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乡村医生对家庭医生团队组织认同感及影响因素研究

    分类: 医学、药学 >> 临床医学 提交时间: 2024-08-06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背景 乡村医生对家庭医生团队的组织认同感会对乡村医生的工作积极性和家庭医生团队的工作质量产生影响,关系到农村居民所享受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质量。目的 探究乡村医生对家庭医生团队组织认同感的影响因素,为农村地区家庭医生团队更好运行,提升农村地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质量提供可行措施。方法 2021 年 11—12 月,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山东省内 3 个地市的乡村医生共 1 004 名,利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乡村医生人口学特征、工作状况以及对家庭医生团队的组织认同感情况。采用 Pearson 相关性分析探讨乡村医生的组织认同感与工作—家庭冲突、工作稳定性、业务培训、组织隔离的相关性,采用多元分层回归分析探究乡村医生组织认同感的影响因素。结果 乡村医生对家庭医生团队的组织认同感较高,得分为(3.757±0.713)分。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业务培训与组织隔离呈正相关关系(r=0.156,P<0.01),组织隔离与组织认同感呈负相关关系(r=-0.287,P<0.01)。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业务培训(β=0.154,P<0.001)、组织隔离(β=-0.262,P<0.001)是乡村医生对家庭医生团队组织认同感的影响因素。结论 乡村医生对家庭医生团队的认同感较强,做好乡村医生的业务培训,降低家庭医生团队成员的组织隔离程度,有助于进一步强化乡村医生对家庭医生团队的组织认同感。

  • 基于三维分析框架的我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政策量化研究

    分类: 医学、药学 >> 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学 提交时间: 2024-05-24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背景我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全面推进不足7年,仍面临着一系列发展问题,保障机制不健全是阻碍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发展的关键问题,亟须科学且合理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政策来保障工作的有效开展。目的 对我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政策的文本内容进行量化分析,探究现有政策的侧重点及不足,为后续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政策的发展和优化提供依据与参考。方法 于2023-01-10,检索中国政府、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官方网站,获取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相关的政策文件15份,检索时限为2015-01-01至2022-12-31。构建政策工具-利益相关者-政策力度三维分析框架,对政策文件进行分类、编码及分析。结果 政策工具维度中供给型、需求型、环境型工具分别占30.5%(69/226)、19.0%(43/226)、50.5%(114/226),利益相关者维度中家庭医生、签约者、未签约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院(二级及以上)、政府分别占29.2%(123/422)、14.7%(62/422)、9.2%(39/422)、21.3%(90/422)、13.3%(56/422)、12.3%(52/422),我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政策的平均力度值为2.2分。政策工具-利益相关者交叉维度中,利益相关者在供给型、环境型工具中的分布情况欠佳,子工具存在缺位现象;政策工具-政策力度交叉维度中,环境型工具随着政策力度的加大受到更多使用;利益相关者-政策力度交叉维度中,各利益相关者的政策力度匹配分数具有较大差异,家庭医生主体分数最高(311分),未签约者主体分数最低(90分)。结论 政策工具角度,应合理配置政策工具,不断调整使用比重,优化内部结构,并提升利益相关者间政策工具分布的合理性;利益相关者角度,应统筹兼顾所有利益相关者,明确各自定位,着重关注未签约者需求;政策力度角度,应强化政策监督管理能力,持续提高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政策的执行力度。

  • 老年慢性病患者用药体验对用药依从性的影响分析

    分类: 医学、药学 >> 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学 提交时间: 2024-07-29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背景 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加剧,老年慢性病患者的规模不断扩大,用药依从性对慢病患者的健康结局至关重要。现有研究大多分析了用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和干预措施对提升用药依从性的效果,但从用药体验角度分析对用药依从性的影响的研究还不够全面。目的 了解老年慢性病患者用药体验和用药依从性现状,探讨用药体验多个维度对用药依从性产生的影响作用,就提升老年慢性病患者用药依从性提出对策。方法 2023 年 9—12 月,采用分层随机抽样在山东省内按照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抽取 3 个地级市共 2 432 位居民,再依据纳入标准筛选出 60 岁以上且长期服药的老年慢性病患者进行调查研究。使用课题组研制的慢病患者用药体验量表调查患者用药体验状况,量表包含 7个维度 28 个条目,采用中文版四条目服药依从性问卷调查患者用药依从性状况。描述患者的用药体验与用药依从性现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对患者用药依从性产生重要影响的用药体验维度。结果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 2 432 份,回收有效问卷 2 415 份,有效回收率为 99.3%;剔除问卷主要变量数据缺失的样本后,共有 1 544 例样本纳入本研究。老年慢性病患者用药体验均分为(4.31±0.39)分,药物的生活影响维度均分最高,为(4.72±0.58)分;方便性维度均分最低,为(3.86±0.49)分。老年慢病患者用药依从性均分为(3.48±0.619)分,筛查出依从性差的患者 698例(45.2%),其服药不依从最主要的表现是“忘记服药”,占比 77.1%(538/698)。女性、患慢性病数量 2 种及以上的老年慢性病患者用药依从性得分与男性、患 1 种慢性病患者相比较低(P<0.05)。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女性(β=-0.056)、患慢性病数量 2 种及以上(β=-0.053)的老年慢性病患者的服药依从性较差(P<0.05),在用药体验量表的各维度中,有效性维度(β=0.083)、可负担性(β=0.135)两个维度对患者用药依从性具有正向预测作用(P<0.05)。结论 山东省老年慢性病患者用药依从性差的比例为 45.2%,其中女性、患慢性病数量 2 种及以上的老年慢性病患者的服药依从性较差,有效性维度、可负担性两个维度对患者用药依从性具有正向预测作用。相关部门应注意持续降低慢病药物价格,医生应当加强对女性、共病的老年慢性病患者的药事指导服务。

  • 我国儿童用药政策的量化评价:基于政策一致性评价指数模型

    分类: 医学、药学 >> 基础医学 提交时间: 2024-12-19

    摘要: 背景 儿童作为特殊群体受到公众的关注,虽近年来发布了一系列政策保障儿童用药安全,但仍存在药物适宜品种少、不合理用药等问题,亟需科学合理的儿童用药政策推动其发展。目的 对我国儿童用药政策文本进行量化评价,为未来的儿童用药政策的制定和完善提供参考,从而推动儿童用药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方法 基于文本挖掘法对2014—2023年国家层面出台的23份儿童用药政策文件进行处理,构建儿童用药政策的政策一致性评价(PMC)指数模型,通过10个一级变量和41个二级变量对我国23项儿童用药政策进行量化评价分析。结果 23项儿童用药政策的PMC指数均值为5.65,PMC 凹陷指数均值为4.35,包括1项优秀级政策、17项良好级政策和5项合格级政策,无完美级政策和不良政策;23项儿童用药政策在政策工具和政策受体上得分较高,在发布机构和政策时效上得分较低。结论 我国儿童用药政策总体上处于良好水平,可从政策时效、发布机构和政策内容方面进一步完善。

  • 慢性病患者基层用药体验量表研制及其信效度检验

    分类: 医学、药学 >> 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学 提交时间: 2025-04-24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背景 改善患者用药体验是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关键因素,也是改善患者预后和医疗安全的必要条件。目前我国慢性病患者基层用药体验测量工具欠缺,严重掣肘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药事服务和管理的研究和实践工作。目的 本研究旨在研制适用于我国慢性病管理实践的慢性病患者基层用药体验量表,并进行信效度检验,以期为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研究和实践提供工具支持。方法 本研究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量表研制。通过文献分析法初步构建量表条目池,通过半结构化访谈法并在感知价值理论指导下形成初步的慢性病患者基层用药体验量表。通过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对初步编制的慢性病患者基层用药体验量表进行咨询论证,并修改完善。于2023年10月,在山东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采用随机抽样方法,选取基层就诊的慢性病患者进行现场调研,对量表进行语言文化调试并检验量表的信度和效度,对量表做出进一步的优化和调整,最终形成慢性病患者基层用药体验量表。结果 通过文献分析法提取了14个用药体验相关维度,通过半结构化访谈法初步构建了包含8个维度40个条目的量表条目池。通过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对量表进行了修改完善,两轮专家积极性分别为95%和100%,专家权威系数平均值分别为0.86和0.88,专家对量表提出了较为科学权威的修改意见和建议,形成了包含7个维度29个条目的量表。通过现场调研,量表的信效度检验结果较好,量表条目临界比值法分析结果显示,P值均0.8,折半信度均 >0.7,组内相关系数(ICC)均 >0.8。旋转后各条目因子载荷量均 >0.5;验证性因子分析模型拟合指标结果为卡方自由度比(CMIN/DF)=1.485,适配度指数(GFI)=0.902,渐进残差均方和平方根(RMSEA)=0.039,均方根残差(RMR)=0.03,比较适配指数(CFI)=0.981,规准适配指数(NFI)=0.945,增值适配指数(IFI)=0.981,量表建构信度(CR)值均 >0.7,平均方差提取值(AVE)值均 >0.5。最终形成了包括功能价值、情感价值、社会价值三个一级维度 7 个二级维度 28 个测量条目的慢性病患者基层用药体验量表。结论 本研究研制的慢性病患者基层用药体验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具有较好的本土适宜性,可以用于慢性病患者基层用药体验调查研究。

  • 基于扎根理论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效果影响机制分析

    分类: 医学、药学 >> 临床医学 提交时间: 2022-10-17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目的 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效果的影响机制进行分析。方法 运用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基于个人深度访谈,经过三级编码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效果及影响机制进行系统研究。结果 构建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效果影响机制的理论模型,主要包括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相关政策执行偏差、基层卫生服务能力以及居民特征三条脉络。结论 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相关政策执行偏差的影响下,家庭医生工作积极性差;基层卫生服务能力仍然较低,居民对基层卫生服务能力仍不信任,导致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政策实施效果有限。因此要优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相关政策执行路径,提高家庭医生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居民健康素养水平。

  •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背景下某市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连续性现状研究

    分类: 医学、药学 >> 临床医学 提交时间: 2022-07-22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背景 基层医疗机构的连续性服务能够有效促进医疗资源合理利用,降低医疗费用,但当前对其研究仍有待加强 目的 评价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背景下某市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连续性现状,探讨影响因素并提出改进策略。方法 利用汉化版的基本医疗质量评估量表(Primary Care Assessment Tools, PCAT)的连续性维度,于2021年1月对某市9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9所乡镇卫生院的1193名签约居民进行入户调查,了解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连续性。运用描述性统计、单因素方差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共回收有效问卷1098份,有效回收率为92%。该市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连续性得分为3.38分。签约机构、年龄、教育程度、婚姻状况、职业、是否确诊慢性病是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连续性得分的影响因素。结论 该市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连续性总体较好,但仍有提升空间,建议进一步强化基层医疗机构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医患沟通、引导居民形成基层首诊观念、开发利用移动端预约和咨询平台、合理扩大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规模,以期为居民提供长期、连续、稳定的基本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