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核科学技术 >> 辐射物理与技术 提交时间: 2025-06-24
摘要: 应用改进的量子分子动力学模型(ImQMD)结合 GEMINI++ 统计衰变模型,研究了入射能量为 \SI{8.5}{MeV/u}的^{18}\text{O}+^{238}\text{U}体系的深度非弹性碰撞过程。通过分析反应产物的总动能-质量分布,明确指出类弹碎片主要来源于深度非弹性碰撞机制。本研究分别计算了碳(C)、氧(O)和氟(F)等类弹产物同位素的微分截面、出射角度及弹靶在碰撞过程中的接触时间。结果显示,丰中子类弹碎片的微分截面在出射角趋近零度时达到峰值。进一步分析发现,类弹产物的中子质子比(N/Z)越大,其对应的弹靶接触时间越长,出射角越小。其动力学机制可描述为:炮弹与靶核接触后形成带有颈部的双核体系,该体系绕质心旋转,旋转持续时间超过 \SI{200}{fm/c},旋转角度约为90度。在此旋转接触期间,弹靶间发生大量核子转移。因靶核^{238}U向炮弹^{18}O转移反应道1p+2n、1p+3n和1p+4n的Q值均为正值,分别为4.212,3.492和5.805 MeV,这有利于此类反应的发生,致使^{21-23}F微分截面较大。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基本吻合,既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又直观呈现反应动力学机制。该研究成果为新一代零度谱仪开展低能核物理实验、提取奇异核次级束流提供关键参考。
分类: 计算机科学 >> 计算机应用技术 提交时间: 2023-02-15 合作期刊: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摘要: 交通预测在城市管理及交通规划中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交通预测任务中,对复杂动态时空依赖关系的建模仍 然具有极大的挑战性。针对以往复杂的神经网络构架在空间维度上所采用的预定义图结构未包含完整交通数据空间信 息,且在时间维度上不能很好地捕获交通数据长期依赖关系的问题,提出一种新的时空图神经网络。通过自适应图卷积网 络(AGCN)自动捕获节点的特定状态以及自动推断不同节点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提取更完整的交通数据空间特征,再通 过时空长短期记忆网络(ST-LSTM)中的时间记忆模块来提取交通数据的时间特征,捕获短中长期的时间依赖关系。在 PeMSD4和PeMSD8数据集上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网络相比基线模型能够更好地提升交通预测性能。
分类: 物理学 >> 核物理学 提交时间: 2024-02-06
摘要: 近期在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北京串列加速器核物理国家实验室开展的 16O + 12C 非弹散射实验,给出了 16O 中存在 4-𝛼 玻色凝聚状态的新证据。实验采用多套双面硅微条带电粒子望远镜,首次在 16O 衰变中实现了 4 个 𝛼 粒子的准确识别 (Particle Identification, PID) 和符合测量。在此基础上获得了高分辨的反应 𝑄 值谱并重建了清晰的 4-𝛼 共振态。其中在阈值附近观察到 4 个高显著度 (大部分高于 5𝜎) 的共振态,它们按照12C(Hoyle state) + 𝛼 的特征模式衰变,与理论预言的类 Hoyle-BEC 结构及其转动带特征相一致。本观测结果将推动进一步的理论研究,实验上也需要对上述共振态做更多物理量的观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