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设“滨带”的科技缘由、内容与对策

    分类: 其他 >> 综合 提交时间: 2023-03-28 合作期刊: 《中国科学院院刊》

    摘要: 我国既要确保口粮绝对安全,也要确保饲料粮安全。然而,我国耕地资源有限,决定了饲草饲料种植不能“与主粮争地”。利用盐碱荒地种植优质耐盐牧草,发展畜牧业生产,不仅可以满足动物蛋白在我国居民膳食结构中的比例不断增加的需求,更重要的是可以解决饲草种植面积不足、大量依赖进口的问题,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作用。这就需要利用现代生物种业科技加快耐盐耐涝牧草品种选育,构建配套的滨海盐碱地饲草高产栽培技术体系,并研发优质牧草与农作物秸秆混合加工贮藏技术,实现生物质资源利用的最大化。“滨海草带”的建设,将有助于在滨海地区构建起一道生态屏障,对维护滨海生态系统健康、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具有重要作用。

  • 床盐生植物根际土壤可培养细菌多样性及抑菌活性研究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 应用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24-06-20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为探究海草床盐生植物根际土壤可培养细菌的新颖性和独特性及其代谢产物粗提物抑 菌活性,该文采集防城港市珍珠湾和渔洲坪海草床9 份盐生植物根际土壤进行研究,使用5 种 分离培养基,并采用稀释涂布法分离纯化可培养细菌。通过PCR 扩增和16S rRNA 测序进行菌 种鉴定并对其进行多样性分析。采用滤纸片法筛选可培养细菌发酵粗提物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 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表皮葡萄球菌(S. epidermidis)、金黄 色葡萄球菌(S. aureus)和鲍曼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baumanii)4 种人类致病菌的抑制活性。 结果表明:(1)从9 份样品中共分离获得可培养细菌42 株,隶属13 个科14 个属,包括链霉 菌属、弧菌属、芽孢杆菌属、希瓦氏菌属、微杆菌属、短杆菌属、葡萄球菌属、鞘氨醇单胞菌 属、罗思氏菌属、嗜冷杆菌属、假诺卡氏菌属、发光菌属、氟单胞菌属和埃希氏菌属,其中链 霉菌属为优势菌属。(2)抑菌活性初筛结果显示6 株可培养细菌至少对2 种以上人类致病菌有 较强的抑制活性,其中1 株来自弧菌属,1 株来自罗思氏菌属,其余4 株均来自链霉菌属。综 上所述,防城港海域海草床盐生植物根际土壤微生物资源较新颖独特,链霉菌属细菌具有较强 的抑菌活性,为开发新型抗生素提供潜在菌种资源。

  • 发展长穗偃麦草,建设“滨带”

    分类: 其他 >> 综合 提交时间: 2023-05-08 合作期刊: 《中国科学院院刊》

    摘要: 长穗偃麦草是一种多年生冷季型饲草,具有耐盐碱、耐涝、耐旱和生物量大等特点。20 世纪 50 年代引入我国后,长期用作小麦远缘杂交的野生亲本。尽管 20 世纪 8090 年代也曾引种,但至今在我国未实现大面积种植,也没有审定品种。2020 年,李振声提出利用环渤海地区的滨海盐碱荒地建设滨海草带的设想,为我国长穗偃麦草产业化描绘了应用前景。文章介绍了我国长穗偃麦草的产业化背景、主要生物学特性、国内外产业发展历程及现状,并提出了关于我国长穗偃麦草产业化发展的建议:通过建立长穗偃麦草 滨海草带示范样板、商品草生产示范基地和养畜示范场,带动长穗偃麦草产业发展;培育龙头公司,形成龙头公司+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的完整产业链。此外,还就加强基础研究、加快自主品种选育、实现种子产业化,加大政策资金及科技人才投入等方面提出了建议。滨海草带不仅可弥补我国优质饲草缺口,还可提供生态屏障,保护生态环境。

  • 环渤海“滨带”建设与生态草牧业发展路径

    分类: 其他 >> 综合 提交时间: 2023-03-28 合作期刊: 《中国科学院院刊》

    摘要: 环渤海4省份的滨海地区拥有大量中低产田和未利用盐碱地,也是我国重要的集约化养殖区域,但人工牧草种植和牛羊养殖的规模严重错位。高效利用盐碱地种植宜牧草,发展生态草牧业不仅能解决养殖所需饲草料严重不足的问题,也为发展农区生态草牧业提供范式。李振声提出的“滨海草带”理念,强调利用滨海中低产田和盐碱地,依据障碍因子的不同,适宜开展人工种草,在全面改良土壤、保障生态环境质量的同时,为牛羊养殖提供饲草保障;“滨海草带”建设将有力落实和推进我国的“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服务保障重要农产品安全和陆海统筹生态安全的国家战略。文章在分析“滨海草带”自然资源禀赋与草牧业发展需求匹配性的基础上,阐明了环渤海草牧业高质量发展目标、关键科学问题、创新模式,并探讨了生态环保效益与经济产业效益潜力。最后,从技术创新平台与能力建设、坚持生态优先高质量发展原则、做好资源配置与空间分区等方面提出了建设“滨海草带”,促进环滨海绿色发展的思考。

  • 华南沿海贝克喜盐草种子库与有性繁殖的时空格局及其关系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 应用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24-08-08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贝克喜盐草(Halophila beccarii)是全球具有灭绝风险的海草种类之一,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列为了易危(VL)种。为深入了解华南沿海贝克喜盐草海草床土壤种子库与有性繁殖时空分布特征,以期为 贝克喜盐草这一濒危物种的保护、管理及恢复提供科学依据,该研究以华南沿海贝克喜盐草为研究对象, 研究各采样点雄花、雌花和土壤种子库密度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1)雄花密度和雌花 密度主要表现为义丰溪和诏安较高,其他地方较低;雄花和雌花密度随季节变化较大,总体表现为春季或 秋季较高。(2)土壤种子库密度表现为花场湾最高,其次是洋浦,其他地方较低;各采样点土壤种子库密度 随季节变化具有较高异质性。(3)线性回归结果表明,贝克喜盐草土壤种子库密度与雄花密度呈显著负相关 (P0.05)。(4)结构方程模型结果表明,季节变化是影响贝克喜盐草土壤 种子库密度最关键的因素且季节变化对贝克喜盐草土壤种子库密度影响的直接效应(0.16)大于间接效应 (0.008)。研究结果对深入理解贝克喜盐草种群的建立、更新和繁殖机制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