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MathJax]/extensions/TeX/AMSmath.js
  • 宁夏农村中老年人健康冲击的动态监测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全面脱贫前后14年四期随访数据的实证研究

    分类: 医学、药学 >> 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学 提交时间: 2025-06-03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背景 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中老年人口的健康冲击问题日益成为不可小觑的社会问题。目的 全面了解宁夏农村中老年人在全面脱贫前后的健康冲击情况,识别相关影响因素,为健康冲击的有效识别和干预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本研究选用新医改前期(2009年)、健康扶贫推进期(2015年)、脱贫攻坚期(2019年)、乡村振兴与健康扶贫衔接期(2022年)4期健康随访数据。采取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获取研究对象,首先统计样本县(盐池、海原、彭阳、西吉)中的所有乡镇,将各乡镇的行政村按经济水平高、中、低分为三个层级,每层随机抽取40%的自然村,每村按照系统抽样的方法抽取33户农村家庭户,将家庭户中年龄在45周岁及以上的中老年人群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家庭经济状况相关指标、健康相关指标、卫生服务利用相关指标以及健康扶贫政策相关指标,剔除重要变量缺失后,四期调查分别纳入6351、8035、8566、9337名研究对象。利用χ2检验分析健康冲击发生率的流行趋势变化,运用χ2检验或t检验探讨影响健康冲击发生的单因素,基于Grossman健康需求理论采用固定二元Logit回归模型识别相关影响因素的效应大小。结果 2009、2015、2019、2022年宁夏农村中老年人健康冲击发生率分别为29.74%(1889/6351)、27.18%(2184/8035)、31.27%(2679/8566)、25.00%(2334/9337),4次调查的健康冲击发生率呈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趋势=22.520,P0.05)。结论 在全面脱贫前后14年间,宁夏农村中老年人健康冲击发生率显著降低,人均年收入水平较高、家庭规模较大、两周就诊及因病借贷是影响健康冲击发生的主要因素。应加大政府资金政策支持,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同时完善医疗保障体系,降低宁夏农村中老年人群健康冲击发生率。

  • 后扶贫时代宁夏回族自治区农村居民慢性病患者健康贫困脆弱性及影响因素研究

    分类: 医学、药学 >> 临床医学 提交时间: 2025-05-08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背景 在后扶贫时代,深入研究慢性病患者的健康贫困脆弱性,有助于从源头上有效防止因病返贫、因病致贫现象的发生。目的 了解宁夏回族自治区农村居民慢性病患者健康贫困脆弱性及影响因素,为制定更加精准有效的健康支持政策与策略提供理论支持和建议。方法 于2022年6—7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于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县、海原县、西吉县、彭阳县4个县选取调查对象,调查问卷由课题组在文献研究、专家咨询的基础上设计完成,内容包括居民人口学特征、健康水平与健康行为、医疗保障情况、家庭及经济情况。运用三阶段可行广义最小二乘法(FGLS)计算慢性病患者健康贫困脆弱性指数,利用二元Logistic回归探讨慢性病患者健康贫困脆弱性的影响因素,并采用Shapley值分解量化各影响因素的贡献程度。结果 最终共纳入4778名慢性病患者,根据健康贫困脆弱性指数计算结果,将健康贫困脆弱指数>0.5定义为健康贫困脆弱,研究对象分为健康贫困脆弱组253名,非健康贫困脆弱性组4525名。Logit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最近看病点为乡卫生院和县医院是慢性病患者出现健康贫困脆弱性的危险因素(P<0.05);文化程度为小学和初中、自评健康状况为一般与健康、患病年限越长、每周有意识的锻炼次数为6次及以上、参加城乡统筹基本医疗或城镇职工医疗保险、风险性卫生支出是健康贫困脆弱性的保护因素(P<0.05)。Shapley值分解结果表明个人特征贡献最大(43.51%)、其次是健康水平(21.26%)与疾病负担(18.81%)。结论 宁夏慢性病患者健康贫困脆弱性在全国范围内处于较高水平,年龄、风险性卫生支出、自评健康状况、每周有意识锻炼次数、文化程度、最长患病年限等是影响宁夏慢性病患者健康贫困脆弱性的关键因素。政府需不断加大投入力度,持续加强健康教育,开展健康促进行动;完善慢性病患者医疗服务体系,加强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各级医疗卫生机构通力协作,构建健康贫困脆弱性预警平台。

  • 基于健康贫困脆弱性视角宁夏回族自治区农村居民卫生服务利用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分类: 医学、药学 >> 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学 提交时间: 2025-03-26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背景 近年来,我国卫生政策方向已从健康扶贫转向健康防贫,农村居民是医疗健康领域防贫工作的重要对象。目的 了解宁夏回族自治区农村居民在不同健康贫困脆弱性下的卫生服务利用现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农村居民卫生服务利用和推动医疗健康领域防贫治理提供现实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022年6—7月对宁夏回族自治区四县(海原、盐池、西吉、彭阳县)开展现场入户调查,问卷收集农村居民一般人口学特征、健康状况、卫生服务利用情况、家庭经济情况等信息;运用三阶段可行广义最小二乘法(FGLS)量化居民健康贫困脆弱性,以0.5为界值将农村居民划分为健康贫困脆弱组与非脆弱组;结合安德森模型运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健康贫困脆弱性农村居民卫生服务利用情况及影响因素。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宁夏农村居民17477例,其中男性9154例(52.4%),女性8323例(47.6%);农村居民健康贫困脆弱性测度及分组结果显示,健康贫困脆弱居民占比29.9%(5229/17477),非健康贫困脆弱居民占比70.1%(12248/17477);农村居民卫生服务利用情况结果显示,健康贫困脆弱居民门诊卫生服务利用率为3.5%(185/5229),非健康贫困脆弱居民门诊卫生服务利用率为4.5%(556/12248);不同健康贫困脆弱性分组居民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职业类型、家庭常住人口数、家庭年收入、因病住院情况、自评健康状况等特征指标下的门诊卫生服务利用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健康贫困脆弱居民中,职业分组为其他(OR=1.571,95%CI=1.084~2.276,P=0.017)、因病住院(OR=4.426,95%CI=3.193~6.136,P<0.001)、自评健康状况分组为一般(OR=11.499,95%CI=1.549~85.390,P=0.017)和差(OR=13.256,95%CI=1.760~99.823,P=0.012)是农村居民门诊卫生服务利用的促进因素,文化程度为高中及以上(OR=0.256,95%CI=0.073~0.902,P=0.034)、家庭人口数≥6人(OR=0.264,95%CI=0.074~0.947,P=0.041)是农村居民门诊卫生服务利用的抑制因素;非健康贫困脆弱居民中,女性(OR=1.282,95%CI=1.063~1.547,P=0.009)、年龄分组为36~55岁(OR=1.689,95%CI=1.043~2.736,P=0.033)和56~75岁(OR=1.763,95%CI=1.063~2.926,P=0.028)、婚姻状况为在婚(OR=2.682,95%CI=1.464~4.915,P=0.001)、婚姻状况为离婚、丧偶或其他(OR=2.782,95%CI=1.412~5.481,P=0.003)、因病住院(OR=2.458,95%CI=2.019~2.992,P<0.001)、自评健康状况为一般(OR=3.555,95%CI=2.165~5.836,P<0.001)和差(OR=5.473,95%CI=3.274~9.151,P<0.001)是农村居民门诊卫生服务利用的促进因素,家庭常住人口数为2~3人(OR=0.578,95%CI=0.373~0.895,P=0.014)、4~5人(OR=0.441,95%CI=0.274~0.710,P=0.001)、≥6人(OR=0.357,95%CI=0.209~0.609,P<0.001)是居民门诊卫生服务利用的抑制因素;安德森模型的三个维度中需求因素对农村居民卫生服务利用率影响最显著,倾向特征和使能资源也具有重要影响。结论 宁夏回族自治区农村居民当前健康贫困脆弱性较高,门诊卫生服务利用率较低,亟需综合施策,前瞻干预健康贫困脆弱居民,完善基层医疗保障制度,提高农村居民门诊卫生服务利用水平。

  • 后扶贫时代宁夏外出务工人群的健康贫困脆弱性及影响因素研究

    分类: 医学、药学 >> 临床医学 提交时间: 2025-03-17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背景 我国走上共同富裕的新征程,如何防止农村地区“因病返贫”,推动共同富裕迈出实质性的一步是当下需要关注的问题。目的 了解宁夏农村外出务工人群健康贫困脆弱分布及其影响因素,为宁夏地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防止因病返贫提供借鉴。方法 研究数据来源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2022年6—7月开展的现场问卷调查,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宁夏海原县、盐池县、西吉县、彭阳县选取其中年龄15周岁以上的外出务工人群,剔除重要指标(如家庭收入等)缺失者后,共纳入2 040名研究对象。调查采用问卷法,调查员通过“面对面”的形式开展入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家庭特征、健康风险特征、医疗服务可及性、健康经济负担。运用三阶段可行广义最小二乘法(FGLS)衡量健康贫困脆弱性,根据Logit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利用边际效应和Shapley值分解法量化影响因素的贡献程度。结果 根据健康贫困脆弱性指数计算结果,将健康贫困脆弱指数>0.5定义为健康贫困脆弱,研究对象分为健康贫困脆弱组91名,非健康贫困脆弱性组1 949名。Logit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住房与厨房分离、生活燃料为电、近一年参加健康体检会降低健康贫困脆弱的发生风险(P<0.05),在婚状态、因病借贷会增加健康贫困脆弱的发生风险(P<0.05)。Shapley 值分解结果表明人口学特征贡献最大(55.93%),其次为家庭特征(16.46%)和健康风险特征(15.34%)。结论 宁夏农村外出务工人群健康贫困脆弱性与西部整体水平相比处于可控范围内,住房与厨房分离、生活燃料为电、近一年参与健康体检、在婚状态、因病借贷是影响宁夏外出务工人群健康贫困脆弱性的关键因素,建议有关部门制定因病返贫风险预警体系,前瞻性调整政策,促进健康防贫工作的有效进行。

  • 基于潜在类别分析的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山区农村老年人慢性病共病对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研究

    分类: 医学、药学 >> 临床医学 提交时间: 2025-02-17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背景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慢性病共病已成为威胁老年人健康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慢性病共病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之间存在密切关联,但关于慢性病共病及共病模式对ADL影响的研究相对缺乏。目的 了解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山区农村老年人慢性病共病对ADL的影响,为提高老年人的生命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于2022年6—7月,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法对宁夏回族自治区4个县的20 821名居民进行“面对面”入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人口学特征、慢性病患病及ADL受损情况等。本研究以4 362名≥60岁老年人为研究对象,采用潜在类别分析确定老年人的慢性病共病模式,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慢性病共病及不同共病模式对老年人ADL的影响。结果 4 362名老年人的慢性病患病率为62.52%(2 727/4 362),慢性病共病发生率为23.75%(1 036/4 362),ADL受损发生率为18.36%(801/4 362)。基于潜在类别分析确定了5种共病模式,分别是冠心病共病组、类风湿关节炎共病组、糖尿病共病组、高血压共病组、多系统疾病共病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调整了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职业类型、家庭人均年收入、吸烟情况、饮酒情况、锻炼情况、自评健康状况因素后,慢性病共病老年人的ADL受损风险是非慢性病共病老年人的1.909倍(95%CI=1.581~2.305,P<0.05),类风湿性关节炎共病组老年人的ADL受损风险是高血压共病组老年人的1.834倍(95%CI=1.245~2.701,P<0.05)。结论 慢性病共病老年人较非慢性病共病老年人的ADL受损风险更高,不同慢性病共病模式老年人的ADL受损风险存在差异,类风湿关节炎共病组老年人的ADL受损风险高于冠心病共病组老年人。应加强对老年慢性病共病患者的关注,采取适宜措施改善其健康状况、提升其生活质量。

  • 基于EQ-5D-3L的宁夏回族自治区农村居民健康相关生命质量与卫生服务利用的关系研究

    分类: 医学、药学 >> 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学 提交时间: 2023-04-19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背景 探讨影响卫生服务利用的因素对于优化卫生服务资源配置具有重要作用。健康相关生命质量(HRQoL)作为主观评价指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居民对自身健康状况的判断并影响其求医行为。目前,国内关于HRQoL对农村居民卫生服务利用影响的研究较少。目的 探索HRQoL与宁夏回族自治区农村居民卫生服务利用的关系,为政策/计划的制定、农村卫生服务的优化提供参考与依据。方法 于2019年78月,采用宁夏回族自治区4个样本县(海原、彭阳、西吉、盐池县)农村居民家庭卫生健康询问调查2019年数据,选取年龄15周岁且重要信息(如性别、年龄、HRQoL指标、卫生服务利用指标等)完整者931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集调查对象社会经济学与人口学特征、卫生服务可及性、慢性病患病情况、HRQoL、卫生服务利用情况五方面的资料,基于欧洲五维三水平健康量表(EQ-5D-3L)测量调查对象HRQoL,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调查对象健康效用值及直观式测量表(VAS)评分对其门诊、住院卫生服务利用的影响。结果 宁夏回族自治区农村居民的门诊卫生服务利用率为10.85%(1010/9310),住院卫生服务利用率为18.86%(1756/9310);健康效用值的均值为(0.9650.090),VAS评分的均值为(69.9717.84)分。差异性检验结果表明,在欧洲五维健康量表(EQ-5D)健康描述系统自我照顾能力维度上存在问题者与在其他维度上存在问题者相比,利用门诊卫生服务、住院卫生服务的可能性更高〔OR(95%CI)分别为3.197(2.633,3.883)、4.802(4.059,5.681),P<0.001〕。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矫正各项混杂因素后,健康效用值和VAS评分均是影响宁夏回族自治区农村居民门诊、住院卫生服务利用情况的影响因素(P<0.05)。此外,是否患有慢性病亦对农村居民门诊、住院卫生服务利用情况有明显影响(P<0.05)。结论 HRQoL和慢性病患病情况是影响宁夏回族自治区农村居民门诊和住院服务利用的主导因素。HRQoL作为农村居民卫生服务利用的独立预测因素,可以用来辅助评估与监测卫生服务的质量与效果,并可为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提供指导。

  • 新医改十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农村居民健康状况与卫生服务利用公平性的进展与成效

    分类: 医学、药学 >> 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学 提交时间: 2023-05-05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背景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一道世界性难题。2009年,我国启动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十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改革为近14亿人带来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这一浓缩了各方利益博弈交锋的十年医改,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浓墨重彩的一笔,对其改革成效的探讨和实证已然成为学界热议之题。目的 梳理并分析新医改进程中宁夏回族自治区农村居民健康状况与卫生服务利用公平性的数据变迁及其背后所映射的发展成效。方法 于2009年选取宁夏回族自治区农村居民家庭健康询问调查作为基线数据,以及后续2015年及2019年的随访数据。选取自评不健康率、慢性病患病率作为衡量居民健康状况的指标,选取两周就诊率、住院率作为衡量居民卫生服务利用的指标。利用集中指数及其分解法探索新医改十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农村居民健康状况及卫生服务利用公平性。结果 新医改十年间,宁夏回族自治区农村居民的自评不健康率总体下降,慢性病患病率逐年上升,2009、2015、2019年的自评不健康率分别为20.37%(4107/20160)、17.75%(3216/18114)、19.51%(3527/18074),慢性病患病率分别为13.01%(2623/20160)、19.45%(3523/18114)、26.28%(4750/18074);卫生服务利用的变化总体呈上升趋势,2009、2015、2019年的两周就诊率分别为6.43%(1296/20160)、5.66%(1026/18114)、8.06%(1457/18074),住院率分别为8.89%(1792/20160)、10.66%(1931/18114)、13.23%(2392/18074)。健康公平性及卫生服务利用公平性得到一定改善:2009、2015、2019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农村居民自评不健康率的集中指数分别为-0.0241、-0.0952、-0.0980,慢性病患病率的集中指数分别为-0.0013、-0.0815、-0.0810,两周就诊率的集中指数分别为0.0688、-0.0113、-0.0512,住院率的集中指数分别为0.0390、-0.0294、-0.0612。公平性的主要影响因素则从较为单一的经济收入为主导的现象逐步演变为由年龄、经济收入、患慢性病情况、文化程度等多因素多方面互相影响的局面。结论 新医改十年间,宁夏回族自治区农村居民健康水平得到提升,卫生服务利用公平性逐步得到改善,但应进一步关注由于老龄化、社会结构发生变化而产生的医疗改革新问题和不公平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