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冠论文对期刊影响因子的贡献情况研究

    分类: 图书馆学、情报学 >> 情报学 提交时间: 2023-05-23

    摘要:摘要:【目的】探究新冠论文对期刊影响因子的贡献情况,深化对期刊影响因子这一指标本质特征的认识,以期为中国期刊影响力的提升和发展建设提供参考,同时为科技期刊的合理评价提供参考。【方法】根据科睿唯安发布的2022年度《期刊引证报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中期刊影响因子猛增的现象,对1.1万种期刊发表的约364万篇发文(新冠论文约3.3万篇)及1864万条引用数据进行定量分析,探究新冠论文被引、新冠论文贡献率与期刊影响因子增幅之间的关系,系统揭示新冠论文对不同分区、学科领域及中国期刊影响因子的贡献。【结果】新冠论文对87%的期刊影响因子有正向贡献,对影响因子增幅贡献率为31.14%,且期刊所在JCR分区越高,贡献越大。新冠论文的影响范围不限于临床医学和精神病与心理学领域,生物、化学等领域同样受到了较大影响。中国期刊影响因子提升较快,新冠论文是重要助力之一,对JIF增幅的贡献率达到20.51%。【结论】科学研究的“新冠化”对绝大多数期刊影响因子的提升做出贡献,未来中国期刊在面对此类重大突发事件时,应善于抓住研究前沿和热点,增强应急出版能力,提升学术影响力和品牌辨识度。同时,要探索更鲁棒的指标、更细致的分类体系来应对此类突发事件为科研评价体系带来的巨大挑战。

  • 科技期刊布局模型的理论研究-基于学科与影响力维度

    分类: 图书馆学、情报学 >> 图书馆学 提交时间: 2023-05-23

    摘要:目的/意义 探究科技期刊布局理论模型,为我国科技期刊布局提供参考。 方法/过程 运用网络调研法、科学计量分析法和归纳法,对国际知名出版机构刊群的学科和影响力结构进行分析,抽象形成科技期刊布局理论模型。 结果/结论 科技期刊布局理论模型是一个管理一体化、学科覆盖广泛、影响力层级分明、期刊类型丰富的方阵。我国科技期刊布局应同时关注学科和影响力双维度下的差异化,学科力求多样,避免重叠、冗余和留白;影响力上形成结构合理的梯队,既有高端综合“引领刊”,也有聚焦不同目标的“中坚刊”和填补空白的“基石刊”,完善稿件转移机制,促进集群发展。
     

  • 国际科研合作中的通讯作者模式初探

    分类: 图书馆学、情报学 >> 情报学 提交时间: 2023-03-31

    摘要:摘要:【目的】国际科研合作在科学研究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通讯作者作为科研成果的重要组织者和质量把关人,是科研成果的主要贡献者之一。基于国际合著论文,初探国际科研合作中的通讯作者模式。【方法】本文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为数据源,利用科学计量学方法,基于国际合著论文数据,从通讯作者类型、担任通讯作者的科研成果质量等维度揭示国际合作中的通讯作者模式特征,为揭示中国在国际科研合作中扮演的角色、寻找合作伙伴等提供数据参考。【结果】研究结果发现:中国、伊朗等发展中国家具有较高的通讯作者率。世界的通讯作者类型以单通讯论文为主,其比例超过75%。巴西、伊朗等发展中国家,其单通讯论文占比较高,南非、埃及、俄罗斯等国的单通讯论文占比较低,欧美等科技水平较高的国家,具有较高的单通讯论文占比。单通讯论文中,各国在不同质量的期刊论文结构存在较大差异,欧美等科技强国在高质量期刊上的单通讯论文占比较高。中国在与欧美等科技发达国家合作时,中国主要在质量一般的期刊上担任通讯作者的角色,而与巴基斯坦、俄罗斯等发展中国家合作时,中国主要在质量较好的期刊上担任通讯作者。【局限】本文从宏观层面对通讯作者模式进行了揭示,未深入探究通讯作者模式的形成机制,未来可以从作者的属性特征、研究方向、科研评价制度、国际合作等进一步探究通讯作者的特征以及演变规律。【结论】本研究的结论扩展了国际合作的研究视角,有利于明晰通讯作者现象,有助于揭示中国学者在国际科研合作中扮演的角色。
     

  • 开放获取进程中的关键问题探究

    分类: 图书馆学、情报学 >> 图书馆学 提交时间: 2022-07-27

    摘要:【目的】梳理开放获取(Open Access,简称 OA)关键节点,分析其前因后果,为领域相关人员提供有益的参考【方法】综合运用了文献研究法、归纳法和案例分析法,系统梳理开放获取的关键节点,从起源、主要成效、面临阻碍、发展现状和前景等5个方面解读开放获取进程的关键问题及其前因后果【结果】开放获取在学术交流进程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其成效日益凸显,但同时也遇到来自经费、质量控制、知识产权保护、商业出版商、学界等方面的问题【结论】探析开放获取的发展可为利益相关方提供有意义的借鉴与思考,此外,在当前学术出版不稳定期,需要各界源源不断地贡献更多的智慧,共同推进开放获取。

  • 论文层次分类系统在期刊学科布局分析中的应用

    分类: 图书馆学、情报学 >> 情报学 提交时间: 2022-07-27

    摘要:摘要:【目的】期刊学科布局是我国期刊建设现阶段的关键问题之一,为解决期刊层次学科分类体系在学科布局分析中的局限性,本文拟引入论文层次学科分类体系。【方法】采用对比分析的方式,对论文层次学科分类体系在期刊布局相关研究中的优势进行了例证。【结果】在期刊学科分布分析中,论文层次分类体系有效揭示了综合类期刊Nature和Science Bulletin以及专业综合期刊Science China-Chemistry和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之间的明显学科分布差异和学科侧重。在学科演化分析中,我们通过论文层次分类体系的挖掘,揭示了Sensors从围绕传感器相关研究为主,拓展成为跨多个学科领域研究内容的期刊。针对期刊主题重叠的分析,我们发现《海洋学报》和《大气科学进展》这两本属于不同学科的期刊在诸多研究主题上存在重叠。在期刊影响力分析中,我们以JCR统计学和概率领域期刊为例,分析了两种分类体系下的期刊影响力排名差异,论文层次分类体系能更有效消除学科内部的引用差异,为期刊影响力评估提供更好客观的分类参考。【结论】相较于期刊层次分类体系,论文层次分类体系以论文为单位进行分类,粒度细、更新快、更加适用于期刊学科布局的研究实践。

  • 科学基金同行评议中随机机制的应用研究

    分类: 管理学 >> 科学学与科技管理 提交时间: 2022-07-27

    摘要:当前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主要采用同行评议,而评议过程的公正性和评议结果的可靠性决定着真正有价值的研究能否得到资助。但在整个评议流程中常出现的专家利益冲突、非共识、评审偏见等情况使得评审结果具有一定的不可靠性和随机性,而科学领域中的马太效应在未来资源分配时进一步放大这种隐性的随机。学术界正通过多种举措来提高评审的质量,其中具有变革性的一项措施就是在评议过程中引入随机机制,即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随机筛选那些经专家预选后学术价值相近、专家非共识、非常规但具有开创性的项目申请进行资助。本文系统梳理了采用随机机制的科学基金资助计划,分析其使用范围和接受情况。随机机制在科学基金同行评议中的应用处于萌芽阶段,其适用范围、使用成效和对评价制度的影响尚不明确,未来需要加强对随机机制本身的研究以及实施后的潜在影响和成效研究,探讨其作为实现更公正、更高效的评审手段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