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心理学 >> 认知心理学 分类: 心理学 >> 实验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1-02-25
摘要: 个体对刺激的反应不仅受刺激本身的影响,还会受到先前刺激的影响,表现为对当前试次中刺激的反应会受到前一试次的影响,即试次历史。本研究采用“线索-中性线索-靶子”范式探讨前一试次有效性对跨通道的非空间返回抑制的影响。实验1通过连续两个试次间的线索有效性考察在跨通道非空间返回抑制中试次历史的影响。为了在跨通道非空间返回抑制中减小试次历史的影响,实验2通过延长试次间时间间隔考察跨通道非空间返回抑制中试次历史的作用是否减小。结果发现,前一试次线索无效时,当前试次中的返回抑制效应量显著小于前一试次有效时,这种影响会根据试次中线索和靶子通道的不同而不同。并且当延长试次间的时间间隔可以有效地减少前一试次对当前试次的影响。因此本研究表明,试次历史能够对跨通道非空间返回抑制产生影响,并且这种影响可以通过增大试次间时间间隔来减小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7 合作期刊: 《心理学报》
摘要: 返回抑制(inhibition of return, IOR)与情绪刺激都具有引导注意偏向、提高搜索效率的特点, 但二者间是否存在一定的交互作用迄今为止尚不明确。研究采用“线索-目标”范式并在视听双通道呈现情绪刺激来考察情绪刺激的加工与IOR的交互作用。实验1中情绪刺激以单通道视觉面孔或一致的视听双通道呈现, 实验2通过在视听通道呈现不一致的情绪刺激进一步考察视听双通道情绪一致刺激对IOR的影响是否是由听觉通道一致的情绪刺激导致的, 即是否对听觉通道的情绪刺激进行了加工。结果发现, 视听双通道情绪一致刺激能够削弱IOR, 但情绪不一致刺激与IOR之间不存在交互作用, 并且单双通道的IOR不存在显著差异。研究结果表明仅在视听双通道呈现情绪一致刺激时, 才会影响同一阶段的IOR, 这进一步支持了IOR的知觉抑制理论。
分类: 心理学 >> 认知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1-11-20
摘要: 返回抑制(inhibition of return, IOR)与情绪刺激都具有引导注意偏向、提高搜索效率的 特点,但二者间是否存在一定的交互作用迄今为止尚不明确。研究采用“线索-目标”范式 并在视听双通道呈现情绪刺激来考察情绪刺激的加工与IOR的交互作用。实验 1 中情绪刺 激以单通道视觉面孔或一致的视听双通道呈现,实验 2 通过在视听通道呈现不一致的情绪刺 激进一步考察视听双通道情绪一致刺激对IOR的影响是否是由听觉通道一致的情绪刺激导 致的,即是否对听觉通道的情绪刺激进行了加工。结果发现,视听双通道情绪一致刺激能够 削弱IOR,但情绪不一致刺激与IOR之间不存在交互作用,并且单双通道的IOR不存在显 著差异。研究结果表明仅在视听双通道呈现情绪一致刺激时,才会影响同一阶段的IOR,这 进一步支持了IOR的知觉抑制理论。
分类: 其他 >> 综合 提交时间: 2023-10-09 合作期刊: 《心理学报》
摘要: 视听跨通道对应(audiovisual crossmodal correspondence)在不同类型的视、听刺激之间被广泛发现, 但其发生阶段尚不明确。研究采用线索-靶子范式, 探究返回抑制(inhibition of return, IOR)对于视听跨通道对应的影响。实验1操纵线索和目标之间的空间位置一致性和听觉音调与视觉目标位置之间的跨通道对应一致性, 结果发现IOR效应和视听跨通道对应存在交互作用, 线索化位置存在稳定的视听跨通道对应效应, 而非线索化位置的视听跨通道对应效应消失。实验2操纵无关听觉刺激是否出现, 发现IOR效应与单独的声音出现与否不存在交互作用, 排除了警觉效应对于结果的混淆。实验3通过延长线索和目标的间隔时间(stimulus onset asynchronies, SOA), 发现伴随着IOR效应减弱, 线索化位置的视听跨通道对应效应也相应减弱, 且IOR效应对于视听跨通道对应的调节作用减弱。研究表明, 仅当听觉刺激与视觉空间位置之间发生跨通道对应时, 才会与同样发生在知觉水平的IOR效应产生交互, 支持了视听跨通道对应发生在知觉阶段。同时研究结果支持视听跨通道对应的发生符合反比效应原则。
分类: 心理学 >> 认知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2-23
摘要: 视听跨通道对应(audiovisual crossmodal correspondence)在不同类型的视、听刺激之间被广泛发现,但其发生阶段尚不明确。研究采用线索-靶子范式,探究返回抑制(inhibition of return, IOR)对于视听跨通道对应的影响。实验1操纵线索和目标之间的空间位置一致性和听觉音调与视觉目标位置之间的跨通道对应一致性,结果发现IOR效应和视听跨通道对应存在交互作用,线索化位置存在稳定的视听跨通道对应效应,而非线索化位置的视听跨通道对应效应消失。实验2操纵无关听觉刺激是否出现,发现IOR效应与单独的声音出现与否不存在交互作用,排除了警觉效应对于结果的混淆。实验3通过延长线索和目标的间隔时间(stimulus onset asynchronies, SOA),发现伴随着IOR效应减弱,线索化位置的视听跨通道对应效应也相应减弱,且IOR效应对于视听跨通道对应的调节作用减弱。研究表明,仅当听觉刺激与视觉空间位置之间发生跨通道对应时,才会与同样发生在知觉水平的IOR效应产生交互,支持了视听跨通道对应发生在知觉阶段。同时研究结果支持视听跨通道对应的发生符合反比效应原则。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7 合作期刊: 《心理学报》
摘要: 基于外源性线索-靶子范式, 采用2(线索-靶子间隔时间, stimulus onset asynchronies, SOA:400~600 ms、1000~1200 ms) × 3(目标刺激类型:视觉、听觉、视听觉) × 2(线索有效性:有效线索、无效线索)的被试内实验设计, 要求被试对目标刺激完成检测任务, 以考察视觉线索诱发的返回抑制(inhibition of return, IOR)对视听觉整合的调节作用, 从而为感知觉敏感度、空间不确定性及感觉通道间信号强度差异假说提供实验证据。结果发现:(1) 随SOA增长, 视觉IOR效应显著降低, 视听觉整合效应显著增强; (2) 短SOA (400~600 ms)时, 有效线索位置上的视听觉整合效应显著小于无效线索位置, 但长SOA (1000~1200 ms)时, 有效与无效线索位置上的视听觉整合效应并无显著差异。结果表明, 在不同SOA条件下, 视觉IOR对视听觉整合的调节作用产生变化, 当前结果支持感觉通道间信号强度差异假说。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7 合作期刊: 《心理学报》
摘要: 本研究基于线索-靶子范式, 操纵目标刺激类型(视觉、听觉、视听觉)与线索有效性(有效线索、中性条件、无效线索)两个自变量, 通过3个实验来考察双通道分配性注意对视听觉返回抑制(inhibition of return, IOR)的影响。实验1 (听觉刺激呈现在左/右侧)结果发现, 在双通道分配性注意条件下, 视觉目标产生显著IOR效应, 而视听觉目标没有产生IOR效应; 实验2 (听觉刺激呈现在左/右侧)与实验3 (听觉刺激呈现在中央)结果发现, 在视觉通道选择性注意条件下, 视觉与视听觉目标均产生显著IOR效应但二者无显著差异。结果表明:双通道分配性注意减弱视听觉IOR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