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8 合作期刊: 《心理科学进展》
摘要: 眼睛效应指人们面对眼睛或类似眼睛的图案时会发生行为改变的现象。但是, 眼睛效应的稳健性备受争议, 主要有4种观点:促使人们更亲社会、更遵守社会规范、降低反社会行为、无效果。结合规范错觉和创新扩散理论, 基于感知规范的视角, 当感知亲社会规范流行程度较高时, 眼睛效应既会“促进亲社会行为”或“促进人们遵守社会规范”, 也会“降低反社会行为”; 但当感知亲社会规范流行程度较低时, 眼睛效应对一些反社会行为“无效果”; 当规范错觉较大且无规范干预时, 眼睛效应同样对一些反社会行为无效果。因此, 将以上4种争议观点整合为“不同感知规范条件下的眼睛效应”, 揭示了眼睛效应不稳定的原因, 为未来实证研究和实践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2-04-07
摘要: 眼睛效应指人们面对眼睛或类似眼睛的图案时会发生行为改变的现象。但是,眼睛效应的稳健性备受争议,主要有四种观点:促使人们更亲社会、更遵守社会规范、降低反社会行为、无效果。结合规范错觉和创新扩散理论,从感知规范的视角发现,当感知亲社会规范流行程度较高时,眼睛效应既会促进亲社会行为或更遵守社会规范,也会降低反社会行为;但当感知亲社会规范流行程度较低时,眼睛效应对一些反社会行为无效果;当规范错觉较大且无规范干预时,眼睛效应同样也对一些反社会行为无效果。因此,将以上四种争议观点整合为不同感知规范条件下的眼睛效应,揭示了眼睛效应不稳定的原因,为未来实证研究和实践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分类: 生物学 >> 生态学 提交时间: 2017-04-18 合作期刊: 《生态学报》
摘要: 露水是城市生态系统水循环组成部分,是重要的凝结水资源和湿度来源,为了揭示“ 全球变暖” 对我国东北地区城市露水 凝结的影响,于 2014 和 2015 年植物生长季对长春市绿地区、道路区及裸土区露水强度和气象因子进行监测和相关性分析。 结 果表明,东北城市绿地区露水强度与相对湿度、露点温度、气温、风寒温度、太阳辐射(n=254,P<0.01)正相关,与 PM2.5、PM10、空 气质量指数、夜间风速、大气压(n=254,P<0.01)负相关。 东北城市年露日数为 132—136 d,占无霜期的 62.5%左右。 绿地区是 城市生态系统水汽凝结的主要区域,绿地区占市区面积的比例是城市年露水量的决定因子,长春市年露水凝结量约为 23—35 mm,如城市绿地区所占比例降低至 5%,年露水量基本可忽略不计。 东北城市露水强度可通过 I=(-5.9+0.156RH-0.86Vnight + 0.117Rn)×10-2(R2 =0.857)模型进行模拟。 结合研究区 1965—2015 年植物生长期夜间凝露段气候因子的变化趋势,判断东北 城市生态系统露水量的变化率为-1.07 mm/ 10a(P<0.01)。 在相对湿度、夜间风速和太阳辐射共同影响条件下,研究区气候变 化对露水凝结影响不大。 提供了城市不同下垫面露水监测及计算的方法,完善了不同生态系统露水监测体系,通过间接模型法 构建了露水强度模拟模型,进一步明确了气候变化对近地表水循环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