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地球科学 >> 地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8-01 合作期刊: 《干旱区地理》
摘要: 西藏青稞主要种植区是西藏地区主要粮食作物的产区,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加剧的背景下,该区的农业深受干旱影响。根据《气象干旱等级》(GB/T 20481-2017)国家标准,计算西藏青稞主要种植区25个气象站点全生育期的逐日气象干旱综合指数(MCI),统计19812020年各站点的气象干旱过程,并进一步分析了西藏青稞主要种植区各生育期气象干旱的时空变化特征及致灾危险性等级分布。结果表明:(1) 近40 a来西藏青稞主要种植区呈现气温显著上升(P<0.01),降水不显著增多的特点;季节性的气温和降水变化趋势差异明显。(2) 干旱覆盖范围和持续日数总体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干旱强度(除播种-分蘖期外)均有所增强;分蘖-抽穗期干旱最严重,19811990年干旱最重,20012010年干旱最轻。(3) 各生育期干旱发生频率的高值区主要集中在日喀则市东部、拉萨市南部、昌都市西南部和山南市中部地区,低值区位于林芝市中部。(4) 经验正交函数法(EOF)分析的各生育期主要模态有中部与中西部相反、全区一致、西南与东北相反。(5) 各生育期干旱致灾危险性等级总体呈现西高东低的分布特征,其中,分蘖-抽穗期致灾危险性总体较高,抽穗-成熟期次之,播种-分蘖期最低。
分类: 地球科学 >> 地理学 提交时间: 2024-12-16
摘要: 为了更好地了解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高海拔地区季节变化对生态和环境的响应机制,研究西藏季节早 晚和长短等级划分指标变得尤为重要。根据1981—2023年西藏地区38个气象站点气温日资料,选择四季划分气温阈值6 ℃、17 ℃、17 ℃、6 ℃,探讨气候季节早晚和长短等级划分指标及其演变规律。结果表明:(1)38站春、夏、秋、冬四季开始日期平均出现在4月21日、6月17日、7月17日、10月17日,时间长度平均为56 d、29 d、92 d、188 d。(2)当年气候季节起止时间、时间长度整体上呈现“冬季标准差最小、夏季标准差最大”的特征。(3)气候季节起止时间、时间长度早晚等级呈现“正常等级天数>略偏早晚、偏早晚等级天数>显著早晚、异常早晚等级天数”的特点,A指标更符合早晚和长短等级划分指标的阈值。(4)西藏地区春夏季的开始日期有提前的趋势,秋冬季则有推迟的趋势。(5)春季开始日期、冬季结束日期、夏季时间长度以正常等级为主,夏秋冬季开始日期、春秋季结束日期以早等级为主,春秋季时间长度以短等级为主,冬季时间长度以长等级为主,夏季结束日期以晚等级为主。研究结果可为气候资源管理、生态环境保护、人类生产生活等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