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豆油部分或全部替代饲料中鱼油对中华条颈龟肠道形态及菌群结构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23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通过组织切片及16S rRNA V3~V4区测序研究豆油部分或全部替代饲料中鱼油对中华条颈龟(Mauremys sinensis)肠道形态及菌群结构的影响。选取中华条颈龟雌龟[4龄,平均体重(1 557±307)g]24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6只。Ⅰ组(对照组)饲喂含1%鱼油的配合饲料(全鱼油饲料,豆油与鱼油的比例为0:3),3个试验组分别饲喂用豆油替代全鱼油饲料中33%(Ⅱ组,豆油与鱼油的比例为1:2)、67%(Ⅲ组,豆油与鱼油的比例为2:1)和100%(Ⅳ组,豆油与鱼油的比例为3:0)鱼油的饲料。每周喂食2次,试验期为10个月。结果表明:1)Ⅰ和Ⅲ组十二指肠绒毛长/隐窝深度(VH/CD)显著高于Ⅱ和Ⅳ组(P<0.05)。2)根据序列相似性97%水平划分,Ⅰ、Ⅱ、Ⅲ和Ⅳ组OTU总数分别为396、321、347和331个,特有OTU个数分别为43、3、4和5个,分别被鉴定出139、117、128、120个属。十二肠道优势菌门主要包含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厚壁杆菌门(Firmicutes)、梭杆菌门(Fusobacteria)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4个门。Ⅱ、Ⅲ和Ⅳ组梭杆菌门和变形菌门所占比例增加,拟杆菌门和厚壁菌门所占比例下降,Ⅲ组厚壁杆菌门和拟杆菌门所占比例与Ⅰ组差距最小。细菌Ace指数和香农指数表现为Ⅰ组最高,其次是Ⅲ和Ⅳ组,Ⅱ组最小;细菌辛普森指数表现为Ⅱ组最大,其次是Ⅲ和Ⅳ组,Ⅰ组最小。由此得出,饲喂用豆油替代67%鱼油的饲料的中华条颈龟的肠道细胞发育成熟度以及菌群结构与饲喂全鱼油饲料的中华条颈龟相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