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麦农家品种‘红蚰子’苗期白粉病抗性鉴定和遗传分析

    分类: 农、林、牧、渔 >> 农业基础学科 提交时间: 2017-11-08 合作期刊: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摘要: 白粉病是小麦的重要病害之一, 优异抗病种质的鉴定和利用是控制该病害的有效措施。当前, 我国小麦生产中的多数栽培品种和品系对白粉病表现为感病, 可利用的优异抗性基因为数不多, 因此, 很有必要发掘新的有效抗源和抗性基因。我国小麦农家品种‘红蚰子’(京2350)苗期对国内38个小麦白粉病原菌菌株中的34个表现为高抗至免疫, 且成株期对石家庄地区的田间混合白粉病原菌表现为免疫或近免疫。为了进一步研究‘红蚰子’抗白粉病遗传特点, 发掘并利用其中的优异抗白粉病基因, 本研究利用白粉菌E09菌株, 分别对‘红蚰子’与感病亲本‘铭贤169’和‘辉县红’组合各自的F1、F2后代植株和F2:3株系, 进行苗期抗性鉴定和抗性遗传分析。结果表明, ‘红蚰子’与‘铭贤169’和‘辉县红’组合的所有F1均感病, 各自F2后代植株中抗病植株与感病植株的比例均符合1∶3分离比, 且各自F2:3株系中纯合抗病株系∶杂合株系∶纯合感病株系的比例均符合1∶2∶1的比例。因此, ‘红蚰子’对E09菌株的抗性由1对隐性基因控制, 暂时命名为PmHYZ。‘红蚰子’是我国农家品种中优异的白粉病抗源, 研究并发掘其中的抗性基因, 将为其在抗病育种中的有效利用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