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地球科学 >> 地理学 提交时间: 2024-11-12
摘要: 研究青藏高原植被光能利用效率 ( Light Use Efficiency , LUE ) 时空变化特征对确定陆地生态系统碳汇和未来功能维持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和现实意义 。 本研究利用 1982 — 2018 年 GLASS 数据以及气候数据 , 采用趋势分析和偏相关分析方法 , 探究了青藏高原植被光能利用效率年际动态变化特征及其与温度 、 降雨 、 饱和水汽压差 ( Va ⁃ por Pressure Deficit , VPD ) 和太阳辐射的关系 。 结果表明 :( 1 ) 1982 — 2018 年 , 青藏高原植被生态系统 LUE 总体上呈显著线性增长趋势 , 增长速率为 3 . 16 × 10 - 3 g C · MJ - 1 · a - 1 。( 2 ) 青藏高原植被生态系统 LUE 空间分布具有较强的异质性 , 表现为由西向东递增的空间分布格局 。 由趋势分析结果可知 , 中部和东北部地区 LUE 年际增长趋势明显 。 ( 3 ) 相较降水和 VPD 等因子 , 温度与植被 LUE 年际变化的关系更为密切 。 本研究成果能够为揭示青藏高原植被生态系统 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提供依据 。
分类: 地球科学 >> 地理学 提交时间: 2024-03-01 合作期刊: 《干旱区研究》
摘要: 气象要素是反映地球水热过程的关键因子,气象数据的准确获取对生态保护和农业生产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黄土丘陵区是典型的丘陵沟壑区,地形严重影响气象要素的插值结果,制约了数据的准确性。为了获取黄土丘陵区的温度、降水的空间分布,探索地形变化对气象空间插值结果的影响,本研究基于专业气象插值软件ANUSPLIN以延河流域及周边2010—2021年105个气象站点逐日温度降雨资料为基础,引入25 m、90 m、1 km三个不同精度的数字高程模型作为协变量进行插值,从而获得黄土丘陵区温度降水栅格数据以揭示该地区降水的时空变化规律,评估ANUSPLIN插值方法是否能在黄土丘陵区较好的适用。结果表明:(1)延河流域东部延长地区温度较高、西部温度较低;降雨量空间插值显示中部与西北部较低,东部较高,温度降雨皆符合以往气象站数据规律,ANUSPLIN模型对黄土丘陵沟壑区温度降雨空间插值有较好的适应性。(2)在三种不同的分辨率DEM模拟场景下,温度插值精度排序为:25 m>90 m>1 km;降雨插值精度排序为:90 m>25 m>1 km。本研究的结果为丘陵区气象分布和插值提供了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