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减量施氮与间作模式对甜玉米AMF 侵染和大豆结瘤及作物氮磷吸收的影响

    分类: 农、林、牧、渔 >> 农业基础学科 提交时间: 2017-11-10 合作期刊: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摘要: 通过4季(2014年秋季, 2015年春、秋, 2016年春季)大田定位试验, 对比研究了两种施氮水平[300 kg·hm2(N1:减量施氮)和360 kg·hm2(N2: 常规施氮)]和4 种种植模式[甜玉米||菜用大豆2∶3(S2B3)、2∶4(S2B4)间作、甜玉米单作(SS)和菜用大豆单作(SB)]对华南地区甜玉米和大豆产量、甜玉米AMF 侵染率、大豆根瘤菌等的影响。结果明, 减量施氮间作处理的甜玉米产量显著高于单作。2016 年春季S2B3-N1 处理大豆的根瘤数显著高于S2B3-N2 处理; 4 季减量施氮和间作处理对大豆根瘤干重均没有显著影响。2015 年春秋两季两种施氮水平间作处理的甜玉米生物量和氮含量均显著高于相应的单作处理; 且减量施氮间作模式甜玉米AMF 侵染率显著高于常规施氮处理。2015年秋季减量施氮间作模式处理甜玉米的磷含量显著高于单作处理。减量施氮与间作菜用大豆显著提高了甜玉米氮和磷含量、AMF 侵染率、生物量及产量, 是华南地区甜玉米资源高效利用的可持续生产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