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医学、药学 >> 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学 提交时间: 2024-07-12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背景全科医学作为一种新兴医疗模式,强调以社区为基础的全面医疗服务,旨在提高医疗的可及性和效率。然而,尽管全科医学在提升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中扮演关键角色,全科医学研究仍处于发展滞后的状态,需要通过科学研究和社会支持来改善这一状态,并提高其学科地位。目的 在研究人员、科研机构和学科整体三个自下而上的层级中,分层次地分析影响全科医学领域科研能力发展的因素。方法 于2023年12月—2024年3月,本文采用范围综述方法,对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PubMed、WebofScience数据库进行检索,并手动浏览国际全科医学科研和行业学会的信息发布平台,和谷歌搜索引擎,收集2000—2023年发表的全科医学科研能力发展影响因素的相关文献,并通过手动检索补充灰色文献。通过两阶段的筛选,最终纳入相关文献,并使用Excel进行数据整理,归类影响因素,并通过归纳性的主题分析法分析数据,最终以日冕图的形式展示研究结果。结果 本研究最终纳入122篇文献,其中包括原创研究62篇、系统综述2篇、非原创论文54篇、灰色文献4篇,基于文献分析,共归纳出21项影响全科医学科研能力发展的因素。相关因素被分为个体(研究人员)、群体(机构)和整体(学科)三个层级。个体层面的因素涉及研究人员的科研知识和技能、申请资金的能力、对科研的兴趣和积极性、学习科研知识和发展科研合作的机遇、用于科研工作的时间以及科研和临床工作的结合情况;群体层面的因素涉及科研机构的科研人力、科研资源、科研环境、科研管理机制、科研培训能力、外部科研合作资源和机构管理者的重视程度;学科层面的因素则涉及学科的科研特点、核心的科研和协调机构、政府、学协会、学术期刊和国际合作者的外部影响,以及科研经费等方面。结论 本研究综述了全球范围内关于全科医学科研能力发展的文献,识别出21个关键的影响因素。在我国的实际环境中,上述因素可能会集中表现为学科组织分散、总体资源有限、学科理论不清、社会认知不足等一系列相互影响的问题。这要求该领域的研究者更加主动地以学科核心理念为导向,对机构的科研绩效导向和管理机制,以及个人的科研领域和路径进行合理的调整和重塑,并增强对全科医生具有全科医学学科特色的科研理论、方法和能力的培养,以增强形成学科合力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