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提交时间
按主题分类
按作者
按机构
  • 广西植物名录补遗(IX)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 应用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24-06-20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该文报道了广西西北部维管植物11 个新记录种,即红秆凤尾蕨(Pteris amoena Blume) 、川黔肠蕨 Diplaziopsis cavaleriana (Christ) C. Chr. 、南川短肠蕨 Diplazium nanchuanicum (W. M. Chu) Z. R. He 、树形针毛蕨 Macrothelypteris ornata (Wall. ex J. Sm.) Ching 、秦氏贯众(Cyrtomium chingianum P. S. Wang)、邢氏贯众(C. shingianum H. S. Kung et P. S. Wang)、变叶锥 Castanopsis diversifolia (Kurz) King ex Hook.f. 、粗穗柯 Lithocarpus elegans (Blume) Hatus. ex Soepadmo 、镰叶茜草(Rubia falciformis H. S. Lo)、高艾纳香 Blumea repanda (Roxb.) Hand.-Mazz. 、腺毛合耳菊 Synotis saluenensis (Diels) C. Jeffrey et Y. L. Chen ,这些新 记录种的发现为广西植物区系地理研究提供了新资料,对植物资源创新利用以及植物多样性 保护等具有重大意义。文中还提供了各种的主要形态特征描述、标本引证、彩色照片以及地 理分布等。

  • 广西植物名录补遗(Ⅷ)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 应用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23-09-20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该文报道了17 个广西新记录物种——柔毛阴山荠[Yinshania henryi (Oliv.) Y. H. Zhang]、臭荠(Lepidium didymum L.)、小酸模(Rumexa cetosella L.)、浙江凤仙花(Impatiens chekiangensis Y. L. Chen)、贵州海 桐(Pittosporum kweichowense Gowda)、越南圆叶梭罗树(Reevesia orbicularis Tardieu)、冬青叶鼠刺(Itea ilicifolia Oliv.)、窄叶枇杷(Eriobotrya henryi Nakai)、瘤枝密花树[Myrsine verruculosa (C. Chen) Pipoly & C. Chen]、毛腺萼木(Mycetia hirta Hutch.)、二萼丰花草[Spermacoce exilis (L. O. Williams) C. D. Adams]、滇 苦菜(Picris divaricata Vaniot)、纤细通泉草(Mazus gracilis Hemsl. ex Forbes et Hemsl.)、皱叶荚蒾(Viburnum rhytidophyllum Hemsl.)、单花莸[Schnabelia nepetifolia (Benth.) P. D. Cantino]、蕨叶南川鼠尾草(Salvia nanchuanensis var. pteridifolia Sun)、四棱菝葜(Smilax elegantissima Gagnep.)。这些新记录种对广西植物 区系地理学研究、植物资源利用以及植物多样性保护等具有重要价值。其中臭荠、二萼丰花草为外来物种, 文中对其入侵性进行了评估;柔毛阴山荠、臭荠、小酸模、滇苦菜、纤细通泉草、单花莸、蕨叶南川鼠尾 草、皱叶荚蒾、冬青叶鼠刺等是广西药用植物新记录,文中对其药用功效进行了简要概述。文中还提供了 新记录物种的引证标本、地理分布和彩色照片。

  • 中亚热带典型岩溶森林植物多样性与环境因子关系的研究

    分类: 物理学 >> 普通物理:统计和量子力学,量子信息等 提交时间: 2023-08-25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为深入了解岩溶石山森林植被物种多样性和功能多样性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该研 究通过群落学调查、功能性状和环境因子的测定,结合方差分析、多重比较和冗余分析等统 计方法,对桂林岩溶石山落叶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和常绿阔叶林的物种多样性和功 能多样性进行对比分析,探究环境因子对不同植被类型物种多样性与功能多样性的影响机 制。结果表明:(1)常绿阔叶林的Patrick 丰富度指数显著高于落叶阔叶林和常绿落叶阔叶 混交林;Pielou 均匀度指数在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最高,落叶阔叶林次之,常绿阔叶林最低。 (2)常绿阔叶林的功能丰富度指数显著高于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和落叶阔叶林;功能均匀 度指数在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中最高、落叶阔叶林次之、常绿阔叶林最低。(3)冗余分析结 合蒙特卡洛随机置换检验结果表明落叶阔叶林物种多样性主要受林冠开阔度和土壤水溶钙 影响;功能多样性则受到土壤水溶钙和岩石裸露率的影响;岩石裸露率和土壤厚度是影响常 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物种多样性和功能多样性的主要制约因子,此外,物种多样性还受到土壤 速效氮的显著影响;常绿阔叶林物种多样性和功能多样性主要受岩石裸露率、土壤含水量和 土壤厚度的显著影响。该研究结果揭示了不同森林植被物种多样性和功能多样性对非生物环 境变化的响应,拓展了对于岩溶石山物种多样性和功能多样性的认识,为岩溶石山生物多样 性保护提供进一步的参考依据。

  • 喀斯特季节性雨林优势树种叶片微形态与光合生理特征及其生态适应性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 应用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22-06-29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为研究喀斯特季节性雨林优势树种对异质性生境条件的适应策略,以广西弄岗原生性 森林7 个优势树种为对象,测定各树种成年个体叶片微形态指标及生长季光合生理特征,探 讨树种叶片结构功能对喀斯特峰丛山地异质性生境的响应规律。结果表明:(1)沿喀斯特 地貌部位的洼地-中坡-山顶生境梯度,树木的叶片紧密度、栅栏组织厚度、角质层厚度、上 表皮厚度等9 个微形态指标呈现显著上升趋势,叶片疏松度呈现显著下降趋势;(2)沿洼 地-中坡-山顶生境梯度,树木的光补偿点、暗呼吸效率、最大蒸腾速率等呈现显著上升趋势; 而最大水分利用效率、最大胞间CO2 浓度、表观量子效率等呈现显著下降趋势;(3)叶片 紧密度与光合能力、蒸腾能力等相关指标表现为显著正相关;叶片疏松度与这两类指标表现 为显著负相关。综上所述,喀斯特季节性雨林优势树种叶片功能性状存在光合效率和耐旱性 之间的权衡,洼地生长的树木具有显著的弱光适应特征,中坡生长的树木表现较广的生境适 应范围,山顶分布的树种受强光、高温和裸岩限制,表现出较强的干旱适应特征以及保守的 生态适应策略。

  • 生物炭施用对桂北桉树人工林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 应用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22-03-30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探究土壤酶活性对生物炭输入的响应特征,为合理应用桉树枝条生物炭提供理论参考。该研究基于桂北桉树人工林田间试验,以桉树人工林采伐剩余物枝条为原料,在500 ℃条件下厌氧制备生物炭,施用质量分数分别为0(CK)、0.5%(T1)、1%(T2)、2%(T3)、4%(T4)和6%(T5)的桉树枝条生物炭,输入1 a 后,分析了不同处理下土壤酶活性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沿着土层垂直深度,土壤酶含量减小。(2)各土层脲酶、过氧化氢酶、β-葡萄糖苷酶和脱氢酶的含量随生物炭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大,在生物炭施用量为6%时含量最高。(3)酸性磷酸酶、蔗糖酶、亮氨酸氨基肽酶和纤维二糖苷酶的含量随着生物炭施用量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其中酸性磷酸酶和亮氨酸氨基肽酶在生物炭施用量为2% 时含量最高,蔗糖酶和纤维二糖苷酶则在生物炭施用量4%时含量最高。总体上,桉树枝条生物炭施用不同程度地提高了桉树人工林的土壤酶活性。该研究结果可为林业废弃物制备生物炭资源化利用途径及其在桉树人工林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