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生物学 >> 生态学 提交时间: 2017-04-11 合作期刊: 《生态学报》
摘要: 近年来,生物多样性研究已从群落物种多样性拓展至功能多样性层面,使用功能性状表征功能组成及功能多样性是当前 底栖动物生态学研究的热点之一。 物种功能性状对环境变化敏感,对群落和种群沿环境梯度的演替具有许多潜在的指示作用。 为了解香溪河水系水生昆虫功能性状空间分布格局及环境因子对功能多样性的影响,于 2005 年 12 月及 2006 年 1 月、2 月对该 水系的香溪河、九冲河、高岚河、古夫河 4 条河流的水生昆虫进行了调查,并对理化指标进行了测定;参考相关文献资料,本研究 选择化性、漂移性、游泳能力、吸附能力、形状、个体大小、流态偏好、温度偏好、生活型、营养习性等 10 个功能性状纳入分析。 研 究结果发现,香溪河水系共鉴定水生昆虫 127 种,四节蜉(Baetis sp.)、高翔蜉(Epeorus sp.)、短尾石蝇(Nemoura sp.)为区域优势 分类单元,相对丰度分别为 38.6%、9.1%、6.7%;4 条河流间优势物种组成差异较大。 10 个功能性状中相对丰度最高的等级性 状分别为 1 世代/ a(Volt2)、高漂移率(Drft3)、无游泳能力(Swim1)、无吸附能力(Atch1)、流线型(Shpe1)、小型个体(Size1)、沉 积 / 侵蚀流态兼好型( Rheo2) 、广温型( Ther2) 、附着型( Habi4) 、收集者( Trop1) ;单因素方差分析及独立样本 T 检验表明,化性、 附着能力、大小、流速偏好、温度偏好、漂移性、生活型、营养习性等性状级别间差异显著,而游泳能力、形状性状等级间无显著差 异。 对 10 个功能性状的 33 个等级性状在 4 条河流间相对丰度的差异性进行研究,结果发现,Volt1、Drft2、Swim2、Atch1、Atch2、 Size3、Rheo1、Ther3、Habi2、Habi3、Trop3、Trop5 等 12 个等级性状相对丰度在 4 条河流间差异显著。 功能性状多样性、树状图功 能多样性用来描述 4 条河流功能多样性,结果表明,功能性状多样性指数均值在古夫河、高岚河、九冲河、香溪河分别为 2.8、 3.2、6.9 和 5.4;树状图功能多样性指数均值在分别为 4.8、5.7、11.1、8.8。 功能冗余度均值在 4 条河流分别为 2.9、3.4、4.6、3.9。 运用逐步回归分析功能多样性、功能冗余度与环境参数的关系,结果表明,功能性状多样性指数受总氮、水深影响显著;树状图 功能多样性指数受总氮、水深、流速影响显著;功能冗余度指数受硝态氮、溶解氧、二氧化硅影响显著。
分类: 生物学 >> 生态学 提交时间: 2018-05-18 合作期刊: 《生态学报》
摘要: 研究功能多样性与物种多样性关系及其随环境梯度的变化规律,有助于理解生物在群落中的共存机制;然而,二者间关系的研究在淡水生态学中尚鲜见报道。通过对新薛河典型河段(A缓流河段、B断流河段、C有机污染河段、D对照河段、E人为干扰河段)底栖动物季节性调查,就物种多样性和功能多样性时空动态及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空间序列上,物种多样性指数在B河段均最低,表明间歇性断流对物种多样性影响重大。功能丰富度在D河段最高,A河段最低;功能均匀度在A河段高于其他河段;功能分离度在A、B河段最高,D河段最低。在时间序列上,物种丰富度和Shannon指数均值在10月份最低,4月份最高;均匀度指数在12月份最低,10月份最高。3个功能多样性指数于各季节间差异显著、相互独立,主要受水文条件和底栖动物生活史影响。相关分析表明,功能多样性指数间无显著相关性;功能丰富度同物种丰富度和Shannon指数相关显著,功能均匀度同物种均匀度相关显著。逐步回归分析发现,功能丰富度受物种丰富度和Shannon指数影响显著,功能均匀度受物种均匀度影响显著;功能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指数间拟合度总体不高。研究结果进一步表明:相对物种多样性,功能多样性对生境梯度变化响应更加全面。
分类: 生物学 >> 生态学 提交时间: 2018-03-30 合作期刊: 《生态学报》
摘要: 功能性状对环境变化敏感,在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关系的研究中扮演关键角色;基于生物性状的功能多样性与生态系统过程密切相关,是了解生态系统和群落功能的关键所在。基于新薛河底栖动物3个季度的调查数据,对功能性状和功能多样性时空动态及其对环境梯度的响应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0个功能性状的等级性状间均存在显著差异。空间格局上,33个等级性状中有21个在河段间差异显著,涉及10个功能性状中的9个;而在时间序列上,仅有12个等级性状于各季节间差异显著,涉及10个功能性状中的6个。功能多样性于各河段间差异显著,表现为D ≥ E、A ≥ C > B;而于各季节间整体表现为差异不显著;底栖动物各功能性状之间存在一定的权衡关系;水文条件是影响研究区域底栖动物功能多样性的主要因素;功能性状及功能多样性对河流生境质量具有较好的响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