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展空间科学是建设的重要途径

    分类: 其他 >> 综合 提交时间: 2017-06-01 合作期刊: 《中国科学院院刊》

    摘要: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提出了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三步走”的战略,为我们设立了宏伟的目标。要想实现这个目标,我们国家在前沿基础研究领域就必须加大投入,实现重大突破。长期以来,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在空间科技领域的投入,大都用于应用卫星,比如气象卫星、通信卫星等,而在空间科学卫星领域少有投入。纵观世界科技发展,重大基础前沿的突破逐渐依赖于国家重大科技工程,其一是建设地面大科学装置,如加速器、大型天文望远镜等;其二就是在空间科学领域里的投入,发射科学卫星。1957年以来美国等航天强国在空间科学领域里多次获得诺贝尔奖就充分说明了这一领域在实现基础前沿领域重大突破的作用。由此可见,发展空间科学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和实现途径。

  • 中国创新发展:迈向之路

    分类: 其他 >> 综合 提交时间: 2017-06-01 合作期刊: 《中国科学院院刊》

    摘要: 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三步走”战略是指导我国科技和创新发展的行动纲领。文章梳理了世界主要科技强国的历史演进,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才集聚、科技革命机遇等方面分析提出科技强国兴起存在多种可能路径。文章从科技发展、创新转型、科技革命机遇等方面对我国建设世界强国的基础、问题和形势进行了分析,作出我国正处于迈向世界科技强国战略机遇期的判断。在分析2030年和2050年两个关键时间节点发展愿景的基础上,文章提出我国加快推进科技强国建设的总体思路与举措建议。

  • 科技创新战略-政策体系研究:“3+5”框架体系的提出与分析

    分类: 统计学 >> 社会统计学 提交时间: 2024-03-27 合作期刊: 《中国科学院院刊》

    摘要: 科技创新战略和政策作为推动国家科技发展的重要手段,正向科技、经济、社会、环境多维度“协同 作用”推进,需要综合考虑科技促进发展和促进科技发展的诸多内外要素。为此,应构建涵盖关键要素及相 互作用的整体科技政策架构。文章提出“3+5”科技创新战略-政策框架体系(以下简称“‘3+5’框架体 系”) 并进行理论和实践分析,为决策部门和政策研究者提供一个政策分析框架。具体包括:(1) 界定“3+ 5”框架体系的概念内涵,建立包括方针战略、规划布局、制度安排的“设计图层”和包括创新主体政策、 资源配置政策、科技人才政策、成果转化政策、环境营造政策的“施工图层”;(2) 从作用维度和价值导向 出发,阐述“3+5”框架体系的建构逻辑;(3) 以我国科技创新的战略布局为考察对象,基于“3+5”框架体 系进行政策分析。

  • 建设 青年科技人才勇做创新先锋

    分类: 其他 >> 综合 提交时间: 2017-06-01 合作期刊: 《中国科学院院刊》

    摘要: 2016年5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发出了“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而奋斗”的号召,提出了“三步走”的战略。文章深入分析了青年科技人才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一支重要力量,要团结带领广大青年科技人才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建功立业。同时,文章指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也为青年科技人才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青年科技人才应该勇做创新先锋。此外,文章从三方面论述了青年科技人才如何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贡献自己的力量,要主动担当起国家创新发展的历史使命。

  • 科技人才政策助推建设——以国际科技人才引进政策突破为例

    分类: 其他 >> 综合 提交时间: 2017-06-01 合作期刊: 《中国科学院院刊》

    摘要: 2016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发出了“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而奋斗”的号召,并在“科技三会”上明确了“我国要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关键是要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人才队伍”。近年来,我国相继出台各项政策以构建科技人才队伍。在引进全球科技人才方面,公安部在上海、北京、广东等地,依托对人才、企业、产业具有高度聚集效应和政策先行优势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园区推出了一系列政策,在聚集科技人才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文章对科技人才、科技人才政策及其对世界科技强国的作用做了简单阐述,分析了我国国际科技人才出入境政策突破现状、国内外最新发展形势,提出了放宽外国留学生在华实习就业限制、吸引优秀留学人员回国创新创业、实施华裔卡制度吸引海外科技专业人士贡献力量、推动科技人才职业资格国际认证、进一步推动创新资源向国际开放、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和服务等政策建议,以期助推我国世界科技强国建设。

  • 建设的驱动逻辑、关键路径与中国突破——基于英德美建设的历史考察

    分类: 统计学 >> 社会统计学 提交时间: 2023-12-03 合作期刊: 《中国科学院院刊》

    摘要: 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是中国的发展战略目标。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深入剖析英国、德国、美国建设世界 科技强国的驱动逻辑、关键路径,并从中获得镜鉴,对于我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具有重要参考价值。考察发 现:世界科技强国的生成是国家政策创新、教育改革创新、人才队伍创新、企业应用创新、自主科技创新、 文化建设创新六重创新驱动逻辑共同作用的结果,关键路径在于政产学研协同,教育、科技、人才一体联 动,科技与经济融合,自由创新与有组织创新互补,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互促。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中国突 破之径在于抢历史机遇节点,谋科技前沿胜点,建协同创新支点,强基础研究基点,治受制于人痛点,通评 价应用堵点,如此才能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科技强国。

  • 科学谋划和加快建设

    分类: 其他 >> 综合 提交时间: 2017-06-01 合作期刊: 《中国科学院院刊》

    摘要: 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中国创新发展的必由之路。文章系统分析了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重大战略意义,提出要在深刻认识科技强国格局的新变化以及准确判断我国科技创新发展的基础、潜力和问题的基础上,科学谋划和推进世界科技强国建设,制定分阶段实施的目标任务和路线图,进一步明确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目标任务和发展路径,顶层设计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重大改革发展举措,坚持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坚持重大创新产出导向,打牢基础、补齐短板、紧抓尖端,加快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创新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