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苞苣苔属(苦苣苔科)一新组合及一新异名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 应用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24-03-26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大苞苣苔属(Anna Pellegr.)自1930 年建立以来,对该属植物的分类修订甚少,早期 的物种发表和修订都依据采集的标本完成,存在性状描述简略或不准确、物种界定模糊等问 题。在对白花大苞苣苔[Anna ophiorrhizoides (Hemsl.) B.L.Burtt & R.A.Davidson]和红花大苞 苣苔(Anna rubidiflora S. Z. He, F. Wen & Y. G. Wei)的历史考证、形态学对比和模式产地的 调查考证中,作者发现1911 年H. Léveillé发表的Didymocarpus cavaleriei H. Lév.与红花大苞 苣苔(Anna rubidiflora)实为同种,前者被处理为白花大苞苣苔的异名。在对白花大苞苣苔 和红花大苞苣苔的多个居群形态特征对比和地理分布信息整理后,发现二者的形态特征有一 定的差异,但仅依据花冠颜色作为种一级分类单位的界限并不恰当,综合考虑形态和地理分 布特征,故提出将红花大苞苣苔处理为白花大苞苣苔的变种。依据2018 年《国际藻类、菌 物和植物命名法规》中的规定和建议, 本文提出一个新组合兼新等级名称Anna ophiorrhizoides (Hemsl.) B. L. Burtt & R. A. Davidson var. cavaleriei(H.Lév.)X. X. Bai & F. Wen,并将Anna rubidiflora 处理为新组合的异名。

  • 山茶属瘤果茶组10 种植物的花粉和叶表皮微形态研究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 应用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23-12-24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10 种瘤果茶组植物进行叶表皮微形态和花粉形态观 测,并分别依据花粉特征和叶表皮特征进行聚类分析,以期能为该组植物的系统演化、分类 鉴定等提供必要依据,其中10 种植物的花粉形态为首次报道。结果表明:(1)10 种植物 的花粉形态和大小差异不大,为近球形、长球形或扁球形;极面观为三裂近圆形或三裂近三 角形;赤道观面为椭圆形,极赤比(P/E)为0.85~1.16,萌发孔类型为三孔型;外壁纹饰特 征差异较显著,为颗粒状、皱沟状或皱波状至颗粒状形态,有较为重要的分类价值。(2) 通过对测量指标提取主成分聚类分析,当欧氏距离为4.5 时,得到4 个分类群,部分分类结 果和宏观形态学分类一致。(3)10 种植物的叶表皮细胞为不规则型和多边形,种间形态差 异较大;曾氏瘤果茶和荔波红瘤果茶的上下表皮均有腺体;气孔器仅分布在下表皮,均为环 列型;垂周壁样式呈现出浅波形、波形、直曲形和深波形。此外,叶表皮微形态的细胞大小 和气孔器特征(大小、密度)在种间有显著差异。该研究表明花粉形态和叶表皮微形态在瘤 果茶组中类型多样,可作为区分部分近缘种类群的依据。

  • 石山苣苔属的潜在适生区特征及其环境驱动因子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22-10-27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石山苣苔属(Petrocodon Hance)是著名的观赏花卉之一,但由于气候动荡和人类 活动的强烈干扰,使其绝大部分被评估为极危(CR),至少也是易危(VU)以上。重建末 次间冰期以来石山苣苔属潜在适生区的时空变化,探讨适生区对环境变化的响应关系,为石 山苣苔属的起源、地理分化研究和中国特有种质资源保护、园林开发利用提供理论指导。该 文结合120 个分布记录和17 个环境变量,应用优化的MaxEnt 模型和地理信息技术(ArcGis) 对石山苣苔属在中国及中南半岛的适生区及其分布格局进行模拟;基于逐步多元线性回归分 析、冗余分析和蒙特卡洛检验评估影响石山苣苔属当前地理分布的主导因子。结果表明:(1) 优化的MaxEnt 模型的预测精度高,AUC 值大于0.96;石山苣苔属当前适生区从中国西南 部连续分布至越南北部、零散分布于中国中部和南部、块状分布于缅甸北部,其中以中国云 贵高原南部为最佳适宜区。(2)制约石山苣苔属当前地理分布的主导环境变量为最干月降 雨量(bio14)、最热季度平均降雨量(bio18)、最湿季降雨量(bio16)、温度变化方差(bio4)、 最冷月最低温度(bio6)、海拔(alt)。(3)在气候变化情景下,石山苣苔属适宜生境的 扩张和收缩区位于当前潜在分布区的北部和东北部,是易受气候变化影响的敏感区。末次间 冰期,石山苣苔属适宜区大规模扩张,但末次盛冰期干冷的环境中几乎没有石山苣苔属适宜 分布区。之后,石山苣苔属的适宜生境向高纬度急速增加,而低纬度的适宜生境减少。(4) 石山苣苔属适宜区的质心从广西永福县(110.10 E,24.69 N)向北迁移至湖南城步县(110.29 E,26.05 N)。综上结果表明,全球气候变暖对石山苣苔属潜在分布区具有一定积极影响, 但是极度的增温会造成石山苣苔属的适宜生境缩减、生态位变窄,而具有成熟喀斯特地貌优 势的中国西南部至越南北部可能是其避难的主要场所。

  • 亚热带喀斯特地区不同地形植物群落物种多度分布格局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 应用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22-03-18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为探究亚热带喀斯特地区不同地形下植物群落物种多度分布格局,揭示不同地形下群落 的物种多度格局形成的作用机制,丰富该地区植物群落构建理论,该文以贵州茂兰喀斯特地区 山脊、槽谷、鞍部、洼地四种典型地形下植物群落的乔木层与灌木层为对象,统计物种多度, 采用累计经验分布曲线(ECDF)表征多度分布格局,采取wilcoxon 秩和检验探究不同地形之 间物种多度的差异性。采用不同生态学模型进行多度拟合,利用Kolmogorov-Smirnov(K-S) 检验与赤池信息量准则(AIC)检验模型接受与拟合优度。结果表明:(1) 不同地形下植物群落的 个体数量与物种数存在差异,鞍部个体数最多,洼地的物种数最多,山脊的个体数、物种数均 最少。(2) 不同地形下植物群落的乔木层物种多度格局无显著差异,而灌木层之间出现显著差 异,山脊与鞍部、洼部,鞍部与槽谷、洼部都存在显著差异。(3) 不同地形下乔木层物种多度 对中性模型接受较好,其中山脊拟合最优,对生态位模型接受较差,仅山脊与鞍部通过两种生 态位模型,拟合优度不及中性模型。而灌木层对中性模型接受也较好,鞍部拟合最优,对生态 位模型接受较差,仅洼地通过断棍模型。且整体而言,乔木层比灌木层能更好接受两种生态学 模型,可能乔木层物种多度格局有更明显生态过程的印记,但是不同地形下灌木层拟合优度差 异更大,可能与灌木层物种对环境变化更剧烈有关。不同地形会引起群落构建不同程度的生态 学过程,物种多度分布格局会逐渐适应地形。

  • 稀有濒危植物贵州红山茶种群结构及数量动态变化的研究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 应用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22-03-18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贵州红山茶(Camellia kweichowensis)是红山茶组中稀有5 室蒴果代表种之一,具有重要物 种生物学意义和经济利用价值,为探索贵州红山茶物种稀有濒危原因,解决资源保护利用科学问题, 采用样方法与实测法调查,通过种群年龄结构和生存力分析,开展种群结构动态量化特征和未来发 展趋势的研究。结果表明:(1)贵州红山茶原生植被亚热带湿润性常绿阔叶林特征典型,常绿落 叶阔叶混交林占主体林分,华山松(Pinus armandii)+桦木(Betula luminifera)+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蓝果树(Nyssa sinensis)+山茶(Camellia sp.)+铃木(Eurya sp.)+木荷(Schima sp.) 等针叶阔叶混交林常见。(2)贵州红山茶植物种群结构为增长型,以小树和中树龄级阶段植株为 主体,占种群数量的73.02%;种群存活曲线Deevey-Ⅱ型特征明显,种群生命期望值在幼苗期达到 最大值,死亡率和消失率曲线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种群数量动态分析表明种群幼苗库丰富,但响 应生境外的干扰敏感,幼苗存活至Ⅶ龄级植株概率陡降至36.17%,整体上表现呈“Ⅳ龄级前增长 -Ⅳ龄级后衰退”的特点。(3)时间序列预测分析表明,贵州红山茶在未来2、4、6、8、10 个径 级的生长期之后,种群动态趋向于中树(Ⅴ~Ⅶ龄级)、大树(Ⅷ~Ⅹ龄级)和老树(Ⅺ~ⅩⅢ龄 级)的态势。综上结果表明,贵州红山茶由于生境资源及空间有限性导致种群内部或者不同物种间 的竞争加剧,使种群幼苗存活率降低和低龄级植株数量减少,以及人类掠夺性采伐造成的成年植株 死亡率增高,致使其种群数量增加及种群扩散受阻,分布区狭窄,物种趋于濒危。