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MathJax]/extensions/TeX/noErrors.js
按提交时间
按主题分类
按作者
按机构
  • 生物合成调控相关基因表达丰度比较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 应用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19-08-26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蛋白质是构成生命系统的基本元件之一,是大部分生物学功能的执行者。蛋白质丰度与其生物学功能息息相关,其丰度受基因表达过程中各环节严格精密的调控。其中,蛋白质丰度与其相应mRNA丰度存在较强的相关性,蛋白质丰度差异的40%可由mRNA丰度来解释。茉莉酸信号途径调节巴西橡胶树中的天然橡胶生物合成,但相关基因彼此间的表达丰度差异尚待阐明。本文比较了S/2D d/3割胶制度下,15个橡胶生物合成调控相关基因HbCOI1、HbJAZ1、HbJAZ2、HbJAZ3、HbMYC1、HbMYC2、HbMYC3、HbMYC4、HbMYC5、HbGAPDH、HbHMGR1、HbSRPP、HbREF、HbHRT1、HbHRT2以及2个常用内参基因Hb18S、HbACTIN1在10个橡胶树种质胶乳中的表达丰度差异;将HbACTIN1的表达丰度设定为1,以此为标准计算出样品中其他基因的表达丰度。结果表明,相同个体中不同基因的转录丰度差异明显,不同个体中相同基因集的丰度大小排序存在一定差异;同一基因在不同个体中的转录丰度差异明显,这16个基因的最大丰度分别是最低丰度的9.43、6.04、10.02、12.29、18.82、9.22、38.46、112.83、121.36、15.34、19.09、13.54、10.05、19.80、24.83、11.82倍,他们的变异系数分别为百分之73.05、55.19、69.09、67.37、66.59、53.87、83.25、122.02、166.34、59.89、70.59、75.67、74.20、68.34、84.23、78.59;总的来说,在群体水平上,16个基因的转录丰度从高到低依次为:18S>SRPP>HMGR1>REF>MYC2/HRT1>COI1>MYC1/MYC4>GAPDH/JAZ1/MYC5>JAZ2>HRT2/MYC3/JAZ3,他们的群体平均丰度依次为HbACTIN1的28382.26、43.64、11.39、7.16、5.47、5.10、1.07、0.75、0.74、0.45、0.42、0.33、0.12、0.06、0.06、0.04倍。值得注意的是,无论在个体水平还是群体水平上,Hb18S的丰度毫无疑问是最大的;在mRNA中,HbSRPP的丰度最大,HbJAZ1大于HbJAZ2和HbJAZ3,HbMYC2大于HbMYC1、HbMYC3、HbMYC4、HbMYC5,HbHRT1大于HbHRT2。结果表明,结构基因和功能基因的丰度高于调控基因。在基因相对表达分析中,常对目的基因和内参基因作均一化处理,从而掩盖了不同基因间的真实丰度差异,因此,在基因表达分析中,既要关注基因的相对表达量,也要关注基因间的丰度差异,这有助于更全面的理解基因的功能。

  • 生物合成调控相关基因的表达相关性分析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 应用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19-08-26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割胶促进橡胶树合成天然橡胶与激活乳管细胞的茉莉酸信号途径密切相关。茉莉酸信号途径关键环节基因的表达水平和橡胶生物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与干胶产量正相关。但这些基因彼此间的表达相关性尚不清楚。本文通过qPCR获得了正常割胶条件下,9个茉莉酸信号途径关键环节基因HbCOI1、HbJAZ1、HbJAZ2、HbJAZ3、HbMYC1、HbMYC2、HbMYC3、HbMYC4、HbMYC5和6个橡胶生物合成相关基因HbHRT2、HbSRPP、HbREF、HbHMGR1、HbHRT1、HbGAPDH在5个橡胶树魏克汉种质和5个1981’IRRDB种质胶乳中的表达数据;通过皮尔逊相关系数分析了这15个基因彼此间的表达相关性,分别获得105对基因的双变量相关系数(r12)和偏相关系数(r12.3),所有105对基因的双变量相关系数(︱r12︱)和偏相关系数(︱r12.3︱)的平均值分别为0.486 ± 0.220和0.304 ± 0.211,达到0.05的差异显著水平。其中,r12与r12.3方向相同的63对(60%),方向相反的42对(40%);︱r12︱<︱r12.3︱的23对(21.905%),︱r12︱>︱r12.3︱的82对(78.095%);双变量相关显著性P<0.05的76对(72.38%),P<0.01的59对(56.19%);偏相关显著性P<0.05的21对(20%),P<0.01的16对(15.24%)。结果显示,这两条途径中的基因表达彼此相关,这为基因表达谱分析中普遍采用的前提假设“功能相关基因的表达相关”提供了进一步的实验证据,可用于挖掘、筛选和预测与橡胶生物合成相关的未知基因,为研究橡胶树产量形成的分子调控机理提供理论基础。

  • 树茉莉酸信号途径相关基因表达与产量的相关性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 应用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19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割胶促进橡胶树合成天然橡胶与激活乳管细胞的茉莉酸信号途径密切相关。茉莉酸信号途径关键环节的基因表达水平与干胶产量的相关性尚不清楚。本文采用qPCR技术,分析了割胶条件下茉莉酸信号途径关键环节的9个相关基因在5个橡胶树魏克汉种质和5个1981'IRRDB种质乳管细胞中的表达。结果表明,绝大多数魏克汉种质的株次干胶量显著高于1981'IRRDB种质。在9个基因中,除了HbMYC4和HbMYCS,其余7个基因在绝大多数橡胶树魏克汉种质中的表达量均显著高于1981'IRRDB种质,尤其是HbMYC3基因表达的差异性好,与干胶产量相关性高,有望作为橡胶树产量育种的一个的分子标记。

  • 短纤维填充复合材料抗撕裂性能数值研究

    分类: 物理学 >> 普通物理:统计和量子力学,量子信息等 提交时间: 2023-11-10 合作期刊: 《应用力学学报》

    摘要: 基于断裂力学理论,应用有限元法分析带有初始边缘直裂纹的二维橡胶板在单轴拉伸下的撕裂特性。采用随机顺序吸附(random sequential adsorption,RSA)算法在ABAQUS软件中生成短纤维随机分布的模型,研究网格尺寸和积分路径对J积分的影响; 计算复合材料在不同拉伸载荷下的J积分值; 分析了J积分(扩展方向平行于初始裂纹方向)随短纤维含量、短纤维长度、短纤维直径和短纤维取向角的变化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网格尺寸和积分路径对J积分有一定的影响;J积分随拉伸载荷的增大而增大; 在同一初始边缘直裂纹(a0=6.25 mm)下,短纤维填充橡胶复合材料抗撕裂性能随短纤维含量、长度和直径的增大而提高,随短纤维取向角的增大而降低; 短纤维在小角度范围内随机取向的抗撕裂性优于大角度范围内随机取向。

  • 饲粮中添加籽饼对蛋鸡蛋黄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23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通过在海兰褐蛋鸡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橡胶籽饼,评价其对蛋黄脂肪酸组成及胆固醇含量的影响。选取72只25周龄的健康海兰褐蛋鸡,随机分成6个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3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Ⅰ~Ⅴ组饲粮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5.00%、10.00%、15.00%、20.00%和25.00%的橡胶籽饼。试验期6周。结果表明: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橡胶籽饼对蛋鸡蛋黄饱和脂肪酸(SFA)组成无显著影响(P>0.05);但蛋黄亚油酸(LA)、α-亚麻酸(ALA)、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含量随饲粮橡胶籽饼水平的增加呈增加趋势,且各试验组蛋黄DHA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但均低于对照组。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橡胶籽饼能够获得较低的n-6/n-3 PUFA,达到提高蛋黄PUFA、n-6 PUFA和n-3 PUFA含量的目的。

  • 不同界面状态的交联聚乙烯/三元乙丙双层介质电导特性研究

    分类: 动力与电气工程 >> 电气工程 提交时间: 2019-03-05 合作期刊: 《电气工程学报》

    摘要: 本文测量了在 30 ~ 90℃,1 ~ 19kV/mm 下三种接触方式的交联聚乙烯 /三元乙丙橡胶双层介质电导特性,分析了电场、界面以及温度对双层介质电导的影响机理。研究表明:随着电场升高,三种双层介质电导率的电场依赖性均随之升高;热压接触式双层介质电导率的温度敏感性强于其他两种物理接触界面的双层介质,温度对化学界面的影响比对物理界面的影响更大。双层介质电导存在类似半导体物理中 PN结的极性现象,热压式接触双层介质电导率极性效应与另外两种双层介质相反。界面状态对双层介质的电导特性有着明显的影响。

  • 植物凝胶和蔗糖对树体胚植株再生的影响

    分类: 农、林、牧、渔 >> 植物保护学 提交时间: 2018-06-22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植物凝胶和蔗糖对体胚植株再生和生长具有很大影响。本研究以巴西橡胶树无性系热研7-33-97 成熟体细胞次生双子叶胚状体为材料,以添加0.23 μmol•L-1 KT,0.11 μmol•L-1 IAA 和8.7 μmol•L-1 GA3 的MS 培养基为植株再生培养基,研究添加不同用量的植物凝胶和蔗糖,对巴西橡胶树体胚植株再生和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在橡胶树体细胞胚植株再生培养基中,不同用量的植物凝胶对植株再生频率和植株生长状况具有显著影响,较低浓度时(0-1 g•L-1),随着用量增加,植株再生频率提高,但是,较高浓度时(1-4g•L-1),随着用量增加,植株生长受到抑制。植物凝胶添加1 g•L-1 时植株生长最好,植株再生率达到86.4±5.7%,株高5 cm 以上占53±9.4%,带叶植株达81.7±3%;而蔗糖对植株再生频率影响不显著,但显著影响再生植株的生长,低蔗糖时(20-30 g•L-1)促进植株抽叶但抑制茎秆伸长,高蔗糖时(70-80 g•L-1)显著抑制抽叶但促进茎段伸长。蔗糖添加50 g•L-1 时植株生长最好,株高5 cm 以上占57.6±5.4%,株高5 cm以上带叶植株占46.3±12.3%,均为最高, 且从外观来看,在50 g•L-1 时植株茎干和根都较为粗壮。因此,在橡胶树体细胞胚植株再生培养基中,植物凝胶和蔗糖最佳用量分别为1 g•L-1 和50 g•L-1。

  • 海南岛林叶面积指数遥感估算模型比较研究

    分类: 农、林、牧、渔 >> 农、林、牧、渔业科学其他学科 提交时间: 2023-02-17 合作期刊: 《智慧农业(中英文)》

    摘要: 叶面积指数(LAI) 是描述植被生长状况和冠层结构的一个重要参数,快速获取大面积植被与作物 LAI对于生态系统科学研究、农林业生产指导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研究选取海南岛典型热带 作物橡胶树为研究对象,构建基于卫星遥感植被指数的橡胶林LAI估算模型并分析其变化规律。结果表 明,相较于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绿色归一化植被指数(GNDVI)、比值植被指数(RVI) 和宽动态范 围植被指数(WDRVI) 四个指数,增强植被指数(EVI)、土壤调节植被指数(SAVI)、差值植被指数 (DVI) 和改良土壤调节植被指数(MSAVI) 四个指数同LAI之间的相关性较高。构建的基于不同植被指数的 橡胶林LAI估算模型(一元线性、指数和对数模型) 中,基于EVI指数的橡胶林LAI一元线性估算模型效果 最佳,其决定系数R2为0.69。经验证,该模型估算的橡胶林LAI精度较高,观测和模拟的橡胶林LAI线性拟 合R2为0.67,均方根误差RMSE为0.16,平均相对误差RE为-0.25%,但在橡胶林LAI中值区存在低估现象, 同时在LAI高值区和低值区存在一定的高估现象。从空间分布来看,海南岛橡胶林LAI高值区(4.40~6.23) 主要分布在海南岛西部儋州、白沙等市县,LAI中值区(3.80~4.40) 主要分布在海南岛中部澄迈、屯昌、 琼中等市县,LAI低值区(2.69~3.80) 主要分布在海南岛东部和南部的定安、琼海、万宁、乐东、三亚等 市县。总之,构建的基于EVI指数的橡胶林LAI一元线性估算模型精度较高,克服了NDVI、GNDVI、RVI等 植被指数容易出现指数饱和问题,具有较好的科学性和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 氧化钇空心微球的制备及其复合的低频阻尼性能

    分类: 材料科学 >> 材料科学(综合) 提交时间: 2023-03-18 合作期刊: 《材料研究学报》

    摘要: 以用分散聚合法制备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微球作为牺牲模板, 用均相沉淀法制备PMMA/碱式碳酸钇(Y(OH)CO3)复合微球, 高温煅烧后得到氧化钇(Y2O3)空心微球, 将其与丁基橡胶复合制备了复合橡胶低频高阻尼材料。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FTIR),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热重分析仪(TG), X射线衍射分析(XRD)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等手段对Y2O3空心球的形貌与结构组成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 Y2O3空心球由立方萤石结构的颗粒组成, 外空心直径为1 μm, 壳层的厚度约为80 nm。将Y2O3空心微球和粉体分别作为填料加入丁基橡胶中制备的Y2O3/丁基橡胶复合材料, 与加入Y2O3粉体相比, 加入Y2O3空心球明显提高了丁基橡胶的阻尼性能, 在8、18、28、50、65、90 Hz附近的损耗因子较大。

  • 基于楔入劈拉试验的混凝土软化本构模型

    分类: 力学 >> 固体力学 提交时间: 2024-06-17 合作期刊: 《应用力学学报》

    摘要: 为确定橡胶混凝土的软化本构模型,对2种缝高比和5种橡胶掺量的混凝土试件进行楔入劈拉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依据试验结果,采用规范公式及能量守恒定律计算混凝土试件的断裂韧度和断裂能,并求解出PETERSSON、欧洲混凝土规范、XU和REINHARDT3种软化曲线的相关参数。根据3种软化本构关系得到黏聚韧度理论值,并与黏聚韧度试验计算值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掺入适量的橡胶集料可提高混凝土的断裂失稳韧度和断裂能; 3种典型的混凝土软化模型均不能很好地描述橡胶混凝土的黏聚韧度; 对XU和REINHARDT软化关系式进行修正后,得到了橡胶混凝土的软化本构模型,可用于研究橡胶混凝土材料的抗裂特性。

  • 树形成层组织的酵母双杂cDNA 文库构建及HbHDA6互作蛋白筛选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 应用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23-12-24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乳管是天然橡胶合成和贮存的场所,是由维管形成层细胞分裂分化而来的。次生乳 管的数量与天然橡胶产量直接相关,而这些乳管的数量取决于形成层分化次生乳管的频率 (乳管分化能力),是橡胶树产量育种的主要指标。前期研究中,我们发现组蛋白去乙酰化 酶(HDA)抑制剂曲古抑菌素A(TSA)能诱导橡胶树乳管分化,且组蛋白去乙酰化酶基因 (HbHDA6)能够参与橡胶树乳管分化调控。由于组蛋白乙酰化修饰调控橡胶树乳管分化的 分子机制尚未阐明,该文使用冠菌素(COR)诱导橡胶树形成层分化产生次生乳管的实验 系统,分离形成层组织为材料,构建酵母双杂交cDNA 文库,以HbHDA6 基因为诱饵来筛 选酵母双杂交文库,确定与HbHDA6 相互作用的蛋白。结果表明:(1)利用Gateway 技术 构建的均一化COR 诱导橡胶树形成层组织的酵母双杂交cDNA 文库,初级文库的容量为 6.3×106,总单克隆数为1.2×107,文库重组率为100%;次级文库的容量为7.7×106,总单克 隆数为1.5×107,文库重组率为100%。初级文库和次级文库的插入片段平均长度,分别为 1.1 kb 和1.2 kb。(2)成功构建了筛选HbHDA6 互作蛋白的pGBKT7-HbHDA6 诱饵载体, 并确认无自激活活性。(3)使用该诱饵载体对构建的酵母双杂交cDNA 文库进行筛选,并 通过NCBI_blast 比对和去除重复以后,获得了22 个与HbHDA6 发生互作的蛋白,包括CLP1, ERF3,ERF4,HSP82,LARP6a,APT5,PP2A,FBA6 等。该研究成果为解析组蛋白乙酰 化修饰调控橡胶树乳管分化的分子机制提供理论基础,为转基因改良橡胶树的产胶潜力提供 候选基因,为高性能天然橡胶遗传改良育种提供新线索。

  • 基于自我错觉的最小自我研究:具身建构论的立场

    分类: 心理学 >> 发展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8 合作期刊: 《心理科学进展》

    摘要: 以时间延展性为标准自我被划分为最小自我和叙事自我。具身建构论认为最小自我的核心概念就是区别自我和非我, 对自我的建构论主张的辩护应当重新回到对身体本身的重视上。最小自我的病理学研究和错觉研究均表明通过对拥有感和自主感本身, 及其不同类别和相关受损的研究来探讨最小的自我、自我和他者的区别将是当前研究中卓有成效的路径。未来有关具身建构论的深化应该重视对自我成分的建构、结构的建构以及过程的建构的探讨。

  • 树HbJAZ1.0 基因启动子的克隆与活性分析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 应用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24-10-25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JAZ(jasmonate ZIM-domain)是茉莉酸信号途径的阻遏蛋白,通过与转录因子互作抑制茉莉酸早期 应答基因的表达。为探明HbJAZ1.0 基因的启动子特征及活性,该研究以橡胶树品种‘热研7-33-97’为材料, 通过PCR 扩增、PlantCARE 软件分析及拟南芥转基因等技术对HbJAZ1.0 基因启动子的顺式作用元件及表 达活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从橡胶树基因组DNA 中克隆了HbJAZ1.0 基因上游的1 501 bp 的启 动子序列。(2)HbJAZ1.0 基因上游的1 501 bp 启动子序列中含有脱落酸响应顺式作用元件ABRE、水杨 酸响应顺式作用元件TCA-element、光响应顺式作用元件ACAT-motif、Box4、G-box、GT1-motif、TCCC-motif、 TCT-motif 和chs-CMA1a 等。(3)构建了HbJAZ1.0 启动子与GUS 基因融合的植物表达载体,利用农杆 菌介导转化拟南芥,转基因苗不同组织的GUS 活性染色发现,HbJAZ1.0 基因启动子能够驱动GUS 基因在 拟南芥根、茎、叶、花、果中表达。综上认为,HbJAZ1.0 基因启动子具有组成型表达活性,可能受光信号 及多种植物激素的调节。该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HbJAZ1.0 基因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 身体拥有感错觉对疼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8 合作期刊: 《心理科学进展》

    摘要: 身体拥有感错觉以多通道的感官整合为基础, 包括视觉-触觉、视觉-本体感觉、触觉-本体感觉、视觉-内感受的整合等。来自实验室急性痛以及慢性痛的大量结果表明拥有感错觉可产生镇痛作用。身体部位尺寸大小、肢体透明度等相关影响因素也逐渐得到揭示。拥有感错觉影响疼痛的机制与身体表征的改变有关, 该过程可能涉及“身体网络”与“疼痛网络”间的连接, 其中后顶叶皮层可能有重要作用。未来研究应更为深入地探索拥有感错觉范式以考察不同因素对疼痛的影响; 在现有多感官整合的范式中重视内感受的作用; 考察拥有感错觉改变疼痛的认知神经机制; 区分急、慢性痛条件下以及不同慢性痛类型中拥有感错觉对疼痛的不同影响。

  • 籽油替代鱼油对吉富罗非鱼幼鱼生长性能、消化酶活性、脂蛋白含量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4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橡胶籽油替代鱼油对吉富罗非鱼幼鱼生长性能、消化酶活性、脂蛋白含量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选择大小均匀、体格健壮的吉富罗非鱼鱼苗600尾,随机分为5个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0尾鱼。5组试验鱼分别投喂以橡胶籽油分别替代0(对照)、25%、50%、75%和100%鱼油的5种等氮等能饲料,分别记为G0、G25、G50、G75、G100。试验期为8周。结果表明:1)橡胶籽油替代不同比例鱼油对罗非鱼幼鱼的末重、体增重、日增重系数、摄食率、饲料系数和蛋白质效率均无显著影响(P>0.05)。2)G25组罗非鱼幼鱼肠道胰蛋白酶和脂肪酶活性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G25组罗非鱼幼鱼肠道淀粉酶活性显著高于G75组(P<0.05)。橡胶籽油替代不同比例鱼油对罗非鱼幼鱼肝脏胰蛋白酶、淀粉酶和二糖酶活性均无显著影响(P>0.05)。3)随着橡胶籽油替代鱼油比例的提高,罗非鱼幼鱼血清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大体上呈下降的趋势,肝脏游离胆固醇(FC)含量及FC/TC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其中以G25组最低。4)G0组罗非鱼幼鱼血浆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G0组罗非鱼幼鱼肝脏GR活性显著高于G50和G100组(P<0.05),G100组罗非鱼幼鱼肝脏总抗氧化能力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由此可见,橡胶籽油替代25%~75%鱼油对罗非鱼幼鱼生长性能和抗氧化功能均无明显负面影响。橡胶籽油替代25%鱼油有利于改善罗非鱼幼鱼肠道消化酶活性;橡胶籽油替代100%鱼油时,罗非鱼幼鱼抗氧化功能下降。

  • 多壁碳纳米管/天然复合材料的大应变传感特性研究

    分类: 力学 >> 固体力学 提交时间: 2023-06-21 合作期刊: 《应用力学学报》

    摘要: 制备了一种多壁碳纳米管改性天然橡胶复合材料,制备过程中通过加入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改善碳纳米管在橡胶基体中的分散性能,降低了碳纳米管含量的渗流阈值,更有效地构建导电网络。通过实验研究发现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刚度随碳纳米管含量增加而上升; 材料的电阻/应变敏感因子在碳纳米管含量4%时最高; 材料在循环载荷作用下,电阻和应变保持同步变化,并在一定循环次数后达到稳定,表现出高灵敏、高稳定的响应特性,证明该复合材料适用于大变形构建的应变监测与传感。

  • 手错觉:拥有感研究的实验范式及其应用

    分类: 心理学 >> 发展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8 合作期刊: 《心理科学进展》

    摘要: 橡胶手错觉是一种健康个体将非肉体的假手视为自己真实身体的一部分的体验, 这种错觉可以通过同时轻刷被试面前可见的橡胶手及其不可见的真手而产生.橡胶手错觉已成为一种研究身体拥有感的重要范式, 其产生机制可以分为“自下而上的认知匹配”与“自上而下的认知匹配”两种加工方式.前者涉及视觉与触觉刺激的同步性; 而后者涉及被试心中预存的身体意象与身体图式(包括真假手之间模态特征,位置空间的相似性).综合上述证据, 身体模型假说与个人边缘空间理论进一步为拥有感产生的复杂机制提供了整合两种加工方式的解释.橡胶手错觉范式已经被用于探索精神分裂症患者等特殊被试病理分析,错觉产生和心理特质之间的关系, 以及神经外科和术后恢复上.未来的研究应该更加重视范式本身的拓展, 应用虚拟现实技术来提高身体模态的仿真效果, 利用橡胶手拥有感的易感性作为筛选与预测身体意象障碍疾病的指标.

  • 我国树育种的技术瓶颈与创新发展建议

    分类: 统计学 >> 社会统计学 提交时间: 2024-03-27 合作期刊: 《中国科学院院刊》

    摘要: 橡胶树优良品种是实现天然橡胶稳产保供的核心要素。我国植胶区地处热带北缘,属于非传统植胶 区,气候等条件劣于东南亚传统植胶区,致使已种植的橡胶树频繁遭受低温寒害和病害,因而生产上急需高 产抗逆品种。导致橡胶树高产抗逆品种贫乏的主要原因包括:橡胶树基因组高度杂合、童期长和异花授粉等 特性,使得高产性状和抗逆性状不易聚合;橡胶树育种的选择方法效率低,不仅杂交分离群体小,而且依赖 长期大田鉴定。建议:应用全基因组选择育种理念,尽快构建橡胶树高世代种子园,以实现多性状聚合育 种;设立专门的技术支撑岗位持续扩大育种群体规模,打造橡胶树高效育种技术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