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天文学 >> 天文学 提交时间: 2020-07-28 合作期刊: 《天文研究与技术》
摘要: 即将用于新疆奇台射电望远镜的促动器需在-40~60°C温度范围内满足±15μm的精度要求。由于在无任何补偿的情况下,热误差可以达到约400μm。因此需要建立热误差模型,以预测促动器位移随温度的变化规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位移主动控制补偿,从而保证促动器在给定温度下均能满足定位精度要求。首先结合模型基本要求与显著性检验,从促动器上的16个温度测量点中优选出一个最适合模型建立的点;然后采用灰色预测理论建立了促动器的热误差模型;最后根据实际情况对该模型进行修正。研究表明:本文创新的采用了统计学与工程实践相结合的方式选取测温点,建立的热误差模型可以指导促动器的位移主动控制补偿,从而使促动器在要求的-40~60°C温度范围内达到±4μm的定位精度。
分类: 统计学 >> 经济统计学 提交时间: 2024-08-17
摘要: 2020年9月22日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明确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力争于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然而,过往的社会发展模式致使碳排放量逐年升高,因此必须解决发展与碳减排之间的矛盾。本文对某区域的碳排放量与经济、人口、能源消费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并为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提供决策支持。为实现这一目标,建立了包括经济指标、人口指标、能源消费量指标和碳排放量指标在内的全面指标体系。对该区域在十二五和十三五时期的碳排放量、经济、人口和能源消费量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比较了2010年、十二五和十三五期间的碳排放量总量,并分析了其变化趋势。全面分析了该区域碳排放量与经济、人口、能源消费量之间的关系和相互影响。研判了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所面临的主要挑战。首先是能源结构转型其次是技术创新与推广,第三是政策与治理,最后是社会经济转型。建立了区域碳排放量与经济、人口、能源消费量之间的关联模型。使用ARIMA模型进行碳排放量的预测,并考虑到双碳政策和技术进步等因素。运用熵权法对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并分析各指标之间的关联程度。由结果预测碳排放量的变化趋势,为制定双碳路径规划提供重要依据。通过kaya模型计算得到碳排放与各因素模型推算出三种情景下碳达峰的具体时间,基准情景、自然情景、雄心情景三者碳达峰时间分别为:2022年、2036年、2021年,为双碳路径规划提供判断依据与支持。本研究的结果对于实现碳减排目标、推动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深入分析碳排放量与经济、人口、能源消费量之间的关系,以及研判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所面临的挑战,制定出针对性的政策和措施,推动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碳减排目标。
分类: 图书馆学、情报学 >> 情报学 提交时间: 2023-04-01 合作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摘要: [目的/意义] 灰色预测法可有效处理情报研究中广泛存在的小样本数据,通过对灰色预测法在情报研究中的应用情况进行梳理,总结其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为灰色预测法在情报研究中的进一步应用提供参考。[方法/过程] 通过综述情报研究中涉及灰色预测法的相关文献,从数据选取、模型构建和解决的问题等方面对情报研究中灰色预测法的应用进行概述,总结当前情报研究中灰色预测法的应用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结果/结论] 在方法应用上,已有研究主要采用数列灰预测,且模型集中在单变量灰色预测模型,根据预测对象不同,灰色预测法已经在包括期刊分析、图书馆运行管理、热点主题分析及科研机构评价方面得到了很好的应用,未来可根据预测对象特点及研究目标尝试不同的灰色预测方法,扩宽灰色预测法在其他方面的情报研究问题中的应用。
分类: 地球科学 >> 地理学 提交时间: 2025-04-21 合作期刊: 《干旱区地理》
摘要: 城市群城市韧性建设已成为城市风险治理研究的热点话题。选取2010—2022年天山北坡城市群15个城市面板数据,基于DPSR模型从动态视角出发,从“驱动力-压力-状态-响应”4个维度,构建城市韧性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核密度分析城市韧性的时空演化特征、借助地理探测器探索主要影响因子、运用灰色预测模型预测未来发展趋势。结果表明(: 1)2010—2022年天山北坡城市群城市韧性有明显提升,当前形成以乌鲁木齐市西部地区为高韧性区、城市群边缘为低韧性区的“核心-边缘”空间格局。(2)扰动响应能力对城市韧性影响最为显著,随着时间推移,环境管制和生态污染方面影响力开始逐渐增强。(3)2023—2027年天山北坡城市群城市韧性“核心-边缘”的空间分布格局将会进一步得到巩固,地区间不平衡发展将会进一步加剧。研究结果可为天山北坡城市群发展规划、城市群韧性提升提供理论参考,从而增强城市在面对各种扰动时的适应能力、恢复能力和持续发展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