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咸海:深化与中亚科技合作的重要路径

    分类: 管理学 >> 科学学与科技管理 提交时间: 2023-07-09 合作期刊: 《中国科学院院刊》

    摘要: 2022 年 9 月,习近平主席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首次出访,在发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联合声明》中,特别提出中方对由乌方倡议的关于宣布咸海地区为生态创新和科技区特别决议 得到联合国大会通过表示欢迎,该决议将有助于拯救咸海,恢复并改善周边环境,保护自然资源,提高地区人民生活质量,以及双方愿积极推动全球发展倡议与联合国咸海区域人类安全伙伴信托基金框架下改善咸海地区生态和经济社会环境相关项目协同增效。在此背景下,文章梳理了咸海现状及其生态危机产生的原因和造成的影响,并分析总结了我国参与咸海生态治理的必要性和意义。文章认为中国在参加咸海生态治理方面有着政策和机制、资金和人才,以及项目合作基础等有利条件,建议在合作共赢、统筹协调、有所为和有所不为的原则下,从探索科学问题和改善民生入手,以荒漠化防治、水土保持、现代农业技术、新能源推广利用等为切入点,利用中国智慧、中国经验和中国力量参与咸海生态治理,推动绿色咸海发展,有效促进和深化我国与中亚的科技合作,为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建设乃至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 大国治理:中国荒漠化防治的战略选择与未来愿景

    分类: 地球科学 >> 地质学 提交时间: 2023-08-23 合作期刊: 《中国科学院院刊》

    摘要: 中国70 余年来持续开展的荒漠化防治取得了巨大成就。当前中国荒漠化防治进入新阶段,仍面临沙化 土地基数大、治理难度高等问题,需要全方位满足生态建设、乡村振兴和沙戈荒地区风电光伏开发利用等国 家战略需求。新时期中国荒漠化防治的战略选择是整体提升、重点突破,战略核心是全域治理、创新驱动、 技术集成,分类施策的制度安排是全面实施一荒四制(养、防、治、用),全力打好打赢三北攻坚战的三大标志性战役,优先布局一批重点示范工程,加快政策更新,打造科技新引擎,助力荒漠化防治提质增效、擘画三生融合、人沙和谐的中国式现代化美好愿景,推进荒漠化防治的中国方案走向世 界、惠益全球。

  • 大国治理:中国荒漠化防治的战略选择与未来愿景

    分类: 统计学 >> 社会统计学 提交时间: 2023-08-12 合作期刊: 《中国科学院院刊》

    摘要: 中国70 余年来持续开展的荒漠化防治取得了巨大成就。当前中国荒漠化防治进入新阶段,仍面临沙化 土地基数大、治理难度高等问题,需要全方位满足生态建设、乡村振兴和沙戈荒地区风电光伏开发利用等国 家战略需求。新时期中国荒漠化防治的战略选择是整体提升、重点突破,战略核心是全域治理、创新驱动、 技术集成,分类施策的制度安排是全面实施“一荒四制”(养、防、治、用),全力打好打赢“三北”攻坚战的“三大标志性战役”,优先布局一批重点示范工程,加快政策更新,打造科技新引擎,助力荒漠化防治提质增效、擘画“三生”融合、人沙和谐的中国式现代化美好愿景,推进荒漠化防治的“中国方案”走向世 界、惠益全球。

  • 国家重点区域政府环境数据开放利用水平评价与优化建议——基于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和汾渭平原政府数据开放平台的分析

    分类: 图书馆学、情报学 >> 情报学 提交时间: 2023-04-01 合作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摘要: [目的/意义] 通过开展生态治理重点区域政府环境数据开放利用水平的评价,能够发现影响环境数据开放利用水平的影响要素,有助于促进各地政府提高数据平台的开放利用水平,更好地服务于生态环境治理实践。[方法/过程] 基于价值共创理论和DPSIR模型,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和响应5个维度构建环境数据开放利用水平评价指标体系,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和汾渭平原等具有典型跨域特征的国家生态治理重点区域为例,对区域环境数据开放利用水平进行评价。[结果/结论] 研究发现:①四个区域环境数据开放利用水平存在明显差距,依次是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和汾渭平原;②在环境数据下载量、区域经济支持力、平台使用功能模块数量、数据安全问题数量、安全检测评估次数等指标上的表现是决定区域环境数据开放利用水平的重要影响因素;③长三角环境数据开放利用水平最高,主要得益于其在平台使用功能模块数量和环境数据下载量等关键指标上的突出表现;珠三角虽然平台布局全面,但在环境数据下载量上表现不佳;河北省数据开放平台布局和资金投入的不足制约了京津冀区域环境数据开放利用的整体水平;汾渭平原环境数据开放利用水平偏低则受制于平台建设、开放程度、环境数据资源集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为了提高政府环境数据的开放利用水平,各级政府应在平台建设、资金投入、数据开放标准、数据应用、风险防范等方面采取完善措施。

  • 纵向嵌入治理与绿洲生态空间生产: 额济纳绿洲研究

    分类: 地球科学 >> 地理学 提交时间: 2021-10-10 合作期刊: 《干旱区地理》

    摘要: 绿洲是干旱内陆区的精华部分,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难点地区,加强绿洲生态治理研究对 推进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长期以来,绿洲生态治理研究强调通过技术 手段、经济措施促进绿洲生态系统恢复,对行动主体在生态治理中的作用重视不够,影响了绿洲生 态治理成效和可持续性。以额济纳绿洲为案例,在深入调研基础上,援引空间生产理论和区域治 理理论,通过政策工具组合分析,探究纵向嵌入治理下绿洲生态空间生产过程。结果表明:(1)中 央政府的机构嵌入打破了传统“以粮为纲”的水资源配置导向,流域用水制度从“粮食生产偏好”向 “生态保护偏好”转变,绿洲被建构为国家生态保育空间,成为中国北疆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2) 中央政府的行政嵌入重塑了流域用水关系和水权秩序,促成了黑河干流水量调度,实现了绿洲来 水增多化,干涸多年的东居延海出现稳定水面被开辟为生态旅游景区,由戈壁沙漠湖泊湿地转变 为生态观光旅游胜地,重构了黑河尾闾生态空间。(3)中央政府的规则嵌入解决了绿洲工程建设中 资金短缺问题,通过对绿洲灌溉的人工化控制和绿洲生态保护区化治理,实现了绿洲河网渠系化 与绿洲空间功能化,绿洲由边境牧业生产生活空间转变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