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MathJax]/extensions/TeX/noErrors.js
  • 处理对肉仔鸡体热调节功能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10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研究了不同急性偏热处理(26和31 ℃)对肉仔鸡体热调节功能的影响。试验选取40日龄雄性爱拔益加(AA)肉仔鸡24只,转入人工气候室验舱,随机分成3个处理,每个处理8只。适应2 d,温度21 ℃,相对湿度60%。42日龄时,试验温度分别调整为21(对照)、26和31 ℃,相对湿度60%。温度转换在1 h内完成。保持处理条件2 h(急性热处理)后采集试验样品,并在2 h内完成。结果表明:与对照处理相比,1)26 ℃急性热处理后,肉仔鸡体核温度、皮肤温度极显著升高(P0.05),血液钠离子(Na+)浓度有降低的趋势(0.05展开 -->

  • 风速和偏热处理对肉仔鸡生理、内分泌和免疫指标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1-07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风速和偏热处理对肉仔鸡生理、内分泌和免疫指标的影响。选取42日龄体重相近、健康的爱拔益加肉仔公鸡150羽,随机分成15个处理,每个处理10羽,每羽鸡作为1个重复。试验动物放在环控舱中(温度21 ℃,相对湿度60%),每次试验处理前从中随机挑选10羽,放置在另一个由本实验室研发的纵向通风试验环控舱中。每次处理分6 h适应期(自由采食与饮水)和6 h试验期(禁食禁水),适应期温湿度与试验前一致。试验期将环控舱的温湿度调至试验要求(相对湿度保持不变),风速由纵向通风实现。试验采用3×5因子设计,试验温度分3个水平:26、29和32 ℃;风速分为5个水平:0、0.5、1.0、1.5和2.0 m/s。各试验处理条件在第1小时内实现,第2~6小时分别采集数据。结果表明:1)风速和偏热处理的交互作用显著影响肉仔鸡体核温度(Tc)、呼吸频率(Fr)、皮肤温度(Ts)以及血清三碘甲腺原氨酸(T3)和皮质酮含量(P<0.05)。与0风速相比,在26 ℃偏热温度下,1.5 m/s及以上风速显著降低肉仔鸡Tc(P<0.05),2.0 m/s及以上风速显著降低Fr(P<0.05),1.5 m/s及以上风速显著降低耳叶皮温(Tes)(P<0.05),1.0 m/s及以上风速显著降低鸡冠皮温(Tcs)和小腿皮温(Tss)(P<0.05);29 ℃偏热温度下,1.0 m/s及以上风速显著降低肉仔鸡Tc、Tes、Tcs和Tss(P<0.05);32 ℃偏热温度下,1.0 m/s及以上风速显著降低肉仔鸡Tc和Fr(P<0.05),0.5 m/s及以上风速显著降低肉仔鸡Tes、Tcs和Tss(P<0.05);较高偏热和无风(32 ℃+0风速)或较高偏热和低风(32 ℃+0.5 m/s风速)下肉仔鸡Tc、Ts、Fr较高,血清T3含量较低,应激程度较大。2)偏热处理下,低风速(0.5 m/s)会加重肉仔鸡热负荷,风速对肉仔鸡免疫指标影响较小,最适风速为1.5 m/s。总之,偏热处理下风速不同程度影响肉仔鸡生理、内分泌和免疫指标。

  • 环境温度对肉鸡行为、生理、血清生化指标和禽类解偶联蛋白mRNA表达量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11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文旨在探讨急性偏热环境温度对肉鸡行为、生理、血清生化指标和禽类解偶联蛋白(avUCP)mRNA表达量的影响。试验选取100只26日龄、体重(1 635±123) g的爱拔益加(AA)肉鸡,随机分成5个组(20、23、26、29、32 ℃组),每个组20只鸡(公、母各占1/2)。肉鸡适应期为7 d,温度为20 ℃,相对湿度为60%。在34日龄,环控舱温度在1 h内分别调整到20、23、26、29、32 ℃,相对湿度为60%,维持设定温度2 h。结果表明:1)与20 ℃组相比,29和32 ℃组肉鸡的采食次数显著降低(P0.05),23、26、29、32 ℃组肉鸡的站立次数显著降低(P0.05)。5)与20 ℃组相比,23、26、29、32 ℃组肉鸡胸肌avUCP mRNA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32 ℃组肉鸡肝脏avUCP mRNA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由此可见,急性偏热处理2 h,23 ℃时肉鸡就已启动化学调节,26 ℃时体核温度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