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壤坡面土壤团聚体特性与侵蚀泥沙的相关性

    分类: 生物学 >> 生态学 提交时间: 2018-03-14 合作期刊: 《生态学报》

    摘要: 借助室内人工模拟降雨试验为研究手段,以强降雨过程中红壤丘陵区坡菜地侵蚀泥沙颗粒组成及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变化特征与规律为研究目的,分别在不同坡长(2,3,4m)、不同植被覆盖度(0,30%,60%,90%)条件下进行了有效模拟降雨试验共计12场次,每场次降雨试验的产流历时设计为30min,固定雨强为2.0mm/min。试验结果表明:1)侵蚀泥沙中颗粒粒径以 1mm干筛法团聚体含量明显大于湿筛团聚体( > 1mm)的含量,可认为水稳性团聚体的含量更能作为衡量土壤结构的稳定性的指标。 > 0.25mm团聚体分散度(PAD0.25)和 > 2mm团聚体分散度(PAD2)含量均出现增大,而 > 0.25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WAS0.25)减少,植被覆盖度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影响明显强于坡长;3)WAS0.25含量是影响侵蚀泥沙的颗粒粒径分布的主要因素,随着坡面土壤中WAS0.25的增加,侵蚀泥沙的平均重量直径逐渐降低。同时,泥沙颗粒平均直径与土壤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MWD团聚体)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可知坡面大团聚体越稳定,坡面土壤的粗化过程越不易形成。

  • 乡村居民对数字素养培育参与意愿研究

    分类: 图书馆学、情报学 >> 图书馆学 提交时间: 2023-02-28

    摘要: 目的/意义 探究乡村用户参与数字素养教育意愿的影响因素,以期提升乡村用户的数字素养教育参与度,从而提升乡村用户数字素养水平。 方法/过程 研究采用扎根理论分析32份语料数据,基于社会认知理论和自我决定理论,构建乡村用户参与数字素养教育意愿概念模型。[结果/结论]研究根据模型阐述了乡村用户的自主性需要、能力需要、归属需要三种自我需要与自主性动机、控制性动机、缺乏动机三种个人动机类型,解释了限制性环境、支持性环境以及组织环境对于个人和行为意愿的作用机理,解构了乡村用户参与意愿的形成过程,最终提出改善提升用户参与数字素养教育意愿建议,以期可以提升乡村用户数字素养水平,缩小城乡数字素养鸿沟,促进更多乡村用户可以切实享受到数字乡村发展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