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提交时间
按主题分类
按作者
按机构
  • 滴灌水量和土壤温度对桶栽棉花土壤剖面CO2浓度影响的试验研究

    分类: 环境科学技术及资源科学技术 >> 环境科学技术基础学科 提交时间: 2020-06-21 合作期刊: 《干旱区研究》

    摘要: 探究膜下滴灌条件下灌水量和土壤温度对新疆不同深度土壤CO2浓度的影响。采用桶栽试验,通过气相色谱仪监测,研究不同滴灌水量〔充分灌溉(CK,100%);轻度水分亏缺(W1,80%);重度水分亏缺(W2,60%)〕处理下(植棉和裸土)10~50 cm土层土壤CO2浓度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灌水量对土壤剖面CO2浓度影响显著。在植棉或裸土条件下,随着灌水量的增加,不同深度处土壤CO2浓度均呈上升趋势,土壤剖面CO2浓度均呈上低下高的分布特征,50 cm处CO2浓度是表层10 cm处CO2浓度的2倍左右,植棉土壤CO2浓度是裸土土壤CO2浓度的2倍左右。土壤剖面CO2浓度变化有着明显的日变化和季节性变化规律。在一天内,土壤温度和土壤剖面CO2浓度随气温升高而增加,呈现出“单峰”曲线变化规律,峰值出现在16:00;棉花生育期内土壤剖面CO2浓度在花铃期达到最大值。灌水量和土壤温度均与土壤剖面CO2浓度呈显著正相关(P<0.01)。这一结果可为干旱区棉花种植节水减排提供理论参考。

  • 城市旅游“三生”竞争力空间分异——以西北五省为例

    分类: 环境科学技术及资源科学技术 >> 环境科学技术基础学科 提交时间: 2019-06-14 合作期刊: 《干旱区地理》

    摘要: 基于“三生”理念的指导,以西北五省的29个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为研究对象,建立一套城市生产—生活—生态旅游竞争力模型,利用ESDA方法测算旅游“三生”竞争力的空间集聚程度、自然间断点分级聚类展示旅游生产、生活、生态的空间格局,同时结合相关性分析与AHP赋权解剖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样本城市旅游“三生”竞争力整体趋弱,空间分布离散,局部地区聚集效应低,其中国内旅游消费、公厕个数和降水量是城市旅游“三生”竞争力的主导因素。最终,29个城市依据实证结果可划分为生产型、生活型和生态型旅游城市,在西北五省共同组建4个“三生”旅游圈,为区域旅游发展提供新型合作机制。

  • The matter’s inertia and interaction in an isolated system

    分类: 物理学 >> 电磁学、光学、声学、传热、经典力学和流体动力学 提交时间: 2023-02-06

    摘要: 对密度不变的孤立系统中物质的内在惯性和相互作用的研究结果表明,自旋是可证明的物质惯性之一,可以孤立系统的角速度wn=ddtn=u表征。考虑并补充了物质点所占空间为无限趋近于零但不为零的体积后,本研究的结论行证据可补充牛顿第一定律,并可以值解释物质波粒二象性。对含两个耦合物质的基本的孤立系统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所揭示的耦合特性可以解释DNA结构、时光锥及运动轨迹的拓扑球面。两物质间的相互作用被证明为孤立系统的匀速直线运动与匀教室自旋的耦合结果,这也许对统一万有引力和电磁力有所帮助。

  • 西藏地区基层卫生资源配置现状及公平性研究

    分类: 医学、药学 >> 临床医学 提交时间: 2022-08-12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目的:分析西藏地区基层卫生资源配置现状及公平性,为优化西藏地区基层卫生资源配置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描述性分析2015-2020年西藏地区基层卫生资源配置,并利用基尼系数和集聚度评价2020年西藏地区基层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结果:西藏基层床位数及各类卫生技术人员数总体呈上升趋势,但仍低于全国水平;西藏基层病床使用率及基层医师工作效率呈下降的趋势;2020年西藏基层卫生资源按人口分布配置的基尼系数均大于0.3,优于按地理配置;西藏西北部地区基层卫生资源集聚度低于东南部,基层卫生资源配置可及性较差。 结论:西藏地区基层卫生人员呈现“低增长、低质量、低效率”趋势,缺少针对地广人稀特点的卫生资源配置标准。建议重视地理因素对基层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的重要影响,打破基层用人机制,改革卫生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创新援藏体制机制,并建立基层财政投入新模式。

  • 钙敏感受体降低血压并改善高血压视网膜血管改变

    分类: 医学、药学 >> 临床医学 提交时间: 2022-07-26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背景 尽管临床及基础实验中已关注到钙敏感受体在高血压疾病中的作用和机制,但其在高血压视网膜疾病中的作用和机制仍缺乏相关研究。目的 探讨钙敏感受体(CaSR)在高血压视网膜中的表达水平以及与高血压心肌重塑与视网膜血管改变的关系。方法 选取15只8周龄同源健康正常血压大鼠(WKY)作为正常血压(WKY)组,30只同周龄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随机分为高血压(SHR)组及抑制剂(SHR+NPS2143)组。SHR+NPS2143组腹腔注射CaSR 抑制剂NPS2143。通过无创血压仪监测大鼠血压。通过苏木精和伊红染色(HE)检测视网膜病理变化。通过马松染色(Masson)观察大鼠心肌胶原沉积。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观察CaSR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在视网膜的分布和表达。结果 与8W、24W WKY相比,同周龄SHR组血压升高(P 0.05),24W SHR组比重升高,心肌胶原堆积增加,NPS2143干预至24W时可明显升高SHR的HW/BW%、LVW/BW%,明显增加SHR的心肌胶原堆积面积(P < 0.05)。结论 CaSR可以降低血压,改善心肌重塑,通过抑制VEGFA表达延缓高血压引起的视网膜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

  • 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典型地区乡镇卫生院效率变动分析

    分类: 医学、药学 >> 临床医学 提交时间: 2022-07-26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背景:县域医共体通过各种强基层措施助力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和质量提升,并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效率提升。目的:分析国家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典型地区乡镇卫生院工作效率和全要素生产效率变动情况。方法:利用中西部地区8个县(市)143个乡镇卫生院2018-2019年县域医共体监测数据和卫生健康统计年报数据;采用数据包络分析(DEA)Malmquist指数法分析试点前后乡镇卫生院全要素生产率变动情况。结果:与2018年相比,2019年典型地区乡镇卫生院全要素生产率提高了4.50%,A1县、A2县、B1市、B2县、C1县、C2县、D1县和D2县分别有47.83%、72.23%、58.06%、59.26%、80.00%、72.73%、85.71%和66.67%的乡镇卫生院全要素生产率提升,西部4县乡镇卫生院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占比较高。结论:县域医共体改革强基层措施对乡镇卫生院效率提升有推动作用,乡镇卫生院效率持续提升不仅需要牵头医院提供有针对性帮扶,更需要调动乡镇卫生院内生动力和积极性。

  • 干旱区不同类型盐碱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研究

    分类: 生物学 >> 生态学 提交时间: 2019-09-05 合作期刊: 《干旱区研究》

    摘要: 以玛纳斯河流域的硫酸盐―氯化物盐型、氯化物―硫酸盐型、碳酸盐型、硫酸盐型4种盐碱土壤为研究对象,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细菌进行测序,研究表明:4种盐碱土壤样品共获得137 822条细菌基因序列,Shannon指数和Chao1指数表现为:碳酸盐型>硫酸盐型>硫酸盐―氯化物盐型>氯化物—硫酸盐型,说明碳酸盐型土壤细菌群落的多样性和丰度均显著高于其他3个样品。4种盐碱土壤细菌群落主要包括10个门类,其中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Bacteroidetes)、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是硫酸―氯化物盐型、氯化―硫酸盐型、硫酸盐型土壤的优势菌门,碳酸盐型以厚壁菌门(Firmicutes)、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为优势菌门,而在属的水平上,各样品的群落组成差异较大。通过聚类分析将4个细菌群落分为3类,其中硫酸―氯化物盐型和氯化―硫酸盐型分为一类,硫酸盐型和碳酸盐型各为一类。环境因子中全盐、氯离子、硫酸根离子和硝酸根离子对物种分布影响显著(P<0.05)。玛纳斯河流域不同类型盐碱土壤中的细菌群落存在显著差异,存在较多类型的细菌群落,尤其在碳酸盐型土壤中。该研究结果揭示了干旱区不同类型盐碱土壤细菌群落组成及影响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为挖掘盐碱土壤微生物资源和盐碱地改良提供科学依据。

  • 模拟降水和氮沉降对准噶尔盆地南缘梭梭光合生理的影响

    分类: 农、林、牧、渔 >> 农业基础学科 提交时间: 2017-11-08 合作期刊: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摘要: 氮沉降和降水格局变化是目前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倍受关注的热点研究课题, 也是荒漠生态系统的两个主要限制因子。因此, 研究两者对荒漠植物的效应有助于深入了解荒漠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的响应。本文选择准噶尔盆地南缘荒漠地区的建群种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作为研究对象, 设置自然降水(W0)与增加降水30%(W1)两个水分条件和自然氮沉降(N0)、增加氮素30 kg(N)·hm−2·a−1(N1)与增加氮素60 kg(N)·hm−2·a−1(N2) 3 个施氮水平, 连续处理2 年, 以探究降水、氮沉降及其交互作用对梭梭光合日变化及生理生态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 降水、氮沉降及其交互作用对梭梭的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产生极显著正相关影响; 同时根据梭梭Pn、胞间CO2 浓度(Ci)及气孔限制值(Ls)的变化方向, 推测梭梭光合“午休”主要由非气孔因素引起。此外, W0 条件下, 梭梭丙二醛(MDA)含量、抗氧化酶(POD、CAT、SOD)活性、可溶性蛋白(Pr)和可溶性糖(SS)含量均随施氮量增加而显著降低, 脯氨酸(Pro)含量则呈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 而W1 条件下, 梭梭MDA 含量、抗氧化酶(POD、CAT、SOD)活性及渗透调节物质(Pro、Pr、SS)含量均随施氮量增加呈显著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两种水分条件下, 除W1N1 处理梭梭的Pro 含量高于对照组外, 其余处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同时梭梭的MDA 含量、抗氧化酶活性、Pr 及SS 含量也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综合分析结果表明: 降水、增氮及其交互作用均有利于梭梭的生长, 但其交互作用效应的强弱则取决于二者间的比例。

  • 垄上栽培对盐碱地食叶草根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分类: 环境科学技术及资源科学技术 >> 环境科学技术基础学科 提交时间: 2020-04-26 合作期刊: 《干旱区研究》

    摘要: 合理利用无法耕种而荒弃盐碱地对于解决我国耕地紧缺具有重要意义,食叶草是一种耐盐碱草本作物,研究食叶草生长发育可为盐碱地的开发利用提供新的改良措施。通过田间试验,设置垄上和平作两种栽培模式,利用微管法动态监测食叶草根系生长动态变化,研究垄上种植模式对盐碱地食叶草生物量、根长、根体积、平均根直径、根尖数和叶形态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① 垄作和平作根系生长均呈现近似对数特征。② 一年生食叶草垄上种植模式根长为2 217.9 cm,较平作增加10.47%;平均根直径为2.41 mm,较平作增加5.63%;根体积为101.18 cm3,较平作增加34.69%;食叶草产量为0.803 kg·m-2,较平作增加20%。③ 与平作种植模式相比,垄上栽培能够促进食叶草地下根系发育和叶片生长,提高食叶草产量。

  • 玛纳斯河流域绿洲时空演变及其景观格局变化

    分类: 地球科学 >> 地球化学 提交时间: 2019-09-05 合作期刊: 《干旱区研究》

    摘要: 基于1976、1989、1998、2006、2016年5期Landsat MSS/TM/OLI遥感影像,提取玛纳斯河流域近40 a的绿洲分布情况,利用数理统计模型及景观指数等方法分析了绿洲时空演变过程及其景观格局变化。结果表明:1976—2016年玛纳斯河流域中下游绿洲变迁呈退缩—扩张—急剧扩张的变化趋势,除1976—1989年绿洲处于退缩状态外,绿洲规模自1989年以来一直处于扩张状态,其中,以2006—2016年绿洲扩张速度最快,其面积增长量和净变化速度高达3 266 km2和4.43%,绿洲变化趋势表现出非平衡—极端不平衡的变化。1989—2006年草地对绿洲退缩的贡献率最大,2006年以后水域面积减少是绿洲退缩的主要贡献者,1989年以后耕地对绿洲扩张的贡献率最大;绿洲重心总体向西北方向迁移,各时期的绿洲重心迁移方向为东北—西南—西北—西南。绿洲景观几何形状趋于简单化,绿洲内部破碎化程度增加,这与草地景观破碎化程度不断增大有关,绿洲总体趋向于集中,绿洲聚集度有所增加,这与耕地景观聚集程度不断增大密切相关。

  • 覆膜滴灌棉田地膜残留量对棉花生长的影响

    分类: 地球科学 >> 地理学 提交时间: 2021-04-23 合作期刊: 《干旱区研究》

    摘要: 为了阐明覆膜滴灌棉田地膜残留对棉花生长的影响,结合绿洲覆膜滴灌棉田残膜累积特点,设计对应覆膜年限为5 a、10 a、15 a、20 a、25 a、30 a共6个不同残膜累积梯度,利用桶栽试验,分析了不同覆膜年限棉田中残膜累积对棉花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残膜对棉花地上部株高和叶面积影响显著,随残膜量的增加株高和叶面积逐渐降低,当覆膜滴灌20 a时各时期株高和叶面积均显著减小。覆膜滴灌20 a时残膜量的增加开始显著降低棉花地下部根系指标,与CK相比,覆膜滴灌20 a的根长密度降低8.2%,根表面积密度降低10%,根体积降低7.2%,根系直径降低19.4%。残膜量与棉花干物质积累量和产量呈显著负相关,覆膜滴灌20 a后相比于CK,地上部干物质量降低20.3%,根部干物质量降低38.4%;棉花产量相比新疆近5 a地区平均单位面积产量降低10.96%。残膜量的增加对棉花的正常生长影响显著,当覆膜滴灌年限达到15~20 a时,棉花的生长与根系指标和产量显著降低。研究结果可为新疆滴灌棉田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 从谣言到信息泄露:涉疫信息噪音的特征及其治理

    分类: 数字出版 >> 新媒体 提交时间: 2023-10-08 合作期刊: 《中国传媒科技》

    摘要: 以疫情谣言和个人信息泄露为代表的涉疫信息噪音具有阶段性和重复性的特征。媒介化社会背景下,信息治理主体缺乏与多元传播网络的不匹配、个人媒介素养的不足是造成涉疫噪音传播的主要原因。为了治理涉疫信息噪音,需要从新闻法制建设、治理主体建设、信息把关及个人媒介素养等方面行动。

  • 盐碱地食叶草细根对干旱复水后的响应

    分类: 地球科学 >> 地理学 提交时间: 2022-01-26 合作期刊: 《干旱区研究》

    摘要: 盐生植物灌溉周期合理制定是对提高干旱区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关键因素。以食叶草(Rumex hanus by.)细根(d1 mm)为研究对象,采用干旱-复水方法,测定复水后不同时间食叶草细根总根长、根尖数、平均根直径,研究根系增长率、死亡量、根寿命和周转率的变化特征,为制定最佳灌溉周期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根长和根尖数在复水后7 d增长幅度最大,10~15 d增长幅度减弱。细根增长率(RER)在复水后第4 d达到最大,第10 d出现显著下降(P),在不同土层(0~20 cm和20~40 cm)和根系直径(0~0.5 mm和0.5~1.0 mm)之间均有极显著差异(P)。细根净生产量(NRP)与RER二者均呈现先增长后降低的规律。复水后15 d,0~20 cm土层和20~40 cm土层的细根存活率分别为3.6%和16.9%,0.5~1.0 mm直径的细根存活率高于0~0.5 mm细根。研究表明复水后细根中位寿命在8.09~13.83 d,20~40 cm土层细根寿命显著高于0~20 cm土层(P)。食叶草细根通过增加20~40 cm土层中0.5~1.0 mm细根应对和适应干旱及复水,从而达到生存目的。综合考虑食叶草生长和农业水资源供给情况,在夏季盐碱地食叶草最佳灌溉周期为10 d。

  • 职场错失焦虑的结构测量、多维效应与形成机制

    分类: 心理学 >> 应用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03

    摘要: 错失焦虑作为一种普遍存在于职场的负性心理,已逐渐引起管理领域学者的关注。现有关于职场错失焦虑的研究主要基于西方情境探讨个体对于职场关系和工作信息错失产生的焦虑。然而,在中国差序格局人情与面子潜规则的文化情境中,职场错失焦虑还包含着本土特征。因此,本研究考虑基于中国文化情境,探究职场错失焦虑的结构测量、多维效应与形成机制。首先,阐明职场错失焦虑的本土构念,并在此基础上开发测量量表;其次,基于工作要求-资源模型探究职场错失焦虑对个体工作领域、家庭领域与健康方面的作用结果;最后,结合社会比较理论和不确定管理理论,探究上行社会比较对职场错失焦虑的作用机制,以及组织层面和个体层面对职场错失焦虑的干预机制。本研究将增进学术界对职场错失焦虑心理的本土洞见,并进一步指导个体和组织如何有效地识别潜在的职场错失焦虑,以及如何对其进行干预。

  • 明沟排水条件下的土壤水盐运移模拟

    分类: 环境科学技术及资源科学技术 >> 环境科学技术基础学科 提交时间: 2018-11-08 合作期刊: 《干旱区研究》

    摘要: 基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八师122团盐碱地排水沟的排水试验,通过控制田间灌溉,监测田间土壤盐分变化,并建立HYDRUS数值模型,模拟分析了明沟排水条件下盐碱地棉花一个生育周期内盐分变化情况。结果表明:0~80 cm土层平均脱盐率达到了50.09%,80~200 cm土层盐分总量基本保持不变,0~200 cm盐分整体下降约25%;距明沟的距离越近,排盐的效率越高;数值模型模拟值与实测值较吻合,可以较好地反应试验的真实情况。该研究结果可为干旱、半干旱地区盐碱化治理提供参考。

  • “3S”技术在植被调查中的应用分析

    分类: 地球科学 >> 地球科学其他学科 提交时间: 2019-09-11 合作期刊: 《干旱区研究》

    摘要: 利用3S空间分析和地学统计分析方法,选取植被覆盖度、坡度、土壤等归一化生态指数,采用生态要素及功能叠加的转移矩阵模型,研究了新疆玛纳斯河流域生态要素及环境质量时空分异规律。研究得出:① 总体上玛纳斯河流域仍保持山地、绿洲、荒漠的空间分异格局,生态环境整体质量较差,但转好趋势明显,城乡建设格局变化决定着局地环境动态演变。② 人工绿洲、山前缓冲区生态质量最好但变化较快,农田内部的盐渍化虽然得到很好控制,但大量盐分被排入下游及周边,对自然绿洲造成新的危害。中山林草带植被覆盖、土壤恢复、水土保持较好。③ 2000—2008年流域生态环境质量缓慢好转,其中以生态环境质量由差转中为主,集中在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虽然绿洲—荒漠过渡带生态恢复明显,但高山冰雪带不断萎缩;2008—2016年流域生态环境质量明显转好,其中以生态环境质量由中变良为主,集中在山前缓冲区,虽然山地—绿洲过渡带生态改善进程加快,但高山冰雪带仍持续退缩。

  • 滴灌甜菜对糖分积累期水分亏缺的生理响应

    分类: 农、林、牧、渔 >> 农业基础学科 提交时间: 2017-11-09 合作期刊: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摘要: 滴灌条件下, 于甜菜糖分积累期设置0~40 cm 土层含水量下限分别为70%、50%、30%田间持水量的3 种土壤水分处理, 从叶片光合特性、水分胁迫指数、恢复度、产量及产糖量方面分析复水前后甜菜的生理响应, 明确甜菜糖分积累期可忍受最大程度的水分亏缺下限。结果表明: 30%田间持水量处理甜菜产量及产糖量都显著高于70%田间持水量和50%田间持水量, 分别比70%田间持水量提高51.34%和51.47%, 比50%田间持水量提高36.72%和39.48%。复水前30%田间持水量处理的甜菜叶片净光合速率显著低于其他处理, 复水后处理间的叶片净光合速率的差异随时间推移减小, 胞间CO2 浓度表现出相反的趋势。当土壤水分下降到既定下限时, 叶片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变化最为灵敏, 且与缺水程度呈正相关; 复水后叶片的细胞膜透性、抗氧化防御体系以及渗透调节物质均产生了正补偿效应, 表现为丙二醛含量降低, 抗氧化性酶活性增强, 控制渗透调节的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增加。因此, 在糖分积累期, 土壤含水量下降至田间持水量的30%时进行补充灌溉, 在一定程度上补偿水分亏缺对甜菜产生的负面影响, 实现干旱区滴灌甜菜节水高产优质的目的。

  • 亚洲中部干旱区绿洲水热匹配与生物、农业技术适应性分析

    分类: 地球科学 >> 地球科学其他学科 提交时间: 2019-09-09 合作期刊: 《干旱区研究》

    摘要: 亚洲中部干旱区“中亚天山北坡—新疆天山北坡—甘肃祁连山北坡”山前平原,在古丝绸之路和现代丝绸之路经济带时期均为社会、经济、文化最繁荣的重要地区。而一个地区某生物的生长发育除与降水、气温有关外,还与当地的水热匹配特征密切相关。中亚天山北坡区段水热不同步—新疆天山北坡区段水热较同步—甘肃祁连山北坡河西走廊区段水热同步的生态环境,深刻地影响着当地的天然动植物种类及其生长发育,使某些生物在研究区内各区段间形成了发生中心区、扩散区及无发生区的规律性分布;不同区段多项绿洲农业技术的差异性也反映出其对当地水热匹配特征的适应性。

  • 尉犁-且末沙漠公路沿线风沙环境特征及沙害防治对策研究

    分类: 地球科学 >> 地理学 提交时间: 2023-11-13 合作期刊: 《干旱区地理》

    摘要: 尉犁-且末沙漠公路(简称尉-且沙漠公路)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对于实现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提供有力交通保障。风沙危害是尉-且沙漠公路建设和通车的主要危害,亟需采取防治措施对该公路进行保护。基于ERA5风况数据,全方位分析了尉-且沙漠公路沿线的风能环境,并结合遥感影像分析沿线的沙丘移动特征,系统阐述了沿线遭受的风沙危害,在此基础上对该沙漠公路提出了有针对性的风沙防治措施。结果表明:(1) 沿线年均起沙风速介于6.03~6.64 ms-1之间,年起沙风频率介于14.73%~30.44%之间。(2) 起沙风主要发生在春夏两季中。起沙风主方向以ENE、E为主。(3) 沿线年输沙势介于106.48~293.70 VU之间,存在低、中两种风能环境,年方向变率指数介于0.49~0.74之间,属中比率,年合成输沙方向介于213.48~255.94之间,各方向季输沙势与季起沙风频率变化特征一致,方向变率指数呈现明显季节变化特征。风能环境的时空变化特征造成了沙丘移动速率的空间差异性,在起沙风作用下,沿线遭受不同程度的风沙危害,沿线按照阻-固原则,有针对性地设置工程、生物并存的防治措施。研究结果全面概述了尉-且沙漠公路沿线的风沙环境特征及危害,为该公路沿线防治措施的设置及后续改进优化提供理论依据。

  • 博尔塔拉河源流区径流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及预测

    分类: 地球科学 >> 地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9-27 合作期刊: 《干旱区地理》

    摘要: 冰川径流是西北干旱区径流的主要组成部分,研究未来气候变化对冰川径流的影响对西北干旱区径流至关重要。以博尔塔拉河上游源流区为研究区,构建嵌入冰川模块的SWAT模型,模拟温泉水文站19722018年月径流过程,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气候变化情景下(RCP4.5和RCP8.5)未来(20202050年)气候变化对冰川径流的影响。结果表明:SWAT模型能够很好地模拟源流区径流变化过程,在整个模拟期间,径流数据的纳什系数(NSE)为0.82,偏差百分比(PBIAS)为-3.22%,均方根误差与实测值标准差的比值(RSR)为0.42,决定性系数(R2)为0.84,模型性能评定为优。根据CMIP5气候模式2种情景的模拟结果,2种情景模拟未来总径流都呈现出增加趋势,分别将以0.31108 m3(10a)-1和0.40108 m3(10a)-1的速度继续增加,冰川径流占比较历史时期的27.61%分别提升了4.84%和9.38%。冰川径流增加是径流量增加的主要原因。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随着气温的升高,冰川消融时间提前,冰川消融加速,冰川积累时间减少,导致冰川面积进一步的缩减。研究结果可为博河地区水文资料历史变化、未来演变趋势和预防气候变化带来的潜在风险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