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岑王老山中山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群落结构动态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 应用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24-06-20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了解南亚热带中山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群落结构及物种多样性变化,可以为森林的合理管理与经 营提供科学依据。该文利用2015 和2022 年两轮调查的数据,运用α多样性指数、β多样性指数、主坐标分 析和空间点格局分析等方法,对岑王老山南亚热带中山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不同海拔上3 个1 hm2 群落的 木本植物的物种组成、物种多样性、胸径结构特征的变化以及树木死亡原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 随着海拔升高,树木死亡率降低,树木死亡主要发生在小径级中,呈现非随机死亡模式且与活树密度无关。 (2)7 年间不同海拔群落的α多样性普遍减少,但不显著,α多样性指数变化率在不同海拔群落间相对一致。 各群落物种组成出现变化,但差异极小(P>0.99),不同海拔群落间的物种组成有趋同趋势。(3)不同 海拔群落树木的平均胸径与总胸高断面积增加,径级结构呈现倒“J”型,群落有着良好的自我更新和维持 群落稳定的能力。综上所述,岑王老山南亚热带中山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的群落结构变化在不同海拔上总 体一致,群落结构稳定,未发生明显变化,各群落物种组成有趋同趋势;优势种的优势地位变化较小,稀 有种消亡导致物种丰富度下降。

  • 南亚热带乡土树种与桉树人工林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和功能类群的比较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 应用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23-05-21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营造乡土树种人工林和桉树人工林是我国南亚热带森林经营的常见模式,但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及 功能对乡土树种和桉树人工林的响应特征与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以南亚热带4个乡土树种人工林(马尾 松(Pinus massoniana)、火力楠(Michelia macclurei)、米老排(Mytilaria laosensis)、红锥(Castanopsis hystrix))和外来树种尾巨桉(Eucalyptus urophylla E. grandis)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基于各林分土壤(0~20 cm)18S rRNA高通量测序数据,利用FUNGuild数据库,比较分析乡土树种与尾巨桉人工林土壤真菌群落 多样性和功能类群的差异特性及其影响的主导土壤环境因子。结果表明:(1)5个研究林分土壤真菌优势 门均为子囊菌门和担子菌门,但不同乡土树种林分与尾巨桉林的土壤真菌优势目存在差异。(2)尾巨桉 林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高于乡土树种人工林,其群落组成结构也与乡土树种人工林差异显著(P<0.05)。 (3)4个乡土树种人工林土壤的腐生营养型相对丰度高于尾巨桉林,且火力楠林和米老排林土壤丛枝菌根 真菌相对丰度明显高于尾巨桉林,尾巨桉林土壤共生营养型以及外生菌根真菌和木材腐生菌的相对丰度明 显高于乡土树种人工林。(4)pH是导致尾巨桉林与乡土树种人工林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和功能类群差异 的主要土壤环境因子。综上表明,在南亚热带地区将尾巨桉林改建成火力楠林或米老排林可提高土壤养分 水平,提升土壤生态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