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天文学 >> 天文学 提交时间: 2021-01-15 合作期刊: 《天文研究与技术》
摘要: 磁场是太阳爆发活动的根本驱动力,高精度实时偏振测量是实现磁场测量的常用方法。然而常用的波片式测量方法需要进行多次测量,且存在机械旋转结构,易导致仪器抖动,降低测量精度;波片旋转或切入切出也会导致测量时间较长。目前,基于DKDP晶体和波片的太阳大气偏振测量周期较长,实时性不高,无法应用于快速变化的太阳活动磁场探测。基于以上背景,本论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双DKDP晶体原理的太阳大气实时偏振探测技术,采用两片快轴方向不同的DKDP晶体,通过外加不同电压进行快速相位延迟变化,实现对入射太阳光的偏振调制,获取太阳大气偏振斯托克斯矢量。相较于传统旋转波片与DKDP晶体相结合的方法,本论文提出方法可将单次偏振调制速率从数秒提升到毫秒级,极大地提升了太阳磁场测量实时性。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提出方法测量精度达到2×〖10〗^(-3),单波长点测量时间分辨率提升了20倍以上,可以实现对太阳磁场偏振信息的实时精确测量。
分类: 天文学 >> 天文学 提交时间: 2017-09-26 合作期刊: 《天文研究与技术》
摘要: 运动载体的方位角信息对导航定位十分重要。一般认为,全球定位系统(GlobalPositioning System, GPS)等卫星定位系统无法利用单接收机进行角度测量,因此也就无法直接获得单接收机载体的相关角度信息。全球定位系统等本身虽然无法对用户终端进行测姿,但却能够在测速的基拙上解算获得运动中接收机载体的实时方位角。对这一原理进行了研究和阐述,并对其精度水平进行了分析。通过基于车载定位的实测试验,与磁力计传感器的角度测量结果进行对比,对方法的可行性和精度水平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利用全球定位系统测速的方法虽然无法进行接收机测姿方位角的估算,但对接收机运动方位角的估算是切实可行的,其精度与载体运动速度有关;当接收机载体达到一定的运动速度时,即能获得较高的精度水平。由此估算获得的方位角信息亦能作为一项状态量作用于定位结果的卡尔曼滤波等模型中,进一步提高滤波模型的精度。
分类: 天文学 >> 天文学 提交时间: 2023-10-20 合作期刊: 《天文研究与技术》
摘要: 几何扭曲(Geometric Distortion,GD)是电荷耦合器件(Charge-Coupled Device,CCD)高精度测量不可忽略的因素,通常需要细致的观测工作导出,这必然占用宝贵的观测时间。 利用丽江观测站2.4m望远镜观测密集星场的CCD图像,初步发现了图像几何扭曲随天顶距(Zenith Distance,ZD)的变化规律。具体地,本文参考Gaia DR3 星表提供的位置信息并进行数据归算,改正了较差颜色折射(Differential Color Refraction,DCR) 效应,求解出不同观测时间CCD的几何扭曲模型,并使用四阶多项式拟合。结果表明,CCD图像的几何扭曲与观测时的天顶距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在像素x方向,几何扭曲模型四次项x4, x3 y, x2 y2 和xy3、二次项x2和xy与天顶距存在较明显的线性关系;在y方向,与天顶距存在线性关系的系数项为四次项x4和xy3、三次项xy2和二次项xy。
分类: 其他 提交时间: 2025-04-22
摘要: 本文针对高能同步辐射光源准直测量中面临的丝线位置测量、薄片棱边监测及视觉扫描设备精度验证等复杂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接触式与非接触式测头协同工作的复合三坐标测量系统。通过集成影像测头与接触测头,充分发挥两者在精度、效率和适应性上的互补优势,成功解决了传统单一测头方法在易变形部件、高反射表面及复杂几何特征场景下的局限性。实验结果表明,在旋转线磁中心引出、可调光阑刀片归零标定及引张线扫描仪精度验证等应用中,复合系统的综合测量不确定度低至6.09 μm,其中光束线站的可调光阑刀片归零调整时间较传统方法缩短至0.25小时,精度达10μm,较传统方法效率提升4倍以上。该复合测量系统实现了高精度协作测量,显著提高了准直工作的效率与可靠性,满足高能光源准直测量需求,展现出三坐标测量机技术在光源准直领域的重要发展趋势,为其他精密工程领域的多测头协同测量提供了技术参考。
分类: 天文学 >> 天文学 提交时间: 2023-11-24 合作期刊: 《天文研究与技术》
摘要: 基于盖亚( Gaia) 天体测量数据建立的盖亚天体参考系( Gaia Celestial Reference Frame,GCRF)与基于甚长基线干涉测量(Very Long Baseline Interferometry,VLBI)建立的国际天球参考系(International Celestial Reference Frame,ICRF)具有一定的系统差异,需要对盖亚的数据进行外部的独立评估,以建立光学和射电参考架连接。国际上对参考架的连接普遍采用在光学和射电波段都有辐射的天体,在暗端(星等G15)使用类星体,在亮端( G13) 使用射电星。由于普通VLBI 观测申请批准的周期长,难度大,因此,我们尝试将一部分射电星的观测转向数量较多的测地观测,在测地观测中搭载相位参考模式来观测射电星。为了测试这种观测的可行性,我们在IVS(The International VLBI Service for Geodesy and Astrometry)和LBA(Large Baseline Array)的测地观测中搭载相位参考观测,选取Del Lib和HR 1099 作为实验的目标源。观测得到了这两颗射电星的VLBI图像、流量和单历元坐标,且坐标精度高于前人;同时结合前人的数据,对这两颗射电星进行了视差和自行拟合,结果与前人和盖亚的结果相符,且部分精度更高。验证了测地模式中搭载相位参考观测射电星的可行性, 为后续丰富射电星VLBI 天体测量样本,连接光学与射电参考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分类: 天文学 >> 天文学 提交时间: 2020-06-30 合作期刊: 《天文研究与技术》
摘要: 为探究Astrometrica和MaxIm DL两个软件在天体测量中的应用与处理差异,本文从上述两个软件的总体情况、CCD图像的读写与变换、平场校正处理、参数设置、归算与堆叠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比较和技术研究。以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1m光学望远镜拍摄的M35星团的2组观测资料为例,探究了Astrometrica均值、中值和MaxIm DL均值、中值、标准差(Sigma Clip)、迭代的标准差(SD Mask)6种图像堆叠方法的输出结果。本文对上述6种输出结果进行了数据归算,具体参考了Gaia DR2星表,比较了上述6种堆叠方法星像的位置测量精度。本文发现使用Astrometrica中值堆叠输出的图像在位置精度中存在异常。最后,本文提出了两个软件在天体测量和巡天工作中配合使用的方法。
分类: 天文学 >> 天文学 提交时间: 2019-09-18 合作期刊: 《天文研究与技术》
摘要: 测量集(MeasurementSet,MS)文件是成为射电天文领域的重要存储文件格式,并逐渐成为射电天文数据存储、分析与共享的标准格式,得到越来越多的天文数据处理软件如CASA、WSCLEAN等的支持,在ALMA、LOFAR等诸多射电望远镜系统中应用。但长期以来,MS格式在国内应用较少,技术规范文档非常缺乏。本文结合SKA工程桥接阶段相关工作需要,对MS格式的基本概念、目录结构和字段设计进行了介绍,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利用python-casacore调用底层casacore生成MS文件的方法,并将此功能封装到当前SKA的算法参考库(Algorithm Reference Library, ARL)。文中给出了利用ARL仿真观测生成MS文件的实例,并通过CASA软件对生成的MS文件成像,经过结果比对,验证了MS文件的正确性。本文的工作为SKA后续的成像实验、观测模拟和文件存储都提供了关键的保障,在满足SKA工程桥接阶段工作需要的同时,也为国内外射电天文数据处理工作提供了参考。
分类: 地球科学 >> 空间物理学 提交时间: 2016-05-13
摘要: 分别设计了基于AD590与Pt 1000的温度测量系统,并分析了各自电路特性和电子元器件性能参数对检测精度的影响,选取Pt 1000作为探测器制作系统电路。当温度范围在25~45℃之间时,测量误差小于0.01℃。
分类: 心理学 >> 生理心理学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21-05-15
摘要: 大鼠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学、医学、心理学等实验研究中,其中不乏需要对实验对象的情绪状态进行测量的研究。大鼠的超声波具有情绪表达与情绪传递的功能:使用FM-50kHz超声波表达愉悦的积极情绪;使用flat-50kHz用于社交通讯;使用22kHz范围的超声波表达焦虑、厌恶等消极情绪。通过采集并分析大鼠的超声波,可以量化大鼠在实验操作中的情绪状态。本文论述了大鼠超声波的情绪意义,并针对大鼠超声波的测量与分析给出了建议。
分类: 信息科学与系统科学 >> 控制科学与技术 提交时间: 2024-01-05
摘要: 软测量在数据进行采集到应用的途中经常会出现数据缺失的情况,这将会大大降低建立的模型的精度。本文提出了基于变分自编码器(Variational Autoencoder)与GRU神经网络建立的填补模型,并通过实际工业流程验证了填补后数据的准确性。最后实验表明VAE填补模型在缺失率为10%和30%情况下的RMSE和MAE分别为3.316%,4.262%和2.386%,2.964%,相较于其他填补算法PCA和SVD均有更显著的效果,验证了该模型的可行性。
分类: 天文学 >> 天文学 提交时间: 2017-09-26 合作期刊: 《天文研究与技术》
摘要: 木卫六是木星最大的一颗不规则天然卫星,为了获得它的高精度观测位置,天体测量归算过程中各方面都需要考虑,其中特别重要的是参考星表的选择。应用最新公布的星表Gaia Data Release 1( Gaia DR1),同时采用UCAC4星表进行比较,对2015年云南天文台获得的185个木卫六的观测资料进行处理和归算,结果显示,采用Gaia DR1星表的木卫六的位置测量精度在赤经和赤纬两个方向都约为0. 02",比采用UCAC4的结果有显著提升。
分类: 地球科学 >> 空间物理学 提交时间: 2017-03-10
摘要: 针对大型高海拔空气簇射观测站水基切伦科夫探测阵列测距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超声波测距技术的测距系统,并完成软硬件设计。该系统的下位机以LVCN318和PLC为核心,主要完成数据的采集与处理,上位机部分基于OPC技术,实现上位机与PLC的通信以及数据的显示与存储。基于该系统分别进行了障碍物测距与液位测量实验,实验研究表明,液位测量与障碍物距离测量的误差皆小于11mm,在LVCN318的误差范围内,为水基切伦科夫探测阵列测距系统的设计与研制奠定了基础。
分类: 计算机科学 >> 计算机网络 提交时间: 2017-03-10
摘要: 主动测量技术已经成为研究对等网络特征属性和用户行为的一种重要基础性手段。但是主动测量技术对对等网络的影响还是未知的,目前还缺乏这方面的详细分析和形式化研究。针对上述问题,本文首先介绍了当前对等网络测量的发展和现状,分析了当前所面临的主要挑战性问题,着重介绍了我们在主动测量技术对非结构对等网络的影响方面研究工作的初步进展。我们首先提出了主动测量网络模型,着重研究了主动测量技术对对等网络度分布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主动测量网络规模的增加将导致度分布的相变现象。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证明一个小规模的高“度”的主动测量网络要优于大规模的低“度”的主动测量网络。
分类: 农、林、牧、渔 >> 农、林、牧、渔业科学其他学科 提交时间: 2024-08-30 合作期刊: 《智慧农业(中英文)》
摘要: [目的/意义]为了提高体尺关键点定位准确率,猪三维点云体尺自动测量方法会采用点云分割,在各个 分割后局部点云定位测量关键点,以减少点云之间相互干扰。然而点云分割网络通常需要消耗较大计算资源,且 现有测量点定位效果仍有待提升空间。本研究旨在通过设计关键点生成网络从猪体点云中提取出各体尺测量所需 关键点。在降低显存资源需求的同时提高测量关键点定位效果,提高体尺测量的效率和精度。[方法]针对猪三维 表面点云进行体尺测量,提出了一种定位猪体尺关键点的模型Pig Back Transformer。模型分为两个模块,分别设 计了两种改进的Transformer自注意力编码器,第一模块为全局关键点模块,首先设计了一种猪背部边缘点提取算 法用于获取边缘点,再使用edge encoder编码器以边缘点集合作为输入,edge encoder的edge attention中加入了边 缘点和质点的偏移距离信息;第二模块为关键点生成模块,使用了back attention机制的back encoder,其中加入了 与质心和第一模块生成的全局关键点的偏移量,并将偏移量与点云注意力通过按位max pooling操作结合,最后通 过生成猪的体尺测量关键点和背脊走向点。最后设计了使用关键点和背脊走向点作为输入的体尺算法。[结果和讨 论] 对比关键点和背脊走向点生成任务上Pig Back Transformer表现最佳,并对比体尺计算结果与人工测量结果, 体长相对误差为0.63%,相对PointNet++、Point Transformer V2、Point Cloud Transforme、OctFormer PointTr等模型 有较大提升。[结论]Pig Back Transformer能相对准确地生成猪体尺关键点,提高体尺测量数据准确度,并且通过 点云特征定位体尺关键点节省了计算资源,为无接触牲畜体尺测量提供了新思路。
分类: 天文学 提交时间: 2023-12-13 合作期刊: 《天文学进展》
摘要: 第三代国际天球参考架 (the 3rd realiza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Celestial Reference Frame, ICRF3) 于2019 年1 月1 日起,代替其前代参考架第二代国际天球参考架 (the 2nd realiza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Celestial Reference Frame, ICRF2) 成为最新的国际天球参考架,与国际天球参考系 (the International Celestial Reference System, ICRS) 在ICRF2 的误差范围内指向一致。ICRF3 发表后,在诸多领域中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ICRF3 的新特点也给其数据的使用带来了影响。详细介绍ICRF3 的基本性质,并对ICRF3 的使用方法进行说明,还将ICRF3 内部三个波段参考架,以及ICRF3 与Gaia-CRF3 进行了比较,检验了ICRF3 参考架的稳定性,讨论了其中可能存在的系统误差。
分类: 图书馆学、情报学 >> 情报学 提交时间: 2023-04-01 合作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摘要: [目的/意义] 个人存档困境是个人面对如何有效留存个人档案时所产生的一种不知所措、左右为难或焦虑的情绪状态,科学测度个人存档困境的主要维度及其程度,有助于改善个人存档规则、工具与环境,提高个人存档效率,缓解困境感。[方法/过程] 借鉴个人存档挑战、困境等领域的相关研究成果,以前期研究形成的"个人存档面临的挑战及关系模型"为基础,构建个人存档困境测量量表,经过优化与修正的量表信效度良好,以此作为个人存档困境测评工具,从动力不足、数字化焦虑、工具匮乏、规则缺失、档案海洋5个维度对公众的个人存档困境展开测评。[结果/结论] 研究表明,公众个人存档困境处于中等水平,并呈现出年龄愈长困境感愈强、学历愈低动力不足感愈强、学历愈高数字化焦虑感愈强、具有档案学背景者规则缺失感低于非档案学背景者等特点,提出通过完善个人存档规则、研发个人存档工具、提升公众档案素养和开展个人存档研究等方法缓解个人存档困境程度。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8 合作期刊: 《心理科学进展》
摘要: 智慧是个体在其人生经历中习得的一种德才一体的综合心理素质, 是成功老龄化的重要标志和毕生发展的理想终点。研究发现, 三维智慧量表、自我评估智慧量表、成人自我超越问卷等自陈式测量和柏林智慧范式、智慧推理等表现式测量对老年人智慧评估具有良好性能; 老年人智慧发展受到开放性、自我反思、情绪调节、人格成长等内在因素以及受教育程度、关键生活经历、社会环境等外在因素的交互影响; 毕生发展的智慧为老年人带来更高主观幸福感、生活满意度以及更少社会疏离感、孤独感和抑郁。未来应该开发多测度、整合的老年人智慧测评工具; 深入揭示老年人智慧的预测因素、影响后效及其内部作用机制; 进一步探索社区养老服务中老年人智慧的干预与培育策略。
分类: 心理学 >> 心理测量 提交时间: 2019-02-24
摘要: 研究者关于单题项测量的争论已久。支持者认为单题项测量具有时间和效率上的优势,而反对者则认为单题项测量的信效度均无法得到保障。通过定性和定量的回顾,归纳了单题项测量的优缺点,剖析了以往研究对单题项测量的种种质疑并逐一进行回应。通过系统梳理,发现单题项测量具有可以接受的信度和效度水平,且多题项测量的效标关联效度并没有显著优于单题项测量。最后,指出了单题项测量开发和使用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事项。尽管多题项测量仍是当前研究界的主流测量方法,但未来研究者应当更加客观地看待单题项测量。学界应当充分理解单题项测量潜在的优点和适用范围,从而使单题项测量在管理心理学和社会科学研究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分类: 天文学 >> 天文学 提交时间: 2018-05-15 合作期刊: 《天文研究与技术》
摘要: 从恒星的研究意义谈起,介绍了恒星大气参数的基本概念及研究意义;阐述了恒星参数测量方法的分类: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着重评述了间接测量方法,包括测光方法、红外流量方法、巴尔默线轮廓拟合、谱线比例方法、线指数方法、金属线诊断法、光谱模板拟合和机器学习方法等。指出在大型巡天数据中光谱模板拟合与机器学习方法的优势及其广泛应用。对于高分辨率光谱,金属线诊断仍然备受天文学家青睐;红外流量方法的测量结果常用来定标。
分类: 天文学 >> 天文学 提交时间: 2017-09-26 合作期刊: 《天文研究与技术》
摘要: 在地面望远镜观测土星主要卫星的精确定位中,目前普遍采用CCD成像技术。为了测量视场中暗卫星的位置,常采用4 }'u主要卫星(土卫三一土卫六)进行定标。鉴于技术的进步,目前CCD视场正在逐步增加,如何精确定标图像值得研究。利用2010年1月20日在云南天文台1 m望远镜上观测的不同取向的105幅CCD图像进行了试验研究。采用了美国喷气推进实验室土星主要卫星历表和美国海军天文台的UCAC4恒星星表进行计算,相对于不同的参考对象进行定标。结果表明,采用4颗主要卫星进行定标并测量离卫星较近的观测对象时具有较好的测量准确度和内部精度。测量离定标星较远的卫星时,这种定标方法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采用6颗主要卫星(土卫三一土卫八)进行定标,所有卫星的测量结果具有更好的外部和内部符合。即便如此,采用四常数模型和六常数模型定标的结果都不是令人满意,这揭示CCD视场存在明显的扭曲效应。如果采用视场中的恒星定标,卫星的外部符合和内部精度明显变差,这说明UCAC4恒星参考星表也不是理想的定标用参考星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