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地球科学 >> 地理学 提交时间: 2025-06-20 合作期刊: 《干旱区地理》
摘要: 从全国-自然地理分区-省域多尺度视域下,以我国899个滑雪场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Voronoi变异系数、核密度、地理探测器模型等空间分析技术探究了中国滑雪场的空间分异特征及其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中国滑雪场的空间分布呈现“北密南疏、东多西少”的特征,主要集中在华北、东北、华东和西北地区。(2)全国范围内呈现“一核三片多面”的空间集聚特征,高密度区域主要集中在东北地区(黑龙江省、吉林省)、华北地区(北京市、河北省)、西北地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陕西省),华中、华南地区和西南地区滑雪场分布较为稀疏。(3)滑雪场空间分异格局驱动因素排序依次为自然环境>交通运输能力>社会经济发展>旅游发展水平,并且各因子交互作用显著,作用类型主要表现为双因子增强型,空间分异格局受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影响。基于此,提出了充分发挥空间集聚优势、制定区域差异化发展策略以及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等针对性建议,为推动我国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分类: 地球科学 >> 地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13 合作期刊: 《干旱区研究》
摘要: 土地利用时空格局变化与预测对土地资源管理与优化至关重要。本文基于遥感时空序列数据,协同景观 指数与深度学习的长短时记忆网络(Long-Short Term Memory,LSTM)模型,对玛纳斯进行长时间序列土地利用时空 格局演变特征分析和预测。结果表明:(1)19922020年耕地、草地和建设用地增加,林地、水域和未利用地减少。 (2)耕地破碎化程度降低,林地和水域的景观指数轻微波动;草地破碎化程度降低,形状趋于规则化;建设用地处于 持续扩张状态,破碎化程度加深,形状趋于复杂;未利用地破碎化程度增加,但形状趋于规则化。(3)比较了LSTM 模型、多层感知人工神经网络(Multi-Layer Perception Artifical Neural Network,MLP-ANN)模型、逻辑回归(Logistic Re⁃ gression,LR)模型和CA-Markov模型的预测精度。LSTM模型的Kappa系数为95.31%,较其他模型准确度高,符合实 际土地利用格局分布。LSTM模型表明2025年土地利用类型可能仍以耕地、草地和未利用地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