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ncRNA GSEC/CTCF通过调节巨噬细胞极化促进布氏杆菌性的机制研究

    提交时间: 2024-09-30

    摘要: 目的 探讨LncRNA GSEC在布氏杆菌性脊柱炎(BS)中的作用,及其对BS患者巨噬细胞极化的调节机制。方法 检测BS患者和健康志愿者血浆中M1和M2巨噬细胞比例,以及LncRNA GSEC表达水平。以佛波酯诱导人单核细胞株THP1分化为巨噬细胞。对照组细胞培养在补充了5%健康体检者血清的RPMI-1640培养基中;BS组细胞培养在补充了5%的BS患者血清的RPMI-1640培养基中;Sh-NC组和sh-GSEC组采用含sh-NC或sh-GSEC的慢病毒载体转染THP1细胞,sh-GSEC+LV-NC组和sh-GSEC+LV-CTCF组采用含sh-GSEC的慢病毒载体与含LV-NC或LV-CTCF的慢病毒载体共转染THP1细胞,并将上述4组细胞均培养在补充了5%的BS患者血清的RPMI-1640培养基中。RIP分析LncRNA GSEC与CTCF的结合;ELISA检测血清和细胞上清液中IL-1β、IL-6、TNF-α、IL-4、IL-10和TGF-β水平;流式细胞术分析M1和M2巨噬细胞比例。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BS组患者血浆M1巨噬细胞和血清炎症因子IL-1β、IL-6、TNF-α水平显著升高,M2巨噬细胞和血清抗炎症因子IL-4、IL-10、TGF-β水平显著降低(P<0.05)。LncRNA GSEC表达在BS患者血浆中显著升高(P<0.01)。敲低GSEC抑制巨噬细胞M1极化,促进M2极化,抑制炎症因子分泌(P<0.05)。此外,发现CTCF表达在BS患者血浆中显著上调,与LncRNA GSEC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2=0.913,P<0.001)。过表达CTCF逆转了LncRNA GSEC敲低对巨噬细胞极化的调节作用(P<0.05)。结论 LncRNA GSEC/CTCF可能通过诱导巨噬细胞M1极化,抑制M2极化,促进布氏杆菌性脊柱炎。

  • 布氏杆菌MSCT和MRI应用价值比较

    分类: 医学、药学 >> 基础医学 提交时间: 2017-12-07 合作期刊: 《分子影像学杂志》

    摘要: 目的 探讨多排螺旋CT和MRI在布氏杆菌脊柱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6例布氏杆菌脊柱炎患者64排128层螺旋CT及MRI图像。结果 MR显示2个椎体受累者29例,3个椎体受累者5例,4个椎体受累者2例;腰1椎体受累3例,腰2椎体受累6例,腰3椎体受累15例,腰4椎体受累24例,腰5椎体受累18例,骶1椎体受累3例;30例椎间盘有不同程度累及,21例有椎间隙变窄,15例椎间隙未见明显变窄;27例有不同程度椎旁软组织肿胀。CT显示2个椎体受累27例,3个椎体受累4例,有骨质破坏椎体63个,有6例椎体骨质破坏不明显,9例椎体软组织肿胀不明显。MRI较CT更能清晰显示椎体骨髓水肿及椎旁软组织情况,但对细微骨质破坏不如CT。结论 MRI和MSCT相结合,能提高布氏杆菌脊柱炎侵犯程度和累及范围。

  • 1例强直性并发臁疮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护理体会

    分类: 护理学 >> 护理学 提交时间: 2022-12-05

    摘要: 本文总结1例强直性脊柱炎并发臁疮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护理措施。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辨证施护,合理应用中药塌渍、艾灸、穴位按摩、耳穴贴压、膳食指导等中医特色护理技术,能有效缓解患者疼痛,促进溃疡的早期愈合。

  • 双能CT检查在痛风性关节炎中的应用价值

    分类: 医学、药学 >> 基础医学 提交时间: 2017-12-07 合作期刊: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摘要: 目的探讨双能CT(DECT)检查在痛风性关节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61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30例强直性脊柱炎(AS)及30例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行第2代DECT对最痛部位包括手腕关节或肘关节或膝关节或足躁关节及腰椎、骨盆和骸骼关节进行扫描。用DE Image view处理软件独立分析、评价,以检查部位有绿色伪彩结晶沉积作为诊断依据。记录患者人口统计学资料、血尿酸水平。3例痛风患者穿刺活检检查尿酸盐结晶,与DECT结果进行比对。10例人组时DECT显示有尿酸盐结晶沉积的漫性痛风患者服用降尿酸药物6月后复查相同关节部位DECT,比较治疗前后尿酸盐沉积情况。结果痛风性关节炎组、AS组、RA组DECT(+)分别为98.4% (60/61) ,13.3% (4/30) , 6.7% (2/30 ) χ2=95.522 , P<0.05 ) 。21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中DECT(+)为95.2% (20/21) , 40例慢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中DECT(+)为100%(40/40) 3组高尿酸血症患者比例分别为60.7%(37/61),30%(9/30),23.3%(7/30)0 3组高尿酸血症的患者中DECT(+)分别为97.3% (36/37 ), 44.4% (4/9 ), 28.6% (2/7 ) (χ2=24.197, P<0.05 )。痛风组共发现344处尿酸盐结晶,最常出现结晶沉积的部位依次为第一踢趾关节(22.1%)、第一趾中远端(19.8% )、跟骨(17.4% )、胫骨下端(13.4% ) , AS组共发现17处尿酸盐结晶,RA组共发现5处尿酸盐结晶。3例穿刺活检发现尿酸盐结晶的痛风患者,DECT在活检部位均检测到绿色标记的尿酸盐沉积。10例DECT显示有尿酸盐结晶沉积的慢性痛风患者服用降尿酸药物6月后复查相同关节DECT,发现局部尿酸盐结晶减少。结论DECT可以清晰显示尿酸盐结晶,有助于痛风与其他关节炎的鉴别诊断及随防。

  • 双通道内镜下减压、清创、椎间融合联合经皮螺钉内固定治疗腰椎布鲁氏菌病

    分类: 医学、药学 >> 临床医学 提交时间: 2022-10-13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背景 双通道内镜技术是一种新兴的脊柱微创手术技术,近年来已被用于治疗各种退行性脊柱疾病。然而,尚未有相关文献报道该技术治疗腰椎布鲁氏菌病脊柱炎(LBS)。目的 探讨双通道内镜下减压、清创、椎间融合联合经皮螺钉内固定治疗LBS的有效性及可行性。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6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收治的LBS接受双通道内镜下减压、清创、椎间融合联合经皮螺钉内固定治疗的患者13例。记录手术时间、可估计失血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分析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腰背部和腿部视觉模拟评分(VAS)、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Oswestry残疾指数(ODI)、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神经系统分型和前凸角等临床结果。所有患者末次随访时均采用改良Macnab标准进行评估。采用Bridwell分级标准评估椎间植骨融合情况。 结果 手术时间145~210 min,平均(177.31 ± 19.54)min;可估计失血量120~290 ml,平均(176.15 ± 43.79)ml。术后3个月随访,ESR和CRP水平恢复正常。腰背部和腿部VAS、JOA评分及ODI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 100.013、F = 27.093、F = 187.472、F = 209.695, P值均 <0.001)。末次随访时改良Macnab标准评价示:优10例、良2例、可1例、差0例,优良率为12/13。1例患者因重度骨质疏松症仅减压侧行经皮螺钉内固定;1例术后出现浅表切口感染,经换药和有效抗生素治疗后愈合。所有患者末次随访时均获得骨性融合,其中12例融合等级为I级、1例为II级,融合率为12/13。结论 双通道内镜下减压、清创、椎间融合联合经皮螺钉内固定是治疗LBS的一种有效、安全可行的手术方式。

  • PLR与尿酸用于脊柱结核与布鲁氏菌性早期诊断价值研究

    分类: 医学、药学 >> 临床医学 提交时间: 2025-03-31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背景 老年群体在脊柱结核(STB)和布鲁氏菌性脊柱炎(BS)中所占比例较高,且伴有基础疾病和经济困难者相对常见。传统方法难以早期区分两种疾病,而临床常见的血清学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成本较高,细菌培养耗时较长,因此在基础疾病的影响下,探索寻找新的实验室诊断指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目的 研究常见实验室指标在鉴别诊断STB与BS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15年1月1日—2024年10月31日于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232例STB与BS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疾病类型分为STB组(132例)和BS组(100例),根据有无基础疾病分为无基础疾病组(132例)和伴有基础疾病组(100例),收集患者的血常规检测、血液生化检测及炎症标志物等实验室指标,比较各指标的组间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有意义的预测指标,并构建预测模型,采用Hosmer-Lemeshow法检验模型拟合度。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模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采用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估其预测价值,并用Delong检验比较各指标AUC值的差异。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小板淋巴细胞比(PLR)和尿酸(UA)是鉴别STB与BS的独立影响因素(PLR:OR=0.993,95%CI=0.990~0.997;UA:OR=0.994,95%CI=0.991~0.9971);Hosmer-Lemeshow检验结果显示,模型拟合度良好(χ2=3.721,P=0.881)。PLR诊断STB与BS的AUC值为0.649,最佳截断值为0.449,敏感度为59.1%,特异度为64%;UA诊断STB与BS的AUC值为0.669,最佳截断值为0.339,敏感度为34.8%,特异度为93%;PLR+UA联合诊断STB与BS的AUC值为0.721,最佳截断值为0.489,敏感度为69.7%,特异度为66%;Delong检验结果显示,PLR+UA联合诊断的AUC值高于PL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167,P=0.030);与U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884,P=0.065)。结论 PLR、UA可作为早期鉴别STB与BS的参考指标,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