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其他 >> 综合 提交时间: 2023-03-28 合作期刊: 《中国科学院院刊》
摘要:高风险高回报(HRHR)研究是指科学研究问题的挑战性或失败风险很高但其成功后的突破性、变革性和原创性鲜明的科学研究类型,其体现科技原始创新能力,致力于产出重大科学发现和技术突破成果,有利于加快提升国家科技创新核心竞争力,这方面的理论与方法研究有助于完善科技政策。深入洞明国际上该类研究的发展背景、概念内涵及特征,探讨构建“决策-资助-执行”三位一体的 HRHR 研究管理体系,并以国际典型科研机构的 HRHR 研究项目为例,系统分析、比较与归纳改进的同行评议、项目经理制和去评审化等代表性学术评议机制的基本原理、评审流程及优缺点等,可以为完善国家科研管理政策提供依据。借鉴国外 HRHR 研究项目资助的有益经验提出建议:制定促进 HRHR 研究的科技管理政策;完善遴选 HRHR 研究的项目评议机制;营造激励 HRHR 研究的卓越学术生态。
分类: 其他 >> 综合 提交时间: 2023-03-28 合作期刊: 《中国科学院院刊》
摘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将带来经济社会广泛而深刻的系统性变革。科技是支撑碳中和目标的核心驱动力。文章在梳理碳中和相关概念基础上,分析了发达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碳中和的战略行动和科技布局特点,发现:各主要国家通过立法监管、能源战略、技术路线图、碳市场等政策行动全面推动碳中和目标;在科技方面,重点布局可再生能源、氢能、储能、先进核能、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等变革性绿色低碳技术,抢占未来绿色工业革命科技制高点。文章针对实现碳中和的“减排”和“增汇”两条根本路径,围绕“构建零碳能源体系”“再造低碳产业流程”“生态固碳增汇/负排放”三大方向提出了需要重点布局的 14 个重要科技问题研究,以引导超过 70 项关键技术突破。在分析碳中和国际行动和关键科技问题基础上,围绕加强碳达峰、碳中和行动顶层设计,强化面向碳中和的科技研发体系,建立零碳能源体系和新型电力系统,构建低碳产业体系,前瞻部署生态固碳等负排放技术,以及加强系统性解决方案在碳中和行动中的应用 6个方面,提出了加强我国碳中和战略科技布局的建议。
分类: 其他 >> 综合 提交时间: 2023-03-28 合作期刊: 《中国科学院院刊》
摘要:基础研究是所有科学技术的理论和知识源头,是应用研究和试验开发的基础,在国家发展、技术进步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章以美、英、德、法、日五大科技强国为分析对象,以“投入-产出-政策”为分析框架,从科研投入强度尤其是基础研究投入强度的长时序趋势分析,到科研论文产出、科技领域国际权威奖项和诺贝尔科学奖等基础研究重大原创性成果产出情况,再到科技强国对基础研究的长期稳定支持政策与创新政策等进行比较研究。分析看出,科技强国都高度重视基础研究,其基础研究投入强度长期超过10%。高额的长期稳定基础研究投入,为基础研究重大产出奠定了基石。最后,文章针对我国加强基础研究、建设科技强国提出启示建议。
分类: 其他 >> 综合 提交时间: 2023-03-28 合作期刊: 《中国科学院院刊》
摘要:碳中和通过改变人类生产生活方式,不仅影响各国经济发展,还重塑着全球地缘政治格局。中国自2020 年 9 月明确提出 2060 年实现碳中和目标以来,一直在努力探索构建碳中和政策体系。由于欧盟的碳中和政策体系相对完善,因此文章将从政策框架、关键行业措施、研发布局、财政与金融保障措施等方面切入,系统梳理欧盟的碳中和政策体系,剖析其主要特点,以期为构建中国碳中和政策体系提供参考。
分类: 其他 >> 综合 提交时间: 2023-03-28 合作期刊: 《中国科学院院刊》
摘要:近20年来世界科技呈现出加速发展态势。随着新一轮科技变革和产业革命不断蓄势,世界已经进入以创新为主题、以创新为主导的新时代,全球科技领域的、国家间的科技创新格局加速调整和重构,而国际经济社会发展大趋势对科技创新格局调整和重塑起到重要驱动作用。在归纳国际经济社会发展大趋势的基础上,基于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科技引领和创新驱动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的现实,分析讨论了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对科技创新发展的关键需求,提出了建设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大趋势、支撑我国科技强国建设的主要科技创新体系,包括基础科学研究、关键核心技术、“数字中国”与智慧社会先进信息网络、清洁可再生先进能源、绿色智能制造、现代绿色生态可持续高效农业、“健康中国”医疗卫生保障、“美丽中国”人地和谐共生生态环境、深空与深海探测等主要科技创新体系。
分类: 其他 >> 综合 提交时间: 2023-03-19 合作期刊: 《中国科学院院刊》
摘要:我国已经提出到2035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到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强国的科技发展战略目标,创新型国家前列、科技强国可以用哪些定量和定性指标予以描述就需要深入研究。文章围绕我国提出的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和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战略目标和任务,以国际上有关国家竞争力和创新能力评价的主要代表性指标体系和研究报告为基础,研究梳理出描述科技强国的重要的、典型的科技指标体系。通过与美国等世界科技强国在各主要指标上的表现展开横向对标分析,揭示我国在主要科技指标上的表现与差距,提出我国到2035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和到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强国的定量与定性指标目标,以及相关发展建议。
分类: 图书馆学、情报学 >> 图书馆学 提交时间: 2023-01-06
【目的/意义】数字资源将成为图书馆资源建设的主导,后疫情时期图书馆面临财政拨付减少、用户需求增多、数据库商持续涨价的多重困境,亟需探寻图书馆应对这类问题的策略。【方法/过程】采用文献调研法,将现有数字资源价格研究观点凝练为“垄断说”“定价方式说”“博弈说”等8种观点并从内外因素角度展开述评,按照认知心理学自然逻辑模型分类,判定一致性、区别性、连贯性信息条件后得出数字资源价格浮动是由个体和环境因素引起,且个体因素是主因,应在“垄断说”“定价方式说”“行业环境说”的基础上探索解决路径。【结论】面对数字资源价格波动的问题,要正视垄断的普遍性与问题症结,强化图书馆联盟的价格协调职能,建立数字资源定价理论研究体系,迎接支持开放出版新角色。
分类: 图书馆学、情报学 >> 各种文献工作 提交时间: 2018-10-16
摘要:[目的/意义]旨在全面了解开放获取论文的数量及开放获取率,并对其质量做出初步评价。[方法/过程]以Web of Science(WoS)核心合集为数据源,从年代、研究领域、国家(地区)、发文机构4个维度统计2002-2016年15年间被WoS收录的高质量学术期刊所发表的论文,进而分析解读OA论文的变化情况;最后以Nature为例,以篇均被引次数与高被引论文占比为切入点,对OA论文的质量作简要分析。[结果/结论]全球OA论文数量逐年增长,尤以中国为典型代表;中国科学院是WoS平台收录论文最多的机构,2016年其OA论文量占据首位,但OA率与主要欧美机构尚有一定差距;生物医学领域的OA实践效果优于其他研究领域。
分类: 生物学 >> 生物工程 提交时间: 2017-12-20 合作期刊: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摘要:“一带一路”贯穿亚欧非大陆,联结活跃的东亚经济圈和发达的欧洲经济圈,以及中间经济发展潜力巨大的广大腹地国家与地区,“一带一路”战略将对中国未来国内外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发展产生重大深远影响。本报告分析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科技发展基础条件,研究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生物技术领域取得的基础研究进展和专利技术研发进展的总体情况,综述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现状和国际专利布局情况,并针对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生物技术领域进一步深化合作互利共赢提出了发展建议。
分类: 图书馆学、情报学 >> 图书馆学 提交时间: 2017-10-23
摘要: 在开放出版背景下,选取10种有代表性的开放获取超大型OA期刊为研究对象,以期刊官方网站、JCR、Scopus为数据来源,从期刊的影响因子、发文数量、论文出版费、论文接受率、论文发表速度5个方面对10种超大型OA期刊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基于此对超大型OA期刊未来可能产生的正面影响及问题进行讨论,以期为期刊界政策的制定、作者论文的发表提供参考和借鉴。
分类: 图书馆学、情报学 >> 图书馆学 提交时间: 2017-09-29
摘要:[目的/意义]全球开放获取期刊的发展越来越受重视,持续关注全球开放获取期刊的进展为我国开放获取期刊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过程]对2016年世界重要开放获取期刊利益相关者,包括政府机构、科研资助机构、科研教育机构、出版商、国际组织、学/协会等进行动态跟踪和扫描,整理并分析2016年全球开放获取期刊的最新发展趋势和热点问题。[结果/结论]2016年全球开放获取期刊繁荣发展,并得到多方利益相关者的支持和推动,开放获取期刊的发展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如开放获取期刊的质量问题、巨型开放获取期刊的未来发展问题。
分类: 图书馆学、情报学 >> 情报学 提交时间: 2017-09-08 合作期刊: 《智库理论与实践》
摘要:[ 目的/ 意义] 美国资源环境智库在全球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运行机制、产品体系及影响力拓展模式对我国智库建设具有借鉴意义。[方法/ 过程]本文基于对美国多家资源环境智库的实地调研,从多个方面对美国资源环境智库特征及其运行机制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并结合我国资源环境智库建设需求和现状,对我国建设高水平资源环境智库提出了相关建议。[结果/ 结论]我国资源环境智库建设应逐步建立有影响力的智库体系,积极拓宽智库资金筹集渠道,提高专题领域成果的产出,积极拓展产品影响力。
分类: 其他 >> 综合 提交时间: 2016-11-02 合作期刊: 《中国科学院院刊》
摘要:国际一流智库影响力的取得有很多决定因素,但关键是其战略研究与政策咨询报告的高质量,而高质量又取决于其研究成果的高标准与质量管理机制。文章通过对一些国际一流智库高质量研究标准或指南、研究成果的严格独立同行评审的质量管理机制和流程的梳理,总结了研究成果质量管理机制的有益经验和启示。文章指出,我国新型智库建设中,尚未将高质量分析与研究的质量管理机制作为智库建设的重要环节来抓,既缺乏研究成果的相关高质量管理理念,也缺乏管理的制度规范,更缺乏质量管理控制的严格流程。为此,文章提出了我国新型智库建设的高质量分析与研究标准及质量管理机制建议。
分类: 图书馆学、情报学 >> 图书馆学 提交时间: 2016-06-03
摘要:[目的 /意义]良好的科研数据管理具有支持开放科学和开放学术交流体系的重要作用,国外科研数据政策的实践经验可以为我国科研资助机构和信息服务机构提供参考借鉴。 [方法 /过程]运用文献综述和调研方法,针对国际主要科研资助机构的科研数据政策的要素进行分析。 [结果 /结论]科研资助机构的科研数据存储政策包括:类型、标准、位置、期限。 科研资助机构的科研数据质量监管政策包括:管理计划、权责机制、监督机制、奖惩机制。 科研资助机构的科研数据传播政策包括:隐私保护、知识产权界定、开放程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