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详细浏览

濒危植物小勾儿茶及其变种毛柄小勾儿茶的种群结构与动态特征 后印本

请选择邀稿期刊:

Population structure and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an endangered plant species (Berchemiella wilsonii) and its variety (Berchemiella wilsonii var. pubipetiolata)

摘要: 探究濒危植物小勾儿茶(Berchemiella wilsonii)及其变种毛柄小勾儿茶(Berchemiella wilsonii var. pubipetiolata)的种群结构及动态特征,可为其种质资源保护利用提供科学依据。该研究以湖北、安徽、浙 江现存有记录的小勾儿茶和毛柄小勾儿茶野生种群为研究对象,基于种群生态学调查绘制种群结构图、建 立静态生命表、拟合存活曲线、分析种群生存力、计算种群动态变化指数、开展时间序列预测分析,以期 揭示两个物种的种群结构特征与未来发展趋势。结果显示:(1)小勾儿茶种群结构为幼龄个体占比较高的 金字塔型,但其幼体在成长过程中损耗较大,成体较少;毛柄小勾儿茶种群幼龄个体缺乏,中龄个体占比 高,老龄个体稀少,呈纺锤型结构。(2)经模型检验发现两个物种的存活曲线均趋近于Deevey-III 型,表明 二者幼龄阶段有较高的死亡率;由于达到生理年龄,两物种的死亡率都在VI 龄级达到峰值。(3)小勾儿茶 种群的生存率和累积死亡率在II 龄级达到平衡,毛柄小勾儿茶则在VI 龄级达到平衡,表明小勾儿茶更早 进入衰退期。(4)种群动态指数显示二者都属于易受外界干扰的增长型种群,对干扰具有较高的敏感性。 (5)时间序列预测显示:在经历2、4、6、8 龄级后, 小勾儿茶种群的个体数量在每个龄级中均有不同程度 的增加,而毛柄小勾儿茶种群幼龄个体缺乏,中龄个体减少,成龄个体增加,种群面临衰退。综上认为, 对于二者应采取不同的保护对策,小勾儿茶种群幼苗死亡率高,应进行适当疏林以提高光照,促进幼苗存 活,同时减少人为干扰;毛柄小勾儿茶幼体严重缺失,应加强人工繁育技术的研究,及时补充幼苗回归保 育,以避免种群衰退和实现物种多样性资源的保护利用。

版本历史

[V1] 2024-12-02 17:53:04 ChinaXiv:202412.00017V1 下载全文
点击下载全文
预览
许可声明
metrics指标
  •  点击量1872
  •  下载量724
评论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