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MathJax]/extensions/TeX/noErrors.js
按提交时间
按主题分类
按作者
按机构
  • 光变曲线自动抽取程序

    分类: 天文学 >> 天文学 提交时间: 2022-09-19 合作期刊: 《天文研究与技术》

    摘要: 对各类变星的观测研究是时域天文学中的重要内容,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兴隆观测站作为亚洲大陆规模最大的光学天文观测基地,拥有一批米级口径望远镜,每年面向全球天文工作者开放申请,承担了大量变星的测光观测,但至今没有完全针对兴隆观测站中小口径望远镜的测光数据自动化处理软件。本文介绍了一种针对兴隆观测站望远镜观测数据的光变曲线自动抽取程序,现了从原始观测数据到获得光变曲线的全过程。该程序具备模块化和可自定义等特性,通过简单配置也可适用于其它光学天文望远镜数据。本文还介绍了该程序的结构、特点、使用方法,并以食变星UY UMa的实测数据处理为例展示了处理结果,最后讨论了程序的局限性和对其未来发展的展望。

  • SAGES 巡天观测规划策略及程序

    分类: 天文学 提交时间: 2024-12-31

    摘要: SAGES 是基于不同站点不同能力的多台望远镜进行的北天多波段测光巡天,目前正在持续推进中。全球各类测光巡天很多,大部分都有相应的巡天观测策略。为高效完成巡天任务、实现巡天观测科学目标,制定了SAGES 巡天观测总体策略,编写了巡天观测规划软件。该软件在实践中运行效果良好,有力支持了SAGES 巡天观测。简要介绍SAGES 巡天的观测策略、规划程序的结构以及主要功能、使用方法和输出结果等内容。目前该程序仍在为SAGES 巡天后续的观测提供支持。

  • 图像数据自动化处理与光变曲线抽取程序

    分类: 天文学 提交时间: 2024-10-10 合作期刊: 《天文学进展》

    摘要: 对变星、太阳系外行星等瞬变源的巡天监测产生了大量的图像数据。快速处理这些数据, 生成光变曲线,探测瞬变源对时域天文学的发展非常重要。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兴隆观测站 拥有的一批米级光学望远镜为适用对象,开发了一套图像数据自动化处理与光变曲线抽取程序 PPCLP,它能够批处理原始图像并输出归一化较差测光光变曲线。程序拥有模块化、通用化、 易使用化的特点,适用于多种操作系统,且使用了改进的较差测光方法,能获得较高的较差测光 精度。除适用于赤道式望远镜外,也可用于处理由地平式望远镜获得的未经像场改正的数据。文 章首先详细介绍了程序的架构、特点、使用方法;然后以变星 V670 And 的数据为例,展示了程 序的处理结果;最后讨论了其局限性与后续发展方向。

  • 太阳系外行星探测研究进展

    分类: 天文学 >> 天文学 提交时间: 2023-06-07 合作期刊: 《天文学进展》

    摘要: 太阳系外行星作为研究恒星演化重要的天体和探索生命起源的基础,多年来一直是天文学前沿研究的热点之一,目前已发展出近 10 种系外行星的探测方法。随着天文观测设备探测精度越来越高,自 1992 年至今,已发现 4 000 余颗系外行星。近几年天基天文观测手段日趋成熟,探测系外行星的精度与效率得到了极大提高,并带动着更多地基系外行星探测项目开展。继目前最成功的太阳系外行星探测卫星开普勒 (Kepler) 之后,2018 年 4 月 TESS 卫星成功发射,全球各地大量天文学家和地基光学望远镜设备纷纷加入太阳系外行星后随测光和光谱观测中,系外行星探测研究迎来了黄金时代。介绍了目前系外行星的探测方法和代表性探测项目,综述了类地行星、气态巨行星的探测研究现状和演化理论,并对未来 5 10 年内系外行星探测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 相接双星 LP UMa 轨道周期变化 研究的新进展

    分类: 天文学 提交时间: 2025-04-02 合作期刊: 《天文学进展》

    摘要: LP UMa 是一颗 g 波段亮度为 13.34 mag 的 W UMa 型相接双星,1997 年首次被观测 到,至今已有超过 25 a 的观测时间跨度,近 400 条极小时刻记录。多年来有数位研究者使用不 同的数据和方法对其进行了研究,得出了不同的结论。自 2022 年 12 月―2023 年 12 月,对相 接双星 LP UMa 进行了 8 次观测,得到了 11 个极小时刻;同时从 TESS 数据库和 AAVSO 数 据库中分别收集 130 和 35 个极小时刻,以及来自文献的 214 个极小时刻。基于这 390 个极小时 刻重新研究了 LP UMa 的轨道周期变化,修正了之前作者关于该系统的轨道周期正在迅速增加 和两子星之间存在快速的物质转移的结论。研究表明,LP UMa 轨道周期的快速增加其实是周 期性变化的一部分,很可能是第三天体的光时轨道效应引起了该系统 O – C 曲线的周期性变化, 并算出第三天体的周期约为 41.7 a,轨道偏心率约为 0.070 1,证实了 LP UMa 很可能也是一个 存在第三天体的晚型相接双星系统。

  • SAGE测光巡天数据处理方法研究

    分类: 天文学 >> 天文仪器与技术 提交时间: 2018-06-22 合作期刊: 《天文研究与技术》

    摘要: SAGE是自主设计的能够准确计算恒星大气参数以及消光的新测光系统。对北天除银盘外共计约12,000平方度的天区开展了SAGE系统测光巡天,计划获取约5亿颗恒星的高精度测光数据。单次曝光条件下100σ完备星等uSC ~ 17.3,vSAGE~16.8(AB星等)。这为研究银河系提供宝贵的测光资料。介绍了巡天专用的数据处理程序的研究和开发,主要研究了针对单幅图像的快速自动化处理过程,重点介绍数据改正、天体测量校正、测光和流量定标过程,以及数据结果和数据质量检测等。

  • 天语计划---寻找第二个太阳系及探索动态宇宙

    分类: 天文学 提交时间: 2024-08-20 合作期刊: 《天文学报》

    摘要: 像木星和土星这样的冷巨行星对类地行星的形成和宜居性起到了关键作用, 因此, 对像太阳系这样具有多个冷巨行星的系统的搜寻具有重要意义. Kepler以及TESS (Transiting Exoplanet Survey Satellite)太空望远镜成功地通过凌星的方法发现了大量短周期行星, 然而这些巡天项目的观测基线不足以发现更长周期的行星. 为此, 天语计划将部署两台1\,m望远镜(天语一号和天语二号), 用于结合天语和其他计划的数据通过凌星法来发现冷巨行星及其他行星, 并最终发现类太阳系. 天语一号具有约10平方度的视场以及高速CMOS (complementary metal-oxide-semiconductor)科学相机, 将对超过1000万颗恒星每小时进行一次高精度测光采样, 并通过天语二号的多波段测光、光谱仪以及高分辨率成像对天语一号发现的候选行星进行确认. 天语望远镜将放置于海拔约4000\,m的中国青海冷湖, 是目前中国境内最好观测台址之一. 天语对亮于14等星的测光精度为0.1\%, 对亮于18等星的测光精度优于1\%, 天语预计在5\,yr内将在类太阳周期发现超过300颗凌星行星, 其中包括约17颗冷巨行星. 基于系统轨道共面以及孪生地球发生率为10\%的假设, 天语预计将发现1--2个类太阳系, 并可被未来的地球2.0计划所证实. 此外, 天语还将通过多种巡天观测模式测量从亚秒到周时标的光变, 探测不同时标的时域现象, 包括超新星早期光变、稀有变星和双星、潮汐瓦解事件、Be星、彗星活动以及系外小行星等. 这些发现不仅将深化我们对宇宙的理解, 还将为公众科学和科普提供重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