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计算机科学 >> 计算机科学的集成理论 提交时间: 2019-05-10 合作期刊: 《计算机应用研究》
摘要: 在大数据复杂应用中会出现多种计算模式混合的作业,因此虚拟集群需要维持多种计算模式的形态进行计算。针对计算负载的时变性和复杂性导致虚拟集群的资源利用率不高的问题。为提高虚拟集群资源的全局利用率,采用弹性资源管理策略来吸收多种计算模式混杂时的资源需求突变。在Docker容器技术的支持下提出一个根据作业需求变化的动态部署模型。该模型根据资源的动态需求变化,实时调整虚拟集群的计算形态,具体包括计算节点的类型及规模。该模型不仅实现用户作业执行环境的动态定制,而且达到错峰计算的目的。仿真实验表明该模型使得虚拟节点CPU利用率提升5.3%,并且优化了计算作业的执行效率。该动态部署模型适合应用到数据中心或大规模集群中,能够有效提高计算资源的利用率。
分类: 计算机科学 >> 计算机科学的集成理论 提交时间: 2019-01-28 合作期刊: 《计算机应用研究》
摘要: 为了优化大规模集群运行MapReduce作业时的通信效率和减少Shuffle数据传输量。首先采用存储局部性换取通信局部性的策略,建立一个分布式协同数据映射模型;其次通过随机抽样和机器学习方法来提取作业数据的局部性特征,实现map计算数据的有效部署;最后,利用软件定义网络的全局灵活控制能力,优选通信链路好的节点并将计算任务映射到该类节点中。实验表明对于中间数据混洗密集类作业有较好的优化效果,通信延迟降低了4.3%~5.8%。该方案能减少Shuffle流量和数据迁移延迟,并且适合各种调度策略和网络拓扑结构。
分类: 生物学 >> 生态学 提交时间: 2017-04-18 合作期刊: 《生态学报》
摘要: 开展农作物需水规律研究对于干旱半干旱区域旱作物节水灌溉和水分管理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以松嫩平原玉米为研究 对象,研究玉米生育期需水量规律及灌溉需水量。 结果表明:(1) 历史时期和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松嫩平原玉米全生育期和 Lmid 时段灌溉需水量等值线沿西南—东北方向递减,其中全生育期和 Lmid 时段 2000s 灌溉需水量临界等势线( 灌溉需水量为 0 的 等势线)分别比 1970s 北移 70.2 km 和 53.4 km,全生育期和 Lmid 时段 2040s 灌溉需水量临界等势线分别比 2010s 北移 30.9 km 和 55.2 km。 (2)历史时期和气候变化情景下玉米全生育期灌溉需水量随年代呈波动增加趋势,其中前者以 29.1 mm/ (10a)速度 增加,后者以 17.5 mm/ (10a)速度增加。 (3)未来温度和降雨量变化对玉米需水量的贡献率为波动上升趋势,与 1970s 相比, 2000s 温度和降雨量变化对玉米需水量的贡献率为 22.1%,增加 6.8 亿 m3 灌溉水量;2040s 温度和降雨量变化对玉米需水量的贡 献率为 38.3%,增加 12.6 亿 m3 灌溉水量。
分类: 动力与电气工程 >> 电气工程 提交时间: 2019-03-05 合作期刊: 《电气工程学报》
摘要: 为解决充电桩在输出功率增加、内部结构复杂和室外工作环境恶劣等新需 求条件下散热难的问题,对充电桩进行热特性分析具有一定的必要性。本文以 150kW 直流充电桩为研究对象,建立其热特性模型。利用有限体积法对强迫风冷充电桩内的 流场和温度场进行热仿真分析,并且对系统通风冷却方案进行优化,对比分析了实际 通风和改进通风方案下充电桩的散热效果,进一步对桩体风扇风量和输出功率等因素 对充电桩温度场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改进通风优化方案更有利于减少风阻, 加快系统散热,为直流充电桩产品开发提供理论指导。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5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米曲霉来源α-半乳糖苷酶基因gal A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及其对豆浆中大豆寡糖的酶解效果。以NCBI数据库中米曲霉来源α-半乳糖苷酶基因gal A的mRNA序列(GenBank登录号:XP_001817311.1)为依据,利用PCR扩增得到gal A基因并根据毕赤酵母使用密码子的偏好性优化基因序列,构建野生型和优化型毕赤酵母工程菌株,摇瓶发酵 120 h,测定酶学性质。设置25和45 ℃2个温度,每个温度下各设置0.6、1.2和2.4 U 3个加酶量,用发酵得到的α-半乳糖苷酶酶解10 mL豆浆中的大豆寡糖。结果显示:该α-半乳糖苷酶基因gal A全长1 605 bp,不含内含子,编码534个氨基酸,诱导120 h后优化型工程菌株的α-半乳糖苷酶活性为1.952 U/mL,比野生型工程菌株提高了285%。发酵得到的α-半乳糖苷酶的最适pH为4.33,最适温度为55 ℃;在pH 3.00~8.00间稳定性良好,在55 ℃条件下保持40 min后残余α-半乳糖苷酶相对活性为60%;该酶对大部分金属离子具有抗性,但其被MnSO4抑制;以pNPG为底物时的酶动力学参数米氏常数(Km)为0.024 3 mol/L,最大反应速度(Vmax)为1.0×10-7 mol/(L·s)。酶解试验结果显示,45 ℃下加酶量为2.4 U反应12 h后,大豆寡糖中棉籽糖的降解率为50.0%,水苏糖的降解率为31.9%。由此可见,本试验中生产的α-半乳糖苷酶对豆浆中的大豆寡糖有一定的降解作用。
分类: 心理学 >> 发展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8 合作期刊: 《心理科学进展》
摘要: 许多行业的决策者必须在睡眠不足的状态下做出选择与判断。睡眠剥夺是睡眠不足的实验室模型, 被证明能显著影响风险决策, 但内在机制不明。基于前人研究基础提出假设模型, 即睡眠剥夺通过影响个体的反馈加工、风险感知、抑制控制、决策理性, 进而影响风险决策。拟通过实验室研究与现场研究, 采用简单赌博任务、概率折扣任务、双选择Oddball任务等研究范式, 对比睡眠剥夺前后被试在执行上述实验任务时的行为差异, 同时比较执行控制网络、奖赏网络等脑功能网络连接强度, 以及任务诱发的FRN等脑电成分在睡眠剥夺前后的变化, 进而论证上述反应被试反馈加工等心理过程的行为-脑电-脑成像指标的变化与睡眠剥夺后被试风险决策变化的关系。研究结果将科学地解释睡眠剥夺影响风险决策的内在机制, 为进一步探讨如何规避睡眠不足导致的决策失误提供理论与实证依据。
分类: 农、林、牧、渔 >> 农业基础学科 提交时间: 2017-11-07 合作期刊: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摘要: 为增强氨杀灭土壤病原微生物、防控作物土传病害的效果, 采用室内培养和盆栽试验的方法, 研究了硝化抑制剂DMPP 和(或)碳酸氢铵预处理潮土15 d, 对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细菌、真菌、氨氧化菌、辣椒疫霉菌数量的影响以及对辣椒疫病的防效, 并对辣椒疫病的发病率与土壤理化及微生物学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为开发新的防控辣椒疫病的技术提供依据。结果表明, 施加DMPP 的土壤铵态氮含量显著高于对照, 而土壤pH、硝态氮和亚硝态氮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碳酸氢铵和DMPP 配合施用处理土壤15 d, 土壤细菌amoA 基因拷贝数和辣椒疫霉菌ITS 基因拷贝数分别降低34.9%(P>0.05)和93.8%(P<0.05); 土壤16S rRNA 基因拷贝数比未添加DMPP 处理高出54.7%(P<0.05); DMPP 对土壤氨氧化古菌amoA 基因拷贝数无显著影响。栽植辣椒28 d后, DMPP 和碳酸氢铵配合施用处理的辣椒疫霉菌ITS 基因拷贝数最低(2.1×105 copies·g1), 其次为DMPP(15.4×105 copies·g1); 对照辣椒根际疫霉数量最高(37.1×105 copies·g1), 分别比碳酸氢铵处理、DMPP 处理和DMPP 和碳酸氢铵配合施用处理高0.4 倍、1.4 倍和16.8 倍。碳酸氢铵或DMPP 处理过的土壤栽植辣椒28 d后, 对照辣椒疫病发病率最高(95.00%), 仅施用碳酸氢铵处理发病率次之(85.00%), DMPP 和碳酸氢铵配合施用处理的发病率最低(32.20%), 其防治效果达66.11%。辣椒疫病的发生率与土壤电导率、硝态氮含量、疫霉菌数量正相关, 与土壤pH、铵态氮含量、细菌及真菌数量负相关。综上, 碳酸氢铵和DMPP 配合施用降低潮土氨氧化细菌的数量, 从而增加铵态氮而降低硝态氮含量, 提高了土壤pH, 进而降低土壤疫霉菌数量, 因而能有效防控辣椒疫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