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材料科学 >> 材料科学(综合) 提交时间: 2023-03-31 合作期刊: 《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
摘要: 综述了镁合金的腐蚀特性、行为及机理,以及介质环境和合金元素对镁合金腐蚀过程的影响规律,指出稀土合金化、微观结构优化、耐蚀性镁合金等是镁合金腐蚀防护的研究方向,并对镁合金腐蚀研究发展进行了展望。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1-07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霉菌毒素广泛存在于饲料原料和人类食品中,会对动物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也会对经济效益产生负面影响。霉菌毒素影响细胞的生长,通过增加细胞内活性氧含量造成氧化应激,对细胞DNA造成损伤。本文在国内外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对霉菌毒素对肠、肝、肾和神经细胞DNA破坏作用进行综述。
分类: 生物学 >> 生物工程 提交时间: 2018-12-25 合作期刊: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摘要: 通过现代生物技术制成的DNA疫苗、重组疫苗和亚单位疫苗等新型疫苗,虽然安全性较传统疫苗有所提高,但其免疫原性不及传统疫苗,需要通过佐剂增强疫苗的免疫效力。随着对佐剂研究的不断深入,铝佐剂、油乳佐剂、微生物类佐剂、蜂胶佐剂、左旋咪唑佐剂、脂质体佐剂、中药佐剂及小肽类佐剂等相继问世,其作用机理也随研究的不断深入逐渐清晰。通过动物免疫实验结果发现,小肽类免疫佐剂不仅可以增强特异性免疫反应,具备免疫增强剂的功效,而且获取简单,便于运输保存,安全性高,可能是未来佐剂研究的一个主要方向。
分类: 材料科学 >> 材料科学(综合) 提交时间: 2016-11-12 合作期刊: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摘要: 本文综述了金属材料在流体冲刷条件下的腐蚀研究现状、不同环境因素和材料性质对冲刷腐蚀机理的影响规律。冲刷腐蚀主要由冲刷磨损和电化学腐蚀组成,它们对总腐蚀速率的贡献与各种环境因素有关,其中,流体流速及溶液中沙含量均存在着临界值,流速较低时电化学腐蚀占主导地位,超过临界值冲刷磨损占主要作用,其他条件不变时,溶液中泥沙含量超过临界值时,腐蚀机制由电化学腐蚀转变为冲刷磨损。同时,探讨了冲刷腐蚀研究的未来发展趋势。
分类: 材料科学 >> 材料科学(综合) 提交时间: 2023-03-31 合作期刊: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摘要: 介绍了缓蚀剂的协同效应,详细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在缓蚀剂协同作用及协同机理方面的研究进展,根据缓蚀剂和协同剂类型将协同体系分为9大类,对不同组合的协同机理进行了探讨,并对未来缓蚀剂协同效应的研究方向和关注热点提出了展望。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23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乳蛋白前体物主要有游离氨基酸和小肽等。氨基酸不仅能影响乳腺内乳蛋白的合成,而且对乳脂的合成起一定的调控作用。本文主要阐述了氨基酸在乳脂合成过程中的调节作用,并从乳腺对乳脂前体物的摄取规律、乳脂合成相关基因表达、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和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的角度综述了氨基酸对乳脂合成的可能机理,为进一步研究乳脂合成机理及改进牛奶营养品质提供理论依据。
分类: 材料科学 >> 材料科学(综合) 提交时间: 2016-11-07 合作期刊: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摘要: 利用场发射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FEG-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440MPa IF-HS钢镀锌层中的抑制层进行了组织结构研究。结果表明:抑制层由两相组成,一部分为细小的FeAl3相,其单独成层或位于粗大晶粒底层,另一部分为粗大Fe2Al5相位于抑制层的表层。抑制层的生长机理研究表明,FeAl3相首先在钢基体表面形成,Fe2Al5相通过消耗FeAl3相形成和生长。
分类: 图书馆学、情报学 >> 图书馆学 提交时间: 2023-08-04
摘要: [目的/意义]为解决当前我国古籍利用受限的问题,以元宇宙技术赋能拓展古籍利用途径和焕发古籍新时代活力,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创意之举,也是符合时代潮流发展之举。[方法/过程]文章从阐述元宇宙的由来、发展和基础架构出发,分析元宇宙赋能古籍利用的逻辑机理,结合元宇宙技术提出古籍利用的新思路,并给出实现古籍利用创新的基础路径。[结果/结论]元宇宙赋能古籍,以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为引领,与科技结合创造出新的文化内涵与精神标识,为构建中国式元宇宙体系提供新思路。
分类: 图书馆学、情报学 >> 情报学 提交时间: 2023-04-01 合作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摘要: [目的/意义] 针对电子商务网站,深入剖析其在线评论信息质量感知的过程,阐明在线评论信息质量感知的运行规则和基本原理,有利于全方位剖析在线评论信息接收用户对信息处理与认知的模式。[方法/过程] 首先了解在线评论信息质量感知的内涵与特征;其次明确在线评论信息质量感知涉及的4个要素;再次对在线评论信息质量感知过程的5个阶段进行阐述,并指出信息认知处理阶段的两个情境影响因素,同时全面解析在线评论信息质量感知过程的3类路径;最后构建在线评论信息质量感知机理模型。[结果/结论] 在线评论信息质量感知是一个有序的动态循环过程,构建机理模型能够实现对在线评论信息质量感知过程的全局性把握和理解,为信息质量感知研究提供理论与实践指导。
分类: 力学 >> 应用力学 提交时间: 2023-03-20 合作期刊: 《应用力学学报》
摘要: 研究群组中个体之间的非定常流动机理,可以为仿生飞行器集群运动提供理论基础。采用基于有限元的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对前飞状态的扑翼群组个体之间水平间距对气动性能的影响进行研究。研究发现,水平间距对扑翼气动性能具有显著影响。在一定的垂直间距下,群组中扑翼可以在较小的水平间距下获得最佳的推力性能,在较大的水平间距下可以获得最佳的升力性能。扑翼气动性能的变化主要与群组中前翼和后翼的脱落涡相互作用密切相关。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1-08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随着畜禽养殖规模的不断增加和集约化养殖方式的快速发展,大量畜禽粪尿集中排放。挥发的氨气(NH3)不仅对环境造成巨大污染,同时也严重影响畜禽的健康,诱发各种疾病,导致生产性能下降。因此,分析畜禽的氨气排放规律及其对畜禽生产和健康的影响,对控制畜禽舍氨气浓度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阐述了畜禽舍氨气排放影响因素,以及氨气排放规律;分析了氨气对畜禽健康的影响及其对机体的损伤机理,为规模化畜禽生产提供参考。
分类: 动力与电气工程 >> 工程热物理学 提交时间: 2017-11-07 合作期刊: 《工程热物理学报》
摘要: 氧气在质子交换膜(PEM)燃料电池阴极的还原反应特性对电池性能有重要影响。本文通过建立电催化剂Pt表面的氧吸附模型,及氢与氧在Pt表面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模型,运用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研究了氢原子与氧在Pt表面的反应机理,分析了温度对氧气还原反应特性的影响。研究发现,氢原子和氧原子在Pt表面初次吸附是整个氧气还原反应的控制步骤;随着温度升高,氧气还原反应的速度加快,但温度不影响氧气还原反应各个步骤中的产物结构。研究结果对加强理解PEM燃料电池反应机理,推动燃料电池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分类: 其他 >> 综合 提交时间: 2017-07-17 合作期刊: 《中国科学院院刊》
摘要: 现代遥感技术是利用航天或航空平台对地物进行特定电磁波谱段的数字化成像观测,业已成为人类开展地球系统科学研究和多领域空间信息应用的核心技术手段。文章概述了当今主要遥感技术的基本原理、应用和发展历程,着重介绍了21世纪遥感科技的高空间、高光谱、高时间分辨率的“三高”时代发展特征及其他重要技术突破,介绍了遥感科技在国民经济、生态保护和国防安全等多领域应用情况,讨论了未来遥感科技发展的几个主要方向和趋势。
分类: 材料科学 >> 材料科学(综合) 提交时间: 2016-11-09 合作期刊: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摘要: 摘要:采用预制疲劳裂纹的双悬臂梁(DCB)试样,开展LD10铝合金的应力腐蚀试验。测得LD10铝合金在3.5%氯化钠溶液、四氧化二氮、偏二甲肼和水中的开裂平均速率da/dt以及临界应力强度因子KISCC。通过扫描电镜、金相观察等分析测试技术,研究了LD10铝合金在不同溶液中的应力腐蚀机理。
分类: 材料科学 >> 材料科学(综合) 提交时间: 2023-03-31 合作期刊: 《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
摘要: 采用扫描电镜(SEM)、能谱(EDS)和X射线衍射(XRD)等技术对红壤中变电站接地网服役长达13a的镀锌扁钢进行了形貌分析和腐蚀产物分析。结果表明,该镀锌扁钢受到严重腐蚀,腐蚀产物主要由FeOOH,Fe3O4和Fe2O3等组成,腐蚀产物分层的原因是新生成的腐蚀产物沉积在金属/腐蚀产物层界面或腐蚀产物开裂处,同时S和Cl对内层腐蚀产物具有较大的影响。Tafel测试结果表明,在腐蚀电流峰值附近,SO42-与Cl-的百分比为1∶2时,两者对镀锌Q235碳钢在该红壤中的腐蚀性影响具有等效作用。通过室内加速实验模拟镀锌Q235碳钢在该红壤中的腐蚀发现,镀锌Q235碳钢的腐蚀速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规律,该加速实验在未改变镀锌Q235碳钢腐蚀机理的同时具有较好的加速效果。
分类: 材料科学 >> 材料科学(综合) 提交时间: 2023-03-31 合作期刊: 《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
摘要: 采用SEM和AFM技术研究了锈蚀转化涂层形貌的演化过程,利用XPS技术研究了锈蚀转化剂对Fe3+的转化能力,通过能谱分析和红外光谱技术,研究了锈蚀转化剂中的关键组分,从而推断出锈蚀转化剂的反应机理。结果表明,当锈蚀转化剂涂覆在锈蚀层上,其表面发生了一些化学反应。在72h后,锈蚀转化涂层由两相融为均匀相,并且表面粗糙度降低。在此过程中,锈蚀层中Fe3+部分转化为Fe2+。生成的Fe2+和剩余的Fe3+则与锈蚀转化剂中的无机阴离子和单宁酸形成稳定的FePO4,Fe3(PO4)2,Zn3(PO4)2和单宁酸铁络合物构成的保护膜。
分类: 生物学 >> 生物工程 提交时间: 2018-01-04 合作期刊: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摘要: 猪链球菌是一种传染性革兰氏阳性细菌,是严重影响养猪业发展的重要人畜共患病原体,造成人类死亡率在5%到20%之间。其毒力因子在致病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对猪链球菌2型的毒力因子研究有诸多新的进展,对其致病机理的了解和对该病有效防控都有新的认识。本文对近些年研究2型猪链球菌毒力相关因子,在蛋白类、酶类研究新进展,同时对毒力因子基因表达双组份系统、与宿主免疫系统相互作用的IV型分泌系统的进展进行总结和分析,以期为猪链球菌病的治疗和疫苗的研制提供新参考。
分类: 生物学 >> 生物工程 提交时间: 2017-12-22 合作期刊: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摘要: 猪链球菌是一种传染性革兰氏阳性细菌,是严重影响养猪业发展的重要人畜共患病原体,造成人类死亡率在5%到20%之间。其毒力因子在致病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对猪链球菌2型的毒力因子研究有诸多新的进展,对其致病机理的了解和对该病有效防控都有新的认识。本文对近些年研究2型猪链球菌毒力相关因子,在蛋白类、酶类研究新进展,同时对毒力因子基因表达双组份系统、与宿主免疫系统相互作用的IV型分泌系统的进展进行总结和分析,以期为猪链球菌病的治疗和疫苗的研制提供新参考。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23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反刍动物甲烷的排放既造成饲料能量的浪费,也会加剧全球变暖作用。在反刍动物瘤胃中,产甲烷菌主要利用二氧化碳转化产生甲烷。产甲烷菌转化二氧化碳的最后一步反应需要甲基辅酶M还原酶参与,3-硝基酯-1-丙醇(3-nitrooxypropanol,3-NOP)是一种甲基辅酶M类似物,能与辅酶B结合,从而减少甲基辅酶M与辅酶B结合生成甲烷,因此3-NOP能有效地降低瘤胃甲烷的产生。本文旨在阐明3-NOP抑制反刍动物瘤胃甲烷产生的机制以及对反刍动物生产的影响。
分类: 力学 >> 固体力学 提交时间: 2025-06-25 合作期刊: 《应用力学学报》
摘要: 为了研究外掺钢纤维对内养护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高吸水性聚合物(super absorbent polymer,SAP)作为内养护材料,开展了普通混凝土(normal concrete,NC)、内养护混凝土(internal curing concrete,ICC)和钢纤维内养护混凝土(steel fiber internal cured concrete,SFRICC)的动态抗压试验以及四点弯曲梁试验。使用核磁共振仪(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研究混凝土内部孔隙结构和微观结构特征,揭示SAP和钢纤维对混凝土力学性能影响机理。结果表明:SFRICC残余强度随钢纤维掺量增加呈现增大趋势;钢纤维显著降低了SAP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削弱作用;SFRICC的力学性能随钢纤维掺量的增加呈现先增大后减小趋势,钢纤维体积含量为1.5%时的SFRICC力学性能增强效果最好。混凝土力学性能呈现出明显的应变率效应。在高应变速率下,钢纤维掺量与SFRICC的动态增强因子(dynamic increase factor,DIF)呈负相关。SAP在促进水泥水化反应的同时,增大混凝土孔隙率和孔径,减少混凝土结构面有效面积,而钢纤维桥接纤维两侧的裂缝,增强了混凝土的完整性,弥补了SAP对混凝土的强度损失,两种材料可以发挥良好的耦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