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心理学 >> 管理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1-02-01
摘要: 使命感(calling)作为一个前沿主题,近年来受到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广泛关注。根据PRISMA申明推荐的文献搜索流程,保留国内外使命感的影响效果相关文献,对这些文献进行系统梳理和分析,总结出使命感影响效果的三种变量类型:职业心理与状态、职业技能与能力以及职业过程与产出。未来研究应进一步探索使命感消极影响,关注双刃剑效应;分析使命感文化差异,探讨跨文化比较效应;构建使命感团队模型,延伸研究层次;追踪使命感变化,构建动态模型。
分类: 心理学 >> 管理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19-08-27
摘要: 政治技能(Political skill)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能力,是组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近年来受到学者广泛关注。根据内容分析法(Content analysis)要求,深入探讨分析了政治技能的实施效果及其理论解释,总结出五种理论视角:社会交换理论、社会影响理论、资源保存理论、社会认知理论和社会资本理论。未来研究应关注中国组织情境下政治技能的概念和测量、探索政治技能的诱因、基于团队层面政治技能的实施效果和基于资源保存理论视角的政治技能实施效果。
分类: 心理学 >> 管理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19-06-07
摘要: 领导幽默(leader humor),作为一种有效的管理工具和手段,近年来受到了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广泛关注。在回顾领导幽默概念的基础上,深入探究了领导幽默的影响效果及其作用机制,总结发现领导幽默相关研究主要围绕七种视角展开,分别是关系过程视角、社会交换理论、社会信息加工理论、关系认同视角、积极情绪视角、压力释放视角以及领导风格类型视角。未来研究应基于互动和结构的视角探讨领导幽默的影响效果以及基于社会信息加工理论关注领导幽默的作用机制。
分类: 心理学 >> 发展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8 合作期刊: 《心理科学进展》
摘要: 反馈寻求行为是指个体积极主动地向上级或其他个体寻求与自身绩效、角色定位和工作目标等相关的反馈信息。研究者系统的梳理了反馈寻求行为的概念界定、测量方式、影响因素及实施效果, 强化了中国本土文化的权变作用。未来研究应继续完善反馈寻求行为的概念, 开发符合时代特征的测量工具, 拓展研究层次, 并结合中国特殊的组织情境, 对反馈寻求行为做进一步探讨。
分类: 心理学 >> 发展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8 合作期刊: 《心理科学进展》
摘要: 职业成功(career success)作为职业生涯研究领域的一个前沿主题, 受到了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广泛关注。研究主要从职业成功的概念、测量、影响因素、实施效果与作用机制等方面, 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了系统梳理与探讨。未来研究应关注无边界职业生涯时代职业成功、开发中国组织情境下职业成功的概念和测量、基于特质激发理论视角分析职业成功的诱因、基于职业成功观分析职业成功的实施效果、探讨中国本土文化的权变作用。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8 合作期刊: 《心理科学进展》
摘要: 使命感(calling)作为一个前沿主题, 近年来受到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广泛关注。根据PRISMA申明推荐的文献搜索流程, 保留国内外使命感的影响效果相关文献, 对这些文献进行系统梳理和分析, 总结出使命感影响效果的三种变量类型:职业心理与状态、职业技能与能力以及职业过程与产出。未来研究应进一步探索使命感消极影响, 关注双刃剑效应; 分析使命感文化差异, 探讨跨文化比较效应; 构建使命感团队模型, 延伸研究层次; 追踪使命感变化, 构建动态模型。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7 合作期刊: 《心理学报》
摘要: 本研究基于压力认知评估理论, 从理性认知视角探讨了职场上行比较存在的提升自我和贬损他人效应, 以及驱动不同路径效应生效的边界条件和传导机制。本研究通过轮询设计, 在三个时间点收集了来自60个团队240位成员的720份人际配对样本, 并采用社会关系模型分析数据得出以下结论: 在低水平绩效证明目标导向情况下, 员工倾向于将上行比较对象评估为挑战, 进而激发员工向上行比较对象的学习行为; 相反, 在高水平绩效证明目标导向情况下, 员工倾向于将上行比较对象评估为威胁, 进而驱使员工采取针对上行比较对象的社会阻抑。
分类: 心理学 >> 管理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0-11-09
摘要: 聚焦于顾客授权行为这一概念, 以自我决定理论为基础, 分别引入基于组织的自尊作为中介变量和职业中心性作为调节变量, 探讨了顾客授权行为对一线服务员工职业成长的影响机制和作用边界。通过一项三阶段的时间滞后研究设计, 获取了245份有效样本, 结果显示: (1)顾客授权行为对员工职业成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2)基于组织的自尊在顾客授权行为与员工职业成长之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 (3)职业中心性对顾客授权行为与基于组织的自尊的作用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 当员工职业中心性水平较高时, 顾客授权行为对基于组织的自尊的正向影响更强; (4)职业中心性进一步调节顾客授权行为通过基于组织的自尊对职业成长的间接影响: 当员工职业中心性水平较高时, 顾客授权行为通过基于组织的自尊对职业成长的正向效应会增强。
分类: 心理学 >> 管理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5-04-15
摘要: 类人智能机器人(Humanoid Intelligent Robots, HIR)不仅带给人类情感体验,而且正在重塑人机关系信任。本文试图从独特代理假说视角探究组织关系情境中的新型人机关系信任的形成与影响。1个定性访谈研究和3个定量研究发现,组织关系情境中的新型人机关系信任可以分为HIR情感修缮信任和HIR功能辅助信任两个维度。自我修缮和友情修缮两种人机协作类型更能显著激发HIR情感修缮信任;智力辅助和体力辅助两种人机协作类型更能显著激发HIR功能辅助信任。相比HIR功能辅助信任,HIR情感修缮信任更有利于提升组织温暖感知,进而更有效促进员工工作贡献意愿;反之,相比HIR情感修缮信任,HIR功能辅助信任更有利于提升组织能力感知,进而更有效促进员工工作贡献意愿。最后,将HIR代理需求导向作为情境变量引入研究,验证了其在人机关系信任与组织温暖-能力感知之间的调节作用。
分类: 心理学 >> 发展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4-04-09
摘要: 焦虑症的患病率在青春期达到顶峰,对青少年行为和心灵造成严重影响。当前对青少年焦虑发生发展的了解主要依赖于意识层面恐惧加工的相关工作,忽略了青少年前额叶功能和皮层自上而下的控制功能还不够成熟这一重要事实。因此,将这种自上而下的干预机制应用于青少年焦虑的临床治疗或许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捕捉青少年自动的恐惧加工或许有助于明晰青少年焦虑的病理机制。本研究以健康、焦虑易感以及焦虑障碍青少年为研究对象,探究1)青少年无意识恐惧加工发生发展规律的认知神经机制及慢性应激激素的影响作用;2)无意识恐惧加工在青少年焦虑发展中的作用;3)青少年无意识恐惧的无创干预手段。本研究将为青少年焦虑的预防、识别及干预提供科学支撑,以促进青少年身心全面健康成长。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8 合作期刊: 《心理科学进展》
摘要: 边界员工为帮助顾客或维护顾客利益而有意识偏离企业正式规章制度的“亲顾客偏离” (Pro-Customer Deviance)行为在服务型企业广泛存在。本文以刺激-有机体-反应(Stimulus-Organism-Response) 框架为逻辑主线, 以亲顾客偏离行为的双重道德属性为研究视角, 基于情绪认知评价理论和情绪功能分化理论, 构建亲顾客偏离行为的顾客响应模型。主要内容包括:(1)确立顾客对亲顾客偏离行为的道德认知评价体系, 明晰顾客对亲顾客偏离行为的道德情绪反应; (2)探究顾客道德情绪在亲顾客偏离行为与顾客再惠顾之间的中介机制; (3)关注顾客责任归因和服务情境对道德情绪及行为反应的调节作用。文章提出亲顾客偏离行为引发的顾客道德情绪和再惠顾意愿的相关命题, 并阐述了命题检验方法, 力图厘清现有研究关于亲顾客偏离行为结果的争议话题, 对道德属性视角下的亲顾客偏离行为研究具有重要理论意义, 同时为服务型企业全面评估亲顾客偏离行为的服务绩效, 发挥其积极效应, 避免其不良后果提供指导。
分类: 心理学 >> 发展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8 合作期刊: 《心理科学进展》
摘要: 多源评价在国外企业中的运用已日益成熟, 但在我国还停留在探索与发展阶段。基于已有的研究发现, 围绕评价过程、评价源及被评价者三方面对多源评价的特点及内在机制进行了探讨与分析。从评价过程看, 其评价目的具有多重性, 评价形式注重匿名性, 且评价结果的合理应用非常重要; 从评价源看, 不同评价源间的评价一致性较低, 且易造成晕轮效应和宽大效应; 从被评价者来看, 个体对多源评价结果的反应, 受到个性特征、反馈信号及自我-他人评价间差距等因素影响。研究也发现, 多源评价所带来的绩效改进结果具有不稳定性。基于此, 如何提高多源评价过程的有效性与准确性, 改善评价者对评价结果的反应, 以及如何对多源评价结果进行有效汇总等是未来值得研究的重要内容。
分类: 心理学 >> 管理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0-11-16
摘要: 近年来,工作嵌入(Job embeddedness)作为解释员工离职和留职的新视角,逐渐受到理论界与实务界的广泛关注和探讨。根据内容分析法(Content analysis),系统梳理了国内外176篇工作嵌入相关文献,分别从研究视角、内容分析和发展方向三个方面评述工作嵌入的影响结果。基于此,总结出六种理论视角:资源保存理论、社会资本理论、计划行为理论、工作-角色依附理论、未来时间透视视角和传染过程视角。以内容分析的方式呈现关于工作嵌入研究的发展趋势和不同视角下工作嵌入影响结果的具体研究情况。未来研究应进一步构建团队工作嵌入理论模型、聚焦跨文化比较下工作嵌入的溢出效应、关注工作嵌入的双刃剑效应以及突出子维度差异化作用。
分类: 心理学 >> 管理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4-06-19
摘要: 线上办公日渐成为常态, 虽与组织的时空分离给予员工高度自主, 但削弱了领导的控制感并带来不确定性。领导如何实现在虚拟空间的控制感, 保持其管理有效性已成为当前研究热点。然而, 鲜有研究将“线上办公”与“领地行为”结合, 故限制了对线上控制和线上领导领地行为表征形式的理解。本研究拟首先开发符合线上办公这一时代背景的线上领导领地行为量表, 提供实证测量工具; 其次, 探讨并解析线上办公与线上领导领地行为的联系; 再次, 线上领导领地行为虽能化解领导关于控制方面的忧虑, 却会违背员工对自主的期望, 故本研究提出并分析这一行为的双刃剑效应; 最后, 分析数字化人力资源管理的调节作用。关注线上领导领地行为这一命题可为线上控制提供有益借鉴。
分类: 心理学 >> 管理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4-12-27
摘要: 生成式人工智能(GAI)在众多领域展现出强大的创造力。将GAI技术引入工作场所,推动组织成员采纳GAI生成的工作建议,对组织成员的创造力有何影响?学术界尚未解答该问题。对此,本文首先基于组织管理情境,对GAI建议采纳的内涵和维度进行探索。其次,分别基于社会认知视角和目标定向视角在员工层面和团队层面探索GAI建议采纳对创造力的双刃剑效应机制。最后,综合探究GAI建议采纳效应发挥的边界条件。本文拓展了工作场所建议采纳的研究领域,并为组织发挥GAI建议采纳的积极效应、消除其消极效应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8 合作期刊: 《心理科学进展》
摘要: 近年来, 工作嵌入(Job embeddedness)作为解释员工离职和留职的新视角, 逐渐受到理论界与实务界的广泛关注和探讨。根据内容分析法(Content analysis), 系统梳理了国内外176篇工作嵌入相关文献, 分别从研究视角、内容分析和发展方向三个方面评述工作嵌入的影响结果。基于此, 总结出6种理论视角:资源保存理论、社会资本理论、计划行为理论、工作-角色依附理论、未来时间透视视角和传染过程视角。以内容分析的方式呈现关于工作嵌入研究的发展趋势和不同视角下工作嵌入影响结果的具体研究情况。未来研究应进一步构建团队工作嵌入理论模型、聚焦跨文化比较下工作嵌入的溢出效应、关注工作嵌入的双刃剑效应以及突出子维度差异化作用。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7 合作期刊: 《心理学报》
摘要: 本文关注配偶情绪智力对员工工作投入的跨领域的人际间影响。基于努力-恢复模型视角和情绪智力文献, 本文提出高情绪智力的配偶能够通过提升员工生活幸福感, 从而促进员工工作投入。此外, 通过整合社会性别角色理论, 本文进一步讨论了员工性别的调节作用。通过两个子研究, 本文发现:配偶情绪智力与员工生活幸福感之间呈现正相关关系; 员工生活幸福感与员工工作投入之间呈现正相关关系; 员工生活幸福感中介了配偶情绪智力对员工工作投入的影响; 并且, 员工性别调节了配偶情绪智力和员工生活幸福感之间的关系, 即当员工为男性时, 配偶情绪智力对该员工生活幸福感的正向影响更强; 此外, 员工性别还调节了员工生活幸福感在配偶情绪智力和员工工作投入之间起到的中介作用。本研究首次提出和检验了配偶情绪智力对员工工作投入的跨领域的人际间积极影响, 具有理论和实践上的重要意义。
分类: 心理学 >> 管理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2-04-17
摘要: 基于资源保存理论和不确定管理理论,采用日记研究法收集81个样本10个工作日的数据,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视角,通过明晰挑战性工作要求的不同属性(每日水平、平均水平、日间变动、波动变化),全面检验了挑战性工作要求对工作-家庭增益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在静态模型中,挑战性工作要求通过工作专注度(增益路径)和放松(损耗路径)作用于工作-家庭增益,且在个体间的平均水平模型中,放松的中介作用更为显著;(2)在动态模型中,挑战性工作要求的日间变动和波动变化,均通过减少员工工作专注度和放松,进而降低工作-家庭增益。最后,本研究讨论了管理者应重视挑战性工作要求的双刃剑作用等实践启示。
分类: 心理学 >> 认知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4-12-25
摘要: 视觉工作记忆状态模型提出了一个层级化的存储结构,将存储态分为在线态和离线态。先前研究已证明,无论是在线态还是离线态的记忆表征都表现出一定程度的稳固性,能够抵制外部因素干扰。然而,在相同的认知加工下,这两种存储状态的记忆表征是否具有同等的稳固性能,目前缺乏明确的认识。为探究这一问题,本研究采用能够同时检测在线态和离线态表征的序列呈现记忆任务范式,并调控干扰刺激呈现(实验1)和记忆维持时间(实验2)两个变量,来评估这两种因素分别对不同存储状态的影响。结果显示,在多存储态记忆维持期间呈现干扰刺激或延长记忆维持时间,会显著损害在线态记忆成绩,而不影响离线态成绩。这一结果表明,相比在线态记忆表征,离线态表征在抵制无关干扰和时间衰减方面具有稳固性优势。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8 合作期刊: 《心理科学进展》
摘要: 市场经济的复杂多变给组织生存与发展带来诸多挑战, 组织往往对员工提出高的绩效要求, 绩效压力已成为普遍现象。现有研究大多关注绩效压力的消极效应, 存在忽视其积极结果及理论视角较窄等不足。因此, 系统、全面地认识绩效压力的双刃剑效应, 有助于组织充分发挥绩效压力的积极效应及阻遏其消极效应。通过系统地回顾和梳理相关研究, 在将绩效压力影响效果的研究分为积极、消极和二者并存的曲线效应三个类别后, 引入压力认知评价理论、资源保存理论等理论厘清研究背后的解释机制。最后, 基于以上梳理分析, 未来研究应进一步拓展组织中绩效压力的双刃剑效应及其边界条件, 从而更全面地认识组织中绩效压力所产生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