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MathJax]/extensions/TeX/noErrors.js
  • 竹茶混交模式对表层土壤有机碳储量及组分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22-09-29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为探究毛竹林下种植茶树对土壤有机碳储量与碳组分间的影响,该研究以毛竹纯林、 竹茶混交林和常绿阔叶林为对象,采集这3 种林分类型的表层(0~10 cm)土壤,测定土壤有 机碳(SOC) 、碳组分、生物与非生物因素指标。结果表明:(1)竹茶混交林林下植物多样 性相较于毛竹纯林显著降低,但其土壤有机碳密度[(22.542.09) thm-2]、碳组分与毛竹纯 林无显著差异(P>0.05)。竹茶混交林的矿物结合态有机碳(MOC)为[(20.131.83) gkg-1], 占总有机碳的92.66%。常绿阔叶林土壤有机碳密度比竹茶混交林和毛竹纯林高土壤有机碳 密度分别高41.15%和41.00%(P0.05)。(3)3 种林 分类型SOC 与土壤pH、砂砾含量和地上凋落物生物量呈显著负相关,与土壤粘粒含量、粉 粒含量、总氮、C:N、总磷和铵态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4)就不同碳组 分而言,颗粒有机碳(POC)和MOC 均与土壤pH、砂粒含量和根系生物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 与土壤含水率、粘粒含量、粉粒含量、总氮、C:N、总磷和铵态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P<0.05)。基于此,竹茶混交改造会造成原生毛竹纯林林下植被多样性的下降,但并未造 成土壤碳储量下降;而相较于常绿阔叶林,需要改进毛竹经营措施提升其碳汇效益。

  • 神木天坑不同小生境木本植物叶功能性状的差异与关联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 应用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22-07-05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为了分析天坑木本植物叶功能性状的变异特征及小生境对木本植物叶功能性状的影响,该文以神木天坑不同小生境(底部、坑腰和边缘)的木本植物为研究对象,选取叶厚度、叶组织密度、叶面积等10个叶功能性状指标,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等方法。结果表明:(1)神木天坑木本植物10个叶功能性状中,叶面积变异系数最大(113.9%),叶碳含量变异系数最小(10.5%)。(2)天坑边缘、坑腰的乔木叶组织密度显著高于底部(P0.05)。(3)不同小生境叶功能性状相关性存在一定差异,随底部到边缘小生境变化,叶厚度与叶面积逐渐呈极显著正相关;主成分分析表明叶组织密度(-0.833)、叶钾含量(0.782)、叶干物质含量(-0.647)贡献较大,是神木天坑不同小生境木本植物叶功能性状主要指标。综上表明,叶功能性状之间普遍关联,天坑木本植物通过对叶功能性状的权衡来适应不同小生境,该研究可为了解植物对特殊生境的适应机制及天坑植被的保护提供理论指导。

  • 广西天坑森林物种多样性与土壤酶活性和养分的关系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 应用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22-06-07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研究天坑负地形生境土壤酶活性、养分和木本植物多样性的分布特征和内在联系, 为喀斯特地区植物资源的保护与重建提供理论基础。该文以广西大石围天坑群天坑森林为 研究区,基于天坑坑内—坑口—坑外群落多样性调查和土壤生境调查,采用相关性分析和 冗余分析方法,探究木本植物物种多样性与土壤因子间的耦合关系。结果表明:(1)坑内 木本植物有 21 种 31 属 20 科,坑口木本植物有 91 种 58 属 58 科,坑外木本植物有 47 种 30 属 30 科,天坑坑内 Margalef 指数和 Patrick 指数显著低于天坑坑口和坑外生境,沿天坑 坑内—坑口—坑外生境变化,物种分布总体较为均匀,但物种数量增多;(2)天坑坑外土 壤全氮含量显著高于坑内和坑口生境,坑内的土壤全镁、土壤全磷和土壤速效磷含量显著 高于坑口和坑外生境,坑外的土壤碱性磷酸酶和土壤脲酶活性显著高于坑口和坑内生境, 表明天坑坑内土壤磷含量较高,但土壤酶活性总体偏低;(3)物种多样性与土壤养分、土 壤酶活性相关性强。综上结果可知,天坑生境对物种多样性、土壤酶活性及土壤养分含量 的分布特征影响较大,土壤速效磷、土壤碱性磷酸酶、土壤含水量、土壤脲酶、土壤全镁 和土壤全磷是影响天坑森林木本植物物种多样性的关键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