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MathJax]/extensions/TeX/noErrors.js
按提交时间
按主题分类
按作者
按机构
  • 真胃灌注缺失精氨酸、苏氨酸或组氨酸的混合氨基酸对山羊乳腺氨基酸代谢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10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真胃灌注缺失精氨酸(Arg)、苏氨酸(Thr)或组氨酸(His)的混合氨基酸对泌乳山羊乳腺氨基酸代谢的影响。选择4只泌乳中期萨能奶山羊,安装真胃插管(用于灌注氨基酸)、颈动脉和乳静脉血管插管(用于采集血样),在外阴动脉安装血液流量计探头(记录乳腺血流量)。试验羊限饲基础饲粮,满足维持能量和蛋白质需要。真胃灌注葡萄糖和按瘤胃微生物蛋白氨基酸构成配制的混合氨基酸。采用4×4拉丁方试验设计,对照组灌注全混合氨基酸,试验组分别灌注缺失Arg、Thr、His的混合氨基酸;试验共进行4期,每期7 d,前4天为灌注期,后3天为采样期。结果表明:1)单一氨基酸缺失灌注对产奶量和乳蛋白产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2)Arg和Thr缺失显著提高了乳腺血流量(P≤0.05),降低了该氨基酸的动脉浓度、静脉浓度,乳腺清除率分别上升25.9%和199%;单一氨基酸缺失灌注对该乳腺吸收量和乳腺吸收产出比无显著影响(P>0.05)。3)Arg、Thr和His缺失,泌乳转化效率分别提高25.4%(4.02 vs. 5.04,P≤0.05)、34.5%(9.09 vs. 12.23,P≤0.05)和14.6%(10.51 vs. 12.04,0.05展开 -->

  • 孕晚期女性膳食炎症指数和启动延迟的相关性研究

    分类: 医学、药学 >> 临床医学 提交时间: 2025-04-07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背景 泌乳启动延迟(DOL)是纯母乳喂养率降低的重要原因。膳食炎症指数(DII)已被证实与各种不良健康结局有关,但与DOL的关系尚不十分清楚。目的 了解孕晚期女性DII水平,探究其对DOL的影响。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3年12月—2024年6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常规产检的孕晚期女性作为研究对象并追踪至产后72 h,采用产妇自感乳胀法确定是否为DOL人群。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收集孕妇的一般人口学特征及孕产相关信息;食物频率问卷调查表(FFQ)收集膳食摄入信息,并计算DII;分娩和产后资料调查表收集分娩和产后相关信息。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DII和DOL的关系并对年龄、孕前BMI和是否有妊娠期糖尿病因素进行分层分析。结果 共发放问卷228份,回收有效问卷217份,有效回收率为95.2%。其中68人(31.3%)发生DOL。DOL产妇和非DOL产妇在孕次、孕期睡眠质量、妊娠期增重、产后是否有母婴分离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三分位数法将DII分为低、中、高3组,高DII组孕妇DOL发生率高于中DII组和低DII组(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DII组发生DOL的风险是低DII组的2.817倍(95%CI=1.244~6.381,P=0.013)。在年龄<35岁、孕前BMI<24.0 kg/m2的妊娠晚期女性群体中,高DII水平的女性发生DOL的风险分别是低DII水平女性的3.144倍(95%CI=1.346~7.344,P<0.05)、2.666倍(95%CI=1.072~6.630,P<0.05)。结论 DII和DOL之间存在相关性,较高的DII会增加DOL发生风险,尤其是年龄<35岁和孕前<24.0 kg/m2的孕晚期女性群体。妇幼保健人员应对孕妇群体进行个性化饮食指导,增加抗炎饮食的摄入量以降低DOL发生率,提高纯母乳喂养率。

  • 饲粮能量水平对期崂山奶山羊生产性能及能量利用效率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10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采用饲养试验、消化代谢试验研究泌乳期崂山奶山羊的能量需要量。选用体重[(53.80±1.62) kg]、产奶量[(1.80±0.19) kg/d]、体况相近并处于泌乳期的2胎健康崂山奶山羊30只,采用单因素随机分组设计,随机分成3组,每组10只,每只羊为1个重复。分别饲喂钙、磷和粗蛋白质水平一致,消化能水平为9.71、10.80及11.61 MJ/kg的3种试验饲粮。进行为期70 d的饲养试验(前10 d为预试期);饲养试验结束后,每组选择3只羊进行为期17 d的消化代谢试验(前10 d为预试期)。结果表明,1)试验期3组试羊随着饲粮能量水平的提高,总能消化率依次提高,9.71 MJ/kg组试羊的消化能代谢率及甲烷能显著低于10.80及11.61 MJ/kg组(P0.05);2)泌乳期崂山奶山羊消化能和代谢能需要量与代谢体重、平均日增重和产奶量关系的回归公式:DE(MJ/d)=0.487W0.75+0.354ADG+6.120M(P=0.028,R2=0.870);ME(MJ/d)=0.394W0.75+0.312ADG+5.281M(P=0.031,R2=0.873)(DE为消化能,W0.75为代谢体重,ADG为平均日增重,M为产奶量,ME为代谢能)。本试验成功建立了泌乳期崂山奶山羊消化能和代谢能需要量模型。

  • 甲酸钙和乳酸钙对奶牛生产性能、乳成分、血液生化指标及钙磷代谢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5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甲酸钙和乳酸钙对泌乳奶牛生产性能、乳成分、血液生化指标及钙磷代谢的影响。选取产奶量、胎次、乳成分和泌乳天数相近的健康荷斯坦泌乳奶牛45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15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牛。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分别以甲酸钙和甲酸钙+乳酸钙替代基础饲粮中50%的石粉,并使3组饲粮中钙水平一致。预试期10 d,正试期60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乳蛋白率显著提高(P0.05)。各组之间干物质采食量、产奶量、乳糖率、乳磷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2)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的血浆骨钙素(OC)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组之间血清中钙、磷、甲状旁腺激素(PTH)含量及碱性磷酸酶(ALP)活性,血浆中骨吸收标志物(CTX)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3)试验Ⅰ组与试验Ⅱ组钙、磷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钙、磷平衡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粪钙、粪磷含量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综上所述,在奶牛饲粮中用甲酸钙和乳酸钙替换部分石粉,显著提高了泌乳奶牛乳蛋白率,对乳脂率和乳钙含量也有提升作用,显著提高了钙、磷表观消化率,减少了钙、磷排放量。

  • 羊乳脂球膜蛋白研究的新进展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23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乳蛋白是乳中重要的组成成分,是衡量乳品质的重要指标,主要由酪蛋白、乳清蛋白和乳脂球膜蛋白等组成。乳脂球膜蛋白是乳蛋白的一个特殊亚群,具有抑制癌细胞、抗病毒感染、增强机体免疫等功能。此外,乳脂球膜蛋白与多发性硬化症、自闭症、冠心病等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本文主要对羊乳脂球膜蛋白的组成及其在不同羊品种、不同泌乳时期、急性期与正常期以及不同物种间的差异性方面的研究进行归纳总结,以助于全面认识乳脂球膜蛋白的组成与功能,了解其分泌机制,为制订合理的羔羊断奶方案和开发科学的羔羊代乳粉配方奠定一定的理论依据。

  • 颈静脉灌注精氨酸对中期奶牛性能和牛乳酪蛋白合成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10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文旨在研究颈静脉灌注精氨酸对泌乳中期奶牛泌乳性能和牛乳酪蛋白合成的影响。将6头体重、胎次、泌乳期、泌乳量和体况基本一致的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3组(每组2头):酪蛋白模式组(对照组)、精氨酸灌注组、丙氨酸等氮组(与精氨酸灌注组等氮),采用3×3复拉丁方试验设计,每期22 d(7 d灌注期+15 d间隔期),测定其泌乳性能、酪蛋白含量以及酪蛋白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1)灌注的第5天精氨酸灌注组的乳蛋白及乳中非脂固形物含量均显著高于酪蛋白模式组(P0.05);κ-酪蛋白含量则以精氨酸灌注组为最高,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5)。3)精氨酸灌注组αs1-酪蛋白基因(CSN1S1)、αs2-酪蛋白基因(CSN1S2)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5)。综上,灌注精氨酸提高了乳蛋白中α-酪蛋白和κ-酪蛋白含量,以及CSN1S1、CSN1S2在奶牛乳腺组织的表达量,有利于牛乳中乳蛋白率和乳品质的提高。

  • 不同类型维生素D3对奶牛产奶性能、血液指标及钙磷代谢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4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类型维生素D3(维生素D3和25羟基D3)对荷斯坦泌乳奶牛产奶性能、血液指标及钙磷代谢的影响。选取产奶量、胎次、乳成分和泌乳天数相近的健康荷斯坦泌乳奶牛45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15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牛。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Ⅰ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5 000 IU/(头d)的维生素D3,试验Ⅱ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60 mg/(头d)的25羟基D3。预试期10 d,正试期60 d。结果表明:1)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的乳蛋白、乳钙和乳锌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乳体细胞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各组之间干物质采食量、产奶量和其他乳成分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2)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血液骨钙素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液骨吸收标志物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各组之间血液甲状旁腺激素、钙、磷和镁含量及碱性磷酸酶活性无显著差异(P>0.05)。3)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乳钙排出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粪钙排出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的钙、磷沉积量和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维生素D3和25羟基D3可显著提高奶牛钙、磷表观消化率和沉积量,显著提高乳蛋白、乳钙和乳锌含量,显著降低乳体细胞数,改善乳品质,从而提高奶牛生产性能。

  • 多组学技术在奶牛瘤胃代谢以及生理研究中的应用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0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相比传统的研究方法,组学技术从更加基础和全面的角度来研究生物学问题,并对物质代谢的分子生物学规律及机制进行解析,在生命科学等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到目前为止,组学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奶牛营养生理研究中,而多组学联合应用研究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因此,本文主要围绕多组学技术联合应用在奶牛瘤胃代谢、泌乳生理等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为奶牛科学的研究以及奶牛健康高效养殖提供理论支持。

  • 不同饲粮对奶牛乳脂前体物的摄取和利用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1-07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饲粮条件下泌乳奶牛对乳脂前体物的摄取和利用规律。选取体重为(617±21) kg、泌乳天数为(120±20) d的9头健康泌乳荷斯坦奶牛为试验动物,采用3重复3×3拉丁方设计,随机分为3组,其中2组饲粮的精饲料配方不同,粗饲料相同均为秸秆,精粗比均为6:4(分别称之为CSA和CSB组),余下1组以羊草、苜蓿干草、全株玉米青贮为混合粗饲料,精粗比为4:6(MF组),每组3头;试验期84 d,分为3期,每期28 d,包括21 d的预试期及7 d的正试期。结果表明:1)各组产奶量及乳成分差异不显著(P>0.05),但MF组的泌乳效率显著高于CSA和CSB组(P0.05);MF组饲粮C18:1 c9摄取量显著低于CSA和CSB组(P0.05)。5)最终体现在乳中,表现为MF组的C18:3 n3产量较CSA和CSB组有升高的趋势(0.05≤P0.05),在乳中产量显著低于CSA和CSB组(P<0.05)。由此可见,相同粗饲料、不同精饲料饲粮对泌乳奶牛生产性能无显著影响,而优质的粗饲料即使在精饲料比例降低的前提下,对乳中脂肪酸的组成及产量仍可以产生影响,使其更倾向于有利人体健康。

  • 不同饲粮对奶牛乳脂前体物的摄取和利用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11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饲粮条件下泌乳奶牛对乳脂前体物的摄取和利用规律。选取体重为(617±21) kg、泌乳天数为(120±20) d的9头健康泌乳荷斯坦奶牛为试验动物,采用3重复3×3拉丁方设计,随机分为3组,其中2组饲粮的精饲料配方不同,粗饲料相同均为秸秆,精粗比均为6:4(分别称之为CSA和CSB组),余下1组以羊草、苜蓿干草、全株玉米青贮为混合粗饲料,精粗比为4:6(MF组),每组3头;试验期84 d,分为3期,每期28 d,包括21 d的预试期及7 d的正试期。结果表明:1)各组产奶量及乳成分差异不显著(P>0.05),但MF组的泌乳效率显著高于CSA和CSB组(P0.05);MF组饲粮C18:1 c9摄取量显著低于CSA和CSB组(P0.05)。5)最终体现在乳中,表现为MF组的C18:3 n3产量较CSA和CSB组有升高的趋势(0.05≤P0.05),在乳中产量显著低于CSA和CSB组(P<0.05)。由此可见,相同粗饲料、不同精饲料饲粮对泌乳奶牛生产性能无显著影响,而优质的粗饲料即使在精饲料比例降低的前提下,对乳中脂肪酸的组成及产量仍可以产生影响,使其更倾向于有利人体健康。

  • 不同阶段奶牛血清营养状况指标与抗氧化指标的检测及其多元回归分析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5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探讨不同泌乳阶段的高产与低产奶牛血清营养状况指标与抗氧化指标的变化规律,并建立血清营养状况指标与抗氧化指标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采用2×6(产奶量:高产≥35 kg/d和低产<35 kg/d;泌乳阶段:围产前期、围产后期、泌乳前期、泌乳中期、泌乳后期和干奶期)双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将240头体重[(550±10) kg]、胎次[(2.08±0.47)胎]、体况(3.0~3.5分)、饲养管理相似的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12组,每组20头。结果显示:高产奶牛血清β-羟丁酸(β-HB)、维生素A(VA)含量及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高于低产奶牛(P≤0.05)。奶牛围产前期的血清维生素E(VE)、锌(Zn)含量及硫氧还蛋白还原酶(TrxR)活性较低,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CAT活性较高;围产后期的血清葡萄糖(GLU)、VA、VE、硒(Se)含量及T-SOD、GSH-Px活性较低,游离脂肪酸(NEFA)、β-HB、丙二醛(MDA)含量及CAT活性较高;泌乳前期的血清GLU、VA、Se、铜(Cu)含量及总抗氧化能力(T-AOC)、T-SOD、GSH-Px、CAT活性较低,MDA含量较高;泌乳中期的Se含量较低,Zn含量较高;泌乳后期的血清Se、Zn、MDA含量较低,GLU含量与TrxR活性较高;干奶期的血清NEFA、Zn含量较低,GLU含量及GSH-Px活性较高。泌乳阶段与产奶量对奶牛血清Se、Zn含量及T-AOC与GSH-Px、TrxR活性的影响存在显著的互作效应(P<0.05)。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在围产后期和泌乳前期,血清抗氧化指标MDA含量与血清营养状况指标NEFA及β-HB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VA、VE、Se、Zn、Cu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而血清其他抗氧化指标T-AOC以及T-SOD、GSH-Px活性与上述血清营养状况指标间的多元回归关系正好与MDA含量相反。综上,泌乳阶段对奶牛血清营养状况指标与抗氧化指标有显著影响,在围产后期与泌乳前期,血清营养状况指标NEFA、β-HB、VA、VE、Se、Zn、Cu含量与抗氧化指标T-AOC及T-SOD、GSH-Px活性和MDA含量间呈显著的多元线性回归关系。

  • 饲粮中性洗涤纤维对母兔生产性能、血清生化和生殖激素指标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10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性洗涤纤维(NDF)对泌乳母兔生产性能、血清生化和生殖激素指标的影响。将100只预产伊拉肉兔随机分为4组,每组25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各组(A、B、C、D组)分别饲喂NDF水平为24%、27%、30%和33%的饲粮。试验期28 d。结果表明:1)C组母兔平均日增重显著低于其他3组(P0.05)。3)B、C组血清促黄体生成激素、孕酮、雌二醇、泌乳素、促卵泡生成激素含量均显著高于A、D组(P<0.05)。综合分析认为,在本试验条件下,饲粮NDF水平能够影响泌乳母兔的生产性能和血清生殖激素含量,并对血清生化指标产生一定的影响,泌乳期肉兔适宜的饲粮NDF水平为24%~27%。

  • 尿素–碳酸氢钠复合厌氧处理麦秸对崂山奶山羊性能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0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尿素–碳酸氢钠复合厌氧处理麦秸对崂山奶山羊泌乳性能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用体重为(53.20±1.75) kg、产奶量为(1.41±0.22) kg/d的2胎健康崂山奶山羊24只,采用单因素随机分组设计,随机分成4组,每组6个重复,每重复1只羊。试验饲粮均由精料、全株玉米青贮、秸秆按4∶3∶3混合而成,4组所用秸秆依次为麦秸、复合厌氧麦秸(添加2.5%碳酸氢钠和4%尿素青贮30 d)、玉米秸、花生秧。试验期为75 d,其中预试期15 d,正试期60 d。结果表明:1)复合厌氧麦秸组干物质采食量(DMI)极显著高于麦秸组、玉米秸组、花生秧组(P0.05)。3)复合厌氧麦秸组乳蛋白率与麦秸组、花生秧组、玉米秸组差异不显著(P>0.05),乳脂率显著低于花生秧组(P0.05);复合厌氧麦秸组乳脂、乳蛋白、乳糖及乳非脂固形物产量显著或极显著高于麦秸组(P0.05)。4)复合厌氧麦秸组血清总胆固醇含量显著低于其他3组(P0.05);4组血清葡萄糖、尿素氮、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综上,尿素–碳酸氢钠复合厌氧麦秸饲喂崂山奶山羊可提高DMI、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增加乳成分产量,饲喂效果优于未处理麦秸,与玉米秸、花生秧效果相当,对血清生化指标没有不良影响,可作为崂山奶山羊粗饲料加以推广应用。

  • 添喂色氨酸、过瘤胃色氨酸对奶牛性能、血浆指标和乳中褪黑素含量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1-08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究在饲粮中添喂色氨酸(Trp)、过瘤胃色氨酸(RPTrp)对奶牛泌乳性能、血浆指标和乳中褪黑素(MLT)含量的影响。选取30头3~5岁、2~3胎次、泌乳天数为(180±46) d的健康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对照组、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每组10头。对照组饲喂全混合日粮,试验Ⅰ、Ⅱ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分别添喂100 g/(d·头)色氨酸和220 g/(d·头)过瘤胃色氨酸(L-色氨酸含量≥45%)。预试期7 d,正试期60 d。结果表明:1)试验Ⅰ、Ⅱ组产奶量相比于对照组分别提高了11.78%(P0.05);22:00时试验Ⅱ组血浆色氨酸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05:00时试验Ⅱ组乳中褪黑素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试验Ⅰ组血浆总抗氧化能力(T-AOC)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Ⅱ组血浆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显著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Ⅰ、Ⅱ组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Ⅱ组血浆丙二醛(MDA)含量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果提示,添喂色氨酸[100 g/(d·头)]、过瘤胃色氨酸[220 g/(d·头)]能够提高泌乳期奶牛产奶量、血浆GH含量及抗氧化能力,其中以添喂过瘤胃色氨酸效果较好;添喂过瘤胃色氨酸[220 g/(d·头)]可提高血浆色氨酸含量及夜间血浆褪黑素含量,从而提高夜间奶牛乳中褪黑素含量。

  • 3种不同类型轻音乐对奶牛性能及能量代谢指标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23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讨3种不同类型的轻音乐对奶牛泌乳及能量代谢指标的影响。选用泌乳量、年龄、胎次、泌乳期相近的荷斯坦泌乳牛64头,随机分成4组,即轻音乐A(速度60 bmp的钢琴轻音乐《梁祝》,音色圆润)组、轻音乐B(速度70 bmp、小提琴演奏的泌乳牛情绪调控曲,音色明亮)组、轻音乐C(速度60 bmp、钢琴演奏的奶牛泌乳性能调控曲,音色圆润)组和对照组,每组16头。3个轻音乐组分别于早、中、晚3次挤奶前各播放音乐2 h,对照组无音乐播放。预试期7 d,正试期60 d。正试期每隔20 d测定泌乳量,并采集血样和乳样。结果表明:1)试验20、40 d及1~60 d,轻音乐A组、轻音乐B组和轻音乐C组奶牛干物质、有机物、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粗蛋白质和粗脂肪摄入量均高于对照组。2)试验1~60 d,轻音乐C组奶牛泌乳量、4%标准乳产量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3)试验1~60 d,轻音乐B组和轻音乐C组血液谷草转氨酶、丙氨酸转氨酶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轻音乐C组血液谷丙转氨酶、乳酸脱氢酶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4)试验40、60 d,轻音乐C组奶牛血液甘油三酯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1~60 d,轻音乐C组奶牛血液葡萄糖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整个试验期,轻音乐A组、轻音乐B组和轻音乐C组奶牛血液游离脂肪酸含量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综上所述,3种轻音乐均有提高奶牛营养物质摄入量、刺激泌乳及改善奶牛能量代谢指标的作用趋势;70 bmp的轻音乐较60 bmp的轻音乐对奶牛泌乳更为有利;与音色明亮的轻音乐相比,奶牛对音色圆润的轻音乐敏感性更高,音色圆润的轻音乐更能提高奶牛泌乳性能。

  • 饲粮磷水平对崂山奶山羊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11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磷水平对崂山奶山羊泌乳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择体重(56.55±1.17) kg、产奶量(2.20±0.07) kg/d、泌乳中期的2胎健康崂山奶山羊30只,采用单因素随机分组设计,随机分成3组,每组10只,每只羊为1个重复。各组饲喂能量和蛋白质水平一致,磷水平分别为0.26%、0.36%及0.46%的饲粮。预试期15 d,正试期60 d。结果表明:1)饲粮磷水平对干物质采食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2)0.36%组产奶量全期平均值较高,极显著高于0.26%组、0.46%组(P0.05);干物质采食量/产奶量、干物质采食量/4%标准乳产量均以0.36%组较低,极显著低于0.46%组(P0.05)。4)饲粮磷水平对血清中钙、磷、尿素氮含量及碱性磷酸酶活性均无显著影响(P>0.05)。由此可见,泌乳期崂山奶山羊饲粮磷水平以0.36%为宜。

  • 王不留行黄酮苷和葛根异黄酮对哺乳母猪性能及血清激素和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11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探讨王不留行黄酮苷和葛根异黄酮对哺乳母猪泌乳性能及血清激素和抗氧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采用2×2双因子随机设计,主效应分别为王不留行黄酮苷(0、2 g/kg)、葛根异黄酮(0、2.5 g/kg)及二者互作。选择胎次和预产期相近的经产长白母猪24头,随机分为4个组(对照组、王不留行黄酮苷组、葛根异黄酮组和混合组),每组6头猪。预试期7 d,正试期21 d。结果表明:1)混合组母猪平均日采食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各添加组哺乳第2周仔猪平均日增重均有升高的趋势,混合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添加组常乳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9; = 1 \* ROMAN \* MERGEFORMAT #20;I#21;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各组间均差异显著(P<0.05)。2)混合组第1、10、21天血清中生长激素,第21天雌激素和第1、10、21天催乳素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各添加组第10、21天血清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第1、10、21天血清中丙二醛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混合组第1、10、21天的血清中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综上所述,在本试验条件下,添加王不留行黄酮苷和葛根异黄酮提高了母猪的泌乳量,血清中催乳素、生长激素含量及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使母猪泌乳性能、血清激素和抗氧化指标得到提高。

  • 不同饲粮组成对荷斯坦奶牛的产奶性能、血液生化指标及氮磷排放量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4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研究了减少饲粮氮磷水平或使用复合添加剂对泌乳荷斯坦奶牛的产奶性能、血液生化指标及氮磷排放量的影响,旨在不影响生产性能的前提下减少奶牛粪尿中氮磷的排放量。采用配对试验设计,将36头泌乳荷斯坦奶牛分为3组,每组12头,分别为对照(CR)(原奶牛场配方饲粮)、低氮和磷(LPP)组[原奶牛场配方饲粮减少0.70%的氮(粗蛋白质)、0.03%的磷]、复合添加剂(CA)组[原奶牛场配方饲粮+复合添加剂(由活性酵母、酶制剂和有机锌混合组成)]。预试期7 d,正试期30 d。测定产奶量、乳成分、血液生化指标及氮磷排放量。结果表明:各组产奶量、干物质采食量、乳成分无显著差异(P>0.05);LPP组与CR组相比,酸性洗涤纤维、磷的表观消化率分别提高了73.12%、42.94%(P0.05),CA组的血液谷丙转氨酶(ALT)活性和磷含量显著高于CR组(P<0.05)。结果提示,在满足正常营养需求的情况下,适当控制奶牛氮磷摄入量和使用复合添加剂均能降低氮磷的排放量。

  • 低聚壳聚糖对母猪繁殖性能、性能和血浆生化指标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10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探讨饲粮中添加低聚壳聚糖对母猪繁殖性能、泌乳性能和血浆生化指标的影响。选择24头胎次、体重和预产期相近的健康大白猪母猪,随机分为3个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Ⅰ组和Ⅱ组饲粮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50和100 g/t的低聚壳聚糖。试验从母猪妊娠第85天时开始,至分娩后第21天时结束。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低聚壳聚糖可显著增加母猪的健仔数和哺乳期平均日采食量(P0.05)。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低聚壳聚糖对母猪的繁殖性能和泌乳性能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综合本研究结果,50 g/t低聚壳聚糖为母猪饲粮中的最佳添加剂量。

  • 不同比例青干草与青贮玉米对崂山奶山羊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11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文旨在研究不同比例青干草与青贮玉米对崂山奶山羊泌乳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择产奶量为(1.65±0.05) kg/d的崂山奶山羊2胎母羊20只,随机分为4组,粗饲料青干草与青贮玉米比例分别为8:2(试验Ⅰ组)、6:4(试验Ⅱ组)、4:6(试验Ⅲ组)、2:8(试验Ⅳ组),每组5只。预试期7 d,正试期60 d。结果表明:各组产奶量、干物质采食量和料奶比无显著差异(P>0.05)。乳脂含量在第0天、第20天、第40天无显著差异(P>0.05),第60天试验Ⅱ组显著高于试验Ⅲ组(P<0.05)。试验Ⅱ组的乳蛋白含量平均值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试验Ⅱ组和试验Ⅳ组的血清葡萄糖含量均显著高于试验Ⅰ组(P<0.05),试验Ⅱ组的血清胆固醇含量为最低值,且显著低于试验Ⅲ组(P<0.05)。综合得出,崂山奶山羊粗饲料青干草与青贮玉米以6:4组合效果最好,乳脂、乳蛋白、乳糖等营养物质含量相对较高,血清中胆固醇含量相对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