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减氮配施控释尿素对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的影响

    分类: 农、林、牧、渔 >> 农业基础学科 提交时间: 2017-11-09 合作期刊: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摘要: 以释放期为60~90 d 的控释尿素为试验材料, 2015 年在广东省台山市和翁源县开展大田试验, 研究在全量施氮[195 kg(N)·hm2]、减氮20%[156 kg(N)·hm2]和减氮40%[117 kg(N)·hm2]条件下, 常规分次施肥(CF)、配施控释尿素氮占25%一次性施用(25%CRU)和配施控释尿素氮占50%一次性施用(50%CRU)对水稻生长、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为控释尿素在水稻生产上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结果表明, 在水稻营养生长阶段, 不同施氮处理的每兜分蘖数基本一致, 叶片SPAD 值随施氮量增加略有提高。随着施氮量增加, 水稻产量先提高后降低, 当施氮量为156 kg(N)·hm2 时, 水稻产量最高。等氮条件下, 25%CRU、50%CRU 和CF 处理的水稻籽粒产量基本一致; 不同施氮处理的稻谷和稻草氮素吸收累积量无显著差异。水稻氮素吸收累积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 而氮肥偏生产力和氮收获指数逐渐降低。等氮条件下, 25%CRU 和50%CRU 处理的氮肥农学效率、氮肥生理利用率均显著高于常规施肥处理(P0.05), 两地平均增幅分别为14.99%、17.23%和98.22%、57.44%。当施氮量为195 kg(N)·hm2 时, 25%CRU 和50%CRU 处理的氮收获指数较常规施肥处理(CF)提高6.99%和6.69%, 其中台山试验点的增幅达到显著水平(P0.05)。117 kg(N)·hm2 处理的土壤碱解氮含量显著降低(P0.05)。25%控释氮肥掺混一次性施用施氮量为156 kg(N)·hm2 的施肥处理, 其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在台山和翁源两个试验点均较高, 在广东省双季稻区可实现水稻增产稳产, 显著提高氮肥利用率, 并维持土壤肥力, 是一种较优的氮肥运筹模式。

  • 外加氮源在Cd 超标菜地上的应用效果

    分类: 农、林、牧、渔 >> 农业基础学科 提交时间: 2017-11-06 合作期刊: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摘要: 探讨外加氮源对Cd 超标菜地不同叶菜吸收Cd 及土壤Cd 有效性的影响, 以明确施氮对土壤Cd 的影 响效应, 并试图对不同氮源的应用效果进行综合评价, 为合理利用氮肥来降低叶菜Cd 含量提供参考。在Cd含量为0.628 mg·kg1 的Cd 超标菜地上, 试验研究了氮用量水平为150 kg·hm2 时, 4 种氮肥(尿素、硝酸钙、硝酸铵、碳酸氢铵)对矮脚葵扇黑叶白菜(Brassica chinensis L.)和白梗尖叶苋菜(Amaranthus mangostanus L.)Cd 含量、品质及土壤Cd 有效性的效应。结果表明, 田间条件下, 与不施氮处理相比, 4 种氮肥均不同程度地增加了Cd 超标菜地上2 种叶菜产量, 降低了其地上部和根系Cd 含量。4 种氮肥中, 尿素对白梗尖叶苋菜的增产效果最好, 增产幅度达47.5%; 碳酸氢铵对葵扇黑叶白菜的增产效果最好, 增幅达59.7%; 硝酸钙降低2 种叶菜地上部和根系Cd 含量的效果均优于其他氮肥, 该处理的白梗尖叶苋菜地上部和根系Cd 含量分别比对照降低41.6%和24.1%, 葵扇黑叶白菜降低32.2%和25.9%。4 种氮源对2 种叶菜地上部Cd 吸收总量、NO3-N、NO2-N、维生素C及可溶性糖含量等的影响各异, 对土壤pH 和DTPA-Cd 含量影响也不同。其中, 硝酸铵处理的土壤pH 分别比对照降低0.12 和0.25 个单位, 而土壤DTPA-Cd 含量则显著增加15.3%和14.6%; 碳酸氢铵处理则呈相反变化趋势。综合评价结果显示, 4 种氮肥的综合加权平均值均高于对照处理, 以硝酸钙相对最高, 表明硝酸钙在Cd 超标菜地上的综合应用效果相对最好。因此, 在Cd 超标土壤上, 硝酸钙可作为优选氮源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