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提交时间
按主题分类
按作者
按机构
  • NCAR/CLM 系列陆面模式对地表温度的模拟评估

    分类: 农、林、牧、渔 >> 农业基础学科 提交时间: 2017-11-08 合作期刊: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摘要: 地表温度是影响陆-气之间能量和物质交换的重要地球物理变量, 对调节全球气候系统能量循环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为探讨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The National Center for Atmospheric Research, NCAR)公共陆面模式(Community Land Model, CLM)对地表温度的模拟能力, 利用1948—2004 年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National Centers for Environmental Prediction, NCEP)大气强迫场和NCAR 陆面模式CLM3.0、CLM3.5、CLM4.0和CLM4.5 对内蒙古地区1981—2004 年的地表温度进行off-line 模拟, 并与观测地面温度资料进行对比。结果表明: NCAR/CLM 系列陆面模式模拟地表温度都能较好地再现内蒙古地表温度的时空变化特征, 与台站观测有着较好的一致性, 其中CLM4.5 在内蒙古地区模拟能力最好, 与观测的相关系数最高、平均偏差和均方根误差都最小, 这主要得益于CLM4.5 对粗糙度计算的改进; 不同版本CLM 模拟地表温度普遍较观测数值偏低,在冬季各版本CLM 模拟结果与观测值之间的平均偏差达到最小, 在夏季的偏差增大, 尤其是在东部地区, 夏季偏差3 ℃以上, 说明对最高地表温度的模拟能力东部和中部地区明显低于西部地区; 西部地区各个版本差别并不如东部和中部地区明显, 这与CLM4.0 和CLM4.5 改进了雪模式和水文过程有关。综上, CLM4.0 和CLM4.5 在内蒙古地区有较好的适用性, 且模拟值均低于实测地表温度, 冬季偏差较小, 夏季偏差增大, 东部地区偏差大于中部和西部地区。

  • 新媒体视域下民文编辑素养提升困境及对策

    分类: 数字出版 >> 新媒体 提交时间: 2023-10-08 合作期刊: 《中国传媒科技》

    摘要: 新媒体时代,媒介传播形式的改变对媒介传播的把关人——编辑提出了更高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内蒙古民文出版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少数民族文字图书、报刊的数字化转换型却步履缓慢,究其原因,主要是内蒙古民文编辑素养提升难度较大,存在取得专业资格考试难度较大、参加专业培训机会较少、高校学科设置不够完善等问题。为适应新时代编辑出版工作的发展,政府相关部门应从合理设置职业资格证取得标准、创新人才培养方式、科学调整高校课程体系等方面破题。

  • 巴彦淖尔市冰雹云移动路径及其特征

    分类: 地球科学 >> 地理学 提交时间: 2022-09-26 合作期刊: 《干旱区研究》

    摘要: 利用内蒙古西部巴彦淖尔市20092019年67个地面防雹作业点人工记录及临河站新一代天气雷达资 料,统计分析了该地区冰雹云移动路径及其特征。结果表明:( 1)近11 a巴彦淖尔市冰雹云的移动路径主要为西北 路径、西南路径和偏西路径。西北路径冰雹云的发生频率最高(46.70%),且其成熟阶段的移动距离最长(23.86 km),持续时间也较长(40.25 min)。( 2)夏季( 68月)要重点关注冰雹灾害影响,其中78月冰雹云在较短时间 (14.09 min、17.00 min)及较短移动距离(5.49 km、 8.48 km)内就可以发展,在成熟阶段缓慢移动、持续地影响云系覆 盖区域,是冰雹云致灾性最强的2个月。( 3)冰雹云形成集中在13:0015:00,而降雹主要发生在14:0017:00。( 4) 巴彦淖尔市冰雹云降雹机制主要以水汽条件和动力条件为主,可达 79.44%。动力条件降雹以西北路径为主 (68.57%),水汽条件降雹以西北、西南及偏西路径为主(96.00%)。从近11 a巴彦淖尔市冰雹云的移动路径特征可 以看出,该地区夏季西北路径的冰雹云灾害性最强。

  • 1991—2021 年降水酸碱度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分类: 地球科学 >> 大气科学 提交时间: 2023-05-30 合作期刊: 《干旱区研究》

    摘要: 为了解内蒙古降水酸碱度的演变特征,使用全区酸雨站历史观测资料和气象要素、大气污染物浓度数据,分析降水pH值和酸雨、碱雨频率等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其中碱雨阈值以酸雨为基准,定义为pH>8.4的降水。结果表明:(1)由于内蒙古土壤酸碱度大多呈碱性且风沙缓冲作用较强,大部分地区碱性降水占比高于酸性降水,仅东北部的满洲里酸性降水占比更高;酸雨和碱雨发生概率较小,分别占总观测次数的1.1%和3.6%。(2)降水pH值的空间分布表现为:中部>西部>东部的特征,近15 a(20072021年)年均降水pH值均值为6.2(满洲里)~7.2(锡林浩特),属于非酸雨区;近5 a内蒙古大部分地区酸雨、碱雨频率下降,仅乌拉特中旗的酸雨频率和阿拉善左旗的碱雨频率上升较明显。(3)降水pH低值多出现在夏季汛期69月,高值在春季45月和冬季12月,这与地表植被覆盖度、降水量、风速风向、沙尘和寒潮等因素密切相关;另外,由于采暖期燃煤释放SO2和NOx等酸性气体,在呼和浩特、通辽等大气污染物浓度较高的地区,冬春季也存在降水pH值偏低的情况。

  • 26种常见温带灌木的生物量模型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19-10-11 合作期刊: 《干旱区研究》

    摘要: 生物量模型是估算灌木生物量的重要方法之一,本文采用4种数学模型(一元线性模型、二元线性模型、对数模型、幂函数模型),3个预测变量株高(H)、冠幅(C)、植株 体积(V)对内蒙古地区26种常见温带灌木进行生物量方程的拟合,同时比较不同生境类型间灌木根冠比的差异。结果表明:○1 最优生物量方程以幂函数模型和一元线性函数模型为主,最佳预测变量以冠幅(C)和植株体积(V)为主。○2 有17种灌木不同器官最优生物量方程的形式和预测变量相同,表明物种内的生物量方程形式具有一定的一致性;但各器官生物量方程的系数又各不相同,因此分种进行不同器官生物量的拟合可以更准确地估算生物量。○3 草地灌木和山地灌木的根冠比显著大于荒漠灌木的根冠比。通过建立分种分器官的生物量估算模型,可以为内蒙古地区灌木生物量的计算以及灌丛生态系统碳库的估算提供便利。

  • ERA5再分析降水数据性能评估与极端降水时空特征分析

    分类: 地球科学 >> 地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9-27 合作期刊: 《干旱区地理》

    摘要: ERA5是由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uropean Centre for Medium-Range Weather Forecasts,ECWMF)推出的新一代再分析产品,可为地面观测站点稀少地区提供新的降水数据来源。基于20082017年内蒙古45个地面站点逐日降水数据,采用多项评价指标评估了ERA5再分析降水数据在多时空尺度上的精度,并结合13个极端降水指数和综合加权模型,采用Sen斜率法和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分析了19812021年该地区极端降水及其危险性时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 ERA5能够较好地再现降水过程,与观测数据在月、季尺度上呈极强相关性(相关系数CC>0.85),在日尺度上表现为强相关(CC=0.68),在空间尺度上,ERA5数据在东部站点探测精度优于西部。(2) 除湿日降水强度(SDII)、强降水总量(R95pTOT)以及持续干燥日数(CDD)外,其余极端降水指数在内蒙古均呈现下降趋势,湿日总降水量(PRCPTOT)下降趋势最快,为-15.74 mm(10a)-1。(3) 极端降水指数在空间上呈现明显区域分异规律,极端降水在内蒙古西部表现为强度增加,在中部表现为频次、强度和持续时间均减少,在东部则表现为强度增加、频次和持续时间减少。(4) 极端降水危险性指数在鄂尔多斯市、呼伦贝尔市、巴彦淖尔市和兴安盟等人口相对密集、经济发展较快的市(盟)存在高值中心,呈显著上升趋势,应给予重点关注。

  • 1961—2018 年 6 级及以上大风日数时空变化特征

    分类: 地球科学 >> 大气科学 提交时间: 2021-10-10 合作期刊: 《干旱区地理》

    摘要: 研究大风日数变化对区域气候变化、防灾减灾和风能开发具有重要意义。基于 1961— 2018 年内蒙古及周边地区 85 个气象观测站的大风资料,采用统计方法对内蒙古地区大风日数时空 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58 a 来,内蒙古大风日数总体呈显著减少趋势,气候倾向率 为-16.52 d·(10a)-1。各季节中春季大风日数最多,占全年大风日数的 44.30%,且减少最显著[-6.24 d·(10a)-1];各级大风中 6 级大风日数最多,占总大风日数的 80.93%,且减少最显著[-11.99 d·(10a)-1]。(2)内蒙古地区大风日数空间分布呈中部多、东北西南少的格局。大风日数发生较多的地区分布 在锡林郭勒盟、乌兰察布市与赤峰市,较少的地区分布在鄂尔多斯市和呼和浩特市。(3)6 级和 7 级 大风日数多集中在中部市/盟,8 级及以上大风日数分布在西部与东部市/盟,各市/盟均表现为减少 趋势,乌兰察布市气候倾向率最大,为-5.49 d·(10a)-1,呼和浩特市最小,仅-0.01 d·(10a)-1。

  • 基于降水量距平百分率的地区干旱特征

    分类: 地球科学 >> 地球科学其他学科 提交时间: 2019-09-11 合作期刊: 《干旱区研究》

    摘要: 利用1971—2015年内蒙古地区52个气象站逐月降水量观测数据,采用降水量距平百分率(Pa),从干旱频率和干旱变化趋势率分析了研究区近45 a来干旱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从时间变化来看,年降水量呈微弱的下降趋势,并于1998年和2012年发生突变;春季、秋季和冬季降水量变化呈上升趋势,夏季降水量变化呈下降趋势;年尺度干旱主要发生在1999—2011年;季节尺度干旱发生频率为冬旱>春旱>秋旱>夏旱。从空间变化来看,多年平均降水量由东向西呈逐级递减趋势,降水分布地域特征明显,大兴安岭以东地区和巴彦淖尔市西部地区降水变化趋势率较高,呼伦贝尔市西北部、通辽市中南部、赤峰市中部、阿拉善盟西部地区降水变化趋势率较低;发生不同等级干旱的几率为轻旱>特旱>中旱>重旱,各级干旱易发生地区集中在呼伦贝尔市西部、赤峰市中北部、通辽市北部、锡林郭勒盟中西部以及阿拉善盟西部地区。Pa变化趋势率表现为,呼伦贝尔市中东部、巴彦淖尔市西部和阿拉善盟东部呈上升趋势,即干旱程度减轻;兴安盟南部至鄂尔多斯市、阿拉善盟中西部呈下降趋势,即干旱程度加重。

  • 复杂山区地表温度模拟及影响——以大青山为例

    分类: 地球科学 >> 地理学 提交时间: 2024-06-12 合作期刊: 《干旱区研究》

    摘要: 地表温度(LST)是影响植物分布和生态系统过程的重要因素。本研究利用天气研究与预测模式(WRF)模拟大青山保护区的高时空分辨率LST,通过气象站点观测值和MODIS LST值对比验证模拟结果的准确性,并通过综合影响因素和单一影响因素分析LST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综合影响因素分析是基于区域模拟LST和区域环境因子进行的分析;单一影响因素分析是首先固定其他环境因子,然后分析LST和单一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模拟值与3个站点观测值相关系数均超过0.97(P0.97),与2 m气温和2 m水气混合比次之(R>0.8),与植被覆盖度和坡度较小(R>0.3),其他因素影响微弱。经单一影响因素分析,在春夏秋冬4个季节,随高程升高LST下降速率分别为0.83 K·(100 m)-1、0.79 K·(100 m)-1、0.80 K·(100 m)-1、0.32 K·(100 m)-1;坡度每增加10°,LST在春夏秋冬分别升高-0.05 K、0.17 K、-0.14 K、0.02 K;植被覆盖度每增加10%,LST在夏冬两季分别升高0.31 K、1.41 K,其他季节则没影响;坡向对4个季节平均LST的影响均为南>西南>东南>西>东>西北>东北>北;年均LST与2 m水汽混合比呈对数关系,与2 m气温呈指数关系。研究结果可为大青山自然保护区管理提供基础数据,也为山地研究提供可借鉴的方法。

  • 区县城市韧性评价与分析

    分类: 地球科学 >> 地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8-01 合作期刊: 《干旱区地理》

    摘要: 摘 要: 基于经济、社会和生态多维视角,利用熵权法、综合指数法、全局Morans I指数,揭示20002019年内蒙古区县城市韧性的时空演变特征,并利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分析人类活动强度对区县城市韧性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 由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20002019年内蒙古区县城市韧性水平持续增长。(2) 内蒙古区县城市韧性水平空间分布差异明显,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县城市韧性水平明显高于其他盟市所在的区县。(3) 人口密度、建设用地和夜间灯光数据等人类活动强度变化对内蒙古区县城市韧性水平变化具有显著影响。研究结果可为内蒙古区县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对丰富中国城市韧性领域研究具有重要实践和理论意义。

  • 近60 a 夏季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对厄尔尼诺的响应

    分类: 地球科学 >> 地理学 提交时间: 2021-12-12 合作期刊: 《干旱区研究》

    摘要: 内蒙古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气候脆弱、复杂多样。作为中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内蒙古夏季气温降水发生显著变化,该区域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日渐凸显。基于气象站历史观测及全球再分析数据,分析近60 a内蒙古夏季气象要素变化特征及其对厄尔尼诺事件的响应,得出如下结论:(1)近60 a内蒙古中部及以东大部分地区夏季降水量呈减少趋势,而气温则是全区性增温趋势。(2)冬季厄尔尼诺指数与次年夏季气象要素的相关性呈年代际变化特征,且东部型厄尔尼诺次年夏季内蒙古大部地区降水偏多,气温偏低;中部型厄尔尼诺次年夏季内蒙古西北部降水偏多,而中东部大部降水偏少,全区气温偏高。(3)分析不同型厄尔尼诺夏季降水差异的主要原因是2类厄尔尼诺事件中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异常反气旋环流以及中高纬度环流异常的强度和位置不同引起。东部型厄尔尼诺次年夏季,副高较常年偏南,欧亚中高纬地区双阻型环流异常,其间的低槽冷涡与上游阻高之间的偏北气流引起北冰洋水汽与副高西侧太平洋水汽在华北地区汇合并向东北输送,造成内蒙古降水异常偏多。对于中部型,副高位置较常年偏西偏北使偏南水汽转向东输送,同时中高纬度反气旋环流异常不利于高纬度水汽输送,使内蒙古大部地区水汽输送减小,降水较常年偏少。(4)2类厄尔尼诺事件次年夏季印度洋海温异常引起的印度夏季风水汽输送对内蒙古夏季降水也有相当的作用。

  • 风电场对草地土壤湿度的影响

    分类: 地球科学 >> 地理学 提交时间: 2021-08-02 合作期刊: 《干旱区地理》

    摘要: 全球不可再生能源的日益短缺使风力发电场的陆地覆盖面积空前扩大,风力发电机的运行 已经开始改变局地气候和环境。土壤湿度的细微变化能反映出气候和环境的重大变化,因此判断 风电场建成前后土壤湿度的变化对评价风电场对局地气候和环境的影响具有重要作用。针对目 前存在的数据空间分辨率低、没有与建成前土壤湿度进行对比、缺少土壤实测数据、实测点状数据 无法表达空间差异、极少有建成前土壤湿度实测数据等问题,以内蒙古灰腾梁地区的风电场为研究区,以风电场建成前(1984—2006 年)、建成后(2009—2019 年)的 Landsat 影像和实测土壤湿度数据为数据源,通过模型模拟和显著性检验的方法,判断风电场对草地土壤湿度的影响区域和影响 程度。结果表明:(1)风电场会导致土壤湿度变化,但风电场内、上风向以及下风向土壤湿度的变 化程度存在明显的差异;(2)风电场对下风向土壤湿度影响最为明显,下风向受影响的像元个数占 下风向总像元个数的 55%;(3)风电场对 4 月和 8 月土壤湿度的影响最为显著,风电场会降低草地的土壤湿度,加重牧草返青期和成熟期的干旱化。在风电场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研究结果期待为风电场的建设、探讨风电场对土壤湿度的影响、草原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 基于MODIS数据的2001—2016年积雪分布及其变化趋势

    分类: 地球科学 >> 地球科学其他学科 提交时间: 2019-09-09 合作期刊: 《干旱区研究》

    摘要: 积雪融水是干旱区重要的水资源之一,积雪分布变化的监测对区域雪冰资源的合理利用及灾害防治至关重要。基于内蒙古地区2001—2016年MOD10A2积雪数据对研究区进行分带提取,分析不同海拔高度积雪年内年际变化特征,结合气温和降水气象因素,分析其分布变化原因。研究表明:积雪面积、积雪覆盖率年内分布呈单峰形,10个海拔带的积雪期为9月到次年5月,峰值出现在冬季,积雪覆盖率增减的临界高度在952~1 114 m;不同高程带的积雪面积在春季、夏季、秋季整体上呈现出“增加—减少—增加—减少”的年际变化规律,冬季整体上表现出“减少—增加—减少”的变化规律;积雪面积受降水量和气温相互的影响,其中海拔高度可能起到间接作用。内蒙古地区春季、冬季积雪覆盖率均与冬季降水量呈显著正相关,各季节积雪覆盖率基本与温度呈负相关关系。

  • 近20 a高原城乡开发建设对生态系统生产力的影响

    分类: 地球科学 >> 地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7-19 合作期刊: 《干旱区地理》

    摘要: 内蒙古高原人类城乡开发建设活动监测及其对区域生态系统生产力影响的科学评估对于建设国家北方生态屏障具有重要的科学实践意义。基于遥感影像、土地利用数据、气象观测资料和其他辅助信息,综合应用动态度分析和邻域替代等方法,评估了20002020年内蒙古高原城乡开发建设的空间范围、扩张速度以及对生态系统生产力影响。结果表明:(1)2020年内蒙古高原城乡开发建设用地面积为18206.49 km2,占土地总面积的1.46%。(2)20002020年城乡建设扩张面积为7462.99 km2,59.76%源于工矿用地的扩张。城乡建设用地扩张主要占用自然和农田生态系统,其中城市用地和农村居民点以占用农田为主,工矿用地以占用草地和荒漠为主。(3)20002020年内蒙古高原由于人类城乡开发建设活动导致的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vity,NPP)损失达到143.51104 tC,采矿开发导致的损失最多,占比由20002010年的60.72%增加到20102020年的73.91%。2010 年以来,城乡开发建设占用农田导致的NPP 损失有所缓解,然而草地NPP损失在加剧。(4)毛乌素沙地、呼伦贝尔沙地、浑善达克沙地和科尔沁沙地的生态系统NPP损失主要由采矿开发导致。城镇人口、GDP增加以及相关政策引起城乡建设不断扩张,对生态系统NPP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研究结果对内蒙古高原高质量城乡开发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 重要参考价值。

  • 红色旅游资源空间分布及可达性分析

    分类: 地球科学 >> 地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6-28 合作期刊: 《干旱区地理》

    摘要: 厘清红色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特征,明晰其空间可达性是旅游规划制定精品红色旅游线路的前提基础。利用核密度、地理集中指数等方法揭示了内蒙古红色旅游景点空间分布特征,基于高德地图路径规划功能实时获取道路交通状况,构建了红色景点空间可达性测度模型,采用地理探测器阐明了可达性差异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内蒙古红色旅游景点空间分布呈大分散、小集聚现象,以呼和浩特市和兴安盟为核心区域核密度值较高,尤以呼和浩特市周边显著。各盟市红色旅游资源类型特色鲜明,呼和浩特市和包头市类型较为齐全,但分布均衡性较差。(2)内蒙古红色旅游景点间通行时间成本较高,平均通行时间256.229 min,可达性较差,且内部差异较大,极差值约274.1 min。可达性系数值域范围为0.752~1.816,其空间格局呈中心-外围圈层状逐渐递减特征,呼伦贝尔市和阿拉善盟地区成为可达性边缘洼地。(3)景点区域位置、景点核密度因子对可达性差异解释力最强,且两因子交互作用解释力最大。任意两因子对可达性分异的交互作用均 为双因子增强或非线性增强关系,不存在独立或减弱关系。

  • 1961—2018 年生长季昼夜降水气候特征

    分类: 环境科学技术及资源科学技术 >> 环境科学技术基础学科 提交时间: 2021-01-26 合作期刊: 《干旱区研究》

    摘要: 基于1961—2018年内蒙古地区103个气象观测站的逐日地面降水资料,运用趋势分析、Mann-Kendall检验和小波分析方法,分析过去58 a间内蒙古生长季昼夜降水量和降水日数时空分布特征,为未来内蒙古农业发展和生态修复工程的开展提供科学指导。结果表明:(1)内蒙古地区生长季多年平均昼降水量和昼降水日数总体上多于夜降水量和夜降水日数,且月份特征差异显著。昼夜降水量和日数均存在不同的周期变化特征,但区域昼夜降水总量基本没变,昼夜降水日数呈减少趋势。(2)内蒙古地区生长季平均年降水量和降水日数空间分布均呈现由东北向西北均匀递减的特征,但是在内蒙古中南部和东部昼降水量对日降水量贡献高,昼夜降水量差值和昼夜降水日数差值大,在西部昼夜降水量和降水日数差异小。(3)生长季昼夜降水量空间变化相似,即中部下降,西部和东北部增加。但是昼夜降水日数空间变化差异较大,昼降水日数在西部基本不变,在中部和东北部基本呈下降趋势,而夜降水日数在中西部和东北西部呈增加趋势,在东南至东北部呈下降趋势。

  • 地区近地面臭氧浓度时空分异及 主导气象因子探讨

    分类: 环境科学技术及资源科学技术 >> 环境科学技术基础学科 提交时间: 2021-01-26 合作期刊: 《干旱区研究》

    摘要: 利用内蒙古地区2017年12个盟市的空气质量监测数据,研究了O3浓度的时空分布特征,基于GAM模型探讨了气象因素对O3浓度变化及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内蒙古地区12个盟市均存在不同程度的O3浓度超标情况;O3月均浓度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特征,4—9月O3浓度最高,污染最为严重,且在7月达到全年最高值(136 μg·m-3);地域规律呈现出内蒙古中部地区O3浓度最高,西部地区O3浓度居中,东部地区O3浓度较低的特征。通过构建GAM模型对内蒙古地区12个盟市影响O3浓度变化的主导气象因子进行识别,发现气温是影响整个内蒙古地区O3浓度变化的最主要气象因子,而相对湿度、日照时数、风速分别是内蒙古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影响O3浓度变化的第二主导气象因子。

  • 近3 a地区臭氧浓度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分类: 地球科学 >> 地球科学其他学科 提交时间: 2019-09-11 合作期刊: 《干旱区研究》

    摘要: 为科学认识内蒙古地区臭氧(O3)污染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对内蒙古地区12个盟市2015—2017年国控环境监测站点和国家气象台站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17年较2015年O3浓度和污染形势整体上呈加重趋势,5—8月O3浓度最高,污染最为严重,且在7月达到O3浓度峰值。空间变化上,内蒙古中西部地区O3污染浓度较高,东部地区O3污染浓度较低,与内蒙古的经济发展水平表现出一定的同步性。颗粒物、前体物和气象因素等都是影响O3浓度的重要因子,其中,PM2.5、CO、NO2均与O3浓度呈显著负相关,O3浓度随相对湿度的升高逐渐下降。

  • 基于MODIS 数据的野火时空变化特征

    分类: 农、林、牧、渔 >> 农业基础学科 提交时间: 2017-11-07 合作期刊: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摘要: 野火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干扰因子, 影响生态系统的演替和更新。研究基于MCD45A1 火烧迹地和MCD12Q1 土地利用数据, 提取2002—2014 年内蒙古不同生态分区、土地利用类型的过火面积及火点分布, 分析该区域野火的时空分布格局, 同时结合降水数据, 探讨野火年际变化对降水的响应特性。结果表明:1)2002—2014 年内蒙古野火火点空间分布格局表现为由东北向西南逐渐减少, 高密度火点主要分布在中蒙边境区域、森林-草原区以及平原典型农耕区。2)内蒙古野火过火面积2003 年最大, 2006 年次之, 2010 年最小, 分析表明过火面积的年际变动与火灾高发月降水异常有关。过火面积的季节变化表现为春秋多, 冬夏少, 尤其是3 月、4 月、5 月和9 月灾情严重。在7 大生态分区中, 90%的过火面积集中在兴安岭山地丘陵区、呼伦贝尔高平原丘陵区和锡林郭勒高平原区, 过火面积占比分别为52%、28%和10%。3)野火干扰最严重的土地利用类型为草地, 火点主要集中分布于草甸草原和典型草原, 其次为农业用地和林地, 对其他类型干扰程度最小。充分认识野火时空分布格局有利于深入了解其发生规律, 为区域火灾预警监测提供科学依据。

  • 半干旱区蒸散特征及归因分析

    分类: 地球科学 >> 地理学 提交时间: 2021-12-12 合作期刊: 《干旱区研究》

    摘要: 探讨蒸散(ET)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对区域水资源有效利用至关重要。本文基于BEPS(Boreal Ecosys⁃tem Productivity Simulator)模型,结合遥感数据和气象数据模拟了内蒙古半干旱区1981—2018年ET 变化特征并量化了其影响因子的贡献。研究发现,1981—2018年内蒙古半干旱地区ET 以1.75 mm·a-1的速度呈波动上升趋势(P<0.05);同时,ET 变化存在年代际差异,在1997年发生明显突变,1998—2018年ET 以1.70 mm·a-1的速度增加(P<0.05)。大气水分亏缺(VPD)和LAI在1997年后每年分别以0.002 hPa和0.01的速度显著增加(P<0.05),弥补了其他因子的不利影响,导致了ET 显著增加。通径分析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ET 变化主要受到VPD的直接作用驱动,通径分析的决定系数达0.95,由VPD 主导ET 变化的区域占内蒙古半干旱区面积的93.56%,能够解释ET 变化的24.83%~90.46%。同时,VPD也是耕地、林地、草地、城市和裸地5种土地利用类型上ET 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平均能够解释45%以上的ET 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