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生物学 >> 人类学 提交时间: 2025-02-25
摘要: 黄姓的源流比较复杂,但根据《史记》等史书的记载,黄姓可追溯至黄帝后裔伯益,伯益因协助大禹治水被赐嬴姓。他有二子,长子大廉建立了黄国,位于河南潢川,次子若木建立了徐国,位于江苏宿迁。黄国被灭后,国民以国名为姓,并迁徙至湖北地区;徐国被灭后,国民以徐为姓,散居江苏;伯益更远的子孙还衍生出了包括梁国梁姓(灭国后散居晋国今山西河北)在内的其他12个嬴姓下属姓氏。但鉴于上古时期的文献叙事往往被视为传说性质,本研究致力于通过分析黄姓及其相关姓氏的父系基因单倍型,以科学的方法独立验证文献记载的客观性。我们分析了23魔方公司公布的207333汉族男性的姓氏基因数据,并结合了独立测序研究。在每个有黄姓、徐姓、或梁姓至少5人的、形成时间为4000年前左右的共189个Y染色体单倍型支系,我们分析了该支系湖北黄姓在全国同支系黄姓人数的占比,占比高的支系就可能是有湖北代表性的黄姓支系。我们也同样分析了苏沪徐姓在全国同支系徐姓人数的占比,以及山西河北梁姓在全国同支系梁姓人数的占比。我们进一步采用了两个标准来筛选某地域特异的某姓氏始祖基因型:一是该姓氏应在该基因型的所有姓氏中有高频出现;二是该地域内的样本在该基因型应为占比较高。结果显示,黄姓在单倍型O-M117-F8-F2137-A16635-A16636下游的MF14296或MF15137(共祖时间3420-4320年前)显示了湖北高频特征。我们独立采样研究发现,在武汉黄陂罗汉寺周边的九个同族黄姓村庄中,A16636是黄姓族人的主流基因。在全国范围内,MF14296/MF15137支系中黄姓占比较高,湖北籍样本也占比较高。另外,我们发现,属于A16636姐妹支系的F15823下游的MF38096/SK1726支系(共祖时间2830-5200年前)是苏沪徐姓的代表性支系,另一支下游支系MF14287/MF15398/MF14963支系(共祖1850-4900年前)则是河北梁姓的代表性支系。基于上述结果,黄姓始祖可能是黄国某个带有MF14296/MF15137的黄姓公族家族,徐姓始祖可能是徐国某个带有MF38096/SK1726的徐姓公族家族,梁姓始祖可能是梁国某个带有MF14287/MF15398/MF14963的梁姓公族家族。这一结论与《史记》等文献的记载较为一致,为这些有关黄国、徐国、和夏朝叙事的客观性提供了有力的遗传学佐证。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 应用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21-04-29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苦苣苔科(Gesneriaceae)报春苣苔属(Primulina Hance)是一个近年来备受关注的类群, 其纷繁复杂的物种多样性和属下种间的特有分布引发了分类学家和植物学研究者的极大兴 趣。该属除了极少数的物种(例如牛耳朵(Primulina eburnea (Hance)Y. Z. Wang)),绝大部分 的物种为狭域分布或地方特有种,其分布范围很窄。为了揭示牛耳朵的传粉生物学和繁育系 统对其生殖过程和拓殖能力的影响,我们系统地研究了牛耳朵的开花物候、花粉与柱头活性、 访花昆虫的种类和访花行为、花粉胚珠比、OCI 指数和套袋实验结实率,探索其传粉等生殖 过程对牛耳朵的广布是否有正面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牛耳朵的自然花期是 3 月-5 月,全 花期约 45 d,其中盛花期约 20 d,单花期为 6~8 d;开花后 1~2 d 花粉活力最强,开花前柱 头没有可授性;花粉胚珠比 537;杂交指数为 5;去雌套袋、去雄套袋均无法结实,说明本 种不存在无融合生殖;与自然授粉相比,自花授粉结实率略低,异花授粉结实率略高,说明 自交亲和;牛耳朵的主要传粉者是花条蜂(Anthophora florea)和熊蜂(Bombus sp.)。较高 的花蜜产量,花粉量较大,花粉活力较强等特点有利于牛耳朵完成传粉、结实的整个繁殖过 程,因此,这一结果显然有利于牛耳朵的拓殖进而广布在我国华南至西南地区的喀斯特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