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图书馆员情绪劳动与工作满意的关系模式与实证

    分类: 图书馆学、情报学 >> 图书馆学 提交时间: 2023-08-26 合作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摘要: [目的/意义]探究高校图书馆员情绪劳动与工作满意之间的关系模式,以期为高校图书馆工作规划和实施人力资源管理提供参考。[方法/过程]通过理论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探讨浅层扮演、深层扮演和中性调节3种情绪劳动策略对工作内在满意与外在满意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结论]研究结果显示:高校图书馆员采取浅层扮演策略对其内在、外在工作满意有显著负向影响,采取深层扮演策略和中性调节策略则对其工作内在满意有显著正向影响,而与其工作外在满意之间关系不明显。

  • 不同降雨频次对粗枝猪毛菜生育期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

    分类: 地球科学 >> 地理学 提交时间: 2021-08-12 合作期刊: 《干旱区研究》

    摘要: 降水格局变化下,研究植物各器官碳(C)、氮(N)、磷(P)化学计量特征和养分传输通路的构建,有助于理解C、N、P元素分配规律,对本土植物的生存和延续具重要意义。本研究设置4个降水处理:每月增水1次20 mm(W1)、每月增水2次,每次10 mm(W2)、每月增水4次,每次5 mm(W4)和自然降水作为对照(CK)。探讨荒漠植物粗枝猪毛菜(Salsola subcrassa M. Pop.)不同器官(叶、茎、果)C、N、P化学计量特征及其中性洗涤纤维(Neutral Deter⁃gent Fiber,NDF)、酸性洗涤纤维(Acid Detergent Fiber,ADF)、酸性洗涤木质素(Acid Detergent Lignin,ADL)含量的差异,以期揭示降水模式变化对典型荒漠植物养分获取的影响。结果表明:(1)各降水频次下,随植株生长,粗枝猪毛菜叶片和果中N含量均逐渐减少,但茎中逐渐增多。与CK相比,W4处理提高了叶片、茎及果在整个生育期内的N含量;叶片和茎中P含量随植物生长均逐渐减少,但果中逐渐增多,与其他处理相比,W4处理提高了茎和果在整个生长时期内P含量。(2)各降水处理下,叶片和茎中C:N值随时间的推移均呈先增后减趋势,其C:P和N:P值逐渐增大,果中C:N与C:P值较稳定,而果中N:P值逐渐减小。与其他处理比,W4处理显著增大了叶片和果在果实成长期内的N:P值(P˂0.05)。整体上,与CK相比,其余各频次降水均优化了粗枝猪毛菜的养分分配策略。(3)随植株生长,其叶片和茎的NDF、ADF及ADL含量均显著增加(P˂0.05)且叶片在不同时期同一处理下均达到差异显著(P˂0.05),与其他处理比,仅W4处理增加了茎和果在果实成长期的ADF含量。综上,W4处理下粗枝猪毛菜的养分分配更利于促进植株生长,表明该植物在高频次、小量级降雨下更利于优化养分分配、完成生活史。

  • 构建粮食主产区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机制的关键问题——基于河南滑县473份农户调研数据

    分类: 农、林、牧、渔 >> 农业基础学科 提交时间: 2017-11-08 合作期刊: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摘要: 建立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机制是当前落实耕地保护政策的重要举措。为了科学合理地构建耕地保护经济补偿制度, 论文从农户认知视角出发, 结合河南滑县473份的农户调研数据, 运用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重点围绕实施耕地保护经济补偿必要性、补偿依据、补偿标准、补偿周期、补偿资金发放方式、受偿主体、支付主体、资金管理主体和监督主体等关键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农户对耕地保护的认知度较高; 在耕地保护经济补偿制度设计中, 尽管农户对耕地保护经济补偿制度的认知程度较低, 但对实行耕地保护经济补偿的必要性认知度较高。补偿周期应以年为单位。补偿依据应以耕地面积为准; 在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标准方面, 若考虑耕地质量差异, 高、中、低等地补偿标准分别为5 446.43元∙hm2∙a1、4 910.71元∙hm2∙a1、4 481.71元∙hm2∙a1; 反之, 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标准为5 209.92元∙hm2∙a1。受偿主体为农户, 补偿资金应全部发放给农户, 支付主体与管理主体均为中央政府。最后, 提出应积极建立健全耕地保护经济补偿相关制度和政策, 提高实际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标准; 应组建实施耕地保护经济补偿的组织机构, 加强耕地保护经济补偿资金筹集、使用及管理; 加大耕地保护宣传等建议。

  • 基于SKOS的学术期刊文本资源多粒度语义标注方法研究

    分类: 图书馆学、情报学 >> 图书馆学 提交时间: 2023-08-26 合作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摘要: [目的/意义] 针对学术期刊文本资源语义标注仍存在的通用本体难以构建、标注粒度单一两大问题,提出基于SKOS的学术期刊多粒度语义标注方法,从而进一步推进语义标注的应用发展,更好满足用户的多粒度学术信息需求。[方法/过程] 在对《中国汉语主题词表》进行SKOS描述的基础上,以学术期刊文本资源为对象,实现其多粒度语义标注,并通过实证研究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结果/结论] 利用SKOS实现对学术期刊文本资源进行多粒度语义标注,较之当前学术检索系统中的标注结果,在查全查准内部特征检索入口检索结果反馈形式4个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 我国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的进展、问题与对策建议

    分类: 其他 >> 综合 提交时间: 2018-01-20 合作期刊: 《中国科学院院刊》

    摘要: 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重点改革任务,是我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党的十九大提出“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进一步明确了国家公园体制在我国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中的重要地位。为了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国家公园体制方案,2015年起,我国陆续在10个试点区开展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文章是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对试点区取得的进展进行了初步评估。结果显示,我国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在保护地整合、国家公园立法、日常管理制度、集体土地的用途管制和社区发展机制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积累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但由于试点承担着综合配套改革重任,同时受现行法律法规、管理体制、人才和科技支撑能力等制约,各试点区在自然资源确权登记、跨行政区管理机制、多元化资金保障机制、特许经营和协议保护制度等方面体制试点进展滞后。未来国家公园体制构建,一方面要进一步推动试点方案中未完成各项改革任务的落实,破解各方面制约;另一方面,为了建立健全体制机制,需启动相关配套改革,包括推动自然保护地体系优化和制度创新,开展自然保护地和国家公园立法,构建国家公园全民共建共享、多元共治、品牌增值和科学决策机制与治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