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 应用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25-03-19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为研究鸢尾分类群的花粉形态及其分类学潜在意义,以鸢尾属3 个亚属的31 个分类群的花粉为试验 材料,采用临界点干燥法进行材料制备,对供试材料的花粉形态进行了扫描电镜观察和系统聚类分析。结果表 明:(1)31 个分类群的花粉均为异极单粒花粉,具远极沟,花粉大小中等或大,扁球形、近扁球形或圆球形;远极 沟膜光滑或具纹饰膜;花粉外壁具半覆盖层或无覆盖层,外壁纹饰通常为不同类型的异型网状,少数为芽孢状-杵状。 (2) 在大苞鸢尾、矮鸢尾和囊花鸢尾花粉粒中发现具环状远极沟的花粉;在胡氏鸢尾的花粉粒上发现双极沟现象,这 在鸢尾属中为首次报道。(3) 系统聚类分析显示:在平方欧氏距离为10 时,31 个鸢尾分类群的花粉聚为西伯利亚 鸢尾型、德国鸢尾型、短旗鸢尾型、紫苞鸢尾型、燕子花型和琴瓣鸢尾型6 类,参试分类群基本按照形态分类学 的亚属、组和系的关系聚类。6 个类型中,德国鸢尾型的花粉粒最大,紫苞鸢尾型的花粉粒最小。短旗鸢尾型花 粉无覆盖层,外壁纹饰为芽孢状-杵状。琴瓣鸢尾型花粉为近扁球形,远极沟具纹饰膜。(4) 3 个亚属花粉形态可能 的系统发育趋势为无附属物亚属较有髯鸢尾亚属更原始,紫苞鸢尾系是所研究种类中最原始的类群,野鸢尾亚属和冠 饰鸢尾组可能是无附属物亚属向有髯鸢尾亚属过渡的中间类型。(5)临界点干燥法和2,2-二甲氧基丙烷(DMP)直 接法是适宜鸢尾属植物花粉材料制备的方法。该研究结果反映出31 个鸢尾属分类群花粉形态既具有一致性又具有差异 性,孢粉学特征可作为属内划分亚属、组和系的辅助手段,提供可靠的孢粉学依据。
分类: 材料科学 >> 材料科学(综合) 提交时间: 2023-03-31 合作期刊: 《材料研究学报》
摘要: 利用双向脉冲电源对Mg-Mn-RE镁合金分别在铝酸盐、磷酸盐和硅酸盐三种电解液体系中进行微弧氧化处理,通过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分析(XRD)、动电位极化曲线以及交流阻抗(EIS)等检测方法对合金表面生成的陶瓷膜层的微观结构及耐蚀性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在磷酸盐和硅酸盐体系中制备的膜层虽然截面较为致密,但膜层较薄且表层分布有明显的龟裂裂纹,耐蚀效果改善并不理想;而在铝酸盐体系中制备的膜层厚度可达7.9μm,结构致密且表面平整无裂纹。相比于磷酸盐和硅酸盐体系,在铝酸盐体系中制备的陶瓷膜层具有更佳的耐蚀性能。
分类: 动力与电气工程 >> 工程热物理学 提交时间: 2017-11-07 合作期刊: 《工程热物理学报》
摘要: 在一台单转子低速轴流压气机上,以叶顶间隙泄漏流非定常性为切入点,通过实验测量沿弦向和周向的壁面非定常压力,分析了叶顶端区非定常波动特征沿叶片弦长的调频特性。研究了占主导地位的叶顶间隙泄漏流非定常波动沿周向的传播特征,进一步分析叶顶间隙泄漏流非定常性波动到失速先兆信号产生的演变规律。实验结果表明,由叶顶间隙泄漏流非定常性波动主导的叶顶端区流场在压气机节流过程中,其周向传播速度逐渐增加,直到失速先兆的产生。由此可以判断,叶顶间隙泄漏流非定常性是失速先兆信号分析和预测的流场依据,为澄清和理解叶顶间隙泄漏流非定常和失速先兆至失速的不同流动特征的统一流体力学机理提供指导。
分类: 医学、药学 >> 基础医学 提交时间: 2018-06-14 合作期刊: 《协和医学杂志》
摘要: 目的 探讨麻醉住院医师在经胸超声心动(TTE)培训中两种不同 TTE模拟器的教学效果。方法 一共有 63名住院医师参加了我们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随机分为 3组:试验组 1(n=21)使用 Heartworks 模拟器、试验组 2(n=21)使用 U/S Mentor模拟器,对照组(n=21)接受传统教学形式培训。其中作为效果评估的考核指标包括基础知识的笔试(培训前后均有)以及培训后的志愿者模特身上的实践操作考核(获取图像质量和解剖结构识别)。结果 各组麻醉医师的培训前基础笔试成绩无统计学差异。培训后测验结果试验组 1和试验组 2 无统计学差异,但均优于对照组。培训后笔试成绩试验组 1为 53.8%±12.6%,试验组 2为 52.6%±13.6%, 对照组为 43.3%±10.8%;P<0.0167,实践操作考核中 3组获取图像质量的成绩依次为(17.1±4.5,16.0±4.1,7.7±3.1;P<0.0167),而解剖结构识别成绩依次为(18.2±6.3,17.0±6.1,11.9±6.9;P<0.0167)。结论 在麻醉医师 TTE培训中,两种TTE 模拟器培训效果无统计学差异,但均优于传统的授课模式,模拟器教学能够帮助麻醉医师更好地掌握 TTE 相关的基础知识,完成 TTE图像获取及解剖结构识别的实践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