  • 期刊下载因子:传播、影响、知识与信息量的综合指标——提高文献计量指标时效性新的尝试

    分类: 农、林、牧、渔 >> 农、林、牧、渔业科学其他学科 提交时间: 2024-06-26 合作期刊: 《农业图书情报学报》

    摘要: 目的/ 意义 综合表征学术期刊传播、影响、知识与信息量的指标缺乏,本文提出下载因子指标以弥补这个问题。 方法/ 过程 首先根据下载频次与被引频次的历年变化,基于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CSSCI 期刊中国知网引文数据,采用面板 数据模型建立下载频次与被引频次预测模型,确定设计下载因子的最佳滞后期,提出下载因子指标,即期刊论文发表2 年后 平均每篇论文的下载次数除以100。继续采用岭回归分析下载因子与影响因子、h 指数、载文量的关系。 结果/ 结论 滞后 1 年和2 年下载频次决定了被引频次的80%;下载因子可以较好测度期刊的知识信息量、传播水平、影响力和学术质量;下载 因子指标有待更多学科和数据的检验。

  • 社交媒体用户数字压力成因及影响路径研究

    分类: 农、林、牧、渔 >> 农、林、牧、渔业科学其他学科 提交时间: 2024-06-26 合作期刊: 《农业图书情报学报》

    摘要: 目的/ 意义 探讨社交媒体用户数字压力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以期深入了解数字压力的形成路径,为缓解用户数 字压力提供参考和借鉴。 方法/ 过程 选取21 位用户为访谈对象,对访谈资料进行编码,构建理论模型。运用模糊集定性比 较分析渊fsQCA冤方法,基于262 份问卷数据,探索社交媒体用户数字压力形成路径。 结果/ 结论 社交媒体用户数字压力影 响因素有过度使用、技术入侵、信息过载、沟通负荷、错失恐惧、认可焦虑、社会期望、数字应对技能和自我控制9 个,并 将其归为技术、社交、环境、个人特征4 个维度。数字压力的形成路径有6 条,其中过度使用和错失恐惧是导致高数字压力 产生的关键因素,技术入侵和信息过载是数字压力产生的重要条件,数字应对技能和自我控制的作用效果不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