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材料科学 >> 材料科学(综合) 提交时间: 2023-03-19 合作期刊: 《金属学报》
摘要: 对NiCu 低合金钢在模拟深层地下水环境, 即除氧0.1 mol/L NaHCO3+0.1 mol/L NaCl 溶液中, 原位监测其在长时间浸泡条件下的开路电位变化曲线及阻抗谱的演化, 研究电极表面的腐蚀演化规律, 并与相同条件下低碳钢的腐蚀行为进行比较. 结果表明, NiCu 低合金钢在本实验溶液中的耐蚀性要显著优于低碳钢, 尤其是其耐局部腐蚀的能力更优. 合金元素Ni 富集在内锈层中, 可能以NiFe2O4的形式存在, 而合金元素Cu的富集不明显, 可能的存在形式为CuFeO2.
分类: 材料科学 >> 材料科学(综合) 提交时间: 2023-03-19 合作期刊: 《金属学报》
摘要: 采用原位电化学监测技术研究了SO42-对NiCu 低合金钢在除氧NaHCO3溶液浸泡过程中腐蚀行为的影响, 并利用XRD和SEM对浸泡后样品的锈层相结构和表面形貌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与纯NaHCO3溶液相比, SO42-的添加会在浸泡初期加速基体的腐蚀, 在后期抑制保护性腐蚀产物膜的生成, 促使腐蚀模式由未加入SO42-时的预钝化行为向活性溶解转变. 此外, SO42-与HCO3-浓度的升高均有助于Fe6(OH)12CO3 的生成. 样品表面腐蚀产物最终由a-FeOOH, Fe3O4 和Fe6(OH)12CO3构成, 表面形貌均以均匀腐蚀为主.
分类: 材料科学 >> 材料科学(综合) 提交时间: 2016-11-04 合作期刊: 《金属学报》
摘要: NiCu低合金钢是极具应用前景的高放废物地质处置罐的候选材料。本文对其在模拟深层地下水环境,即除氧0.1 mol/L NaHCO3 + 0.1 mol/L NaCl溶液中,原位监测NiCu低合金钢在长时间浸泡条件下的开路电位变化曲线及阻抗谱的演化,研究电极表面的腐蚀演化规律,并与相同条件下低碳钢的腐蚀行为进行比较。结果表明,NiCu低合金钢在本实验溶液中的耐蚀性要显著优于低碳钢,尤其是其耐局部腐蚀的能力。合金元素Ni富集在内锈层中,可能以NiFe2O4的形式存在,而合金元素Cu的富集不明显,可能的存在形式考虑为CuFeO2。
分类: 材料科学 >> 材料科学(综合) 提交时间: 2023-03-31 合作期刊: 《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
摘要: 探讨了磷酸和单宁酸复配方法处理带锈结构钢以提高结构钢与涂层的附着力的处理工艺与各类有机涂层的配套性。结果表明,处理后带锈结构钢与实验选用的环氧类、丙烯酸类以及氟碳类有机涂层的附着力都得到大幅度提高,满足涂层实际施工对附着力的要求;附着力提高原因为处理后多孔的锈层转化为内层致密并且表面带有微裂纹的磷酸/单宁酸复合转化膜。
分类: 材料科学 >> 材料科学(综合) 提交时间: 2023-03-31 合作期刊: 《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
摘要: 通过周期浸润加速腐蚀实验,研究了不同Ni含量的耐候钢在模拟海洋大气环境下的腐蚀规律。采用失重法评价耐候钢的耐蚀性,并利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和电化学方法对耐候钢表面生成的锈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Ni含量的增加实验钢的耐蚀性逐渐增加,当Ni含量超过3%(质量分数)其耐蚀性较对比钢提高了两倍;Ni的存在能够提高实验钢的自腐蚀电位,并促进保护性腐蚀产物α-FeOOH的形成;电化学阻抗测试结果表明,实验钢中Ni含量越多,实验钢的电阻越大,锈层的保护性越好。
分类: 材料科学 >> 材料科学(综合) 提交时间: 2023-03-31 合作期刊: 《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
摘要: 综述了耐候钢表面稳定化锈层的形成、组成及其结构,并讨论了影响耐候钢表面锈层稳定化的因素;介绍了主要的锈层稳定化处理技术;同时,指出了耐候钢表面锈层稳定化技术的研究出发点,并对该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分类: 地球科学 >> 海洋科学 分类: 材料科学 >> 材料科学(综合) 提交时间: 2017-03-31 合作期刊: 《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
摘要: 通过海水飞溅区暴露试验,获得了2种含镍钢和碳钢3a的腐蚀结果。采用X-射线衍射(XRD)和电子探针显微分析(EPMA)技术,研究了含镍钢飞溅区锈层的特性,讨论了Ni对钢飞溅区锈层及耐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2%~3%Ni,使钢锈层中的裂纹和孔洞减小, 锈层的致密度提高;外锈层中的?-FeOOH的含量增加。2%~3%Ni的加入有利于盐分中的Na+和Mg++向锈层和钢基体界面渗透,对Cl?的渗透有抑制作用。添加3%Ni,使钢的蚀孔中的Cl?富集程度显著降低。加入2%~3%Ni能大幅度提高钢在飞溅区的耐蚀性。
分类: 材料科学 >> 材料科学(综合) 提交时间: 2023-03-31 合作期刊: 《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
摘要: 采用硅藻土模拟法研究了Q235,A1和A2钢在模拟酸性土壤中的腐蚀行为,对比分析了材料的腐蚀失重,利用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等方法研究了材料的腐蚀形貌及腐蚀产物。结果表明,在模拟酸性土壤中,Q235,A1和A2钢周期360h的腐蚀速率别为0.48,0.14和0.097mm/a。碳层分析表明,降低碳含量有助于减少钢中的微电池腐蚀;Cr的加入可以提高基体的自腐蚀电位;腐蚀后内锈层位置Cr的富集可以提高锈层的致密性,并改变点蚀的扩展方式;3种材料主要腐蚀产物均为α-FeOOH,γ-FeOOH和Fe3O4,其中A1和A2钢内锈层腐蚀产物中α-FeOOH比例增大,其α/γ-FeOOH比值约为Q235的10倍,腐蚀产物保护性更优。
分类: 材料科学 >> 材料科学(综合) 分类: 地球科学 >> 海洋科学 提交时间: 2016-11-14 合作期刊: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摘要: 摘要:为了可靠测定和解析锈层下金属腐蚀电化学,分别利用失重法和电化学方法对海水中不同浸泡时间的碳钢电极的腐蚀行为和腐蚀速率规律进行了研究。发现对于长期浸泡的碳钢电极,失重法和电化学方法得到的腐蚀速率结果见存在很大差异。利用XRD测定了长期浸泡后锈层成分的变化,发现长期浸泡碳钢电极锈层中的电化学活性成分β-FeOOH在测试过程中发生还原反应导致利用电化学方法测得的碳钢腐蚀速率大于失重法的结果,并且随浸泡时间的延长,这一偏差也增大。对长期浸泡碳钢电极进行-25μA/cm2阴极恒电流预极化处理后发现,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极化时间也延长,同时,经过预处理之后的碳钢电极电化学方法测得的腐蚀速率与失重法的结果间具有一致的变化规律,能够减小电化学方法对失重法测试结果的偏差。
分类: 材料科学 >> 材料科学(综合) 提交时间: 2023-03-31 合作期刊: 《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
摘要: 利用X射线荧光仪、X射线衍射仪等对海南省博物馆收藏的七门明清时期铁炮的锈蚀产物的成分和物相组成进行分析,使用离子测量仪对脱盐过程中铁炮浸泡液中Cl-浓度进行检测。根据分析结果,对7门铁炮进行了清洗除锈、脱盐除氯、加固、缓释、封护及做旧等保护修复处理。结果表明,对7门古铁炮的保护修复取得了良好效果。
分类: 材料科学 >> 材料科学(综合) 提交时间: 2023-03-19 合作期刊: 《金属学报》
摘要: 采用干/湿交替腐蚀增重模拟实验、XRD以及EIS 等方法, 研究了模拟工业-海岸大气中pH值变化对Q235B钢腐蚀行为的影响. 结果表明, 当SO2浓度较低时, pH值变化对Q235B钢腐蚀速率的影响不明显; 当SO2浓度较高时, pH值变化对Q235B钢腐蚀速率的影响存在极值现象, 即: 当pH 值处于“较高”和“较低”之间某一值时, Q235B钢的腐蚀速率达到极大值. 当模拟工业-海岸大气中SO2浓度一定时, pH值变化对Q235B钢表面锈层相组成的影响不明显. 分析表明, 模拟工业-海岸大气环境中SO2的存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b-FeOOH的形成. 随着SO2浓度的升高, 锈层中b-FeOOH和g-FeOOH的相对含量在减少, g-FeOOH可能发生了向Fe3O4的还原或向a-FeOOH的相变转化. 随着腐蚀时间的延长, 锈层相组成的演化呈现出相似的规律. 此外, 当模拟工业-海岸大气中SO2浓度较低时, Q235B钢腐蚀主要遵循Cl−的循环机制, 改变pH值对钢腐蚀行为的影响不明显; SO2浓度较高时, Q235B钢腐蚀初期主要遵循Cl−的循环机制, 随着腐蚀时间的延长, SO2对腐蚀的影响逐渐显著, 并以H2SO4再生循环的方式加速钢的腐蚀.
分类: 材料科学 >> 材料科学(综合) 提交时间: 2023-03-31 合作期刊: 《材料研究学报》
摘要: 为了考察新型海洋平台用E690钢在海水环境中的耐蚀性能,采用动电位极化曲线、电偶电流测量以及扫描电镜和拉曼光谱分析法研究了其在溶氧量为0.3-8mg/L之间的3.5%NaCl溶液中的氧浓差腐蚀行为,并讨论了溶氧量差值、阴阳极面积比以及锈层等因素对E690钢氧浓差腐蚀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阴阳极面积比Sc/a≤4时,阴阳极面积比是影响氧浓差腐蚀的主要因素,当Sc/a>4,阴极区溶氧量是影响氧浓差腐蚀的主要因素;锈层氧浓差腐蚀的影响与所处的环境有关,处于贫氧条件下时,对锈层下的金属有保护作用,而处于富氧氧条件下,锈层会参与阴极反应,加速金属腐蚀,并且由于锈层的不均匀性,还会造成阳极金属的不均匀腐蚀,产生点蚀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