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心理学 >> 认知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10
摘要:
研究表明语素意义会自动激活并影响整词语义加工。但是, 汉语复合词识别中语素意义何时被激活以及如何参与并影响复合词语义整合的时间进程还缺乏清晰的认识。研究采用事件相关电位(ERP)技术, 构建了三类双字词材料: 语素意义与词义相关的透明复合词(如炽热)、语素意义与词义不相关的不透明复合词(如风流)、以及作为控制条件的单语素词汇(如伶俐), 对比考察双字词的首词素和尾词素语义参与复合词语义加工的时间进程。结果发现,首字加工的早期(300~400 ms)和晚期(460~700 ms)都表现出语素效应, 即两类复合词要比单语素词诱发更负的波幅。在尾字加工的早期阶段(260~420 ms)不仅发现了语素效应, 还发现了语义透明度效应, 即不透明复合词比透明复合词诱发了更负的波幅。而在尾字加工的晚期(480~700 ms), 出现了反转的语素效应, 即两类复合词比单语素词诱发更正的波幅。结果表明了语素作为独立表征单元, 在早期加工阶段就得到了自动激活; 语义透明度在复合词早期加工过程发挥了重要作用, 透明复合词语素整合加工能够顺利获取整词语义, 而不透明复合词语素整合加工则会阻碍整词语义获取。
分类: 心理学 >> 认知心理学 分类: 心理学 >> 发展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2-06-13
摘要:
选择性注意能够作用于视觉信息加工的不同阶段。各个注意阶段均受到老化过程的影响,其中注意早期阶段的老化研究对于理解认知老化的发生机制有重要意义。本文系统地梳理了刺激前的注意预期阶段以及刺激后200ms内的早期感知注意阶段的正常老年人和青年人ERP比较研究,以探讨正常老化对视觉早期注意的影响。现有证据表明,相对于青年人,正常老年人:(1)多个早期ERP注意效应(包括注意预期ADAN,早期空间注意N1,以及特征注意SP和SN)在潜伏期上都存在显著延迟;(2)在振幅上,不同ERP注意效应的老化表现存在差异:某些ERP成分(包括注意预期EDAN,以及早期空间注意P1)的注意效应没有明显减弱,而某些ERP成分(包括注意预期alpha,早期空间注意N1,以及特征注意SN)的注意效应受到老化调控;(3)一些注意效应(包括特征注意SP成分,以及客体注意P1和N1成分)的目标增强机制保留,而干扰抑制机制缺损。目前已有研究在老化对注意效应振幅的调控上还存在不一致,这可能与研究的信噪比、任务难度、注意机制分离以及老年人的个体差异有关。未来研究应考虑这些因素以更好地探究正常老化对视觉早期注意的影响。
分类: 心理学 >> 应用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2-04-13
摘要:
采用ERP技术考察海洛因成瘾者相关线索下的用药行为的性质和神经机制,在此基础上结合虚拟现实技术(VR)和途径偏向矫正训练(AAT),探究基于“相关线索-习惯性用药”联结的自动化用药行为的动作消退、替代训练的有效性。研究发现,1、相比对照线索,成瘾者在相关线索下的反应时更长,N1波幅更小,N1潜伏期更短;相比对照组被试,成瘾者在相关线索下的行为任务的正确率更低,反应时更长,N1波幅更小;N1波幅的组间组内差异和潜伏期的组内差异主要集中在中央区。2、结合VR技术的途径偏向矫正训练后,训练组被试的生理指标和途径偏向系数显著降低,且显著低于对照组被试;追踪测试中,训练组被试的分数显著低于对照组。这表明相关线索下成瘾者的用药行为具有自动化、无意识的性质,感觉运动区N1的异常活动是其神经机制之一。VR提取用药动作记忆-AAT消退替代训练,可以有效削弱或消退成瘾者的成瘾动作倾向,而且训练效果持续性较好,可达到减少或停止现实情境中的用药和复吸行为的目的。
分类: 心理学 >> 发展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1-02-25
摘要:The neural mechanism of orthographic-phonological integration was influenced by the temporal relationship of cross-modal stimuli. However, previous studies mainly investigated the neural mechanism of letter-speech sound integration in precise temporal synchrony or small temporal asynchrony conditions. In this study, character-speech sound integration was investigated in a relatively wide temporal window. Chinese characters were presented synchronously to the onset of speech sounds or before speech sound by 300 or 600 ms (referred as AV0, AV300 and AV600). ERP responses evoked by congruent condition (speech sounds were paired with congruent visual characters) and baseline condition (speech sounds were paired with Korean characters) were compared. Different electrophysiological markers were found in the temporal synchrony and temporal asynchrony conditions. In the AV0 condition, developing dyslexia (DD) and typically developing (TD) children showed similar congruency effect on P1, N170 and N300 components, demonstrating the influence of speech sound on visual character processing. In the AV300 condition, DD group showed left-lateralized congruency effect on N200, whereas TD children showed bilateral congruency effect on N200. Both groups showed bilateral congruency effect on N200 in the AV600 condition. We speculate that the insufficient character-speech sound integration exhibited by dyslexic children in the AV300 condition was probably caused by their slow visual processing speed. The results provide unique insight into the neural mechanism of print-speech integration in a wide temporal window and point out the necessity to investigate neural mechanism of print-speech integration in a relatively wide temporal window.
分类: 心理学 >> 认知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0-09-11
摘要:近年来,大量的研究对高社交焦虑者的情绪面孔加工和社交焦虑的干预进行了考察, 取得了丰富成果,但仍存在以下不足: (1) 在以往的中国动态情绪面孔库存中,刺激材料的 情绪类别、视频维度以及视频持续时间的种类偏少; (2) 高社交焦虑者识别动态情绪面孔的 神经机制未被系统探讨; (3) 注意偏向训练的效果存在争议,即一些研究者发现注意偏向训 练对社交焦虑有明显的缓解作用,而其他研究者却未发现注意偏向训练的效果。针对这些不 足, 当前项目建设的中国人动态情绪面孔库拟增加刺激材料的情绪类别、视频维度以及视频持续时间的类型,此外运用神经科学的技术系统探究高社交焦虑者对动态情绪面孔的识别机制,最后采用工作记忆训练改善高社交焦虑者对动态生气面孔识别的注意偏向。本研究团队提出了高社交焦虑个体识别动态情绪面孔的神经机制模型,该模型主要包括机制和干预两个部分。本项目的开展不仅为动态情绪面孔加工和社交焦虑研究提供了新视角,还突破原有单一的研究方法,拟从行为、电生理和脑成像三个层次进行研究。研究成果将促进社交焦虑干预工作的开展, 从而缓解社交焦虑个体的心理健康问题, 对于提高他们的幸福感和生命质量有重要价值。
分类: 心理学 >> 生理心理学 分类: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提交时间: 2020-06-19
摘要:本文梳理了国际期刊发表的使用事件相关电位(ERP)技术研究人脑开展预测性句子加工所取得的主要成果和重要突破。本文从心理语言学对句子预测的研究逻辑为切入点,接着分别回顾通过N400和前侧正波(frontal positivity)两个ERP效应揭示词形预测和语义预测这两个预测性句子加工主要操作的研究里程碑,并进而总结勾勒出预测性句子加工理论模型。最后,本文指出了现有研究的局限性和未来该课题潜在的方向。
分类: 心理学 >> 生理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19-11-08 合作期刊: 《心理学报》
摘要: 采用ERP技术,探究海洛因成瘾者在不同相关线索下的脑电反应及其与冲动性的关系。实验采用组间实验设计和双选择Oddball范式,要求海洛因成瘾组和健康对照组被试对标准刺激与偏差刺激分别做不同的按键反应,记录他们的EEG数据。结果发现:相比对照组被试,海洛因成瘾者在观看药物相关线索时诱发的N2波幅更小,P3波幅更大;在成瘾组内,相比用药工具线索,用药动作线索诱发了更小的N2波幅和更大的P3波幅。这表明海洛因成瘾者对药物相关线索存在反应抑制缺陷,且不同的药物相关线索会激发海洛因成瘾者不同程度的反应抑制缺陷,用药动作线索比用药工具线索更大程度地影响成瘾者的反应抑制能力,反映出更高的动作冲动性。
分类: 心理学 >> 心理学其他学科 提交时间: 2018-10-26 合作期刊: 《心理学报》
摘要:本研究探讨了歌词对音乐情绪加工的影响。实验1使用情感启动范式, 带有歌词与无歌词音乐片段为启动刺激, 与音乐情绪一致或不一致的面孔图片为目标刺激, 被试任务是既快又准确地判断目标面孔的情绪。结果显示, 无论音乐是否带有歌词, 听者在一致条件下的反应都比不一致条件更快更准确, 这表明听者能加工音乐传达的情绪信息。实验2进一步通过电生理手段探讨歌词影响音乐情绪加工的神经机制。研究结果显示, 尽管听者对带有歌词和无歌词音乐情绪的加工都产生了启动效应, 但是无歌词音乐条件在250~450 ms时间窗口产生了N400效应, 而带有歌词音乐条件在500~700 ms时间窗口诱发了LPC效应, 该结果表明, 歌词影响了大脑加工音乐情绪的时间进程。本研究结果将在一定程度上为音乐与语言关系的探究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