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其他 >> 综合 提交时间: 2023-03-28 合作期刊: 《中国科学院院刊》
摘要:英国是碳中和战略行动的倡议者和先行者,深入解析其政策体系特征,对我国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以下简称“双碳”)行动部署具有参考价值。文章在内容分析和扎根理论方法的基础上,设计提出宏观战略(macro-strategy)、中观架构(medium-skeleton)和微观结构(micro-structure)的“3 MS”分析框架,深度挖掘其政策的文本和逻辑特征。研究显示,英国基本形成碳中和战略“1+1+N+X”政策体系,构建了“咨询—决策—执行—评估”战略推进体系,具有中央统筹、机构推进、智库支撑、私营协同的组织架构,以及立法约束、整体部署、任务明确、细化响应、相互支撑、科技引领等政策网络。相比之下,我国在立法保障、推进体系、智库支撑等方面仍存在不足,建议从法律保障、体制机制、实施路径、科技创新、智库支撑等 5 个维度,针对不同减排部门、不同产业技术,以及政府、行业、企业、社会等多个层面,不断完善我国“1+N”政策体系。
分类: 其他 >> 综合 提交时间: 2023-03-28 合作期刊: 《中国科学院院刊》
摘要:当前能源系统正在从化石能源绝对主导向低碳多能融合方向转变。全球能源生产与消费革命正在不断深化,新兴产业与新业态不断发展壮大。主要发达国家在能源转型过程中以科技创新为先导,以体制改革为抓手,致力于解决主体能源向绿色低碳过渡、多能互补耦合利用、终端用能深度电气化、智慧能源网络建设等重大战略问题,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抢占能源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制高点。能源技术创新处于高度活跃期,新兴能源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加快迭代,正孕育一批具有重大产业变革前景的颠覆性技术。文章系统梳理了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能源科技领域重大发展战略规划,分析了国际重大科技前沿进展与重要成果,以准确把握世界能源技术变革和演进方向,进而为我国能源科技领域的优先谋划和布局提供重要参考。
分类: 其他 >> 综合 提交时间: 2023-03-28 合作期刊: 《中国科学院院刊》
摘要:氢能作为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清洁能源受到了全球瞩目。鉴于美国有逾30年的氢能研发和应用实践经验,文章对美国政府制定的氢能发展规划和战略开展详细调研,分析了自 1990 年以来的美国氢能战略及发展目标、方向、成效,并重点剖析美国 2020 年最新氢能发展战略和 2021 年氢能攻关计划。文章认为,当前美国氢能战略已经从最初建立氢能技术储备和推动氢燃料电池在交通行业的应用,转变为推进碳中和目标下加快氢能全链条、低成本技术开发应用,尤其是绿氢技术的研发和商业化等方向,具有实现碳中和目标、建立和发展氢经济、在全球氢能技术和市场中占主导地位等多元化目标;同时,美国在电解水技术方面具有较为成熟的研发示范经验,未来将向兆瓦级规模和太阳能、核能等可再生能源清洁制氢等方向发展。基于以上研究和分析,文章针对我国氢能战略提出了加强氢能发展顶层设计、攻关突破氢能核心技术、建立氢能全技术链发展模式、加强对外合作、开展标准制定和知识产权保护等建议。
分类: 其他 >> 综合 提交时间: 2023-03-28 合作期刊: 《中国科学院院刊》
摘要:“十四五”伊始,我国进一步推进社会经济向高质量纵深发展,明确知识产权相关各项工作由追求数量转向高质量发展的行动计划。其中,如何通过知识产权保护激发创新主体活力是一项系统工作,需要深入研究。标准作为全球治理和国家治理的重要手段和工具,属于协商一致的公共权力的范畴;从保护个体或团队的创新成果为目标的知识产权角度来说,标准的运用和实施必将成为落实知识产权保护和科技成果保护的重要工具,对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全链条提供一致性支撑保障,确保形成权界清晰、分工合理、责权一致、运转高效的工作规则,进一步帮助激发创新主体的活力和潜力,为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保驾护航。
分类: 其他 >> 综合 提交时间: 2023-03-28 合作期刊: 《中国科学院院刊》
摘要:新冠肺炎疫情不仅给全球卫生安全体系带来了重大考验,也给全球治理结构和格局带来新的冲击;同时,还暴露出全球及我国在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和生物安全体系建设等方面的一些不足。生物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国家安全的新疆域。其中,高级别生物实验室是开展生物安全科学研究和体现国家安全能力的核心平台。因此,我国需要进一步实施高级别生物安全实验室体系建设规划,形成布局合理、定位明确、功能齐全、分工协作、网络化运行的高级别生物安全实验室国家体系,建设临床、生产、科研活动有机融合的国家生物安全协作中心。
分类: 图书馆学、情报学 >> 情报学 提交时间: 2023-03-26
摘要:目的/ 意义 大数据为产业智库发展带来了机遇,本研究结合生态学理论进一步深化和丰富了产业智库大数据建设的理论体系,为提升产业智库研究的创新性和前瞻性提供了新思路。 方法/过程 在明晰有关产业智库大数据生态体系概念的基础上,从数据主体、信息资源、专家智慧、工具方法以及知识服务5 个方面,构建了产业智库大数据生态体系,结合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和系统服务功能,设计打造了产业智库大数据系统,最后根据全球化智库的具体案例分析,提出我国产业智库大数据建设的发展路径。 结果/ 结论 产业智库大数据生态体系建设是产业智库建设的关键环节,必须适应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发展环境,融合多源数据资源和跨领域的专家智慧,创新与现代化发展要求相匹配的方法论和技术工具,开展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和数据挖掘分析,为我国产业发展提供基础性、共享性的决策咨询服务。
分类: 图书馆学、情报学 >> 情报学 提交时间: 2023-03-10
摘要:目的 探究志愿者在预印本平台学术质量控制中的角色与作用,为我国预印本平台建设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网络调查与案例研究法,调研并总结了十余个国际知名预印本平台的志愿者机制发展现状。依据调研结果选取最具代表性的arXiv与RePEc为研究对象,深度剖析志愿者机制的基础架构与组织功能对预印本平台学术质量控制的影响。 结果 国际预印本平台志愿者机制成熟度差异较大;arXiv与RePEc拥有权责清晰的志愿者工作机制架构、志愿者深度参与的多样化学术质量控制功能,但两平台志愿者所发挥作用的类型不同。 结论 志愿者是预印本平台质量控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预印本平台应广泛招募志愿者,逐步建立和完善志愿者机制;优化志愿者机制架构,明晰志愿者工作职能;借鉴国际经验,丰富志愿者参与下的学术质量控制功能。
分类: 图书馆学、情报学 >> 情报学 提交时间: 2023-02-11
当前,科学数据管理工作受到世界各国科研机构的高度关注,对比分析国际与国内科学数据政策 研究领域的异同点有利于推进该领域研究的发展。选取科学数据政策相关论文作为研究对象,使用文献计量 与内容分析法分析国际与国内该领域研究发展特征与演化趋势,揭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研究结果表明:国 际、国内科学数据政策研究均处于探索发展阶段,研究文献量呈波动上升趋势:研究方向以信息科学与图书 馆学为主导,同时部分研究属于交叉学科成果;国际研究较多关注科研数据共享,国内侧重科学数据政策、 数据管理及科研数据间的研究关系。
分类: 图书馆学、情报学 >> 情报学 提交时间: 2022-07-27
摘要: 目的/意义 本文提出一种论文代表作遴选方法,为开展代表作遴选和评价提供支撑。 方法/过程 综合考虑论文的创新性和影响力,设计代表性指数,将代表性指数靠前的论文作为学者的论文代表作。以杰出科学家为例,遴选其论文代表作,使用主路径分析法,检验论文代表作的创新性和影响力。 结果/结论 实证结果表明,使用代表性指数能有效地遴选出学者的论文代表作,使用本文提出的方法进行论文代表作遴选具备可行性。
分类: 天文学 >> 天体测量学 分类: 图书馆学、情报学 >> 情报学 分类: 物理学 >>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 提交时间: 2021-03-05
摘要: 2015年激光干涉仪引力波天文台(Laser Interferometer Gravitational-wave Observatory,LIGO)直接检测到引力波信号,为新物理学和天体物理学带来希望的同时,也掀起激光干涉仪引力波探测器发展的新浪潮。在激光干涉仪引力波探测器从地面到太空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本文从建设历程、技术特色和发展定位、运营模式等方面,开展各探测器的对比研究,归纳出激光干涉仪引力波探测器建设和运营的经验启示,即:激光干涉仪引力波探测器的建设是长期化工程,有助于推动科研容错机制和科学评价机制的完善发展;激光干涉仪引力波探测器的建设是高科技工程,有助于推动多学科技术协同发展;激光干涉仪引力波探测器的建设是国际化工程,有助于推动科研合作健康发展。
分类: 图书馆学、情报学 >> 图书馆学 提交时间: 2019-03-17
摘要: 文梳理了科技预印本库的国际发展趋势;从国际重要预印本库自身、科研基金为代表的科技管理部门、以及科技期刊三个方面,分析了当前预印本交流的相关政策动向;研究提出了我国科技预印本库建设中面临的五个政策挑战:政策定位不清晰,政策机制不完善、高层管理政策缺失、得不到期刊出版政策支持、政策起点高度不够;最后提出了发展我国科技预印本交流体系的四条政策建议。
分类: 图书馆学、情报学 >> 图书馆学 提交时间: 2019-01-04
摘要: 本文从科学计量学和科学知识图谱的视角,对“一带一路”沿线72个国家在图书情报领域的研究论文数量、国家和地区分布、研究机构、研究方向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将为推动我国“一带一路”战略以及与沿线国家在图书情报领域的科技合作提供参考。
分类: 物理学 >> 普通物理:统计和量子力学,量子信息等 提交时间: 2018-10-19 合作期刊: 《智库理论与实践》
摘要: [目的/意义] 为国内高校图书馆开展智库支撑服务提供借鉴,并结合国内智库发展特点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方法/过程]本文通过调研选取国外为智库建设提供支撑服务较好的部分高校图书馆,发现调研对象在专业的资源支撑、网络平台构建和智库馆员配备方面的特点。[结果/结论]得到如下启示:深入以智库服务为核心的高校图书馆研究;充分利用高校图书馆的学科智库资源;继续完善网络平台建设;开展馆员嵌入智库服务等建议。
分类: 图书馆学、情报学 >> 图书馆学 提交时间: 2018-06-02
摘要: 在生物制药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产业链进行产业竞争情报分析的重要意义。解析了生物制药产业链的特征,重点关注产业链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技术授权交易、并购以及联盟的影响因素。以此为基础,提出生物制药产业竞争情报分析框架,重点研究了产业链内产业层面,企业层面,产业技术层面以及市场层面情报要素,为生物制药产业竞争情报开展提供参考。
分类: 图书馆学、情报学 >> 图书馆学 提交时间: 2018-06-01
摘要: 通过为科研用户搭建HIV专题信息导航经验和体会,论述了面向科研用户建立个性化信息环境的模式和流程,包括个性化信息环境建设的指导思想的确立、如何确定服务目标、如何进行需求调查、如何进行系统设计、如何选择技术平台、如何进行内容设计和平台栏目规划、如何进行资源的筛选和组织,用户个性化平台建设的保障机制等相关问题。 关键词:个性化服务;信息环境;模式与流程;保障机制;学科馆员 分类号:G252
分类: 工程与技术科学 >> 生物医学工程学 分类: 图书馆学、情报学 >> 情报学 提交时间: 2018-03-14
摘要:目的:可穿戴式血压测量技术对高血压的预防和诊断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有必要分析国内外的专利技术最新动态,优化我国的专利研发方向和布局。方法:基于Thomson Innovation专利数据库和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检索系统,利用Thomson Data Analyzer等分析工具,以全球可穿戴式血压测量技术领域的专利为研究对象,利用统计、聚类、引文分析、相似度矩阵、文献调研等方法来揭示可穿戴式血压测量技术的研发和竞争态势。结论:无袖带血压测量技术是该领域的热点技术方向,该方向的核心专利主要集中在Sotera等美国公司手中,中国研发跟进和技术转移转化相较不足,需要加强。
分类: 图书馆学、情报学 >> 图书馆学 提交时间: 2017-11-21
摘要:预印本指尚未在同行评议学术期刊上正式发表的科研论文手稿。近年来,随着开放获取运动发展,预印本平台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国际学术机构的预印本政策成为预印本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本文将国际学术出版机构预印本政策划分为预印本投稿政策和预印本存档政策,梳理当前学术出版机构预印本政策的5种模式,并以web of science为数据源,选取国内科研作者发文量最多的期刊/出版机构进行典型分析,发现目前国际学术出版机构大多采取积极的预印本政策,不同的支持政策存在细微差异,并呈现一定的规律特点。最后,根据预印本政策分析结果,从科研作者、期刊、ChinaXiv角度提出相应建议。
分类: 图书馆学、情报学 >> 图书馆学 提交时间: 2017-11-21
摘要:为满足保护作者首发权、促进中国优秀科研成果率先保存并服务于中国科技界的需要,中国科学院科技论文预发布平台(ChinaXiv)开展项目建设,旨在鼓励科研人员第一时间在公共预印本平台上公布科研成果,通过该平台听取同行的评议和建议,促进更大范围的学术交流,并推动科研成果的开放获取。本文以工作实践为基础,从建设背景、系统建设及服务、领域拓展与培育、组织管理机制、宣传推广模式、建设现状以及未来发展等多个方面介绍了ChinaXiv如何构建国际通行模式规范运营的预印本服务平台,为其他预印本平台建设提供参考。
分类: 图书馆学、情报学 >> 图书馆学 提交时间: 2017-11-06
摘要:在开放获取、开放科研等大潮的影响下,预印本和基于预印本平台的学术交流得到科学界高度关注。本文对2013年以来国际上预印本平台建设的相关情况进行总结梳理,研究提出当前国际预印本发展的7个主要态势。研究表明,以arXiv、SSRN为代表的传统预印本平台通过可持续发展模式探索,赢来大发展;以BioRXiv、ChemRXiv等为代表的新预印本平台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推出,带来预印本平台的大繁荣;而在科学界,基于论文手稿的预印本交流模式,得到学术团体、学协会、科技管理机构、基金组织,甚至是传统出版商的广泛认可,表明以学界自治为基础的预印本学术交流模式正在改变传统的以期刊为主体的学术交流模式。
分类: 计算机科学 >> 自然语言理解与机器翻译 提交时间: 2016-11-14
摘要:梳理科技资源中缩略语的构成形式;提出一种基于逆序快速扫描和共现分析相结合的术语缩略语快速提取算法。首先从科技资源中提取缩略语、候选全称及上下文信息;接着采用启发式模糊匹配算法,对缩略语及候选术语全称从右向左进行逆序扫描,在不要求缩略语中字母全部正确匹配的情况下,识别出规则的术语缩略语及其全称;最后对不规则候选缩略语及全称进行共现分析。同以往算法相比,该算法无论在时间复杂度上,还是在准确率和召回率上都取得了明显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