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医学、药学 >> 中医学与中药学 提交时间: 2024-06-14
摘要: 目的:测试和评价生成式人工智能ChatGPT在高等教育中医药专业的教学能力。方法:以师德师风、专业知识教学能力、教学设计能力、启发式教学能力、个性化教学能力、纠错能力、教学评价能力、公正性为评价指标,与ChatGPT展开1940次问答,统计ChatGPT输出答案的正确率和相似度。结果:生成式人工智能ChatGPT在师德师风道德上表现优秀,个性化教学能力表现良好,但尚不具备中医药专业知识教学能力,在中医药专业领域的教学设计能力、纠错能力、教学评价能力、启发式教学能力和在公正性上均表现较差。结论:生成式人工智能ChatGPT应用于高等教育中医药专业的教学能力仍然有所欠缺,对其公正性和信息误导需要提高警惕。
分类: 其他 >> 综合 提交时间: 2023-03-28 合作期刊: 《中国科学院院刊》
摘要: 中国科学院成立至今,根据国情和院情,创办和管理过多所大学,其历程并非一帆风顺,有艰辛曲折,有成功的经验。中国科学院所办的大学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专业人才,在促进科教融合,提升大学学术水平等方面,不断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发展之路。
分类: 其他 >> 综合 提交时间: 2023-03-19 合作期刊: 《中国科学院院刊》
摘要: 2017年3月12日国务院同意并发布了由文化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制定的《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确定了“振兴传统工艺”的重大任务。广大科技工作者和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应该抓住这个历史机遇,立足国情,增强现代科学意识,建立研究中国传统工艺的国学价值、多元社会模式技术文化一体结构和对外交流的宏观框架,提取其独有的生命力要素,包括有国家制度的技术、有价值体系的技术、有社会结构的技术、有中国故事的技术、有丰富历史文献的技术和有专业知识的技术等,提升自我阐释能力和未来传承能力,增加文化自信,积极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同时,也要掌握现代世界知识体系,做到中西互视,拿出高质量的科研成果,制定世界对话与合作的有效对策,增加国际话语权。此外,还应将那些坚持民族文化主体性的、兼具跨文化视野和具体操作个案的,以及中西学界共享优秀学术成果延伸到我国高等教育中去,加速学科建设,重视人才培养工作,使振兴传统工艺的系列工作成为服务于我国现代化建设和丰富世界文明对话内涵的高端事业。
分类: 图书馆学、情报学 >> 图书馆学 提交时间: 2023-06-23
摘要: 摘要:以北美研究型图书馆协会2017-2018年度统计报告数据为基础,选取其中116所研究型大学图书馆总经费、馆藏总采购经费、馆藏卷/册/期总经费数及排名名次与其相对应大学在2018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名次等数据进行相关性统计分析,利用皮尔逊、斯皮尔曼、肯德尔相关系数分析,分析结果都成正相关,相关关系紧密。依据以上研究结果,提出了三点建议。
分类: 其他 >> 综合 提交时间: 2024-03-05 合作期刊: 《第八届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高校现代书院制教育论坛 》
摘要: 自1949年新亚书院成立,到2005年复旦大学进行书院制探索,到2020年清华大学在“强基计划”推进下成立五大书院,书院制已经发展成为我国的一种新型高校管理模式。然而,随着高等教育的多元发展,我国高校书院制与西方住宿学院制相比,面临着社会、校内各单位部门协同、区域人才创新压力等诸多难题。研究者对书院制的概念界定模糊不清,对不同社会背景下的高校书院制发展各执一词,对书院的通识教育体系及规划缺乏确切认识,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书院制在高校内的发展。本文以南方科技大学为例,探索在高等教育变迁的条件下,教育资源发展要素对书院通识教育体系的影响。
分类: 数字出版 >> 新媒体 提交时间: 2023-10-08 合作期刊: 《中国传媒科技》
摘要: 【目的】文章根据数字出版的概念与特征,分析大学出版社的未来发展趋势,结合大学出版社的教材使用现状,了解到数字化时代背景下,数字出版与融合发展已经深度融入出版行业,出版社以内容与资源作为基础,通过资源的整合实现高等教育教材的数字化建设。【方法】采用文献分析法,查询文献后了解当前高等教育教材数字化出版的有效途径。采用案例分析法,了解数字出版平台的应用要点。【结果】总结教材使用现状,得出产品数量有待增加、出版观念有待更新的研究结果。【结论】应适当增加数字出版产品,加强对高等教育教材内容的优化设计,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数字化资源,加强高等教育教材的创新与产业结构调整,通过建立数字化平台解决大学出版社教材建设的问题。
分类: 其他 >> 综合 提交时间: 2023-03-28 合作期刊: 《中国科学院院刊》
摘要: 人才是当前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创新活动的核心战略性资源,因而人才培养的有效性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文章立足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对人才的需求以及未来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大趋势,提出未来中国在人才培养方面需要考虑的“双重转型”,即人力资本梯度转型和人才培养模式转型。同时,通过借鉴主要发达经济体典型高等院校正在进行的改革新举措,针对以上两种转型要求,提出培育第三级人力资本、利用信息化扩大高等教育内涵以及高等院校结构性改革3个方面结论与建议。
分类: 图书馆学、情报学 >> 图书馆学 提交时间: 2023-07-26 合作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摘要: [目的/意义]理解ACRL《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框架》(简称《框架》)中阈概念之间蕴含的逻辑关系以及教育层次,是构建大学信息素养教育生态系统的前提与基础。[方法/过程]将《框架》中信息素养的逻辑架构做立体层次性分析,以此为基础对信息素养的教育架构进行说明,并结合香港城市大学图书馆开展的灯塔历史文化研究项目案例,阐释大学信息素养教育生态系统构建的方法与过程。[结果/结论]信息素养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是以培养学生判断力、分析力、研究力为核心,包含通识教育、技能教育、拓展教育,以及多方人员和组织共同参与合作的完整教育过程,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可靠稳定的教育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