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10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玉米赤霉烯酮毒性强,主体饲料中很常见,生产中常利用霉菌毒素吸附剂来降低玉米赤霉烯酮对动物的毒性作用,并取得了一定效果。本文综述了玉米赤霉烯酮对猪繁殖机能、免疫功能和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及其机制,并阐述了吸附法去除玉米赤霉烯酮毒性的研究进展。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10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玉米赤霉烯酮毒性强,主体饲料中很常见,生产中常利用霉菌毒素吸附剂来降低玉米赤霉烯酮对动物的毒性作用,并取得了一定效果。本文综述了玉米赤霉烯酮对猪繁殖机能、免疫功能和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及其机制,并阐述了吸附法去除玉米赤霉烯酮毒性的研究进展。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10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家禽对饲料中霉菌毒素敏感性高,多种霉菌毒素对家禽均具有毒性作用。本文综述了常见霉菌毒素对家禽生长性能、免疫功能和繁殖性能的影响及其机制,同时阐述了几种常见吸附剂对霉菌毒素的脱毒效果,并对霉菌毒素吸附剂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分类: 动力与电气工程 >> 工程热物理学 提交时间: 2017-10-17 合作期刊: 《工程热物理学报》
摘要: 本文基于程序升温脱附(TPD)热重实验对典型多环芳烃,萘,在三种典型介孔碳CMK-3、CMK-5和FDU-15以及传统椰壳活性炭(AC)上的脱附性能进行了研究。采用Kissinger方程预估、Coats-Redfern方程求算、主曲线法校验的组合式热分析方法准确获取了萘在四种吸附剂上的脱附动力学三因子(脱附活化能E_a、指前因子lnA与机理函数)。结果表明,CMK-3、CMK-5和FDU-15对萘的脱附再生性能明显优于椰壳AC,脱附峰值温度排序呈:CMK-5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11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霉菌毒素吸附剂[利百灵-Z(CZ)、赛弗(SF)]对产蛋鸡生产性能、蛋黄中微量元素含量、血清抗氧化和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216只38周龄健康的罗曼蛋鸡,随机分成3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CZ组、SF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5 g/kg的2种霉菌毒素吸附剂。预试期为10 d,正试期为35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CZ组产蛋鸡试验3~5周产蛋率、日产蛋量显著提高(P0.05)。2)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产蛋鸡第14天和第35天蛋黄铜、锰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CZ组第14天蛋黄锌含量显著提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产蛋鸡第14天血清总抗氧化能力均显著提高(P<0.05);SF组第35天血清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提高(P<0.05)。4)与对照组相比,CZ组产蛋鸡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葡萄糖含量显著降低(P<0.05);SF组血清总胆固醇含量显著降低(P<0.05)。由此可见,饲粮中霉菌毒素添加吸附剂CZ明显提高了产蛋鸡产蛋性能,2种吸附剂都增强了产蛋鸡血清抗氧化功能,改善了血清生化指标。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10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低剂量玉米赤霉烯酮(ZEA)对育成期蛋鸡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抗氧化指标的影响,同时评价改性蒙脱石吸附剂(Calibrin-A,CA)的脱毒效果。选取70日龄海兰褐蛋鸡72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36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1组在基础饲粮的基础上添加0.15%的CA,试验2组用自然霉变的玉米蛋白质粉代替基础饲粮中的玉米蛋白质粉,并通过纯ZEA调整饲粮毒素水平(ZEA=0.4 mg/kg),试验3组在试验2组的基础上添加0.15%的CA。预试期7 d,正试期49 d。结果表明:1)低剂量ZEA和CA对育成期蛋鸡的生长性能没有显著影响(P>0.05)。2)低剂量ZEA显著提高育成期蛋鸡试验第25天血清中低密度脂蛋白(LDL)、胆固醇和尿酸的浓度(P<0.05),添加CA能显著降低其血清中LDL、胆固醇和尿酸的浓度(P<0.05)。3)低剂量ZEA显著降低育成期蛋鸡血清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第25天和第47天)和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第47天)活性(P<0.05),显著升高血清中丙二醛(MDA)(第25天和第47天)含量(P<0.05);与低剂量ZEA组相比,添加CA显著升高育成期蛋鸡血清中GSH-Px(第47天)和T-SOD(第47天)活性(P<0.05),显著降低血清中MDA(第25天和第47天)含量(P<0.05)。由此可见,饲粮中0.4 mg/kg的ZEA没有影响育成期蛋鸡的生长性能,但显著影响其血清生化指标和抗氧化指标,ZEA组添加CA对血清指标具有显著的改善作用。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1-08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在饲料中单独或联合添加壳寡糖(COS)和硅铝酸盐类霉菌毒素吸附剂(MA)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生长性能、非特异性免疫力及抗病力的影响。首先配制基础饲料(C0组,作为对照组),然后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100 mg/kg COS(C0.1组)、250 mg/kg COS(C0.25组)、2 500 mg/kg MA(M2.5组)、100 mg/kg COS+2 500 mg/kg MA(C0.1+M2.5组)、250 mg/kg COS+2 500 mg/kg MA(C0.25+M2.5组),共制成6种等氮等脂的试验饲料,投喂初重为(0.23±0.02) g的凡纳滨对虾8周。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放养40尾对虾。结果表明:1)C0.1+M2.5组的特定生长率、增重率显著高于M2.5组(P<0.05),C0.1+M2.5组的饲料系数最优,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C0.1+M2.5组的蛋白质效率最高并显著高于除C0.25+M2.5外的其他各组(P<0.05);C0.1+M2.5组的虾体粗蛋白质含量较C0.1组显著升高(P<0.05),虾体粗脂肪含量较C0.1组显著降低(P<0.05)。2)C0.1+M2.5、C0.25+M2.5组血清中AKP活性均显著低于C0.1和C0.25组(P<0.05),C0.1+M2.5组血清中SOD、PO活性均显著高于M2.5和C0.1组(P<0.05),C0.1+M2.5组血清中MDA含量显著低于C0.1组(P<0.05);C0.1+M2.5组肝胰腺中MDA含量显著低于C0.1组(P<0.05),C0.25+M2.5组肝胰腺中AKP、PO、SOD、LZM活性比C0.1+M2.5组均有降低,相反肝胰腺中MDA含量则有所升高。3)以哈维氏弧菌攻毒7 d后,C0.1+M2.5及C0.25+M2.5组的累积死亡率均显著低于C0和M2.5组(P<0.05)。由结果可知:本试验条件下,饲料中添加一定量的COS和/或MA均能促进凡纳滨对虾的生长,联合添加COS与MA的促生长、提高免疫力和抗病力的效果优于单独添加COS和MA,综合来看,以100 mg/kg COS和2 500 mg/kg MA联合添加时作用效果较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