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心理学 >> 心理学其他学科 提交时间: 2024-09-24
摘要: 为揭示海拔高度与人群抑郁间的关系,研究运用2016~2020中国家庭追踪调查、2015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 2016青海玉树成年人身心健康状况调查、《中国城市统计年鉴》等数据,采用多层线性模型、中介模型与流行病学病例对照等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在控制个体与地区层面因素后,海拔高度与抑郁存在正相关关系;人均GDP与C反应蛋白在海拔高度与抑郁之间发挥中介作用;生活在500~1 000、1 000~2 000及4 000~6 000米海拔人群,其抑郁风险分别是生活在500米以下海拔人群的1.53~1.79倍、1.67~2.25倍与9倍左右;生活在500~2 000米海拔地区中老年人抑郁风险高于青年人,4 000~6 000米高海拔地区青年人抑郁风险高于中老年人。综上,研究提示海拔高度是抑郁的危险因素,需高度关注不同海拔地区不同年龄人群的抑郁防范工作。
分类: 其他 >> 综合 提交时间: 2023-10-09 合作期刊: 《心理学报》
摘要: 垃圾急剧增长严重污染环境, 亟需垃圾分类和减量, 没有桶前志愿者监管, 垃圾混放污染率居高不下。而居民不配合志愿者的情况时有发生, 如何促进居民与志愿者合作?基于声誉关注和社会距离理论, 为解决垃圾分类困境, 本研究实施3个情境实验和1个质性访谈调研, 考察对志愿者的熟悉度(高/低/陌生)、志愿者年龄(小学生/年轻人/老年人)如何影响不同年龄的居民(中青年和老年人)的合作性, 及其内在作用机制。结果发现, 人们对志愿者熟悉度越高, 合作性越高; 在低熟悉条件下, 对老年志愿者合作性更高(实验1和实验2)。同中青年被试相比, 老年被试对老年志愿者的合作性更高, 但同陌生志愿者的合作性低于中青年被试(实验2)。社会距离和声誉关注可作为熟悉度促进合作的心理机制, 起到链式中介作用(实验3)。多元回归分析和质性调研结果表明, 社区里居民熟悉的志愿者监管引导, 及居民自身的亲社会性, 在垃圾分类推广中起着关键作用。这些重要发现为垃圾分类的推行及降低成本提供了参考价值和科学支撑。
分类: 心理学 >> 应用心理学 分类: 心理学 >> 发展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1-31
摘要: 垃圾急剧增长严重污染环境,亟需垃圾分类和减量,没有桶前志愿者监管,垃圾混放污染率居高不下。而居民不配合志愿者的情况时有发生,如何促进居民与志愿者合作?基于声誉关注和社会距离理论,为解决垃圾分类困境,本研究实施3个情境实验和1个质性访谈调研,考察对志愿者的熟悉度(高/低/陌生)、志愿者年龄(小学生/年轻人/老年人)如何影响不同年龄的居民(中青年和老年人)的合作性,及其内在作用机制。结果发现,人们对志愿者熟悉度越高,合作性越高;在低熟悉条件下,对老年志愿者合作性更高(实验1和实验2)。同中青年被试相比,老年被试对老年志愿者的合作性更高,但同陌生志愿者的合作性低于中青年被试(实验2)。社会距离和声誉关注可作为熟悉度促进合作的心理机制,起到链式中介作用(实验3)。多元回归分析和质性调研结果表明,社区里居民熟悉的志愿者监管引导,及居民自身的亲社会性,在垃圾分类推广中起着关键作用。这些重要发现为垃圾分类的推行及降低成本提供了参考价值和科学支撑。
分类: 心理学 >> 发展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8 合作期刊: 《心理科学进展》
摘要: 随着老龄化形势日益严峻, 老年人的跨期选择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目前关于跨期选择的年老化研究尚存分歧:有研究发现老年人比年轻人更偏好未来获得更大收益; 也有研究发现老年人的选择偏好和年轻人一样, 甚至比年轻人更偏好近期收益。从时间表征和结果价值表征两个维度上的加工过程去分析其对老年人跨期选择的影响, 并进一步阐述认知、动机和情绪因素对两个维度加工过程的影响, 这对于理解当前老年人跨期选择领域研究的分歧有重要科学意义。
分类: 其他 >> 综合 提交时间: 2023-10-09 合作期刊: 《心理学报》
摘要: 青少年抑郁是遗传基因与环境动态交互作用的结果, 但是现有研究忽视了抑郁遗传效应的发展动态性。本研究通过对1086名青少年(平均年龄12.32, 50%女生)进行3年的追踪, 分别从遗传效应的年龄差异以及遗传效应影响抑郁发展轨迹的角度, 考察BDNF基因与同伴关系对青少年抑郁的动态影响。结果显示:(1)在3个时间点上, BDNF基因与同伴拒绝交互影响青少年抑郁, 但其作用模式存在年龄差异:12岁时, MetMet基因型携带者对环境敏感性高于ValMet基因型携带者; 13岁时, MetMet和ValVal基因型携带者对环境的敏感性均高于ValMet基因型携带者; 14岁时, ValVal基因型携带者对环境的敏感性高于ValMet基因型携带者。(2)青少年早期抑郁呈线性增长趋势, 但是抑郁初始水平与增长速度无关。(3) BDNF基因与同伴拒绝交互预测青少年抑郁的初始水平, 相比ValMet基因型, 携带MetMet基因型的青少年在经历同伴拒绝后抑郁初始水平更高。(4) BDNF基因显著预测青少年抑郁增长速度, 相比ValMet基因型携带者, 携带MetMet和ValVal基因型的青少年抑郁增长速度更快。
分类: 心理学 >> 发展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6-23
摘要: 青少年抑郁是遗传基因与环境动态交互作用的结果, 但是现有研究忽视了抑郁遗传效应的发展动态性。本研究通过对1086名青少年(平均年龄12.32, 50%女生)进行三年的追踪, 分别从遗传效应的年龄差异以及遗传效应影响抑郁发展轨迹的角度, 考察BDNF基因与同伴关系对青少年抑郁的动态影响。结果显示:(1)在三个时间点上, BDNF基因与同伴拒绝交互影响青少年抑郁, 但其作用模式存在年龄差异:12岁时, MetMet基因型携带者对环境敏感性高于ValMet基因型携带者; 13岁时, MetMet和ValVal基因型携带者对环境的敏感性均高于ValMet基因型携带者; 14岁时, ValVal基因型携带者对环境的敏感性高于ValMet基因型携带者。(2)青少年早期抑郁呈线性增长趋势, 但是抑郁初始水平与增长速度无关。(3)BDNF基因与同伴拒绝交互预测青少年抑郁的初始水平, 相比ValMet基因型, 携带MetMet基因型的青少年在经历同伴拒绝后抑郁初始水平更高。(4)BDNF基因显著预测青少年抑郁增长速度, 相比ValMet基因型携带者, 携带MetMet和ValVal基因型的青少年抑郁增长速度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