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提交时间
按主题分类
按作者
按机构
  • 复合酸化剂和对蛋鸡生产性能、血液生化指标、抗氧化指标及沙门氏菌感染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11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复合酸化剂和微生态制剂对蛋鸡生产性能、血液生化指标、抗氧化指标及沙门氏菌感染的影响。将600只50周龄健康蛋鸡按产蛋率无差异原则随机分为4个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微生态制剂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300 g/t微生态制剂,复合酸化剂组隔日在饮水中添加0.1%复合酸化剂,微生态制剂与复合酸化剂联用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300 g/t微生态制剂并隔日在饮水中添加0.1%复合酸化剂。饲养试验期为16周,然后从对照组选择60只鸡,按照上述4个处理分为4个组,以1.3×108 CFU沙门氏菌进行攻毒,攻毒试验期为13 d。结果表明:复合酸化剂和微生态制剂对蛋鸡生产性能、血液血红蛋白含量、生殖器官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无显著影响(P>0.05)。复合酸化剂、微生态制剂及两者联用均能显著降低蛋鸡脏蛋率(P<0.05)。微生态制剂组蛋鸡血液白细胞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免疫球蛋白G含量较对照组有提高的趋势(P=0.061)。复合酸化剂组和微生态制剂与复合酸化剂联用组蛋鸡输卵管峡部丙二醛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复合酸化剂组沙门氏菌攻毒第7天和第14天蛋鸡输卵管沙门氏菌阳性率显著降低(P<0.05),但微生态制剂组和微生态制剂与复合酸化剂联用组的沙门氏菌阳性率没有显著变化(P>0.05)。综上,本试验所用复合酸化剂和微生态制剂可从降低脏蛋率、提高抗氧化能力及免疫力上改善蛋鸡健康,从而降低机体和鸡蛋的沙门氏菌感染。

  • 地衣芽孢杆菌对肉羊甲烷排放及消化代谢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10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不同添加水平的地衣芽孢杆菌对肉羊甲烷排放及消化代谢的影响,为微生态制剂减少肉羊甲烷排放和提高饲料利用率提供依据。试验选取24只体重为(45.00±1.96) kg、体况良好的杜泊(♂)×小尾寒羊(♀)杂交F1代成年羯羊,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将其分为4组,每组6只羊,每只羊为1个重复,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3个试验组基础饲粮中地衣芽孢杆菌的添加水平分别为2.4×108、2.4×109和2.4×1010 CFU/(只•d),分别记作低、中、高剂量组。试验期20 d,其中预试期8 d,正试期12 d。采用Sable开路式循环测热系统测定甲烷排放量,采用全收粪尿法测定消化代谢。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低、中剂量组显著降低了肉羊干物质采食量和代谢体重基础的甲烷排放量[L/(kg W0.75·kg DMI)](P<0.05),降幅分别为5.18%和9.33%。2)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均显著提高了肉羊干物质、有机物、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除低剂量组)、氮的表观消化率和沉积氮(P<0.05),并显著提高了饲粮消化能和代谢能(P<0.05)。本试验条件下,添加地衣芽孢杆菌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肉羊的甲烷排放量,提高营养物质消化率,进而提高饲料的能量利用率。

  • 丁酸梭菌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4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丁酸梭菌作为一种新型微生态制剂,具有耐热、耐酸、耐受多种抗生素等特点。在畜禽生产中添加丁酸梭菌制剂,不仅可促进动物生长,调节肠道菌群微生态平衡,对宿主产生多种益生作用,还可减少饲料中抗生素产品的使用,进而减少药物在肉品中的残留。使用丁酸梭菌可以降低细菌的耐药性,从而保障动物机体健康。本文主要就丁酸梭菌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进行综述,旨在为丁酸梭菌在动物健康养殖与安全生产中提供参考。

  • 不同生物处理水稻秸秆对肉用绵羊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器官发育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23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研究了不同生物处理水稻秸秆对肉用绵羊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器官发育的影响,旨在探索有效的生物制剂处理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选取体重为(24.00±2.42) kg的“杜泊×小尾寒羊”杂交F1代公羔羊80只,随机分为4个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饲喂水稻秸秆饲粮)、Ⅰ组(饲喂细菌、酶复合青贮制剂处理的水稻秸秆饲粮)、Ⅱ组(饲喂复合酶制剂处理的水稻秸秆饲粮)、羊草对照组(饲喂羊草饲粮),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4只羊。预试期为8 d,正试期为60 d。结果表明:Ⅰ组、Ⅱ组和羊草对照组试验羊平均日增重和干物质采食量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各组间试验羊屠宰率无显著差异(P>0.05),各组间试验羊头、蹄、皮+毛、肺脏、肾脏、网胃、瓣胃、皱胃、小肠和大肠的重量及其占宰前活重比例无显著差异(P>0.05),Ⅰ组、Ⅱ组和羊草对照组试验羊肝脏和瘤胃重量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细菌、酶复合青贮制剂处理水稻秸秆有显著的改善作用,肉用绵羊的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器官发育接近羊草的饲喂效果。

  • 对应激雄性肉仔鸡生长性能和肠道健康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1-08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应激对肉仔雄鸡生长性能和肠道健康的影响,以及微生态制剂的可能缓解作用。试验采用对肉仔雄鸡注射糖皮质激素(地塞米松)的应激模型,选取1日龄艾拔益加(AA)肉仔雄鸡176只,按照2×2析因进行试验设计,分为应激+微生态制剂组(皮下注射2 mg/kg BW地塞米松,饮用微生态制剂0.02 g/只/天)、应激组(注射2 mg/kg BW地塞米松)、微生态制剂组(注射2 mg/kg BW生理盐水,饮用微生态制剂0.02 g/只/天)、空白组(注射2 mg/kg BW生理盐水)4个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1只鸡。微生态制剂组和应激+微生态制剂组在肉鸡11~14日龄和25~28日龄饮水中添加用冷却沸水溶解的微生态制剂,应激组和空白组饮用相同体积不含微生态制剂的冷却沸水。应激组和应激+微生态制剂组在肉鸡12~14日龄和26~28日龄皮下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微生态制剂组和空白组注射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试验期35 d。结果表明:应激导致肉仔雄鸡35日龄的平均体重、平均日增重和欧洲效益指数显著降低(P<0.05),料重比和死淘率显著提高(P<0.05),15日龄和29日龄的免疫器官指数和空肠绒毛高度显著降低(P<0.05);微生态制剂使肉仔雄鸡29日龄的胰脂肪酶活性和空肠绒毛高度显著提高(P<0.05),隐窝深度显著降低(P<0.05)。在绒毛高度/隐窝深度指标上,应激和微生态制剂有显著的交互作用(P<0.05)。结果提示:应激能破坏肉仔雄鸡肠道微环境,降低肉仔雄鸡生长性能,抑制免疫器官正常发育;微生态制剂能显著缓解应激对肠道绒毛的损伤,但未发现微生态制剂对生长性能的显著作用。

  • 乳酸菌和酵母菌复合制剂对肉仔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肠道健康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23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乳酸菌和酵母菌复合制剂(LS)及其与维吉尼亚霉素(VM)联用对爱拔益加(AA)肉仔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肠道健康的影响。选取1日龄健康AA肉鸡公雏400只,据体重相近原则分为4组,每组5个重复,每重复20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30 mg/kg VM(VM组)、15 mg/kg VM+1 000 mg/kg LS(VM+LS组)和1 000 mg/kg LS(LS组)的试验饲粮。试验期42 d。结果表明:1)VM、VM+LS和LS组的42日龄肉仔鸡体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VM+LS和LS组的22~42和1~42日龄肉仔鸡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2)VM+LS组的42日龄胸肌率和全净膛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与对照组相比,LS组21日龄空肠黏膜形态显著改善(P<0.05),十二指肠绒毛高度和绒毛高度/隐窝深度值显著提高(P<0.05);VM+LS和LS组42日龄十二指肠和空肠绒毛高度及绒毛高度/隐窝深度值显著提高(P<0.05)。4)VM+LS和LS组的42日龄盲肠大肠杆菌数量和大肠杆菌/乳酸杆菌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综上,LS及其与VM联合使用均能改善肠道健康,促进肉仔鸡生长。

  • 饲料加工工艺和复合对肉鸡生长性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5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不同加工工艺对复合微生态制剂菌种存活率和饲料颗粒质量的影响,并探索饲料加工工艺和复合微生态制剂对肉鸡生长性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试验选用864只1日龄白羽爱拔益加(AA)肉仔鸡,按照性别比例一致原则随机分为8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8只鸡,进行为期42 d的饲养试验。肉鸡饲粮加工采用普通调质制粒(OT)和大料高温调质低温制粒(ET)2种加工工艺,每种加工工艺按金霉素和复合微生态制剂的添加量不同设4个处理,金霉素和复合微生态制剂的添加量分别为0和0 mg/kg(0/0组)、600和0 mg/kg(600/0组)、300和200 mg/kg(300/200组)以及0和200 mg/kg(0/200组)。结果表明:1)在颗粒饲料加工质量方面,ET工艺对肉鸡饲粮中复合微生态制剂菌种存活率与饲料颗粒质量的影响效果显著优于OT工艺(P0.05);在ET工艺条件下,0/0组肉鸡生长前期末重与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300/200组和0/200组(P0.05)。4)在肉鸡血浆生化指标方面,在同一工艺条件下,金霉素和复合微生态制剂的添加量对血浆生化指标的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不考虑金霉素和复合微生态制剂添加量,2种加工工艺对肉鸡血浆生化指标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提示:ET工艺与OT工艺相比显著提高了饲料中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和包被乳酸菌的存活率,显著提高了颗粒饲料的淀粉糊化度;ET工艺与OT工艺相比,肉鸡生长性能有所降低,饲料淀粉糊化度升高不能使生长性能有所提升;相同加工工艺条件下,金霉素和复合微生态制剂的添加量对肉鸡生长性能、免疫器官指数、肠道微生物数量以及血浆生化指标的影响差异不显著。

  • 微量元素和饲料添加剂调控蛋壳品质的研究进展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11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蛋壳破损是家禽养殖业的重要问题,受日龄、基因、环境、营养和蛋鸡的健康状况等影响。近年来,营养调控蛋壳品质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微量元素和饲料添加剂。本文简述了微量元素和饲料添加剂影响蛋壳品质的研究进展,以期为生产实践中蛋壳品质的调控提供新措施。饲粮中添加一定水平和形式的锰、微生态制剂、有机酸和中药提取物等均可改善蛋壳品质。

  • 复合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血清生化和免疫指标及粪便中挥发性脂肪酸含量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11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复合微生态制剂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血清生化和免疫指标及粪便中挥发性脂肪酸含量的影响。采用240头(10.0±0.3) kg的断奶仔猪(公母各占1/2),随机分成4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猪。Ⅰ组(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含1%吉他霉素和2%抗敌素),Ⅱ组、Ⅲ组和Ⅳ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每天每头仔猪添加50、100和150 mL复合微生态制剂。试验预试期5 d,正试期28 d。于试验第1天和第28天仔猪前腔静脉采血,检测血清生化和免疫指标,并分别收集断奶仔猪直肠内容物,检测粪便中挥发性脂肪酸的含量。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Ⅱ组断奶仔猪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了23.53%(P<0.05),料重比显著降低了15.86%(P<0.05),腹泻率降低了47.16%(P>0.05)。2)试验第1天,各组之间血清生化和免疫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断奶仔猪粪便中挥发性脂肪酸的含量高于对照组;3)试验第28天,Ⅱ组断奶仔猪血清中碱性磷酸酶和谷草转氨酶活性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中葡萄糖、总蛋白、白蛋白和球蛋白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而血清中尿素氮的含量较对照组降低了18.27%(P>0.05);与对照组相比,Ⅱ组粪便中乙酸、丙酸和丁酸含量分别增加了21.03%(P>0.05)、41.08%(P>0.05)和77.84%(P<0.05)。由此可见,在饲粮中每天每头猪添加50 mL复合微生态制剂可提高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降低腹泻率,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并增加粪便中挥发性脂肪酸的含量。

  • 复合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血清生化和免疫指标及粪便中挥发性脂肪酸含量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10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复合微生态制剂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血清生化和免疫指标及粪便中挥发性脂肪酸含量的影响。采用240头(10.0±0.3) kg的断奶仔猪(公母各占1/2),随机分成4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猪。Ⅰ组(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含1%吉他霉素和2%抗敌素),Ⅱ组、Ⅲ组和Ⅳ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每天每头仔猪添加50、100和150 mL复合微生态制剂。试验预试期5 d,正试期28 d。于试验第1天和第28天仔猪前腔静脉采血,检测血清生化和免疫指标,并分别收集断奶仔猪直肠内容物,检测粪便中挥发性脂肪酸的含量。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Ⅱ组断奶仔猪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了23.53%(P<0.05),料重比显著降低了15.86%(P<0.05),腹泻率降低了47.16%(P>0.05)。2)试验第1天,各组之间血清生化和免疫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断奶仔猪粪便中挥发性脂肪酸的含量高于对照组;3)试验第28天,Ⅱ组断奶仔猪血清中碱性磷酸酶和谷草转氨酶活性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中葡萄糖、总蛋白、白蛋白和球蛋白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而血清中尿素氮的含量较对照组降低了18.27%(P>0.05);与对照组相比,Ⅱ组粪便中乙酸、丙酸和丁酸含量分别增加了21.03%(P>0.05)、41.08%(P>0.05)和77.84%(P<0.05)。由此可见,在饲粮中每天每头猪添加50 mL复合微生态制剂可提高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降低腹泻率,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并增加粪便中挥发性脂肪酸的含量。

  • 酵母水解物与复合酶制剂或组合替代血浆蛋白粉对保育猪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11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酵母水解物与复合酶制剂或微生态制剂联合应用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用体况良好、体重接近的“杜×长×大”三元杂交35日龄保育猪480头,随机分成5组,公母各占1/2,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2头猪。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血浆蛋白粉(组1)、0.5%酵母水解物(组2)、0.5%酵母水解物+0.02%复合酶制剂(组3)和0.5%酵母水解物+0.03%微生态制剂(组4)。试验预试期3 d;正试期25 d,分为Ⅰ期(1~14 d)和Ⅱ期(15~25 d)2个阶段。结果表明:1)试验Ⅰ期,各试验组保育猪平均日增重(ADG)和平均日采食量(ADFI)均比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但与对照组相比,组1保育猪的ADFI显著提高(P0.05)。由此可知,血浆蛋白粉和酵母水解物能不同程度地改善保育猪的生长性能,酵母水解物具有替代保育猪饲粮中血浆蛋白粉的潜能,但酵母水解物与微生态制剂或复合酶制剂的联合应用并未产生协同效应。

  • 乳酸菌和酵母菌复合制剂及其与维吉尼亚霉素联合使用对肉仔鸡血清生化指标、抗氧化能力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4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乳酸菌和酵母菌复合制剂(LS)及其与维吉尼亚霉素(VM)联合使用对肉仔鸡血清生化指标、抗氧化能力和免疫功能的影响。选取400只1日龄的健康爱拔益加肉仔鸡公雏,据体重相近原则分为4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30 mg/kg VM(VM组)、15 mg/kg VM+0.1%LS(VM+LS组)、0.1% LS(LS组)的试验饲粮。试验期42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VM+LS组和LS组42日龄血清总蛋白含量显著提高(P0.05),但在数值上VM+LS组和LS组均高于对照组和VM组。LS组21日龄肉仔鸡的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A(Ig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LS组42日龄肉仔鸡的血清IgG、IgA和免疫球蛋白M(IgM)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VM+LS组42日龄肉仔鸡的血清IgG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饲粮添加0.1%的LS及其与15 mg/kg的VM联合使用均可提高肉仔鸡的抗氧化能力和免疫功能,且以单独添加0.1%的LS效果更明显。

  • 和复合酸化剂对哺乳母猪生产性能、血清生化和免疫指标以及乳成分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0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探讨微生态制剂和复合酸化剂对哺乳母猪生产性能、血清生化和免疫指标以及乳成分的影响。试验采用2×2双因子随机设计,主效应分别为酸化剂(0、0.5%)、微生态制剂(0、200 mL/d)及二者互作。选择胎次和预产期相近的长白×大白母猪24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6头猪),分别饲喂基础饲粮(对照组)、基础饲粮+200 mL/d微生态制剂(微生态制剂组)、基础饲粮+0.5%复合酸化剂(复合酸化剂组)、基础饲粮+200 mL/d微生态制剂+0.5%复合酸化剂(混合组)。预试期7 d,正试期21 d。结果表明:1)混合组母猪平均日采食量、母猪总泌乳量、第21天仔猪平均个体重、仔猪断奶窝重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试验第21天,混合组血清中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总蛋白、白蛋白、免疫球蛋白A、免疫球蛋白G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各添加组初乳和常乳中乳脂、常乳中乳糖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在本试验条件下,饲粮中添加微生态制剂和复合酸化剂有提高哺乳母猪生产性能、血清生化和免疫指标的趋势,并可提高哺乳母猪的平均日采食量、总泌乳量以及血清中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总蛋白、白蛋白、免疫球蛋白A和免疫球蛋白G的含量,二者联用可局部改善乳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