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红层景观价值评价与景观地灾协调治理模式研究
后印本
Research on coordinated management of geological hazards and red beds landscape based on landscape value evaluation in Qinghai province
摘要: 红层景观是由红色岩层及其风化物组成的具有独特观赏性的地貌景观,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我国红层景观资源丰富,同时红层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频发,景观区的灾害工程治理往往忽视景观价值造成生境退化与资源浪费。因此开展红层景观与地灾协调治理研究具有现实意义。本文依托“红层灾变防控基础研究”项目,针对青海省红层景观和地质灾害,开展发育特征、价值评价及融合治理模式等研究。首先揭示了青海红层景观发育特征和规律。选取62 处青海红层地质遗迹,从地层地貌、岩性构造等方面分析青海红层景观及地质灾害发育规律与空间分布特征;构建了包括4 个准则层、9个一级指标、24 个二级指标的红层景观价值评价体系,并开展了夏琼寺、阿什贡、坎布拉3处典型红层景观的综合评价,从审美、文化、社会价值及景观质量四方面,量化分析地质灾害对红层景观价值的影响机制;以化害为利,综合治理的思路出发,创新了红层灾害治理模式,构建“地质基因-气候生境-红层景观-红层灾害”四要素协同治理机制,提出文化赋能、艺术加固、因循本质、因地制宜、系统治理等5种融合治理模式。对夏琼寺滑坡、阿什贡崩塌两处红层灾害进行景观化治理,探索了提升景观价值及发挥灾害防治效能融合治理模式的可行性。本文建立的红层景观价值评价体系为红层景观价值开发与利用提供了量化参考,融合治理模式为研究红层景观保护和地质灾害景观化治理工程提供了借鉴,对推动地质景观灾害融合治理理念具有重要意义。
版本历史
[V1] |
2025-07-21 12:00:26 |
ChinaXiv:202507.00411V1
|
下载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